- 年份
- 2024(8800)
- 2023(12789)
- 2022(11158)
- 2021(10551)
- 2020(8956)
- 2019(20320)
- 2018(20127)
- 2017(38784)
- 2016(21231)
- 2015(23517)
- 2014(23061)
- 2013(22894)
- 2012(20632)
- 2011(18573)
- 2010(18130)
- 2009(16328)
- 2008(15811)
- 2007(13496)
- 2006(11569)
- 2005(9717)
- 学科
- 济(79793)
- 经济(79670)
- 管理(62352)
- 业(59104)
- 企(49507)
- 企业(49507)
- 方法(39909)
- 数学(34803)
- 数学方法(34467)
- 农(21424)
- 财(21341)
- 中国(19690)
- 学(18638)
- 业经(18052)
- 地方(15458)
- 贸(15412)
- 贸易(15404)
- 易(14966)
- 农业(14562)
- 技术(13870)
- 务(13754)
- 财务(13694)
- 财务管理(13671)
- 制(13638)
- 环境(13256)
- 企业财务(12958)
- 和(12880)
- 理论(12854)
- 划(12261)
- 银(11220)
- 机构
- 大学(296085)
- 学院(293143)
- 管理(120607)
- 济(112828)
- 经济(110452)
- 理学(106483)
- 理学院(105299)
- 管理学(103479)
- 管理学院(102960)
- 研究(95994)
- 中国(69073)
- 科学(63679)
- 京(62417)
- 农(54157)
- 业大(50465)
- 财(49196)
- 所(48289)
- 研究所(44878)
- 中心(43395)
- 农业(43053)
- 财经(40501)
- 江(40255)
- 北京(38659)
- 范(37269)
- 经(37023)
- 师范(36787)
- 院(34889)
- 州(32963)
- 经济学(32761)
- 商学(31432)
- 基金
- 项目(214181)
- 科学(167312)
- 基金(156216)
- 研究(149814)
- 家(138845)
- 国家(137723)
- 科学基金(117699)
- 社会(94033)
- 社会科(89128)
- 社会科学(89104)
- 基金项目(84607)
- 省(83733)
- 自然(79984)
- 自然科(78120)
- 自然科学(78096)
- 自然科学基金(76717)
- 划(71193)
- 教育(68161)
- 资助(63486)
- 编号(59975)
- 重点(47684)
- 成果(46428)
- 部(46404)
- 创(45020)
- 发(44576)
- 创新(41930)
- 科研(41844)
- 计划(40814)
- 课题(40349)
- 教育部(39312)
- 期刊
- 济(114412)
- 经济(114412)
- 研究(79706)
- 学报(54467)
- 中国(50217)
- 农(47720)
- 科学(47228)
- 管理(41673)
- 大学(40111)
- 学学(38109)
- 财(36417)
- 农业(33008)
- 教育(28505)
- 技术(22914)
- 融(20613)
- 金融(20613)
- 业经(19825)
- 财经(18842)
- 经济研究(18670)
- 业(17135)
- 科技(16276)
- 经(15955)
- 问题(15140)
- 图书(15014)
- 业大(14839)
- 版(14794)
- 理论(14042)
- 技术经济(13748)
- 资源(13420)
- 商业(13202)
共检索到403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锡元 沈约
基于自我控制资源理论,以354名员工为样本,探讨了绩效压力是否会通过员工的自我损耗导致职场欺骗行为的产生,并关注了仁慈领导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绩效压力对职场欺骗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绩效压力通过诱发员工的自我损耗而使员工做出职场欺骗行为;仁慈领导正向调节绩效压力与员工自我损耗之间的关系;仁慈领导正向调节员工自我损耗在绩效压力和职场欺骗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职场欺骗行为产生的内在机制、边界条件以及仁慈领导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芦慧 杨芳 陈晴晴 邹佳星
围绕仁慈型领导能否以及如何履行"企业关键代理人"角色进而提升员工创新行为的问题,聚焦新生代知识型员工,引入状态感恩和关心组织作为链式中介,并将换位思考和领导组织化身纳入边界条件,探究仁慈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通过对481份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仁慈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关心组织在仁慈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状态感恩、关心组织在仁慈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此外,员工换位思考正向调节仁慈型领导与状态感恩之间的关系,领导组织化身也正向调节状态感恩与员工关心组织之间的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夏天添 黄春梅
依据领导行为归因理论,员工对领导行为背后动机归因会影响员工后续的情绪与行为,而员工对于领导行为动机感知将透过组织信任间接调节仁慈型领导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针对66位员工,通过经验取样法进行连续15天的调查并构建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员工感知领导者有高度自私行为动机时,仁慈型领导对于员工的组织信任与组织公民行为呈现较低正相关或负相关;此外,仁慈型领导与行为动机感知的交互作用,会透过组织信任的中介,间接影响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故建议领导者应该持续树立仁慈形象,并使用怀柔手段,以促进员工的实质组织公民行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盈曦 梁捷
本文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宗教信仰强度对个人信任和欺骗行为的影响。本文改进了Gneezy(2005)欺骗博弈实验(Liar Game)并加入宗教信仰控制,考察人们在不同环境下欺骗和信任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宗教信仰能促进信任,减少欺骗;"高类型"宗教信仰群体与无宗教信仰群体在欺骗与信任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而"低类型"宗教信仰群体的行为混于二者之间;宗教对欺骗和信任行为既存在信仰效应,又存在身份认同效应。
关键词:
实验方法 欺骗博弈 身份认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桂平 岳秋冉
科研压力是影响博士研究生创造力的重要情境因素之一。本研究基于权变理论视角,探讨了挑战性科研压力和阻断性科研压力对理工科博士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发现:挑战性科研压力对博士研究生创造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阻断性科研压力对博士研究生创造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阻断性科研压力和仁慈型导师的交互项对博士研究生创造力回归结果显著;阻断性科研压力和创新自我效能的交互项对博士研究生创造力回归结果显著。最后,对本文分析出的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管理对策。
关键词:
科研压力 博士研究生 创造力 仁慈型导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楼尊 卜笑岚
作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和服务补救策略,服务保证日益受到服务企业的重视并被广泛地运用于营销管理实践。但近年来,消费者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风险已经成为企业设计和实施服务保证政策时最大的顾虑。本文通过角色-情境模拟实验的方法收集数据,实证研究服务保证中影响顾客欺骗行为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条件。研究结果发现,服务保证承诺的补偿金额和要求的承兑条件对顾客欺骗意愿存在显著影响,而顾客与服务企业的关系质量以及顾客的自利特质(马基雅维利主义)对这种影响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玉超 柯宝红
大学生的学术欺骗行为可分为考试欺骗和书面作业欺骗。美国大学生的学术欺骗行为比较普遍,但建立荣誉准则制度的高校发生学术欺骗的百分比明显偏低。学生们认为,对于不同的欺骗行为应给予不同程度的惩罚。影响美国大学生的学术欺骗行为的因素可以分为学生个体特征因素、态度/信仰因素、行为因素和外部因素等。高校可以采用建立荣誉准则制度、重视学生的参与等对策来减少大学生的学术欺骗行为。
关键词:
学术欺骗 美国 大学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玉玲 李响 陈维政 万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步入职场并担任领导职位。然而,受到持续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中的“男权思想”的影响,中国情境下的女性领导们不时仍面临着被污名的困境,感知到污名的女性领导在工作与生活方面均会受到负面影响。不过,目前学术界对女性领导污名感知的研究相对匮乏,特别缺少衡量女性领导污名感知的量表以及污名感知对女性领导负面影响的实证研究。在梳理已有文献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本文严格遵循量表开发的程序,形成了包含领导风格污名感知、成功方式污名感知、个人生活污名感知3个维度共9个题项的女性领导污名感知量表,并向350位女性领导发放问卷,检验女性领导污名感知对其职业发展和工作生活平衡的影响,以及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和污名应对倾向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女性领导污名感知对职业发展和工作生活平衡具有负向影响;情绪耗竭在其中起中介作用;污名应对倾向负向调节污名感知对情绪耗竭的作用。本文拓展和细化了中国情境下女性领导污名感知的内涵结构,并为组织如何减轻污名感知对女性领导的不利影响提出管理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徐慧 梁捷 桂姗
如何减少欺骗是当前中国社会普遍面临的问题。文章结合社会地位理论和自我概念理论,研究了减少欺骗行为的机制。我们利用实验室实验,区分先赋性和自致性两种地位获取方式,用欺骗博弈来检验不同社会地位来源对欺骗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个人通过真实劳动获得的自致性社会地位可以显著减少欺骗行为;由于幸运得到的先赋性社会地位不能减少欺骗行为。同时,非物质收益的社会地位比赋予物质收益的社会地位更有效减少欺骗行为,说明物质收益是对市场化自我概念的提醒,从而无助于降低欺骗。研究结果在剔除策略性行为后依然稳健。研究有效验证了Mazar et al.(2008)关于影响欺骗行为的自我概念内在决定机制,并对各类组织提升诚信管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欺骗 社会地位 自我概念 实验室实验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坤津 刘善仕 王红丽
仁慈是中国企业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特征之一。文章基于类亲情交换关系视角,以41家企业及其986名员工为样本,探讨了仁慈导向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角色内行为及角色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仁慈导向人力资源实践能够激发员工的泛家族认知,使其与企业形成类亲情交换关系,达成员工与组织交融为一体的关系状态;其次,仁慈导向人力资源实践能够通过类亲情交换关系的建立,促进员工的角色内行为及角色外行为。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本土化人力资源实践是一种具有自身基本价值命题和求证方式的管理实践。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坤津 刘善仕 王红丽
仁慈是中国企业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特征之一。文章基于类亲情交换关系视角,以41家企业及其986名员工为样本,探讨了仁慈导向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角色内行为及角色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仁慈导向人力资源实践能够激发员工的泛家族认知,使其与企业形成类亲情交换关系,达成员工与组织交融为一体的关系状态;其次,仁慈导向人力资源实践能够通过类亲情交换关系的建立,促进员工的角色内行为及角色外行为。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本土化人力资源实践是一种具有自身基本价值命题和求证方式的管理实践。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锡元 蔡瑶
文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以273名员工为样本,探讨了威权领导是否会通过员工的情绪耗竭导致时间侵占行为的产生,并重点关注了工作嵌入的正向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员工的情绪耗竭部分中介了威权领导对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工作嵌入正向调节威权领导与员工情绪耗竭之间的关系;工作嵌入正向调节员工情绪耗竭在威权领导和时间侵占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时间侵占行为产生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以及工作嵌入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自斌 程瑾 杨媚 崔静 陈云盟 邓振海 赵秀海
食源性欺骗传粉是兰科植物的一种重要传粉机制。根据琴唇万代兰的花部特征及较低的自然结实率,我们推测其有性繁殖采取食源性欺骗传粉机制,为了验证推测,在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其进行传粉生物学观察。野外传粉观察结果表明:琴唇万代兰花朵自交高度亲和,但其传粉过程依赖于传粉昆虫;赤足木蜂和牯岭熊蜂都是琴唇万代兰的有效传粉昆虫,其中赤足木蜂为主要传粉昆虫;2种传粉昆虫的访花行为主要集中在2个阶段:68%发生在10:00—12:30,16%发生在13:30—14:30。周边与琴唇万代兰同期开花的植物有阔叶十大功劳和中国旌节花,阔叶十大功劳花朵为明亮的黄色,与琴唇万代兰花朵上斑块的颜色相近。我们认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俊清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了影响顾客的在线感知,许多零售商蓄意操纵在线评论,使网络购物平台充斥大量虚假评论,导致消费者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因此,研究虚假评论的欺骗性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虚假评论检测指标进行归纳总结,并用实证方法进行验证。同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完善在线评论质量评估体系,及时过滤虚假评论;商家对恶意诋毁类的在线评论应进行及时有效的回复,降低其消极影响;消费者要提高对在线评论的甄别能力;鼓励在线评论向中肯、客观的方向发展。通过这些措施来规范在线评论的有效性,其成果也
关键词:
在线评论 欺骗性 操控策略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