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
- 2023(264)
- 2022(214)
- 2021(202)
- 2020(165)
- 2019(377)
- 2018(349)
- 2017(660)
- 2016(374)
- 2015(456)
- 2014(415)
- 2013(387)
- 2012(381)
- 2011(293)
- 2010(311)
- 2009(280)
- 2008(312)
- 2007(292)
- 2006(222)
- 2005(181)
- 学科
- 管理(2358)
- 财(1741)
- 业(1572)
- 企(1546)
- 企业(1546)
- 务(1045)
- 财务(1045)
- 财务管理(1041)
- 企业财务(1007)
- 济(940)
- 经济(937)
- 财政(719)
- 家(672)
- 国家(670)
- 政(621)
- 方法(476)
- 国家机关(455)
- 机关(455)
- 工作(446)
- 业经(400)
- 出(379)
- 人事(371)
- 人事管理(371)
- 支出(371)
- 审计(358)
- 信息(355)
- 财政支出(336)
- 数学(333)
- 数学方法(333)
- 机关工作(321)
- 机构
- 大学(4628)
- 学院(4478)
- 管理(2176)
- 理学(1839)
- 理学院(1827)
- 管理学(1823)
- 管理学院(1812)
- 财(1478)
- 济(1400)
- 经济(1356)
- 研究(970)
- 京(944)
- 财经(939)
- 中国(912)
- 经(834)
- 会计(755)
- 江(746)
- 州(661)
- 财经大学(660)
- 中心(638)
- 信息(586)
- 北京(561)
- 科学(550)
- 图书(548)
- 书馆(537)
- 图书馆(537)
- 业大(531)
- 商学(497)
- 会计学(494)
- 商学院(494)
共检索到7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由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经济、金融与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组编制发布的《2021年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透露,2021年广州市的财政公开情况最优,排名全国第一。尤其是在财政透明度各主要部分的公布方面,广州市"预算绩效/项目绩效目标公开情况"成为全国市级政府的标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军平
基于对我国省级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透明度的调查,本文研究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对财政透明度的影响及其原因。研究表明:由于制度主要是通过道德的感召而不是法律的强制来对财政透明度施加影响,在整体水平上,制度对于财政信息的公开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比较有限。由于制度条文规定的差异所引致的激励效应不一样等方面的原因,在层次差异上,制度对态度责任心的提升效应相比对实质信息公开的促进效应要显著得多。而在主体差异方面,相比对于行政部门财政透明度的推动作用,制度对非行政部门财政透明度的推动效应要小得多;制度对财政透明度的推动效应与各单位所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在态度责任心的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预算信息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是公共财政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反腐倡廉、助力财政改革的有力之举。安徽省财政厅高度重视预算信息公开工作,近年来,按照公开要求制度化、公开程序规范化、公开工作一体化的思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稳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举措务实安徽省财政厅不断强化制度建设,扎实推进预算信息联动公开,迈出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一步。制度为先。结合本省实际,逐步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谭建立
政府信息公开不仅重要也是必要的,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5年多,其公开透明的情况仍然不能使公众满意,这既有主客观原因,也有体制机制原因。国外先进经验表明法律实施比制定法律更难。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为尽快建立与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本文提出五大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财政信息 公开透明 信息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玄 侯家宁
政府信息公开是提高政府透明度及行政效率的重要制度安排,深刻影响政府资源配置效率与应用绩效。以我国2011-2015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注册地政府信息公开质量对企业财政补贴可获性及补贴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信息公开程度越高的地区,民营企业通过政治关系获取财政补贴现象得以有效抑制,财政补贴配置效率和财政补贴的使用绩效更高。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政治关系 财政补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4月15日,财政部对外公开其2016年部门预算,同时拉开了2016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的大幕。今年报送全国人大审议的中央一级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共计100个,4月15日开始这些"部门账本"将陆续亮相,接受社会监督。相比于往年,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时间提前,公开内容也更加丰富和细化。各中央部门继续向社会公开8张预算表,包括部门收支总表、部门收入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燕
一、把握财政透明度由于在政府财政信息披露过程中,政府是信息的供应方,公众是需求方,推进财政信息公开透明,需要供需双方相互配合:从信息提供方的角度,看政府是否有意愿主动提供信息;从信息接受方的角度,看公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雷宝 郑彬博
本文基于DEA评价所获取的地方政府支出绩效值,运用2007-2012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剖析我国地方财政信息"阳光化"改革的绩效后果。研究发现:在设置了一系列控制变量情况下,计量模型肯定性地刻画了省级财政信息公开的确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支出绩效水平,即直接或狭义的财政信息公开透明度每提升1单位,则相应的地方政府支出绩效会改善6%;将地方政府行政信息公开透明情况纳入并构建广义财政信息公开指标,则发现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贡献度或解释力显著地提升到了9%。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证明了财政信息公开是提升地方政府支出绩效的重要路径和保障机制,为进一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制度改革以改进地方政府支出绩效提供...
关键词:
财政治理 信息公开 支出绩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红霞
纵观世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在推进政府预算改革进程中,无一不是在加强财政预算监督,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度中取得成功的。"没有预算的政府是看不见的政府,有了预算不公开,仍然是看不见的政府,而看不见的政府不可能是负责任的政府"。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保证纳税人的知情权,是建立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的内在要求。本文从分析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制约政府预算透明度的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倩
财政透明度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政府履行财政受托责任的必由之路。财政信息公开是财政透明度的本质规定和重要内容,是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通过财政透明度的视角,就财政信息公开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首先在明确界定财政信息公开的基础上,指出财政信息公开要有一定的"度",应遵循一定的及时性与频率;然后梳理国际组织有关财政数据信息公开的基本标准,考察美国和澳大利亚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数据信息公开的有益经验。在此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提出进一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提高财政透明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信息 信息公开 财政透明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琳 方爱丽
"新公共管理"运动浪潮和主权国家债务危机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财政透明度和政府治理改善等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政府职能的转型也备受关注。本文根据现代政府会计的扩展职能确定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影响政府绩效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借助48个国家"不透明指数"与全球政府治理指标数据,通过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改革和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采用情况,本文实证分析发现: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改革初期政府治理水平有所下降,但伴随权责发生制的记账基础的改革的深入,信息不对称和财政透明度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对政府治理水平提升具有积极影响。该结论为推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加强财政透明度等财政领域改革重点工作提供了思...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子怡 陈志斌
政府治理效率是衡量政府治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治理问题最终是政府治理效率问题。为了剖析政府治理效率缺失的本质,文章试图从委托代理问题入手找出改善政府治理效率的有效方法。研究发现:克服委托代理问题是政府治理面临的基本难题,财政透明度的提高可以减少代理问题,而财政透明度的提高应该注重工具的探讨。结合公众的信息需求,选择有效的政府会计治理工具可以显著提升政府治理效率。因此,基于政府会计治理工具选择的价值性与可行性考虑,提出了信息工具的甄别、信息工具的强化和信息工具的创新三个方面的优化和完善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隋紫越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国际资本流通的日益频繁,投资者希望获得更多政府财政等相关的宏观环境信息,以做出更准确的决策。根据产权理论,政府作为公共资源和财产的委托管理者,向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完整的政府会计信息是帮助其履行受托责任的必然手段。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财政制度的不断推进,公众也日益关注政府部门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财政会计信息公开势在必行。作为宏观经济稳步增长重要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叶满城 刘爽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目标。虽然国家治理的主体有别于单纯的政府管理主体,涵盖政府、市场和社会,但政府仍然是国家治理的核心主体。高效、节约的政府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基本内容,这也意味着控制政府的公共治理成本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国家监督和公众监督是控制地方政府公共治理成本的两个互补手段,无论哪种监督形式,如果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就能够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效率,促使地方政府控制公共治理成本。财政透明度的提高实现了地方政府向监督者发送更多信息的目的,提高财政透明度将对地方政府节约公共治理成本起到积极作用。在我国现阶段,无论是地方政府收入能力的提高,还是经济规模的扩张和人口规模的扩大,以及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都使地方政府支出了更多的公共治理成本。因此,为了控制地方政府的公共治理成本,我国应该提高财政透明度,规范和加强地方政府的预算收入管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治理的规模经济性,不断提高地方政府应对对外开放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信息发送 公共治理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