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74)
- 2023(5200)
- 2022(4224)
- 2021(3806)
- 2020(3225)
- 2019(7343)
- 2018(6739)
- 2017(13305)
- 2016(6616)
- 2015(7379)
- 2014(7223)
- 2013(7199)
- 2012(6274)
- 2011(5273)
- 2010(5706)
- 2009(5881)
- 2008(5553)
- 2007(4756)
- 2006(4114)
- 2005(3901)
- 学科
- 融(24867)
- 金融(24867)
- 业(24482)
- 管理(22954)
- 企(22677)
- 企业(22677)
- 银(22318)
- 银行(22314)
- 济(21638)
- 经济(21621)
- 行(21363)
- 财(14976)
- 中国(14208)
- 务(13085)
- 财务(13072)
- 财务管理(13053)
- 企业财务(12343)
- 中国金融(10931)
- 方法(9102)
- 制(9101)
- 数学(7709)
- 数学方法(7670)
- 业经(6506)
- 地方(6093)
- 体(5441)
- 理论(5145)
- 农(5013)
- 体制(4782)
- 学(4728)
- 事业(4443)
- 机构
- 学院(86493)
- 大学(83539)
- 济(36087)
- 经济(35260)
- 管理(31937)
- 中国(28973)
- 理学(26667)
- 理学院(26461)
- 管理学(26150)
- 管理学院(26008)
- 财(25092)
- 研究(23718)
- 财经(18436)
- 京(16628)
- 银(16513)
- 经(16417)
- 银行(15982)
- 融(15489)
- 金融(15147)
- 行(14958)
- 中心(14299)
- 江(13579)
- 财经大学(13552)
- 人民(12847)
- 经济学(12035)
- 会计(11830)
- 州(11662)
- 科学(11617)
- 所(11596)
- 国人(11544)
- 基金
- 项目(50832)
- 研究(40092)
- 科学(39861)
- 基金(36837)
- 家(30473)
- 国家(30138)
- 科学基金(26810)
- 社会(26150)
- 社会科(24988)
- 社会科学(24983)
- 省(20338)
- 基金项目(19151)
- 教育(17993)
- 编号(16799)
- 划(16068)
- 自然(15907)
- 自然科(15475)
- 自然科学(15474)
- 自然科学基金(15242)
- 资助(15097)
- 成果(14314)
- 性(12078)
- 重点(11675)
- 创(11561)
- 项目编号(11480)
- 课题(11337)
- 部(11171)
- 融(11170)
- 发(11002)
- 国家社会(10939)
共检索到144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树志
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且企业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本文拟对企业在转让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时采用持有或出售期权方式继续涉入的相关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聪聪
为了进一步规范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2017年修订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以下简称“现行准则”或“CAS 23”)已于2018年1月1日起陆续在境内外上市企业平稳实施。金融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属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金融资产转移相关会计处理逐渐成为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本文重点从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的角度出发,结合案例详细探讨不同方式下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而重点分析会计处理难点,思考会计准则层面的原因,并从会计准则完善、准则适用范围界定和会计人员培训三个方面思考相应优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刁华兰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中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无论初始计量还是后续计量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和原投资准则相比,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其核算方法必然对企业所得税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荣树新
"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后,一般纳税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变得更加复杂,尤其要注意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收入、转让损益均是含税的,应先按适用的增值税税率进行价税分离后,再进行会计处理。通过解读有关税收法规,分析取得、转让和持有期间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可为实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魏朱宝
2017年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增加了继续涉入情况下相关负债计量的相关规定,特别是在企业因持有看涨期权或签出看跌期权(或两者兼有,即上下期权)而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且以公允价值计量该金融资产的,对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和相关负债的计量,直接列出了计算方法,但并未做出说明和解释。本文在阐述期权公允价值的基础上,对此准则的规定进行解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蕊爱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金融资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金融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金融资产的共四项:《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新会计准则规范了包括金融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金融工具交易的会计处理,并且突出显示了在金融资产中较多采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吕南 饶盛
大多数同时拥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数量都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这表明管理者在这两类金融资产的划分上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其主要原因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对而言能够增加上市公司利润、维持利润稳定性,且在同等条件下会节省所得税费用。
关键词:
公允价值 金融资产 分类现状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经长 曾雪云
本文以2004—2009年持有证券资产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金融资产规模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公允价值会计是上市公司金融资产规模显著增加的解释因素;(2)管理层过度自信在成本计量模式下与金融资产规模只有弱相关性,但在公允价值会计下却与金融资产规模显著正相关;(3)受政府控制的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的公司在成本计量模式下有显著更低的金融资产规模,但在公允价值会计下,特别是当管理层过度自信时,金融资产规模却呈现为显著增加。上述结论解释了会计理念、管理层行为与金融风险的内在关联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遵循的是价值相关性原则,要求把证券持有利得也计入资产价值和会计收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蔺颖
公允价值引入我国引发了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广泛讨论,其争论实际上是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博弈,也是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之间的权衡。本文通过介绍寰宇投资的案例,说明了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对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更有利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判断企业现在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然而却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对于寰宇投资这样的非上市企业,用历史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可以解决公司绩效评价的问题,在经营成果中排除了未实现的损益
关键词:
公允价值 金融资产 寰宇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蔺颖
公允价值引入我国引发了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广泛讨论,其争论实际上是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博弈,也是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之间的权衡。本文通过介绍寰宇投资的案例,说明了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对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更有利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判断企业现在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然而却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对于寰宇投资这样的非上市企业,用历史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可以解决公司绩效评价的问题,在经营成果中排除了未实现的损益与市场因素及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这样做出的绩效评价更具有合理性和公平性。
关键词:
公允价值 金融资产 寰宇投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斌 罗楠
本文基于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和中国引入公允价值准则的大背景,试图探究公允价值准则与市场同步性的关系,即回答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是否会加剧市场同涨同跌现象这一问题。在顺周期效应、功能锁定假说、契约成本假说、信息质量假说、噪音投资者心理倾向论等理论基础上,文章分别从牛市、熊市角度分析了公允价值准则影响市场同步性的内在机理,并对2007、2008年的市场交易状况做了均值T检验和WILCOXON检验。结果发现:牛市中公允价值准则的采用会提高市场同步性(即推动市场整体上涨),而熊市中两者关系不显著。该结论除了可用上述理论作部分解释外,也与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关。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易虹
根据准则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在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除转销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外,还应将原记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或借)记"投资收益",期末,应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结转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无余额。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清玉
尽管当前财务报告采用的是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混合计量模式,但将来公允价值很可能取代历史成本成为财务报告的主要报告基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主要的非金融资产都允许选择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也首次针对非金融资产引入公允价值计量。从非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选择及动因、价值相关性、可靠性四个方面对国外文献进行回顾,以期为国内拓展公允价值应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铁祥 侯翠翠 申晶
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从契约视角研究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动因。实证研究发现:股权契约、薪酬契约、债务契约、政府管制契约、审计契约都是公允价值计量的显著动因。并从契约视角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
公允价值计量 企业契约理论 动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斌 鲍夏梦
本文以2007—2008年沪深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我国新会计准则制度下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分别记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公允价值变动进行了价值相关性检验。结果发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价值相关性显著高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的价值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