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8)
2023(9848)
2022(8349)
2021(7840)
2020(6672)
2019(15227)
2018(15678)
2017(30029)
2016(16688)
2015(18863)
2014(19141)
2013(18673)
2012(17518)
2011(15894)
2010(16232)
2009(15610)
2008(15686)
2007(14402)
2006(13252)
2005(12574)
作者
(49329)
(40785)
(40693)
(39156)
(25842)
(19422)
(18655)
(15724)
(15616)
(14917)
(14094)
(13686)
(13455)
(13338)
(13264)
(12750)
(12152)
(12058)
(11871)
(11822)
(10599)
(10204)
(10129)
(9428)
(9411)
(9321)
(9302)
(9117)
(8390)
(8117)
学科
(58387)
经济(58280)
管理(48122)
(41999)
(35458)
企业(35458)
(27233)
方法(22706)
(22667)
银行(22521)
(21180)
中国(20981)
(19802)
数学(19480)
数学方法(19284)
(16678)
(16343)
(15782)
金融(15775)
(14648)
制度(14643)
业经(14060)
(13322)
体制(12982)
(11330)
贸易(11318)
(11073)
业务(10833)
理论(10763)
(10645)
机构
大学(236568)
学院(233734)
(95622)
经济(93320)
研究(85406)
管理(82153)
中国(73113)
理学(67862)
理学院(67086)
管理学(65977)
管理学院(65548)
(53481)
(52386)
科学(49594)
(44689)
(43073)
财经(39783)
研究所(39693)
中心(39039)
(38776)
(35890)
农业(34120)
北京(33968)
业大(33255)
(30849)
(30600)
经济学(30142)
(29684)
财经大学(29438)
师范(29247)
基金
项目(141983)
科学(109679)
研究(105197)
基金(100887)
(88690)
国家(87946)
科学基金(73010)
社会(65090)
社会科(61522)
社会科学(61505)
(55092)
基金项目(51878)
教育(49802)
(47351)
自然(45908)
自然科(44750)
自然科学(44732)
自然科学基金(43941)
编号(43134)
资助(42343)
成果(38124)
重点(32814)
(32617)
课题(31991)
(30833)
(30393)
(29312)
(28122)
教育部(27771)
创新(27623)
期刊
(114238)
经济(114238)
研究(81559)
中国(57769)
(42728)
(40064)
金融(40064)
(39585)
学报(38892)
管理(34149)
科学(33913)
教育(31903)
大学(29779)
学学(27795)
农业(24629)
财经(21110)
技术(19727)
经济研究(18496)
(18074)
业经(17695)
问题(15188)
理论(13083)
(13037)
国际(12304)
(12210)
实践(11699)
(11699)
(11080)
(10633)
论坛(10633)
共检索到390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我国银行体制的改革并非从近几年才开始,而是经历了很长的艰难里程。全国解放以来,银行体制几经折腾,几个银行分而合,合而又分,农业银行“三起三落”,中国银行“两会两分”,建设银行、保险公司几次扩大和缩小,几次改变隶属关系,矛盾不小,教训深刻。这些年来,银行体制变化的规律是:当人民银行作为全国唯一的大银行单独存在的时候,它既执行中央银行职能,又办理全部银行业务。由于政、企不分,任务重,顾此失彼,既不利于发挥中央银行的宏观调节作用,也不利于金融业务的专业化。因此,银行的作用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M·S·莫汉惕  菲利普·特勒  胡妍斌  王辰  
过去十年银行亚洲银行业系统的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资本更为充足,减少了外部暴露,对信贷风险的管理更为有效,这使得亚洲银行能够较好地应对本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但要说亚洲银行业的改革已经完成则为时尚早。亚洲银行业取得的成就不仅有内部改革的原因,也有宏观经济环境的因素。亚洲地区国内储蓄大幅上升,央行大规模的对冲干预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银行的融资条件极为宽松,银行信贷大幅扩张,政府债券持有量快速上升。其情况将如何演变,对亚洲银行业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尚不确定。未来亚洲银行系统仍应继续深化改革,监管当局需加强监管,防止亚洲大部银行系统中非常宽松的流动性状态造成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过度积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杰  张海庆  靳黎民  
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路赵杰,张海庆,靳黎民半年来,河南省新老财政体制衔接顺利,过渡平稳,运转正常,其效果越来越被各界人士所公认,但问题也逐渐显露,要妥善解决存在问题,必须继续深化改革。一、新财政体制的实现形式及运行效应(一)河南省财政体制改革遵循...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苗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着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因素,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新因素不相符,不利于人民群众从中获得切实的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此有充分的体现,要求我国积极优化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充分考虑到目前经济社会中出现的多种新因素,在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之上为其提供多种支持方式。文章指出,要积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万嵩  
万嵩在《继续教育研究》2014年第6期中撰文,通过对教育、终身教育、继续教育、教育主体及功能、教育效益的多视角诠释,在对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建构社会化的多元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机制,推行国家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建议和实施策略。作者认为,教育是社会化的实践活动,其实质是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社会的进步;终身教育则是既要促进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又要满足个人需求与发展;而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各类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推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教育部日前在北京大学召开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讲话。鲁昕要求,要准确把握继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教育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志远  
内贸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国内贸易的各种制度和方法的总和,是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内贸管理体制也作了相应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将对20年来我国内贸管理体制改革作一回顾,并对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梦云  孙雅艳  
学分银行制度是继续教育领域正在探索和实践的一种新型教育管理制度,是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之一。由于—些因素的制约,学分银行制度在我国迟迟不能顺利实施。本文就如何在继续教育领域建立和发展学分银行制度做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红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学习型社会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我国终身教育系统的核心单元。探究全新的教育管理机制是实现我国继续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学分银行作为一种较为成熟且优异的管理机制,在国外得到了充分实践。我们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在学分制运行中积累的优质实践经验,建立健全学分银行的标准机制、学分认证机制以及"存—贷—换"的学分联动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振英  
根据党的十五大确立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我国的所有制结构还应继续调整和完善。在调整中,既要注意只有坚持公有制才能解决两极分化这一重大问题,还要特别注意研究“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特有的经济形式,这一经济形式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葛耀良  
周光召同志是《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的老作者了,杂志创刊以来他多次给以关怀和支持。在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应本刊之约,光召同志接见了本刊记者,介绍了中国科学院1987年改革和发展的情况,以及深化改革的设想,坦诚地谈了自己对当前科技发展的一些看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相汉   卢清宴   杨双奇   沈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银行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由原来的人民银行“大一统”体制向多层次、多形式的专业化体制转变,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型体制向企业化经营体制转变。为了把银行体制的改革推向深入,我们想就银行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和中央银行的作用问题谈一些看法,供同志们研究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扬  
人们常把中央银行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所以有此一说,主要因为,中央银行的设立,使得政府拥有了一个管理全国金融机构和货币金融活动,从而能有力地贯彻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适当机构。中央银行的这种作用,可在它的三大基本职能上体现出来:第一,作为发行的银行,它垄断着货币的发行权;第二,作为银行的银行,它只对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杜金富  尹伟  
应蒙古国中央银行——蒙古银行副总监布·阿有希的邀请,人民银行内蒙古分行派团对蒙古国进行了金融学术访问。在七天的访问时间里,访问团会见了蒙古银行副总监,与蒙古银行的货币政策司、证券贵重物管理司、信息调研司、会计结算司、外事司、秘书司等主要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走访了两家商业银行,听取了蒙古政府国家发展局负责人关于蒙古经济体制情况的介绍,并到蒙古银行的基层机构——蒙古银行中央省分行进行了考察。通过学术访问和考察,我们对蒙古国金融体制的框架有了总体上的了解。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我国银行体制改革从1979年开始,改革的方向是打破一家大银行总揽一切金融业务的格局,建立中央银行体制,实行政企分家,中央银行成为发行银行,专司金融管理职能,专业银行独立经营金融业务,自负盈亏。这一年,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从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分设出来,三家专业银行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中央银行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