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88)
- 2023(5257)
- 2022(4600)
- 2021(4390)
- 2020(3663)
- 2019(8421)
- 2018(8403)
- 2017(16276)
- 2016(9270)
- 2015(10290)
- 2014(10517)
- 2013(10513)
- 2012(10127)
- 2011(8988)
- 2010(9337)
- 2009(8687)
- 2008(8896)
- 2007(8340)
- 2006(7586)
- 2005(7044)
- 学科
- 济(34216)
- 经济(34172)
- 管理(31061)
- 业(28640)
- 企(24674)
- 企业(24674)
- 财(14445)
- 方法(13873)
- 数学(12141)
- 数学方法(11932)
- 农(10921)
- 制(9989)
- 务(9828)
- 财务(9812)
- 财务管理(9791)
- 中国(9502)
- 企业财务(9285)
- 策(9060)
- 贸(8364)
- 贸易(8358)
- 易(8194)
- 银(8079)
- 银行(8068)
- 业经(7703)
- 行(7641)
- 融(6745)
- 金融(6745)
- 农业(6592)
- 及其(6417)
- 税(6218)
- 机构
- 学院(129238)
- 大学(127621)
- 济(54999)
- 经济(53574)
- 管理(48791)
- 研究(45220)
- 理学(39938)
- 理学院(39562)
- 中国(39126)
- 管理学(38937)
- 管理学院(38695)
- 财(31355)
- 京(27230)
- 科学(24497)
- 所(23479)
- 财经(22726)
- 江(22226)
- 中心(21581)
- 农(21028)
- 经(20462)
- 研究所(20304)
- 北京(17954)
- 州(17317)
- 财经大学(16684)
- 业大(16547)
- 农业(16212)
- 经济学(16209)
- 院(16011)
- 省(15967)
- 范(15777)
- 基金
- 项目(74167)
- 科学(57816)
- 研究(56775)
- 基金(52910)
- 家(45413)
- 国家(44994)
- 科学基金(38105)
- 社会(34675)
- 社会科(32860)
- 社会科学(32850)
- 省(28508)
- 教育(26650)
- 基金项目(26576)
- 划(24466)
- 自然(24392)
- 编号(24092)
- 自然科(23801)
- 自然科学(23789)
- 资助(23657)
- 自然科学基金(23376)
- 成果(21443)
- 部(17351)
- 课题(17285)
- 重点(16744)
- 性(15803)
- 发(15662)
- 教育部(14871)
- 创(14822)
- 制(14608)
- 项目编号(14561)
共检索到220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孝星 黄雪霞
本文通过对发挥利率调控政策作用的市场环境分析,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国情,分析以利率政策为工具进行宏观调控效果有限的原因,进而指出继续加息的严重危害性,提出加快培育利率市场化的经济生态环境,以控制信贷总量取代加息作为目前宏观调控的工具的建议。
关键词:
利率 货币政策 信贷控制 利率市场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8月2日,人民银行召开2019年下半年工作会议,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对比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年工作会议,人民银行下半年工作进一步强调了以下几方面。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考虑到当前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下半年经济仍有下行压力,货币政策将延续上半年基调,强化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上半年,货币政策适时适度加强了预调微调,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有所加快。下半年,我国经济金融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外部输入性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慧
2013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2013年是内外部经济金融形势极其复杂多变的一年。世界经济总体缓慢复苏,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变化等导致资本流向多变,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引发各方面的担忧。国内经济总体平稳,但一度出现较为明显的下行压力,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资源环境约束明显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增强,结构调整和改革的任务艰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2009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货币信贷快速增长,信贷结构继续优化,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对扭转经济增长下滑趋势、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兴萍
试析继续实施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夏兴萍自1993年以来,我国持续三年的适度从紧货币政策,在去年两度下调利率后,似乎已开始松动,经济再“热”起来的迹象已有表露;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也已明确表示:我国经济过热现象已得到有效控制,宏观调控已取得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2016年6月21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央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15》获悉,2016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央行指出,2016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总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彬 金雯雯
本文试图从机会成本渠道、资产替代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及逆向选择渠道对货币政策影响民间借贷利率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解释,论文运用回归分析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以"宏观货币政策实施→信贷市场变化→民间借贷利率调整"为分析路径,实证考察我国货币政策对民间借贷利率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将引导民间借贷利率上行,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存在差异。与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所不同,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未能显著影响民间借贷利率。进一步基于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立场对民间借贷利率的传导路径中,以信贷利率、信贷规模及银行风险承担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显著,表明信贷市场通过机会成本渠道、资产替代渠道及逆向选择渠道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民间借贷利率 中介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唐安宝 周建平 刘志超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施过程的描述及其特点和传导效果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显著、利率传导效果弱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施过程的不完善。最后,借鉴美国经验,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 中央银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彬 金雯雯
本文试图从机会成本渠道、资产替代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及逆向选择渠道对货币政策影响民间借贷利率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解释,论文运用回归分析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以"宏观货币政策实施→信贷市场变化→民间借贷利率调整"为分析路径,实证考察我国货币政策对民间借贷利率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将引导民间借贷利率上行,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存在差异。与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所不同,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未能显著影响民间借贷利率。进一步基于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立场对民间借贷利率的传导路径中,以信贷利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民间借贷利率 中介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远卓
本文首先介绍了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利率期限结构,阐述了期限利差的预期效应和期限溢价效应,在此基础上引入了2004年-2005年期间,美国长期利率水平背离短期利率走势造成期限利差收窄的"格林斯潘之谜"现象。然后,从预期因素和期限溢价效应两个视角,结合美国当时的国内、外影响因素解释了长期利率下降的原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随着2004年下半年头两个月通货膨胀率的居高不下,利率调控再次成为经济主体的预期热点。尽管各方人士对我国利率政策的观点分歧较大,但是其争论基本立足于宏观面,讨论的还是经济是否已经或可能着陆,或者在全球化背景下分析跨国利差对资本流动的影响。面对风云激荡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还是有必要研究经济主体的行为变迁,以利于在一个全面观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工具的视野内分析货币政策实施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宏瑾 苏乃芳 洪浩
随着利率管制的基本放开,货币政策亟需由传统数量调控向以利率为主的价格调控模式转型。作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实际利率锚,自然利率将为中央银行政策利率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以新凯恩斯一般均衡模型为基础,从自然利率的三层含义出发,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的自然利率进行估算。结果显示,我国自然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为解释和预测经济运行态势提供依据,利率缺口不仅是经济波动的"指示器",而且可以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评价提供重要依据,这对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转型和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东 王红林
中国经济目前处于利率双轨制之下:银行体系中被管制的存贷款利率和基本由市场决定的货币和债券市场利率共存。利率双轨制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一部分,也是理解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关键。以存款利率上限为核心的利率双轨制决定了中国货币政策中数量与价格工具并存的特点,也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同于发达国家。本文通过一个新的理论模型来解释利率双轨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描述了在不同情形下,货币政策目标如何通过各种政策工具传导至市场利率,并和信贷总规模一起实现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调控。该理论模型的基本思路是:价格管制带来的扭曲需要由数量管制来纠正。实证模型结果显示:首先市场利率对基准存款利率调整最敏感,其次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中佳
论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王中佳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行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总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根据经济金融运行的实际状况一般可以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总量和信用总量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