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23)
- 2023(6354)
- 2022(5458)
- 2021(5061)
- 2020(4087)
- 2019(8701)
- 2018(8429)
- 2017(16004)
- 2016(8505)
- 2015(9046)
- 2014(8407)
- 2013(7927)
- 2012(6901)
- 2011(6315)
- 2010(6255)
- 2009(6027)
- 2008(5567)
- 2007(4785)
- 2006(4166)
- 2005(3603)
- 学科
- 济(33800)
- 经济(33769)
- 管理(23496)
- 业(20921)
- 企(16321)
- 企业(16321)
- 地方(11403)
- 方法(11354)
- 农(10186)
- 数学(9964)
- 数学方法(9799)
- 中国(8521)
- 财(8286)
- 业经(7348)
- 地方经济(7327)
- 农业(7324)
- 学(5978)
- 环境(5816)
- 制(5783)
- 务(5535)
- 财务(5520)
- 财务管理(5515)
- 贸(5505)
- 贸易(5502)
- 易(5290)
- 企业财务(5149)
- 和(4657)
- 理论(4568)
- 融(4490)
- 金融(4489)
- 机构
- 学院(109684)
- 大学(105554)
- 济(41413)
- 管理(40732)
- 经济(40453)
- 理学(35116)
- 理学院(34688)
- 研究(34219)
- 管理学(33923)
- 管理学院(33728)
- 中国(26463)
- 科学(21468)
- 京(21161)
- 财(18827)
- 所(16537)
- 中心(16289)
- 江(16274)
- 范(15936)
- 师范(15817)
- 农(15338)
- 财经(15046)
- 研究所(14904)
- 业大(14504)
- 州(13609)
- 经(13540)
- 院(12972)
- 北京(12746)
- 师范大学(12529)
- 经济学(12256)
- 技术(11897)
- 基金
- 项目(76178)
- 科学(60749)
- 研究(58386)
- 基金(54461)
- 家(46867)
- 国家(46443)
- 科学基金(40411)
- 社会(37827)
- 社会科(35841)
- 社会科学(35835)
- 省(31307)
- 基金项目(28776)
- 教育(26717)
- 划(25848)
- 编号(25361)
- 自然(24650)
- 自然科(24067)
- 自然科学(24060)
- 自然科学基金(23579)
- 资助(20870)
- 成果(19809)
- 发(17574)
- 重点(17338)
- 课题(16953)
- 创(16170)
- 部(16006)
- 国家社会(15623)
- 项目编号(15141)
- 创新(15120)
- 年(15040)
共检索到159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陶钟太朗 杨环
研究目的:探讨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问题,寻求在现有社会背景、制度条件下的解决之道。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继承被继承人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身份来继承"宅基地使用权",既能保障继承人的继承利益,也尊重了人们的私权,同时义能够防止宅基地使用权的自由流转。并且,通过这一手段还可以逐步实现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全面的平权立法。研究结论:针对宅基地使用权,应建立身份关系继承制度。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宅基地使用权 身份关系继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益凤
因中央立法的缺位,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在当下主要依靠地方性法规文件的调整。在此背景下,因缺乏统一的裁判依据导致司法裁判冲突时有发生,并由此演变成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据现行法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无偿取得,并受"一户一宅"等原则约束,这一立法意旨基本排除了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合法性解读空间。当前实践中"消极模式"和"积极模式"两种主要应对方案存在诸多缺陷。目前应秉持"权随房走"思路,允许农村房屋继承时宅基地使用权被一并继承,依法赋予宅基地使用权"收益权能",构建并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有偿退出和有序收回机制,明确继承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定期限,探索适合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展需要的宅基地使用权继承法制路径。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一户一宅 三权分置 继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严斌彬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享有“居者有其屋”权利的根本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继承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存在积极退出与消极默认两种处理方式。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以继承方式进行流转,是否需要继承人具备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身份,是否应符合“一户一宅”规定,无偿取得的原则是否应与时俱进进行改革,都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中需要研究的对象。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使用权 继承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梦一
张某为A村村民,经过合法批准在该村宅基地上建房一处,占地面积150平方米。2000年10月,张某对其宅基地上房屋进行翻建时,未经批准在原有房屋旁边扩建住房40平方米。2018年,张某设立遗嘱将其宅基地及地上房屋(总面积190平方米)留给其子张某某(已为城镇居民,非农户口)。后张某于同年去世。2019年,张某某对继承的宅基地上房屋进行翻新,再次扩建20平方米。2020年,张某某要求对其继承的宅基地及地上房屋(总面积210平方米)进行登记。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云 常军 杨俊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身份性和保障性制约了其可继承性,长期以来对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性质存在争议,操作上的复杂性也使该权利的继承制度设计困难重重。但是随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进程的加速,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承载的保障功能逐渐减弱,该权利的身份性也将消解,继承将成为流转的常态。因此,法律应以维护农民利益,重视并充实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内容为前提,明确规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继承,并对怎样继承作出科学合理的设计,保障平等的继承权,防止可能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户籍改革 宅基地使用权 继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祎恒 董云帆
现阶段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纠纷解决存在司法处理态度不一、缺少统一立法规范的实践困境。根本原因在于宅基地使用权兼具身份价值和财产价值,而现有纠纷处理模式不能达成两种价值取向的均衡。鉴于此,建议适用“身份资格—房地关系”双重标准的限制继承规则作为司法裁判指引,同时明确“三权分置”背景下宅基地使用权的成员权内涵,以填补双重标准裁判规则的理论漏洞,消解新规则的内在矛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留彦
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限制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出本集体经济组织,但是根据继承法,宅基地上所建的房屋作为法律保护的私有财产是可以继承的,由此导致了房屋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的冲突与矛盾。同时,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又使我们不能放开宅基地使用权,使其自由进入流通领域。妥善的解决之道是应平衡房屋继承人继承房屋所有权的利益和集体组织对宅基地所有权的利益。"宅基地换房"模式是一个有益的探索,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种冲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红梅 段季伟 王克强
研究目的:基于中国宅基地制度的历史变迁和现行制度及政策,揭示中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内涵与实质,梳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相关规定的内在矛盾和各地在实践中的不同做法,分析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中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制度。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中国现行制度有意回避了宅基地继承的明确,不仅法律体系存在内部矛盾,也与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趋势不符。研究结论:中国现行制度没有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做出明确规定,在实践中导致各类损害农民利益事件的发生。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一方面建立宅基地使用权的实物继承和货币继承制度;另一方面,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集体成员...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宅基地使用权 继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欢
现行立法就农村宅基地继承问题所作的规定存在诸多模糊、不确定甚至冲突问题,导致学界出现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观点。农村宅基地继承不仅成为客观事实,更具有重要价值。现行农村宅基地继承制度存在着主体身份受限制、客体范围不明确、期限未确定以及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构建农村宅基地继承制度,要扩大继承主体、明确客体范围和继承期限、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关键词:
宅基地继承 制度构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彪
不同利益主体对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能否继承宅基地使用权的问题认识不一,引发了诸多矛盾冲突。文章认为,既有的处理模式难于缓解或消除权利冲突,应当认识到在非"有效市场"的背景下,家长式的过度关爱降低了物的利用价值,使财产权虚化,也没有起到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作用,明确规定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继承宅基地使用权符合公平、效率的价值理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楠
农村宅基地继承制度改革是新一轮土地改革的应有之义。保护公民的宅基地继承权,实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全面继承,政府必须未雨绸缪,做好改革的风险预警和防范工作:防范集体耕地流失的风险;防范农户一户多宅的风险;防范农民利益受损的风险;防范乡村伦理破坏的风险;防范新型城镇化延缓的风险。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继承制度 风险防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房光磊
在法治社会环境下,在“三权分置”顶层设计引领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立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法律政策逻辑依据。新时代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立法至少将会出现明确的法治化价值取向、鲜明的时代特征、健全的法制体系和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等场景。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宅基地 使用权流转 立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菡冰 李翔 柳乾坤 靳相木
研究目的:通过对宅基地使用权身份化和物权化"两化复合"结构的事实关系进行理论提炼,揭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以身份化为内核、以"一户一宅"为表达形式的宅基地制度,保障了13亿人口大国的最大群体、最弱势群体的居住正义,但同时宅基地使用权的身份化"绑架"了物权化,使宅基地使用权无法成为真正的用益物权。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去身份化,但面临着市场化流转和住房保障的两难困境。研究结论:以继承环节去身份化作为宅基地使用权去身份化改革的突破口,积累经验之后,再沿着"管住增量—调整存量—双轨管理"的思路,分阶段、按区域、有步骤地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的去身份化改...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宅基地 成员权 物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建
在共同富裕的价值引领下,法律上应消弭农村宅基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在权利配置上的不平等,以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关键是使“使用权”回归私权属性,以其权利行使为主线,打破权利运行各环节的制度壁垒,构建多元化和规范化的权利运行制度,以增加农民的宅基地财产性收益。在具体制度构造上,运用土地正义和倾斜性保护等理论工具诠释宅基地使用权运行的法理基础;改革无偿分配与永久使用制度,实行有偿使用与期限制度,并完善其转让、置换、抵押、租赁、入股、继承和退出的法律规则;构建科学合理的宅基地价值评估机制,将社会保障、社会稳定、风貌遗址、景观旅游、复垦为耕地等非市场价值亦纳入评估范围;基于公共福祉,从主体、客体、土地规划与用途管制,以及政府保障性制度等诸方面构筑风险释缓机制。
关键词:
宅基地 三权分置 使用权 权利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