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44)
2023(12074)
2022(10300)
2021(9657)
2020(8292)
2019(19563)
2018(19678)
2017(36539)
2016(20495)
2015(23135)
2014(23575)
2013(22531)
2012(20726)
2011(18486)
2010(18420)
2009(16580)
2008(16626)
2007(14506)
2006(12239)
2005(10795)
作者
(55645)
(46867)
(46539)
(44762)
(29527)
(22484)
(21535)
(18351)
(17680)
(16746)
(15916)
(15778)
(14764)
(14709)
(14661)
(14598)
(14467)
(13797)
(13513)
(13395)
(11635)
(11628)
(11408)
(10774)
(10586)
(10534)
(10414)
(10411)
(9487)
(9328)
学科
(78411)
经济(78258)
管理(54635)
(51869)
(42922)
企业(42922)
方法(38995)
数学(35086)
数学方法(34587)
(22020)
(21629)
中国(21463)
(16640)
业经(16280)
(14803)
贸易(14797)
(14779)
理论(14483)
地方(14428)
(14425)
农业(13727)
(13484)
财务(13412)
财务管理(13371)
企业财务(12694)
(11743)
(11715)
银行(11711)
技术(11652)
(11493)
机构
学院(278480)
大学(278115)
(111307)
经济(108909)
管理(106182)
理学(91848)
研究(91248)
理学院(90828)
管理学(89047)
管理学院(88516)
中国(66633)
(57918)
科学(55216)
(52165)
(45732)
(45372)
中心(43013)
(42113)
业大(41281)
研究所(41196)
财经(41188)
(39842)
师范(39470)
(37365)
北京(36233)
农业(35907)
经济学(34131)
(33200)
(33114)
技术(32429)
基金
项目(187706)
科学(147360)
研究(140234)
基金(133515)
(115577)
国家(114561)
科学基金(98415)
社会(86565)
社会科(81943)
社会科学(81916)
(75433)
基金项目(70628)
教育(69476)
(63732)
自然(63423)
自然科(61948)
自然科学(61927)
自然科学基金(60791)
编号(58931)
资助(55017)
成果(48466)
重点(43099)
(42572)
课题(41573)
(40225)
(39365)
教育部(37015)
创新(36746)
科研(36317)
大学(36063)
期刊
(117967)
经济(117967)
研究(80970)
中国(59187)
教育(45424)
(42407)
学报(42204)
(40362)
管理(37623)
科学(37618)
大学(32549)
学学(30087)
技术(28596)
农业(27285)
(22715)
金融(22715)
财经(20333)
业经(19168)
经济研究(18715)
(17470)
问题(15617)
(15235)
统计(13778)
职业(13641)
技术经济(13395)
图书(13242)
(13072)
理论(12878)
(12761)
(12264)
共检索到410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茂波  陈琼琼  
21世纪欧盟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师资队伍老龄化以及大量异质群体融入欧洲等挑战。为了应对上述挑战,欧盟不仅坚持职教师资来源多元化,校企深度融合培养,培养阶段有序衔接,完善培训保障体系,并且进行了助推职教师资国际流动,提高职教师资跨文化能力,强化职教师资入职引导,加强教师数字媒体素养的变革。借鉴其经验,我国应拓宽职教师资来源,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培养职教师资,提升职教师资文化包容度,完善职教师资培训保障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春荣  
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经验,必须考察其职教师资的培养与继续教育模式。德国的职教师资培养,不但有严格的入学要求、科学的培训计划和完善的继续教育制度,而且能根据各州的实际因地制宜,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变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倩  
芬兰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具有如下特色:设置专门的职教师资培养机构;重视培养教师的教学素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规范的职教教师任职资格和准入制度及教师在职培训制度;建立独立、开放的职教师资培养评估制度。这些都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渠道、教师资格制度、教师培训方式、教师继续教育、教师教育评估等方面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鄢彩玲  
教师是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欧盟一体化和博洛尼亚进程中学制改革的推进,德国职教师资的培养从"学位+国家考试"旧模式向"学士-硕士"新模式过渡。解析德国新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并提示其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借鉴意义:融合职业性与教育性构建课程内容,基于职业能力发展规律设计课程体系,改革本科与硕士阶段课程模式,多方合作共同保证师资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昊  
国外一些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源于他们有一批素质优良的职教师资,这些国家卓有成效的职教师资培养,尤其是在职业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方面有许多好的成功的经验。研究比较这些国家职教师资的职前培养模式,对于改进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稼伟  蒋洪平  
对参加全国高职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的部分教师就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结果表明,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潜力大,但培养层次浅,形式单一,有效互动少,还需要在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教学形式、考核与评价上下工夫。同时,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的运行机制,创新多元校企合作师资培养平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鄢彩玲  
随着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概念的不断发展,相应的职教师资培养也在不断的调整培养对策。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作为当前德国主流的职业教育课程,对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是基于教师职业行动能力设置培养目标,基于教学行动构建培养内容,以及基于能力发展规律组织培养内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琴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行业技术的升级,引发工作世界的变革,不少职业岗位技能的内涵和外延经常处于分化与复合、提升与发展等变化之中。而我国职教师资队伍的素质尚不能适应未来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必要改进职教教师的招聘机制,完善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制度,加强兼职教师的聘任和管理,改进职教师资培训内容,为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调研、研发、实践锻炼提供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永芳  杜鹃  
博洛尼亚进程后,德国职教师资培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将连续的大学教育变革为学士-硕士两个阶段,从而实现了教师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灵活转换。但同时,这一改革还保留了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的一些传统,如对资格的严格要求,从而保证职教师资成为一个专业化的职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汤霓  张蔚然  罗伯·史密斯  石伟平  
英国政府对职教师资培养的正式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尝试监管、强化监管和弱化监管三个阶段。英国职教师资培养的专业标准、资格认证以及课程设置反映了英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三大核心要素,体现出了鲜明的特征:宽泛通用的专业标准、分层级的资格证书体系、螺旋式的课程结构设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鄢彩玲  
职教师资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质量保证,其培养内容随着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随着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的发展,德国逐步形成了基于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本文将以德国汉堡大学电工专业职教师资的培养课程为例,解析当前德国能力导向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从而进一步了解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林  姚青梅  卢胜利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按专业大类组建电类和机类卓越职教师资实验班,开展卓越职教师资培养。其人才培养的标准可概括为"热爱职教、品德高尚、基础扎实、专业面宽、技能突出、教学过硬"。在具体实施中,强调课程群建设,创新教学管理与学籍管理,注重过程监控。未来还需要不断地去发现影响教学质量的共性要素,并对现有各种资源要素进行精密的测算和优化配置,体现人才培养的个性特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申文缙  周志刚  
为满足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提高职教师资培训质量,本文探索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入职教师资培训领域,构建由政府、行业企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和第三方评价机构共同组成的职教师资培训全面质量保障体系。以学员为中心开展培训、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培训质量,以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晶  贺文瑾  
随着我国职教事业的快速发展,对职教师资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建立健全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保障制度是建设职教师资队伍的重要基础。文章针对目前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现状,提出应采取高校、职业学校、企业三元合作的培养模式,并通过多方面的保障制度来推动三元共生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文君  
为全面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支持开发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职教师资本科专业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