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62)
- 2023(6415)
- 2022(5473)
- 2021(4899)
- 2020(3661)
- 2019(8436)
- 2018(8226)
- 2017(15200)
- 2016(8252)
- 2015(9149)
- 2014(9206)
- 2013(9178)
- 2012(8977)
- 2011(8415)
- 2010(8628)
- 2009(7747)
- 2008(7599)
- 2007(6846)
- 2006(6422)
- 2005(6165)
- 学科
- 济(40922)
- 经济(40882)
- 业(19036)
- 管理(19034)
- 地方(18069)
- 中国(16247)
- 企(12981)
- 企业(12981)
- 农(12318)
- 业经(10390)
- 地方经济(10039)
- 发(9055)
- 农业(8807)
- 方法(8702)
- 融(8456)
- 金融(8454)
- 银(8131)
- 银行(8122)
- 行(8002)
- 学(7456)
- 财(7393)
- 制(7139)
- 环境(6983)
- 数学(6908)
- 数学方法(6858)
- 贸(6788)
- 贸易(6777)
- 发展(6739)
- 和(6724)
- 展(6720)
- 机构
- 学院(117732)
- 大学(115538)
- 济(49743)
- 经济(48630)
- 研究(47413)
- 管理(40315)
- 中国(36868)
- 理学(32920)
- 理学院(32456)
- 管理学(31969)
- 管理学院(31732)
- 科学(27821)
- 京(26286)
- 所(24506)
- 财(23779)
- 研究所(21764)
- 中心(21147)
- 农(20025)
- 江(19839)
- 范(18851)
- 师范(18694)
- 北京(17468)
- 财经(17296)
- 院(17093)
- 州(16644)
- 经(15579)
- 省(15345)
- 农业(15167)
- 业大(15067)
- 经济学(14984)
- 基金
- 项目(71456)
- 研究(56484)
- 科学(56006)
- 基金(48872)
- 家(41831)
- 国家(41369)
- 社会(35762)
- 科学基金(34804)
- 社会科(33897)
- 社会科学(33890)
- 省(29574)
- 基金项目(25277)
- 教育(24952)
- 划(24481)
- 编号(23743)
- 发(22621)
- 成果(20573)
- 自然(19506)
- 资助(19364)
- 自然科(19006)
- 自然科学(19002)
- 发展(18683)
- 自然科学基金(18635)
- 展(18358)
- 课题(17811)
- 重点(16450)
- 部(15102)
- 创(14983)
- 年(14611)
- 国家社会(14536)
共检索到204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水乔
地方文献是自公共图书馆成立以来就注重收集的文献资料。作为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历史文献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资料,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基于目前仍有大量的民间历史文献散存各地,公共图书馆应当在继承地方文献传统收集方法的基础上,吸收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田野调查等方法进行系统收集。田野调查不但能收集到民间历史文献,还能够获取口头传说、仪式表演等"史料拓展"。田野调查和文献解读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对民间历史文献的认识和视野。文献收集方面的田野调查方法、原件就地保存的原则,整理方面的归户性原则、保持文献原有系统的原则,数据库建设内容方面包括国家典章制度和儒学文献在内的"史料拓展",数据库建设方法方面以需求为导向、开展跨界合作,成为公共图书馆开展民间历史文献收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新的方法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蕾 叶湄 吴国良 韩宇
2019年9月,在《民间历史文献整理概论》一稿初步修订完成的时候,中山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王蕾组织与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志伟教授进行了一次学术采访,请他对书稿进行批评和指正,并对民间历史文献整理、数字开发、研究价值、资料利用方法、人才培养等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刘教授的许多真知灼见,尤其是民间历史文献的界定和范围、文献与史学研究方法、数字人文开发与整理工作方法等是本书正文内容的补充和升华,提纲挈领地为民间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指出了方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海玉 王聪 陈雨 钟起兵 周婧
面向海量、异构的民间历史文献数字化、知识化开发需要,知识图谱技术的应用为文献资源内容可视化表达与知识关联推理提供了开发思路。文章以徽州文书为例,对文献资源进行采集处理,利用protégé开源工具建立徽州文书本体模型,抽取徽州文书资源实体概念,对异源、共指问题进行知识融合处理,最终将文书数据存入Neo4j图数据库中,呈现徽州文书知识图谱可视化检索效果。结果表明,徽州文书知识图谱应用有助于深入分析资源知识的关联情况,依托可视化查询界面可清晰展示文书资源知识信息,拓展民间历史文献多维知识发现的应用模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程焕文
民间历史文献,顾名思义,是一个与官方历史文献相对的概念,既非正史、别史、杂史、野史、稗史等官方纂修或文人学士撰著的文献,亦非皇帝起居注、官府文书等官方档案材料,而是历史上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形成和使用的文字记录和文献资料,包括记录家族历史的家谱、族谱,记录生产关系的契约文书、账本簿记,反映社会活动的碑刻文字、乡规民约、戏曲唱本,反映社会关系的诉讼文书、信函书札,反映民间信仰的宗教科仪书、经文、善书,反映个人生活的日记,以及民众日常生活所用的通书、药方、杂书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建华
尊敬的杨志今部长,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主办单位的邀请,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进行交流。我发言的题目是:传承历史文献典籍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广州是广东省省会、我国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广州是一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肖玲
地方历史文献影印出版有利于搭建读者查阅地方历史文献的桥梁、培养历史文献整理专业人才以及获取地方历史文献数字资源。文章结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历史文献影印出版实践,探讨地方历史文献影印出版的价值,分析地方历史文献影印出版的选题原则,包括遵循价值性原则、保护性原则、需求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建议通过建立地方历史文献联合目录和引进修复人才等方法,加快地方历史文献影印出版的进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兆辉 闫峰
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献中心是重庆市实施抗战历史文化城市品牌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体现了重庆图书馆界抗战文献资源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的创新性实践探索,提出了建立抗战文献的全市一体化管理模式,完善抗战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网络体系,构建抗战文献的信息技术标准化系统,搭建海内外抗战文献的交流合作机制的发展思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伟
为了进一步加强历史文献的开发、利用及其研究,1997年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图书馆新馆成功地举办了“历史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并同时宣布成立上图历史文献研究所。著名学者顾廷龙、王元化先生应聘担任研究所的名誉所长,王鹤鸣、王世伟分任正副所长。会议期间,上海图书馆与华东师范大学签定了科研合作意向书,首次尝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为了进一步加强历史文献的开发、利用及其研究,上海图书馆定于1997年秋在新落成的上海图书馆新馆举办“历史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并将同时成立历史文献研究所,欢迎全国图书馆界内外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研究,并从即日起开始论文征集。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程焕文
《广州大典》是一部搜集1911年前广州出版的关于广州的文献或广州籍人士著作的大型系列丛书,共收藏3000多部作品。文章介绍了《广州大典》的缘起、底本征集、文献收录、编撰体例和出版情况,论述了《广州大典》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城市文化传播价值。
关键词:
广州大典 历史 文化 出版物。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克亮
本文阐述了市地情资料作为地方文献的一种新形式 ,其类型和特征所具有的新内涵和新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地市级党校在市地情资料开发与利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地方文献 市地情资料 开发与利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芳 陈进 王昕
长期以来,图书馆对地方历史文献重发现和收藏、轻科学整理的状况,致使这些珍贵的文献得不到全面系统的揭示和充分利用。此文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新藏地方历史文献的整理和数字化建设为例,分析地方历史文献的特点及对其数字化的方案,通过行业扫描和自身环境分析,在数字化建设通用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求真"、"求用"的补充性原则,从资料整理、数字化标准、元数据规范、质量审核、资源保存和过程管理六个方面,系统深入地论述了地方历史文献的数字化管理和规范体系建设。
关键词:
地方历史文献 数字化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启宇
盛世修典,典耀千秋。2017年2月,中央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