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1)
2023(8280)
2022(6670)
2021(6147)
2020(5341)
2019(11767)
2018(11807)
2017(22125)
2016(12238)
2015(13722)
2014(13714)
2013(13414)
2012(12595)
2011(10859)
2010(11553)
2009(11066)
2008(11814)
2007(10973)
2006(9776)
2005(9128)
作者
(36815)
(31018)
(30729)
(28763)
(19912)
(14669)
(13816)
(11812)
(11580)
(11359)
(10587)
(10547)
(10123)
(9813)
(9701)
(9227)
(9171)
(9057)
(8985)
(8814)
(7719)
(7664)
(7658)
(7185)
(7066)
(6959)
(6832)
(6747)
(6350)
(6118)
学科
(73289)
(70102)
企业(70102)
(56395)
经济(56310)
管理(55803)
业经(25350)
方法(23861)
(21882)
(20295)
(18369)
财务(18355)
财务管理(18339)
企业财务(17326)
数学(15769)
技术(15655)
数学方法(15505)
农业(15221)
(13330)
理论(13024)
(12582)
(12529)
企业经济(12085)
(12084)
中国(11513)
经营(11475)
(10523)
技术管理(10292)
决策(9212)
体制(9134)
机构
学院(189324)
大学(183333)
(76760)
管理(76410)
经济(75348)
理学(65189)
理学院(64541)
管理学(63474)
管理学院(63127)
研究(57581)
中国(47280)
(39089)
(37565)
科学(35526)
(34599)
(30906)
(30050)
财经(29502)
业大(27529)
农业(27382)
研究所(26865)
(26571)
中心(26265)
北京(24291)
(24069)
商学(22432)
商学院(22244)
经济学(22125)
(21757)
师范(21524)
基金
项目(116314)
科学(92877)
研究(85195)
基金(84968)
(73309)
国家(72560)
科学基金(63992)
社会(54459)
社会科(51567)
社会科学(51549)
(47216)
基金项目(44827)
自然(42026)
自然科(41148)
自然科学(41133)
自然科学基金(40476)
教育(38628)
(37936)
资助(34642)
编号(34060)
(31276)
(27652)
成果(27157)
重点(25853)
(25237)
创新(24834)
(24738)
课题(23146)
(22839)
国家社会(22175)
期刊
(93762)
经济(93762)
研究(53286)
中国(37023)
管理(34731)
(34278)
(33530)
学报(27530)
科学(27332)
农业(23193)
大学(21409)
学学(20457)
技术(19407)
教育(17766)
业经(17318)
(16342)
金融(16342)
财经(15426)
(14775)
经济研究(13514)
(13420)
技术经济(12559)
问题(11630)
财会(11468)
现代(10253)
世界(10087)
(9635)
会计(9501)
(9461)
商业(9345)
共检索到289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梁松  
继任博弈是一个新概念,它关注的是在任者如何决定留下多少贡献给继任者。企业中的继任博弈存在留下贡献(产出)占个人总贡献的比例为常数的均衡策略,但其通常和总产出最大化的条件有差异。这可以为个人努力的差异性、短视行为、企业中的利他行动提供不足提供新的解释。当参与人只存在一期,不同类型的参与人留下产出的量不同,并可能存在贝叶斯均衡策略。在家族企业继任博弈中,参与人的效用函数因亲缘关系而改变并使参与人对继任者能力要求降低,导致低能力的继任人缺乏提高生产能力的动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思根  
CEO继任是企业的重要战略决策之一。国外研究结果显示,CEO继任的发生机制主要存在辞职、解聘和其他突发情况;而继任绩效效果的研究结果却大相径庭,继任后的企业绩效形成机制多与继任者的行动、能力和社会力量相关;新任CEO继任后的过渡管理也具有一些很重要的技巧。当前,中国很多大型企业面临高层管理人员计划性或非计划性更新,借鉴和把握西方国家CEO继任的经验和趋势,可以提高我国CEO继任的成功率和有效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德才  赵曙明  何莹  
文章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探讨民营企业继任的三种模式:内部继任、职业经理人和团队继任模式,分析各种继任模式的特点,并构建民营企业不同继任模式的选择路径,针对不同继任路径的选择设置了前提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民营企业继任已经从相对单一的子承父来走向子承父业、职业经理人与团队管理并存的局面,该研究为民营企业在不同权变条件下选择继任模式提供了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明琳  
企业高层经营者继任的核心是权威传递,但是由于契约性质的差异,不同类型企业组织权威传递的难易程度差异很大。本文从契约理论出发,认为不同交易方式形成了不同性质的契约,不同性质的契约又决定了不同种类权威传递的难易程度,通过比较公众公司、国有企业、家族企业三类企业组织权威体系的构成,分析不同种类权威在传递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系列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莹  王德才  
领导更替过程中继任计划非常重要。文章从支持系统、人才库选择系统、领导发展系统以及评估反馈系统4个方面,分析华为公司继任计划系统,结果表明企业平稳过渡的重要条件就是制定翔实且行之有效的继任计划。借鉴已有相关文献成果及华为公司继任计划的成功案例,提出中国企业制定与实施继任计划的方法和步骤。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莹  赵曙明  王德才  
文章通过对家族企业继任理论的探究,找出家族企业不同的继任模式。通过对这些继任模式的分析,构建影响中国家族企业选择不同继任模式的因素。结果表明,未来的中国家族企业继任模式主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进职业经理人的道路模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丽虹  汪制邦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其中处置僵尸企业显得尤为重要。僵尸企业治理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同时发力,就内部而言,CEO作为企业重大决策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对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继任来源和职业经历是反映CEO管理能力和经营风格的两个关键指标,能够为主管部门或董事会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使用2004—2019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数据、CEO简历和个人特征数据研究CEO继任来源和多元化职业经历对僵尸企业处置的具体影响及实现机制。研究发现,来源于非内部晋升且拥有多元化职业经历的CEO使企业成为僵尸企业概率更低,影响路径主要是降低了僵尸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其中存在两个作用机制:一是提高企业薪酬激励水平;二是增加企业并购重组次数和金额。进一步分析表明,来源于非内部晋升且具有多元化职业经历的CEO对降低僵尸企业比例的正向效应在国有企业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更加显著。本研究对于上市僵尸企业如何科学聘任CEO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能够为加快构建高效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素英  
文章从三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国外家族企业继任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趋势(:1)继任的影响因素研究(;2)继任过程研究(;3)继任研究模型。对于国内的家族企业继任实践和继任理论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在军  
无论是大陆还是港台地区家族企业继任均体现出子承父业特征,一般认为这是中国文化决定的中国特色或过渡现象,但疑惑的是西方家族企业也普遍有子承父业倾向。理论挖掘的结果表明,由于家族普遍作用、代际效应和相对信任的普遍性与长期性,家族控制动机,经营者选择能力与忠诚的均衡等决定了子承父业的普遍性,且并不是以效率损失为代价。大陆独生子女政策可能对子承父业形成明显冲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伟丹  
文章在企业资源观的战略视角下,借鉴Milleretal.在2004年提出的家族企业有效继任的整合模型,对家族企业继任的动态循环过程进行介绍,并对该框架下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提出未来研究进展的方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凌  应丽芬  
家族企业继任是家族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关键 ,与一般企业相比 ,其领导人的继任显示出独有的复杂性 ,其影响也更为广泛。本文运用家族企业所有权—家庭—企业三极发展模型对国内外家族企业较为普遍的“子承父业”模式进行理论分析。中国当前家族企业由于受社会环境、企业成长阶段、企业背景、企业规模以及产业特点和性质等因素的多重影响而会呈现出多样性结果 ,其中“子承父业”模式仍然是主流继任模式 ,本文在从中国家族企业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学习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的基础上强调 ,中国家族企业要成功实现“子承父业”换代模式 ,必须在家族换代中认真思考权威转换、企业文化重新营造和企业“分家”等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奇  吴秋明  
家族企业继任者的创新绩效是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的效率。家族企业继任者的创新投入以人力投入和研发投入两类二级指标来衡量,创新产出以专利产出和其他产出两类二级指标来衡量。选择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BCC模型对46家已经接班的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家族企业的创新综合效率整体较低,大多数企业规模报酬呈递减状态,表明继任者的创新绩效整体偏低。继任者需要从企业规模和资源配置两方面提高创新综合效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杜运周  陈忠卫  
因为创业者在组织中所处于的领导地位,影响的层面,以及其在企业创立、发展进程中的特殊作用,创业者的继任问题一直是关系新创企业乃至成长型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我国企业创业者已进入一代向二代过渡的高峰期。分析中国的创业者继任事件,我们发现有些是成功的,但出现问题甚至危机的不乏少数。本文对我国创业者继任的特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处理继任危机的途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鑫  
创新需要企业领导者发起和支持,当受到路径依赖和组织结构阻碍而难以创新时,企业可能依赖CEO继任以激发创新。作为CEO继任的核心问题,CEO继任来源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前期研究尚未达成一致结论。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专用性理论,分析CEO遴选过程,通过分析不同来源CEO继任者在继任情境下的企业创新决策机制,探索CEO外部继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以及前任CEO作为重要情境要素的调节作用。以2009—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OLS、PSM模型和Heckman二阶段自选择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CEO外部继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效应;前任CEO的任期会减弱CEO外部继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效应;前任CEO强制离职会强化上述负效应。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冯天丽  井润田  
高层管理者的多元化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企业高层管理者继任规划的缺失或失败以及“强人”决策等危机。本文根据企业家调查系统对国内企业多元高管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高层管理者的多元领导结构可能使企业步入继任的恶性循环,给企业带来致命的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