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6)
2023(9947)
2022(8995)
2021(8548)
2020(7140)
2019(16646)
2018(16678)
2017(31839)
2016(17431)
2015(19493)
2014(19463)
2013(19210)
2012(17423)
2011(15585)
2010(15371)
2009(13858)
2008(13113)
2007(11027)
2006(9483)
2005(8039)
作者
(50286)
(41684)
(41412)
(39406)
(26452)
(19902)
(18622)
(16576)
(15769)
(14601)
(14401)
(13848)
(13135)
(13114)
(12907)
(12647)
(12580)
(12318)
(11778)
(11761)
(10444)
(10183)
(9874)
(9429)
(9300)
(9284)
(9275)
(9096)
(8324)
(8297)
学科
(65078)
经济(65008)
管理(47820)
(45961)
(37565)
企业(37565)
方法(31708)
数学(27457)
数学方法(27137)
(18559)
(16683)
中国(16227)
(15915)
业经(14501)
地方(14427)
农业(12774)
理论(11425)
(11355)
贸易(11351)
(11234)
(11005)
环境(10822)
(10487)
技术(10396)
(9981)
财务(9920)
财务管理(9905)
教育(9522)
企业财务(9374)
(9305)
机构
大学(240477)
学院(239067)
管理(97699)
(88655)
经济(86571)
理学(85719)
理学院(84774)
管理学(83217)
管理学院(82801)
研究(79796)
中国(56936)
科学(52989)
(50579)
(40608)
(39723)
(38860)
业大(37969)
研究所(37643)
中心(35448)
(33019)
(32392)
师范(31984)
北京(31893)
财经(31831)
农业(31456)
(29669)
(28962)
(27597)
技术(26214)
师范大学(25929)
基金
项目(173373)
科学(135019)
研究(125746)
基金(124126)
(109040)
国家(108116)
科学基金(92154)
社会(76202)
社会科(72042)
社会科学(72021)
(68533)
基金项目(67077)
自然(61910)
自然科(60412)
自然科学(60396)
自然科学基金(59262)
(58050)
教育(57144)
编号(52059)
资助(51424)
成果(41382)
重点(38884)
(37601)
(36876)
(35925)
课题(35348)
科研(33734)
创新(33417)
计划(32145)
项目编号(32075)
期刊
(93630)
经济(93630)
研究(67311)
中国(41518)
学报(40682)
科学(36858)
(35098)
管理(34009)
大学(29803)
学学(27966)
(27424)
教育(27320)
农业(25144)
技术(20194)
业经(16259)
(16096)
金融(16096)
经济研究(14509)
财经(14171)
图书(14039)
理论(12587)
科技(12551)
(12212)
问题(11894)
实践(11876)
(11876)
(11862)
资源(11322)
技术经济(11073)
(10991)
共检索到333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崇智  赵春刚  齐树海  段广元  解福君  张国财  
本文首次报道驼背大麻哈鱼人工放流及其回归效果。根据驼背大麻哈鱼具回归母河川的生物学特异性,在注入日本海的绥芬河水系进行移植放流试验。1988年4月放流稚鱼72万尾,1989年6~8月放流群体回归母河川,在我国境内河区重捕回归成鱼 647尾,比该水系自然群体猛增约30倍,回归率为0.087%,标志回归率为0.023%。该项放流试验效果显著,为绥芬河水系驼背大麻哈鱼资源增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继隆  刘伟  王维坤  杨文波  
为了解绥芬河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的年龄、生长以及初次性成熟叉长情况。通过对20152017年采捕到的绥芬河大麻哈鱼洄游群体241个样本的鳞片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将其分为1~+、2~+、3~+、4~+、5~+五个年龄组,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模拟了大麻哈鱼不同性成熟年龄以及雌、雄个体间的生长,通过最大似然法估计模型的参数。残差平方和分析(ARSS)显示,绥芬河大麻哈鱼雌、雄个体间以及不同性成熟年龄组(2~+,3~+)间的生长差异显著。采用Logistic曲线方程拟合了绥芬河大麻哈鱼的性成熟概率曲线,结果显示大麻哈鱼雌性个体的50%初次性成熟叉长(L_(50))比雄性大,ARSS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雌、雄个体的性成熟概率差异极其显著。此外,调查结果显示绥芬河大麻哈鱼的平均叉长有减小的趋势,且出现低龄(1~+龄)个体。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思行  
大麻哈鱼肉味鲜美,很久以前就深受日本人的高度赞誉和喜爱。可供鲜食,亦可盐腌、熏制,别具风味。日本市场上经常可以买到以各式各样的方法制成的大麻哈鱼罐头。盐渍烤大麻哈鱼片和盐渍鱼卵是日本家庭中较普遍的佳肴之一。尤其在传统的年终送礼时节,咸大麻哈鱼干更是一种深受推崇的礼物。目前日本人均消费的大麻哈鱼,鲜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培伦  王继隆  鲁万桥  刘伟  唐富江  
[目的]研究图们江大麻哈鱼的个体繁殖力,为大麻哈鱼资源管理及增殖保护提供科学参考。[方法]2020年10月中上旬,在图们江珲春段随机选取114尾性腺成熟度介于Ⅳ~Ⅴ期的雌性大麻哈鱼,采用称质量法统计繁殖力,包括年龄、叉长、体质量、净体质量、肝质量、卵巢质量、性成熟系数、肝质量系数和肥满度等生物学指标,并分析个体繁殖力与各项生物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图们江大麻哈鱼114尾雌性样本由2~+~5~+龄4个龄组组成,其中4~+、5~+龄个体偏少,仅占29.83%,叉长与体质量呈线性相关;3~+龄组个体对种群繁殖贡献率最大,为42.97%;个体绝对繁殖力为1 061.52~5 028.29粒,平均2 920.12粒;叉长相对繁殖力为17.75~74.60粒/cm,平均45.72粒/cm;体质量相对繁殖力为0.46~1.47粒/g,平均1.08粒/g。个体绝对繁殖力、叉长相对繁殖力与年龄、叉长、体质量、肥满度的最佳拟合方程均为二次函数,与卵巢质量、性成熟系数拟合度最好的方程为幂函数,而体质量相对繁殖力与肝质量和性成熟系数拟合度最好的为幂函数,与卵巢质量拟合度最好的为对数函数。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图们江大麻哈鱼个体绝对繁殖力、叉长相对繁殖力、体质量相对繁殖力受卵巢质量和年龄的影响较大。图们江大麻哈鱼个体繁殖力低于乌苏里江、黑龙江和绥芬河群体。[结论]图们江大麻哈鱼中4~+、5~+龄个体偏少,种群低龄化现象严重,应重视和加强其种群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在实际调研中可用年龄、卵巢质量与绝对繁殖力之间的关系来快速估算图们江大麻哈鱼的种群繁殖力。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唐富江  刘伟  徐凤龙  马波  霍堂斌  姜作发  
2008年分别对在禁渔期前(9月10日-9月30日)和禁渔期间(10月1日-10月20日)溯河至乌苏里江和在禁渔期前溯河至黑龙江(中国)的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群体结构和数量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黑龙江中大麻哈鱼年龄由4、5、6龄组成,而乌苏里江中大麻哈鱼由3、4、5龄组成。在禁渔期前溯河至黑龙江(中国)的大麻哈鱼以低龄小个体为主;在禁渔期前溯河至乌苏里江的大麻哈鱼主要以4龄中等个体为主,而在禁渔期溯河至乌苏里江的大麻哈鱼以低龄小个体为主。因此现行的禁渔政策是不科学的,会导致大麻哈鱼种群的小型化,应加以整改。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晓霞  马尚助  王丙刚  
通过在水温 8~ 12℃淡水中饲养 10g银大麻哈鱼鱼种 2年 ,获得性成熟亲鱼 ,对亲鱼强化培育和人工调控生态因子 ,共诱导 6 9尾雌鱼产卵 ,产卵量为 9.75万粒 ,受精率平均为 84 .2 % ,获得发眼卵 5 .5万粒 ,发眼率平均为 5 7.3% ,孵化率达 80 % ,共孵出仔鱼 4 0 0 0 0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会芳  李征远  田军  孙莉  谭学群  淳堀  
According to the salmon's (OncorhynchusB1) biological character of return to its hatching river, adopting the method of transplant and releasing, 9 839 000 eyed eggs of the salmon were introduced (Oncorhynchus keta, O.gorbuscha, O.kisutch, O.masou) from Japan, total 8 409 000 juvenile fish was hatc...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培伦  刘伟  王继隆  鲁万桥  崔康成  高文燕  唐富江  
[目的]研究盐度对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血液生化指标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为摸索大麻哈鱼海水养殖条件奠定科学基础。[方法]用人工配制的4组不同盐度(0(S0),8(S8),16(S16),24(S24) g/L)的水养殖大麻哈鱼,6周后尾静脉取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解剖取胃、幽门盲囊和肠道,分别测定各类消化酶活力。[结果]大麻哈鱼血清渗透压、Na~+、Cl~-和Mg~(2+)含量均随盐度的升高呈现上升趋势且幅度较大,S16、S24组与S0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臣  刘伟  王继隆  战培荣  
以人工繁育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发眼后胚胎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茜素红染料质量浓度梯度(10 mg/L,20mg/L,40 mg/L,80 mg/L)和4个浸染时间梯度(8 h,16 h,24 h,32 h),分析茜素红染料在耳石上的沉积情况,以及不同暂养天数的动态变化,以期为大麻哈鱼标志放流技术及效果评估提供基础参考。结果表明,茜素红在矢耳石和微耳石上都能形成良好标记,在可见光和黄绿激光下均检测到标记带。随着暂养时间的延长,可见光下标记逐渐减弱,至80 d基本消失,而在黄绿激光下标记区能长久保持,荧光强度无减弱迹象。对不同时间点的标记级数随浓度变化关系进行曲线拟合,结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培伦  刘伟  姜黎明  王继隆  唐富江  崔康成  高文燕  
【目的】研究影响不同月龄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体质量的重点形态性状,掌握其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特点,为大麻哈鱼规模化人工养殖及其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在恒温封闭循环海水系统中人工养殖4月龄、8月龄、19月龄和32月龄野生一代大麻哈鱼,在养殖过程中测定其体质量、叉长、全长、吻长、头长、眼径、尾柄长、尾柄高、体高、头高和体宽等11个性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各形态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拟合出能够评估不同月龄体质量的回归方程。【结果】不同月龄大麻哈鱼各形态性状指标中体质量的变异系数均为最大,且随着月龄的增加,变异系数越大,说明大麻哈鱼在实际选择育种过程中潜力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4月龄大麻哈鱼各性状之间呈现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性,8,19和32月龄大麻哈鱼各性状之间均呈现出极显著(P<0.01)相关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4月龄和32月龄大麻哈鱼体质量的关键性状指标为全长、体高和体宽,8月龄为叉长、体高、体宽、尾柄高和头高,而19月龄则是叉长、体高、体宽和尾柄高,各月龄形态性状对大麻哈鱼体质量的总决定系数分别为0.887,0.890,0.853和0.901,均在85%以上。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质量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剔除与体质量相关性不显著的形态性状,所得方程保留的形态指标与通径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大麻哈鱼生长过程中体质量与各形态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有效应用于大麻哈鱼的人工养殖选择育种及保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支兵杰  刘伟  赵春刚  段莹莹  
以淡水组(盐度0)为对照,通过对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幼鱼[体重为(26.57±6.32)g,全长为(14.44±1.05)cm]不同盐度(5、10、15、20)下130 d的饲养实验,研究了盐度对大麻哈鱼幼鱼消化器官(胃、幽门盲囊、肠和肝脏)中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及碱性磷酸酶比活力影响。结果表明:幼鱼在30 d时胃和肠中蛋白酶比活力均高于130 d时的蛋白酶比活力;实验30 d时,胃蛋白酶、淀粉酶比活力各盐度组差异不显著(P>0.05),肠蛋白酶比活力在盐度10组显著高于20组(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继隆  刘伟  唐富江  宋洪建  
对乌苏里江大麻哈鱼生殖洄游群体样本进行年龄鉴定和生物学测定,推算了各年龄段的叉长,并分析了性成熟年龄组间个体的生长差异性。年龄鉴定结果显示大麻哈鱼由2+,3+,4+龄群体组成,雌、雄大麻哈鱼平均年龄分别为3.43和3.24龄。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VBGF)拟合了大麻哈鱼各性成熟年龄组个体的叉长生长。基于VBGF生长方程的拟合结果,采用残差平方和(analysis of the residual sum of squares,ARSS)分析各年龄组间大麻哈鱼的生长差异性,结果显示不同性成熟年龄组间的大麻哈鱼生长的差异性显著(P<0.05)。大麻哈鱼低龄组个体叉长生长速度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玲  殷邦忠  刘淇  曹荣  赵丹  杨贤庆  
以去肉后的大麻哈鱼鱼头为原料,采用复合酶酶解提取硫酸软骨素,研究D958树脂分离纯化硫酸软骨素的效果;以解吸率为指标,研究吸附温度、时间及酶解液pH对硫酸软骨素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D958树脂纯化大麻哈鱼鱼头硫酸软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液pH 6.0,4℃吸附3 h;此条件下硫酸软骨素的解吸率达87.66%,纯化效果最好。因此树脂吸附法能从大麻哈鱼鱼头酶解液中有效分离得到硫酸软骨素,为大麻哈鱼加工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崇智  赵春刚  金贞礼  
本文报道绥芬河鲤科唯一溯河性洄游鱼类滩头雅罗鱼生殖群体生物学。通过1,793 尾样品测定,对溯河期、产卵期、群体的年龄生长、体长体重、生殖力、性比、成熟系数、肥满度等主要生态学特征及种群数量作了研究。为开发、增殖这一稀有经济鱼类资源提供重要的生物学资料。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继隆  刘伟  唐富江  
2010和2011年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生殖洄游群体中采集了571尾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样本,进行了鳞片观察和生物学测定。根据退算叉长,采用Logistic生长方程拟合大麻哈鱼叉长的生长,并计算了生长速度和加速度。结果表明,大麻哈鱼3龄前生长速度较快,以后逐渐变慢。对3+龄大麻哈鱼生长分析表明,在1.372和1.492龄时,雄、雌个体生长速度最快,而在2.674和2.823龄时生长加速度最低,和性成熟开始时期相吻合。利用逻辑斯蒂拟合方程估算了大麻哈鱼50%个体初次性成熟叉长(L50),雄性为46.19 cm,雌性为47.95 cm,ARSS分析表明雌雄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