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53)
2023(3559)
2022(2975)
2021(2709)
2020(2257)
2019(4930)
2018(5016)
2017(8563)
2016(5216)
2015(5847)
2014(6171)
2013(5694)
2012(5349)
2011(4885)
2010(4868)
2009(4408)
2008(4217)
2007(3912)
2006(3313)
2005(2970)
作者
(17583)
(14664)
(14478)
(13827)
(8897)
(6962)
(6526)
(5937)
(5492)
(5123)
(4898)
(4867)
(4707)
(4692)
(4631)
(4458)
(4345)
(4302)
(4292)
(3912)
(3796)
(3792)
(3569)
(3402)
(3320)
(3266)
(3251)
(3135)
(3072)
(3067)
学科
(14705)
经济(14679)
管理(12042)
(8955)
(6796)
(6522)
企业(6522)
(5844)
中国(5336)
(5239)
(5082)
地方(4967)
方法(4024)
(4003)
理论(3894)
农业(3711)
业经(3445)
教育(3358)
(3331)
银行(3299)
(3273)
金融(3266)
(3216)
数学(3183)
数学方法(3114)
体制(2778)
环境(2724)
(2716)
水产(2465)
(2407)
机构
学院(70397)
大学(68417)
研究(30078)
科学(22305)
中国(21534)
(21329)
经济(20611)
管理(20565)
(19957)
(17346)
理学(16900)
理学院(16627)
研究所(16143)
农业(16066)
管理学(16020)
管理学院(15905)
(15863)
业大(14243)
中心(13161)
(12214)
(11855)
(11299)
技术(11117)
(10933)
(10723)
(10527)
师范(10452)
北京(10008)
农业大学(9875)
(9823)
基金
项目(50016)
科学(37031)
研究(33807)
基金(32908)
(31414)
国家(31159)
科学基金(24345)
(21948)
(18447)
社会(18310)
社会科(17104)
社会科学(17100)
基金项目(17023)
自然(17016)
自然科(16569)
自然科学(16562)
自然科学基金(16203)
教育(15236)
编号(13964)
资助(13739)
重点(12327)
成果(11930)
计划(11739)
(11524)
科技(11421)
课题(11252)
(10598)
(10021)
(9840)
科研(9727)
期刊
(27346)
经济(27346)
研究(19671)
中国(19054)
学报(18760)
(18406)
科学(14203)
大学(12622)
农业(12507)
学学(12051)
教育(11226)
(8629)
管理(7653)
(6824)
技术(6210)
业大(5496)
(5445)
金融(5445)
业经(5131)
(5077)
农业大学(4618)
资源(4351)
经济研究(4273)
科技(3932)
职业(3895)
林业(3725)
财经(3630)
图书(3556)
中国农业(3422)
问题(3270)
共检索到112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世会  罗亮  张瑞  郭坤  张旭彬  孔令杰  赵志刚  
绒螯蟹(Eriocheir sensu stricto)是高盐碱耐受性水产动物,然而随着绒螯蟹种质退化等原因,北方地区养殖绒螯蟹面临规格小、抗逆性差和病害频发等问题,开发利用新的土著绒螯蟹种质保证绒螯蟹产业健康发展显得尤为必要。团队于2020和2021年9月,在黑龙江省绥芬河水系用地笼捕捉野生绒螯蟹共计299只(雌体156只,雄体143只),统计绒螯蟹性成熟情况并分别计算不同体重绒螯蟹所占百分比,测量性成熟个体的甲壳长、甲壳宽,解剖取出肝胰腺和性腺,精刮肌肉,测定可食率、色泽及常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绥芬河绒螯蟹雌体未性成熟比例显著低于性成熟比例(P<0.05),而雄体则相反。不论是雌体还是雄体,性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均显著高于未性成熟个体(P<0.05)。雌体甲壳亮度值(L*)和黄度值(b*)均显著低于雄体(P<0.05)。雌体性腺和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雄体,而性腺中水分含量则显著低于雄体(P<0.05)。综上所述,绥芬河绒螯蟹具有性成熟个体平均体重大且大规格个体百分比高等特点,卵巢和肌肉中粗蛋白与粗脂肪百分比较高,是一种重要的高蛋白低脂肪营养物质来源。本研究结果为绥芬河水系野生绒螯蟹种质资源开发以及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祖露  龙晓文  徐建峰  成永旭  吴旭干  
采取活体解剖和生化分析方法,研究闽江水系野生绒螯蟹(Eriocheir sensu stricto,简称河蟹)成蟹的性腺指数(GSI)、肝胰腺指数(HSI)、出肉率(MY)、总可食率(TEY)和可食部位的常规生化成分、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并比较雌雄间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1)雄蟹的平均体质量和MY均显著大于雌蟹,雌蟹的GSI显著高于雄蟹(P0.05)。(2)雄蟹性腺中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雌蟹,雌蟹性腺中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雄蟹(P<0.05);雄蟹肝胰腺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雌蟹(P<0.05),雌蟹肝胰腺的总脂含量显著高于雄蟹(P0.05)。(3)雌蟹和雄蟹肝胰腺中的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小;雌蟹性腺中的总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著高于雄蟹,雄蟹性腺中的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及∑n-6PUFA含量均显著高于雌蟹(P<0.05);雌蟹肌肉中的∑MUFA含量显著高于雄蟹,雄蟹肌肉中的∑PUFA、∑HUFA和∑n-6PUFA含量较高(P<0.05)。(4)雌蟹性腺中大部分氨基酸及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高于雄蟹,仅脯氨酸含量以雄蟹较高(P<0.01);雄蟹肌肉中的半胱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雌蟹(P0.05)。雌蟹性腺和肌肉中大部分必需氨基酸评分(EAAS)高于雄蟹,雄蟹性腺苏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和肌肉色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的EAAS高于雌蟹。综上,闽江水系河蟹雌雄个体的总可食率无显著性差异,各可食部位的比例存在性别差异;雌雄成蟹均具有较高的氨基酸和脂肪酸营养价值,雄蟹性腺和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优于雌蟹,雌蟹性腺和肌肉中的氨基酸组成相对较好。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祖露  龙晓文  徐建峰  成永旭  吴旭干  
采取活体解剖和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了闽江水系野生绒螯蟹(Eriocheir sensu stricto,简称河蟹)成蟹的性腺指数(GSI)、肝胰腺指数(HSI)、出肉率(MY)、总可食率(TEY)和可食部位的常规生化成分、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并 比较了雌雄间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1)雄蟹的平均体质量和MY均显著大于雌蟹,雌蟹的GSI显著高于雄蟹(P < 0.05),两者的HSI和TEY均无显著性差异 ( P > 0.05 )。(2)雄蟹性腺中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雌蟹,雌蟹性腺中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雄蟹(P < 0.05);雄蟹肝胰腺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雌蟹(P < 0.05),雌蟹肝胰腺的总脂含量显著高于雄蟹(P < 0.05);雌雄蟹肌肉中的水分、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3)雌蟹和雄蟹肝胰腺中的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小;雌蟹性腺中的总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著高于雄蟹,雄蟹性腺中的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及∑n-6PUFA含量均显著高于雌蟹(P < 0.05);雌蟹肌肉中的∑MUFA含量显著高于雄蟹,雄蟹肌肉中的∑PUFA、∑HUFA和∑n-6PUFA含量较高(P < 0.05)。(4)雌蟹性腺中大部分氨基酸及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高于雄蟹,仅脯氨酸含量以雄蟹较高(P < 0.01);雄蟹肌肉中的半胱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雌蟹(P < 0.05),其余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雌蟹性腺和肌肉中大部分必需氨基酸评分(EAAS)高于雄蟹,雄蟹性腺苏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和肌肉色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的EAAS高于雌蟹。综上,闽江水系河蟹雌雄个体的总可食率无显著性差异,各可食部位的比例存在性别差异;雌雄成蟹均具有较高的氨基酸和脂肪酸营养价值,雄蟹性腺和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优于雌蟹,雌蟹性腺和肌肉中的氨基酸组成相对较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雨  张成  李清清  郑海地  成永旭  吴旭干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是中国最重要的淡水养殖蟹类,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和辽河流域。本研究基于线粒体DNAD-loop区评估辽河野生群体(LW)和养殖群体(LC)、黄河野生群体(HW)和养殖群体(HC)及长江野生群体(YW)和养殖群体(YC)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结果显示:(1)用于本研究的D-loop基因片段长度为477 bp,共包含234个变异位点和131个简约信息位点, 6个群体的262个个体中共有110个单倍型,包括90个独有单倍型和20个共享单倍型;(2)6个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范围为0.88889~0.96522,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范围为0.00887~0.01602,养殖和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依次为:HC>YC>LC及HW>LW>YW;(3)6个群体的遗传距离(Da)范围为0.0119~0.0173,不论是养殖群体还是野生群体,辽河群体和长江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均最小,且6个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2938。对6个群体进行中性检验显示Tajima’s D和Fu’s Fs的值均为负值。综上,基于线粒体D-loop基因的研究结果表明,三水系养殖和野生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辽河和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该研究为中华绒螯蟹的种质资源评估、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卢义  吴旭干  何杰  王春  李晓东  刘乃更  王幼鹏  成永旭  
探讨长江、黄河和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以下称河蟹)野生扣蟹的异同,对于河蟹种质资源评价和养殖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形态学测量和生化分析方法,测定和比较了长江、黄河和辽河三水系野生扣蟹(以下简称长江蟹、黄河蟹和辽河蟹)的形态学、肝胰腺指数(hsi)、常规生化成分、脂类和脂肪酸组成差异。结果表明,(1)三水系野生扣蟹的形态学特征差异较大,三水系雌雄扣蟹分别有12和18个形态学指标差异显著,但其差异系数均未达到亚种间的差异阈值,聚类分析将三水系野生扣蟹分为两组,长江和黄河水系为一组,辽河水系为另一组。(2)筛选判别贡献率较大的7~10个指标,对三水系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兴川  张菁  陈孟初  高光明  
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的生物学与养殖技术的研究徐兴川张菁(湖北省鄂州市水产研究所436000)陈孟初高光明(湖北省黄冈市水产研究所随着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长江蟹)天然苗种的匮乏,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辽蟹)蟹种已开始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养蟹单...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潇  韩刚  张小军  梅光明  穆迎春  宋金龙  郭亚男  孟娣  杨臻  
为评价不同水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雌体的营养品质,采集成熟中华绒螯蟹雌体,对其可食部位中的基本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脂肪酸、氨基酸、核苷酸和胆固醇等含量进行检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标准进行营养品质评价,并针对营养组成、风味物质含量同产区之间的关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长江固城湖、阳澄湖水域、辽河(入海口)、黄河(中上游)等水域的中华绒螯蟹在微量元素、胆固醇差异显著。辽河水域、黄河水域中华绒鳌蟹雌体中钙含量显著高于固城湖水域和阳澄湖水域;阳澄湖水域中华绒螯蟹雌体中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水域;固城湖水域中华绒螯蟹雌体蟹膏中DH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水域;固城湖和阳澄湖中华绒螯蟹中氨基酸含量(呈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以及总氨基酸)显著高于黄河、辽河两水域。此外,辽河水域中华绒螯蟹蟹黄中的肌苷酸含量更为丰富。结果表明,不同水域所产中华绒螯蟹可食部位营养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并对其风味及营养价值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庆华  黄姝  岳武成  陈晓雯  彭智文  王军  王成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丁昊翔  唐美君  姜晓东  房伟平  成永旭  吴旭干  
“六月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以下简称六月黄)是指农历6月上市未完成生殖蜕壳的亚成体雄蟹,近年来我国中华绒螯蟹主产区六月黄的养殖规模和供应量迅速增加,尚不清楚不同产地六月黄的可食率和营养组成。通过采集我国6个中华绒螯蟹主产区(浙江湖州、江苏阳澄湖、上海崇明、江苏长荡湖、江苏洪泽湖和山东微山湖)的六月黄样品,分析比较6产地六月黄的可食率、色泽参数、常规生化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1)各产地六月黄的出肉率、肝胰腺指数和总可食率分别为10.17%~11.87%、27.83%~29.23%和39.44%~40.37%,不同产地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微山湖六月黄蟹壳的L*(亮度)值和b*(黄度)值显著高于其他地区(P<0.05),阳澄湖六月黄蟹壳的a*(红度)值最高;湖州六月黄蟹肝胰腺的L*值和b*最低,微山湖六月黄蟹肝胰腺的L*、a*和b*值均最高;(3)崇明六月黄肝胰腺中的水分和灰分含量最高,洪泽湖六月黄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湖州的(P0.05),仅洪泽湖和微山湖六月黄肌肉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湖州和长荡湖的(P<0.05);(4)洪泽湖六月黄肝胰腺中的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阳澄湖及微山湖的,且其DHA、EPA和总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含量最高(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尚明辉  范陈伟  赵金山  唐晨  吴旭干  成永旭  
为探讨长江和黄河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黄河流域生长性能,本实验2021年3-11月在东营黄河口地区以长江和黄河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为实验对象,对两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在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在相似或相同养殖环境下,养殖前期(3-5月),两水系中华绒螯蟹平均体质量变化无明显差异。但在养殖后期(7-9月)长江蟹雌体的平均体质量显著高于黄河蟹。两水系中华绒螯蟹特定生长率(SGR)和增重率(WGR)的变化趋势类似,长江蟹雌体在5-7月SGR和WGR均显著高于黄河蟹。(2)就生殖蜕壳而言,黄河蟹生殖蜕壳要提前长江蟹10~15 d左右,但两水系成蟹雌、雄个体生殖蜕壳高峰期相似,分别出现于8月底和9月初。(3)长江蟹最终成蟹规格显著大于黄河蟹,但黄河蟹成活率高于长江蟹,故两水系中华绒螯蟹的最终成蟹产量基本一致。综上,在黄河口地区养殖的长江蟹具有成蟹规格大,性腺成熟略晚等特点,而黄河蟹则具有性腺成熟较早,早上市等特点。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郭培红  陈月明  宋学宏  孙丽萍  王婷婷  孟祥雨  张磊磊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5%、0.5%、1.0%、2.0%、4.0%、8.0%、16.0%的蛹虫草培养残基(简称虫草基),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规格为(4.0±1.0)g的中华绒螯蟹75 d,测定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常规营养成分、肌肉与血清氨基酸及肝胰腺脂肪酸含量,研究虫草基对中华绒螯蟹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虫草基对中华绒螯蟹水分和蛋白含量无影响(P>0.05),0.5%和1.0%添加组的全蟹、肌肉、肝胰腺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适量添加虫草基可增加中华绒螯蟹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0.5%~2.0%的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世会   赵志刚   罗亮   张瑞   郭坤   徐伟  
为探究盐碱水养殖大规格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品质参数,以山东东营滨海氯化物型盐碱水池塘养殖的大规格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可食率、色泽、脂肪酸、游离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等品质参数。结果表明,雌雄个体间可食率及肥满度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雌性卵巢中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雄性性腺系统,而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则极显著高于雄性性腺系统(P<0.01)。雌体肝胰腺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RA、总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和总ω-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极显著低于雄体,卵巢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ARA极显著低于雄体性腺系统(P<0.01)。雌性卵巢中12项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雄性性腺系统(P<0.05)。肝胰腺、性腺和肌肉组织中主要呈鲜味、甜味和苦味的氨基酸为谷氨酸Glu、丙氨酸Ala和精氨酸Arg。雌性卵巢中钠(Na)、钙(Ca)、锰(Mn)和总矿物质元素∑TME含量极显著低于雄性性腺系统(P<0.01),钾(K)含量显著低于雄性性腺系统(P<0.05),而镁(Mg)、铁(Fe)和锌(Zn)含量则极显著高于雄性性腺系统(P<0.01)。综上所述,氯化物型盐碱水养殖中华绒螯蟹雌雄个体各有优势,均是优质的人体营养物质来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世会  赵金山  吴旭干  成永旭  
为了解不同地理纬度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养殖性能和常规营养成分差异,通过连续采样和生化分析研究山东东营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性能、生殖蜕壳率、肝胰腺指数(HSI)、性腺指数(GSI),并进一步比较出肉率(MY)、总可食率(TEY)、肥满度(CF)和可食组织的常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无论是雌体还是雄体,中华绒螯蟹体质量与头胸甲长和头胸甲宽均呈幂函数相关性,头胸甲长和头胸甲宽则呈线性函数相关。雌体平均体质量始终小于雄体,且7—9月差异显著(P0.05)。(2)雌体生殖蜕壳略早于雄体,生殖蜕壳高峰出现在8—9月,9月中旬成蟹全部完成生殖蜕壳。8—10月,雌雄蟹GSI显著增加,HSI则为下降趋势(P<0.05),而MY和CF则以雄体为高(P<0.05)。成蟹雌体可食组织中粗蛋白和总脂含量均高于雄体,而水分含量则以雄体为高,灰分含量两者差异不大。综上,山东东营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生殖蜕壳高峰集中于8—9月,雌雄成蟹总可食率均较高,分别为46.47%和44.81%,可食组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肖昌伦   孙云飞   鹿珍珍   成永旭  
为了解配合饲料和冰鲜鱼养殖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囤养期间营养品质,本研究用配合饲料养殖的中华绒螯蟹和冰鲜鱼养殖的中华绒螯蟹进行为期3个月的囤养,比较可食率、常规营养物质、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囤养期间,两种饵料中华绒螯蟹性腺指数呈上升趋势,肝胰腺指数和总可食率呈下降趋势,出肉率无显著性变化;)囤养期间,两种饵料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性腺脂肪呈下降趋势,肌肉当中营养物质无明显变化;配合饲料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除精巢外)C18:2n6(LA)含量显著高于冰鲜鱼中华绒螯蟹,而肝胰腺和卵巢中EPA和DHA含量显著低于冰鲜鱼中华绒螯蟹(P<0.05)。囤养过后,配合饲料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C18:2n6(LA)、C20:4n6(ARA)、∑n-6PUFA含量增加且显著高于冰鲜鱼中华绒螯蟹,冰鲜鱼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EPA、DHA和∑n-3PUFA含量增加且显著高于配合饲料中华绒螯蟹;两种饵料中华绒螯蟹囤养过后肌肉当中甜味氨基酸(Gly)含量增加,而苦味氨基酸(His、Ary、Pro)含量降低,性腺当中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下降。综上所述,两种饵料中华绒螯蟹囤养期间未出现明显的“掉膏”现象,但可食组织营养物质有明显的流失尤其是肝胰腺,从脂肪酸和氨基酸来看,囤养期间配合饲料中华绒螯蟹LA和ARA含量增加,冰鲜鱼河蟹EPA和DHA含量增加,整体而言囤养对中华绒螯蟹脂肪酸有一定优化作用,肌肉的甜味氨基酸含量增加,而性腺当中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下降,整体品质变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魏茂磊  张冬冬  庄振俊  姜晓东  刘凯  房伟平  吴旭干  
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以下简写HP)主要分布在广西沿海,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养殖潜力,尚未见HP可食率和营养组成的报道。因此,本研究以长江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CJ)为对照,测定和比较了野生HP和CJ成蟹的可食率、色度值、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常规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1)HP雄体总可食率显著低于CJ雄体(P0.05)。(2)无论雌雄,HP蟹壳湿样的a*值和b*值均显著高于CJ(P<0.05);HP雄体肝胰腺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CJ雄体(P<0.05)。(3)HP雌体性腺中水分含量显著高于CJ雌体(P<0.05),而HP雌体肌肉中脂肪含量显著低于CJ雌体(P<0.05);HP雄体肌肉中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CJ雄体(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