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8)
- 2023(14570)
- 2022(12653)
- 2021(11705)
- 2020(9979)
- 2019(22654)
- 2018(22595)
- 2017(43347)
- 2016(23744)
- 2015(26873)
- 2014(26796)
- 2013(26308)
- 2012(24105)
- 2011(21892)
- 2010(22361)
- 2009(21336)
- 2008(21338)
- 2007(19846)
- 2006(17576)
- 2005(15929)
- 学科
- 济(94265)
- 经济(94126)
- 业(77932)
- 管理(71538)
- 企(56851)
- 企业(56851)
- 农(48717)
- 方法(38286)
- 数学(33067)
- 数学方法(32689)
- 农业(31994)
- 财(28696)
- 制(26207)
- 业经(25337)
- 中国(24947)
- 贸(19102)
- 贸易(19094)
- 易(18613)
- 体(18403)
- 学(18164)
- 地方(17885)
- 务(17438)
- 财务(17387)
- 财务管理(17327)
- 银(16327)
- 银行(16293)
- 企业财务(16134)
- 行(15492)
- 融(14804)
- 金融(14800)
- 机构
- 学院(340904)
- 大学(334697)
- 济(138934)
- 经济(135857)
- 管理(128930)
- 研究(111409)
- 理学(109884)
- 理学院(108734)
- 管理学(106840)
- 管理学院(106225)
- 中国(87795)
- 农(72153)
- 京(70138)
- 科学(67591)
- 财(67539)
- 所(57481)
- 农业(55731)
- 江(54951)
- 业大(54119)
- 中心(53247)
- 财经(52057)
- 研究所(51244)
- 经(46898)
- 北京(43827)
- 范(43335)
- 州(43068)
- 师范(42907)
- 经济学(41476)
- 院(38950)
- 省(38062)
- 基金
- 项目(216840)
- 科学(169369)
- 研究(162417)
- 基金(155079)
- 家(134676)
- 国家(133170)
- 科学基金(113287)
- 社会(101810)
- 社会科(95997)
- 社会科学(95966)
- 省(87016)
- 基金项目(81896)
- 教育(74748)
- 自然(71671)
- 划(71481)
- 自然科(69905)
- 自然科学(69884)
- 编号(69145)
- 自然科学基金(68664)
- 资助(62820)
- 成果(56385)
- 重点(48669)
- 部(48161)
- 课题(47172)
- 发(47099)
- 创(45277)
- 制(44211)
- 创新(42238)
- 性(42200)
- 国家社会(41408)
共检索到522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建青
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棉花统购和棉布统购统销期间,农民家庭棉纺织是弥补棉布计划供应不足的一条途径。由于国家计划供应量不能满足需求,因而存在着一个广大的非法土布市场,手工纺织业收益丰厚,这种利益决定着农民的选择取向。国家为加速工业化而实行的垄断购销办法和定价机制,反而造成了一个悖论性结果,逼迫着农村手工棉纺织业从近代以来的市场化趋势向家庭自给化回归,对国家的战略意图造成干扰。
关键词:
统购统销 棉纺织 成本 收益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建青
我国的手工棉纺织业在历史上的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1954年开始的棉花统购与棉布统购统销,中断了手工棉纺织业、特别是农村手工纺织业的正常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手工棉纺织业从地下转入地上,得到合法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基础上重又蓬勃兴旺,成为一些地区的重要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我国手工棉纺织业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新的活力。本文从历史连续性的角度,考察计划经济时期——主要是1954至1965年间——在国家统购统销制度严格管控下的手工棉纺织业的生存状况,并通过这一个侧面,来观察改革前在实施工业化战略下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关键词:
制度变革 手工棉纺织 统购统销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晓玲
1953—1956年中农的日常生活表明:给国家工业化强有力支撑的统购统销,引起了不少农民尤其是广大中农的不满。统购统销给他们带来的是饥肠辘辘的深刻记忆。在此基础上,虽然广大中农向国家权力机构表达了其意愿,并以多种方式抗争,但最终大都无奈地选择了俯首帖耳。
关键词:
中农 日常生活 统购统销 农村经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行
本文通过对江南棉布市场价格及民谚的分析,认为清代江南棉市市场形成了一种大致平均的价格,农民织布出现了收益平均化的趋势,这是棉布市场竞争的结果。
关键词:
清代 农民棉纺织 平均收益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建青
在建国前期市场史的研究中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 :在卓有成效地利用市场的同时 ,为什么又很快取消了主要商品的市场 ?无法从以往的解释中看出这一变化机制的清晰轮廓。本文以粮食类和花纱布两类商品为典型 ,从市场运行及其成本的层面上 ,探讨了这一时期国内商品市场的变迁。本文认为 ,建国前期国内市场上存在着的两种性质的价格 ,即市价与牌价 ,其相互关系与变动是这一时期市场机制运行的一个特殊形式。有效地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了这一时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但最终导致市场萎缩关闭的 ,除了其他种种因素之外 ,也还有市场本身的因素。市价与牌价并行这种价格运行机制本身是一种高成本的机制。而这个时期各个利益群体的存在及其市...
关键词:
市价 牌价 市场管理 交易成本 统购统销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德余
无论从粮食总产量的绝对规模来看,还是从粮食产量的平均年增长率来看,1966—1976年间的粮食产量增长绩效仍然十分突出。不过,在1966—1976年间,粮食生产与流通系统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复了1958年"大跃进"之后的错误,而也有一些错误则是新出现的问题。其中,粮食政策领域犯的"旧错误"主要表现在打击责任田、关闭粮食交易市场、高征购的冒进主义抬头等。粮食政策出现的新问题则是以粮为纲带来的多种经营萎缩的后果、粮食储备制度引起的未曾预料的后果以及粮食亏损补贴压力的迅速增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陆云航
对于我国集体化农业经济绩效的解释,主流文献的结论是“工分制”导致对劳动投入缺乏有效的激励。通过对一份浙东沿海某生产队社员分配分户方案的研究,作者发现,政府通过统购统销制度将集体化农业内部的剩余粮食都收购了之后,已很难在集体化农业内部对劳动投入形成有效的激励。作者以粮食生产为例,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国家粮食征购的比率对集体农业的粮食产量产生显著影响,最后又利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了统购统销制度对集体化农业经济绩效的负面作用。
关键词:
激励机制 统购统销 协整 因果关系检验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保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法》实施五年来,我国农村中小学生流失现象仍屡见不鲜。旧文盲尚未根除,新文盲又在不断滋生。对此,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国家对农村教育投资不足,致使农村教育经费严重短缺为问题的症结所在。诚然,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教育投资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愿 李娜 刘志铭
统购统销政策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对我国的城乡差距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借鉴Knight(1995)的两部门价格剪刀差模型,分析了统购统销政策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利用1953-198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无论是以粮食收购率和粮食的跨省调拨还是以粮食超购率来度量,统购统销政策都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其中,计划经济时期的效应最大,而改革开放后的效应整体上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且改革开放初期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发现,统购统销政策通过提高城市居民消费,降低农村人口消费,从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因此,统购统销政策的本质是政府汲取农业剩余以补贴城市和工业部门发展,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统购统销政策 价格剪刀差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愿 李娜 刘志铭
统购统销政策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对我国的城乡差距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借鉴Knight(1995)的两部门价格剪刀差模型,分析了统购统销政策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利用1953-198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无论是以粮食收购率和粮食的跨省调拨还是以粮食超购率来度量,统购统销政策都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其中,计划经济时期的效应最大,而改革开放后的效应整体上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且改革开放初期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发现,统购统销政策通过提高城市居民消费,降低农村人口消费,从而扩大了
关键词:
统购统销政策 价格剪刀差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翌秋
利用我国不同区域三县760户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从需求角度实证分析新农合的受益状况,探讨该制度的公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居民、身体健康差和疾患严重的人更多地从新农合中受益,新农合门诊补偿的公平性优于住院补偿的公平性,新农合制度存在收入再分配效应,但效果有限。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农民 样本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建刚
运用现代产业组织的有关理论,考察明清棉纺织业产业组织,并就其生产流程中的组织分工、生产销售、交易环节进行论述,分析其产业效率。
关键词:
垂直分工 机会主义 官牙制 明清棉纺织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储诚山 潘家华
本文先介绍了棉纺织产品链结构。在棉纺织产品链的棉花节点中,着重分析中国从不同国家和地区进口棉花对出口国所产生的环境与社会影响。在棉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中,分析环境成本内部化前后对中国的福利影响,以及中国棉纺织服装出口对国际消费者影响。最后,提出促进中国棉纺织产品链在全球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少波
本文在对河南平顶山棉纺织集团职工罢工事件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引起这次罢工的主要原因在于职工利益保护机制的缺失,提出应制定有关政策和法律加强对职工利益的保护。
关键词:
国企改制 罢工 职工利益保护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