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0)
- 2023(792)
- 2022(738)
- 2021(630)
- 2020(592)
- 2019(1246)
- 2018(1210)
- 2017(2298)
- 2016(1261)
- 2015(1407)
- 2014(1360)
- 2013(1372)
- 2012(1325)
- 2011(1130)
- 2010(1241)
- 2009(1221)
- 2008(1254)
- 2007(1152)
- 2006(894)
- 2005(930)
- 学科
- 济(6053)
- 经济(6052)
- 管理(3618)
- 方法(3103)
- 业(2647)
- 数学(2458)
- 数学方法(2380)
- 企(2288)
- 企业(2288)
- 法(2219)
- 中国(1779)
- 统计(1579)
- 学(1475)
- 财(1386)
- 业经(1083)
- 贸(1025)
- 贸易(1025)
- 地方(1024)
- 易(1007)
- 农(978)
- 务(958)
- 财务(958)
- 财务管理(957)
- 制(898)
- 法令(871)
- 企业财务(832)
- 理论(801)
- 和(799)
- 理法(796)
- 管理法(796)
- 机构
- 大学(19735)
- 学院(19120)
- 济(7154)
- 经济(6979)
- 管理(6595)
- 研究(6353)
- 理学(5454)
- 理学院(5353)
- 中国(5218)
- 管理学(5131)
- 管理学院(5097)
- 京(4348)
- 科学(4324)
- 财(3904)
- 所(3371)
- 财经(3200)
- 江(3077)
- 中心(3009)
- 研究所(2976)
- 范(2805)
- 农(2796)
- 师范(2788)
- 北京(2782)
- 经(2778)
- 业大(2658)
- 省(2448)
- 州(2422)
- 师范大学(2309)
- 院(2273)
- 财经大学(2258)
共检索到31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晋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以来,特别是经过统计法规执行情况检查后,纠正、查处了一些违反统计法的案件,初步树立了依法办统计的观念,对维护统计法规的严肃性,确保统计数字质量起了重要作用,但各类统计违法现象仍有存在,且形式也有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由公开违法演变为隐蔽违法。从性质看,在《统计法》颁布以前,由于统计工作无法可依,加之统计工作的条块分割,拒报现象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卜一兵
统计违法行为及其界定卜一兵一、统计违法行为的构成。统计违法行为,是指违反统计法规,从而给法律所维护的统计关系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统计违法行为的成立应具备以下4个条件:(一)违反统计法规,危害《统计法》所维护的统计关系.(二)在不同程度上侵犯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永磊 张光宏
土地违法行为从广义上讲是一切违反国家土地管理法规,给社会造成危害、有过错的行为;狭义的土地违法行为仅指违反土地管理法律规定,但尚未造成犯罪的行为。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狭义的土地违法行为。当前土地市场活跃,诸多相关土地违法问题伴生,主要表现在未批先用、以租代征、违法审批、违规出让、行政不作为等方面。那么,行为主体为何要选择违法行为?其动因是什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阳,毛大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乐大华
对付统计违法中“擦边球”的高招乐大华在修改后的《统计法》中.针对一些地方、部门、单位领导人以权扰数、以数谋私,造成统计严重失实的情况,规定了保护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措施。其中,修改后的《统计法》第七条规定为:"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世荣
现行《土地管理法》自1999年实施以来,对耕地保护、合理用地、理顺土地管理程序、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立法的局限性,很难预见各类土地隐性违法行为,土地管理工作遇到了很多新问题。土地隐性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土地隐性违法行为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有的在法律条款中无明确规定,有的虽有规定但无法律责任。结合对湖北远安县的调查,土地隐性违法行为主要有六种表现形式。以租代征,租用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世荣
现行《土地管理法》自1999年实施以来,对耕地保护、合理用地、理顺土地管理程序、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立法的局限性,很难预见各类土地隐性违法行为,土地管理工作遇到了很多新问题。土地隐性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土地隐性违法行为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有的在法律条款中无明确规定,有的虽有规定但无法律责任。结合对湖北远安县的调查,土地隐性违法行为主要有六种表现形式。以租代征,租用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泳洋
土地违法行为方式各异,但违法者的最终目的都是追名逐利。一些地方政府领导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了谋取所谓“辉煌政绩”和“最佳效益”,追求知名度,捞取政治资本,不惜铤而走险,在占用土地上大作文章,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化整体利益为局部利益,化国家利益为个...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国荣
土地违法心理初探陈国荣土地违法行为总是在违法者心理倾向支配下产生的。防范和矫正土地违法心理,将对预防和遏制土地违法活动起到积极的作用。土地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目前土地违法行为的种类有非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志刚 王青 赵小风 黄贤金
揭示土地违法现象的空间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对于提高土地执法与督察的工作效率,节约公共管理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土地违法现象的空间特征及其演变趋势作了系统分析与提炼,并进一步借助计量经济模型估算了近年来我国土地违法现象的空间蔓延速度。结果表明:①近年来我国土地违法现象的空间布局总体较为分散,但在长三角和华北平原等局部地区表现出一定的集聚态势;②从时序变化来看,土地违法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空间蔓延趋势明显,并表现出阶段性的空间集聚特点。论文最后也为促进我国土地执法与督察工作的高效开展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完善建议。
关键词:
土地违法 空间特征 演变趋势 统计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龙开胜
在阐述土地财政构成的基础上,分析土地出让金和土地税这两类土地财政收入对土地违法的影响,从土地财政改革的角度提出土地违法治理政策调整的思路。结果表明,土地出让金是一次性收取的若干年的地租之和,土地税是国家依法无偿、强制取得的一部分国民收入,两者性质不同,对土地违法的影响机制也不相同。在全国层面、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土地出让金对土地违法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土地税对土地违法产生显著负向作用。但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及东部地区,土地出让金和土地税对土地违法的作用不显著。因此,今后土地违法治理政策调整的思路是:实现土地税收对土地出让金的合理替代,改革土地财政形成机制,消除土地违法得以产生的财政动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庄振明 张海燕
北京的耕地在急剧减少,一年等于减少一个朝阳区,三年等于减少一个顺义县。如果照此速度减下去,到2020年,北京将成为一个无地可耕的城市。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恶果?答案是违法用地问题触目惊心进入九十年代后,为加快首都的建设与发展,开发区和工业小区、别...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彬
2015年,中国股市出现了异常波动。对于此次股市的异常波动,以场外配资为代表的杠杆资金快速堆积和撤离被认为是重要推手。在实践中,配资公司+Homs系统+信托/民间P2P账户形成了一个没有固定办公场所、没有牌照、不受监管,但却能实现几乎所有券商功能的体系。这一体系的风险在于杠杆比例和杠杆规模等因素不可测和不可控,以及杠杆资金的流转不清晰和不实名,从而影响监管层对系统性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