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6)
- 2023(1694)
- 2022(1282)
- 2021(1198)
- 2020(871)
- 2019(1990)
- 2018(1876)
- 2017(3396)
- 2016(1878)
- 2015(2051)
- 2014(2022)
- 2013(2010)
- 2012(1925)
- 2011(1667)
- 2010(1700)
- 2009(1684)
- 2008(1641)
- 2007(1508)
- 2006(1369)
- 2005(1242)
- 学科
- 济(8732)
- 经济(8715)
- 管理(6469)
- 业(5965)
- 企(5548)
- 企业(5548)
- 方法(3954)
- 论(3026)
- 博弈(2957)
- 博弈论(2957)
- 中国(2888)
- 数学(2878)
- 数学方法(2836)
- 农(2392)
- 业经(2331)
- 财(2281)
- 学(1968)
- 和(1648)
- 制(1610)
- 务(1609)
- 财务(1606)
- 财务管理(1603)
- 贸(1602)
- 贸易(1602)
- 易(1568)
- 企业财务(1553)
- 理论(1547)
- 农业(1530)
- 统计(1468)
- 银(1267)
- 机构
- 大学(29983)
- 学院(29348)
- 管理(13110)
- 济(12584)
- 经济(12350)
- 理学(11313)
- 理学院(11215)
- 管理学(11050)
- 管理学院(10997)
- 研究(8794)
- 中国(7005)
- 财(6091)
- 京(5981)
- 科学(5029)
- 财经(4918)
- 江(4553)
- 经(4357)
- 中心(4130)
- 所(4129)
- 业大(3884)
- 农(3805)
- 范(3739)
- 师范(3719)
- 经济学(3683)
- 财经大学(3660)
- 研究所(3651)
- 北京(3592)
- 州(3436)
- 经济管理(3356)
- 经济学院(3270)
共检索到44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放华 张承莎
在统计法制日益完善、执法力度持续加大的背景下,为何统计数据造假现象屡禁不止呢?统计数据造假源于利益驱动,因而需要跳出统计"虚无主义"的思维范式,以利益分析为主线,运用博弈论、功能分析方法探索统计演化与利益博弈的逻辑。统计经过从"认识武器到谋利工具、统计数据到利益载体、数据生产到数据优化、优化数据到法定数据、决策依据到利益兑付"等系列演变,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并产生了利益输送机制,从而导致统计数据造假防不胜防。从行为动机视角研究统计主体之间的博弈规律,有利于创建多元主体共治行为新模式,对于进一步完善统计反腐理论、理顺统计反腐思路、把握统计反腐重点难点、科学谋划统计反腐方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统计数据 利益载体 数据优化 统计治理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爱良
"奥数"在中国潮起潮落,关键在于利益的嵌入。这种利益以"机会"、"条件"与"资源"的形式分布到"奥数"场域中。利益的存在引发"奥数"场域中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学生、学校、培训与出版机构的利益博弈,并且导致教育付出不对称的利益代价,伤害了教育本身。要消除全民"奥数",避免"奥数"沦为利益博弈的工具,回归教育的本真,需要依赖教育、制度与行政层面的作为来缩减利益空间、规范利益分配、遏止不当得利。
关键词:
“奥数”场域 利益图景 利益博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绪清
历经"三线建设"、西部开发40多年的剥夺型发展,贵州乌蒙山国家能矿基地演化成"问题区域"脱贫发展陷入困境。特殊的工业化路径,制度设计、体制障碍及调控失效形成剥夺惯性,与市场趋利行为耦合形成剥夺动力。矿区遭遇强势群体不同程度、不同尺度、不同主体的绝对、相对及多阶利益剥夺,绝对剥夺构成"贫困问题"的历史起点,相对剥夺实现问题逻辑生成,多阶剥夺则是矿区问题综合集成的现实归因。
关键词:
利益剥夺 能矿基地 问题区域 逻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鹏 王琳 刘华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事关乡村振兴大局,对中国农村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采用典型案例方法,从地方政府、村委会、村民三个层面,进行多维度案例解析,重点分析并考察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基层的实践逻辑。结果表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层实践既有政治逻辑又有经济逻辑,政府和村庄博弈力量交织共存。在政治逻辑主导下,由于考核要求和村庄发展等因素,地方政府会积极推进改革;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逻辑下,地方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考核标准、村庄自身经济状况等因素会影响村委会的改革实践,且优惠政策因素的影响力相对较高;未分红状态下,村民对改革的认知度相对较低,其参与改革的经济逻辑凸显,且不同村民群体对改革存在认知差异。基于此,地方政府在推行改革时应提高政策的普惠化程度,打造典型的同时应重视资源的均衡利用;适当放宽对集体资产参与市场竞争的管制,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村庄改革获得感;采取差异化的宣传策略,提高村民的改革参与度与认知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柯昌林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多元主体参与的体系,职业教育学习评价过程同样是多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过程。而且,不同的参与主体有不同的制度逻辑。政府追求的是“立德树人”的政治理想,职业院校和教师遵循的是“教书育人”的天职,学生和家长注重“教育投资”带来的个人发展,企业认为学习评价是其“人才选拔”的依据。四重不同的制度逻辑和行动指南,在理想的博弈状态下应是和谐共生的。但现实是,四重制度逻辑因为信息不对称、权力不对等,使得博弈过程呈现一种无序状态。因此,需要从理念、方法、结构、主体、流程、监控、分析、反馈、运用等方面进行优化与调整,进而推进职业教育学习评价机制的全面革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四平
运用博弈分析方法,以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为参与人构建博弈模型,基于农村贷款的实施过程来分析双方的行为和可能产生的结果,为"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提供逻辑依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利益博弈 功能视角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焦永梅 朱文龙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光芸
社区治理是社区利益相关者通过面对面协商,增进共识,消除分歧,合作互动,共同解决社区公共问题的过程,其实质是建立在社区公共利益与社区认同基础上的社区利益相关者的合作。社区治理要实现对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关键性因素就是建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参与网络,使政府、社区组织和居民等多方利益主体在持续的互动过程中经过重复的博弈而建立的合作与互惠关系,为社区公共事务的共同治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利益相关者 治理结构 网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进
职业教育集团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结构性平台",是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功能集合体",是基于某些共同目标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地方人民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集团的基本成员单位,有着共同的和各自独立的利益诉求。职教集团治理应紧扣职业教育集团的本质和各成员单位的利益诉求,构建相应治理机构,依据利益诉求,构建利益驱动机制,依据发展趋势,探索权利让渡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集团 利益诉求 治理逻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凤兵 吴迪
以资本下乡为载体和突破口的城乡产业融合,涉及地方政府、下乡资本、村级集体组织、普通农民等四大利益主体,它们有着各异的利益目标和行为逻辑。实施能力强的利益主体及其联盟获得更多的利益流,权力与权利存在冲突。各种“权力”和“权利”结合,形成“地方政府+下乡资本”“下乡资本+村级集体组织”“地方政府+村级集体组织+下乡资本”等不同利益主体联合下的多重合谋。这些合谋存在将局部自主利益独立于公共利益、侵犯处于多重弱势地位的农民利益的情形。这势必消解农民的主体性,损害农业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也侵蚀政府的公信力。推进城乡产业融合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强化农民与下乡资本的利益联结,压缩寻租谋利空间,约束强势利益主体及其联盟的策略性分利行为。
关键词:
城乡产业融合 资本下乡 利益格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中庆 王继军
作为一种自然禀赋和客观存在,矿产资源蕴含巨大的价值和利益,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就是对利益的占有和使用,因而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形态对国家社会个体均至关重要。在矿产资源社会化生产链条逐步实现利益的过程中,需要严谨考量利益范畴、可参与分配依据及对应主体,使其规范体系遵循秩序理性与公平正义的价值。现有的相关学术观点存在思路规则固化、要素辨析失衡和理论创新失准等问题和不足,需要从思维、制度与推理层面进行辨析。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矿产资源利益与收益、可参与分配主体依据、和谐劳动关系与弱相关者补偿机制等理论问题,建构更加严谨周密的矿产资源利益分配逻辑规范体系,让参与主体真正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利益分配 可参与主体 弱相关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昌斌 郭文亭
统计理论的逻辑研究杨昌斌,郭文亭统计学从产生开始,就与逻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逻辑学是统计学产生的沃土,统计学的产生离不开逻辑学。然而,在统计学发展几百年之后的今天,却很少有人研究统计学中的逻辑问题,以致于在统计理论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逻辑问题,从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维懿 胡咏梅
政策工具是政策目标与结果之间的重要连接,政府通过采用一种或多种政策工具来实现政策目标。虽然政策设计者用意良苦,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产生多重结果。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实施的历史演进说明,基于利益相关者逻辑的主要行动者(包括高校组织、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对于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工具的反应、行为选择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多重结果。在多样性社会背景下,相关行动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不断分化,而政策工具没能跟上形势变化并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政策工具与制度情境间的这种不匹配,引发了各种矛盾、冲突,以及非预期的政策结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瑞龙 周业安
现实的改革思路基本上遵循所谓“股东至上”逻辑,该逻辑既违背了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原则,又过于简化,甚至扭曲了现代公司的制度特征。本文力图摆脱“股东至上”逻辑,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遵循“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使国有企业原有的“单边治理”过渡到“共同治理”,通过每个产权全体平等地参与企业决策,并平等地相互监督,以提高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效率。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合作 共同治理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涵子 吴承照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提出"国家主导、共同参与"实现国家公园"整体保护"的原则。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成立明确了"国家主导"的具体部门,"共同参与"涉及多方利益博弈,如何形成国家公园保护的合力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表明:风水林获得有效保护得益于内外双重力量,共同的信仰是内因,恰当的约束是外因。在对国家公园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并分析利益相关者相应行为和利益诉求的基础上,从构建统一的价值体系(内因)、制定多层级的约束办法(外因)、采用灵活的激励机制(外因)三方面阐述了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集体行动的逻辑。
关键词:
风水林 国家公园 利益相关者 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