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26)
2023(7456)
2022(6288)
2021(5843)
2020(4780)
2019(10672)
2018(10598)
2017(20186)
2016(10685)
2015(11505)
2014(11021)
2013(10252)
2012(9002)
2011(8014)
2010(8094)
2009(7763)
2008(7142)
2007(6008)
2006(5127)
2005(4476)
作者
(27036)
(22898)
(22453)
(21330)
(14275)
(10821)
(10170)
(8780)
(8476)
(7952)
(7640)
(7539)
(6989)
(6975)
(6959)
(6772)
(6681)
(6534)
(6486)
(6345)
(5472)
(5390)
(5349)
(5199)
(5125)
(4995)
(4943)
(4717)
(4621)
(4460)
学科
(43857)
经济(43815)
管理(30933)
(27728)
(24602)
企业(24602)
方法(23067)
数学(19507)
数学方法(19089)
(11632)
中国(11481)
(10027)
业经(9874)
理论(9773)
(8878)
(8074)
贸易(8071)
(7843)
农业(6730)
(6645)
(6621)
(6458)
财务(6434)
财务管理(6425)
地方(6191)
(6146)
银行(6144)
(6092)
金融(6091)
企业财务(6066)
机构
学院(144667)
大学(142947)
(59497)
经济(58429)
管理(57332)
理学(50769)
理学院(50275)
管理学(49039)
管理学院(48781)
研究(42464)
中国(31584)
(28107)
(27424)
科学(25243)
财经(22756)
(20702)
中心(19740)
(19662)
经济学(19553)
(19516)
业大(19014)
(18787)
师范(18630)
(18023)
研究所(17953)
经济学院(17666)
财经大学(17192)
北京(16962)
(16158)
商学(15756)
基金
项目(100602)
科学(81121)
研究(74912)
基金(74437)
(63953)
国家(63472)
科学基金(56061)
社会(49553)
社会科(47021)
社会科学(47013)
(39750)
基金项目(38242)
教育(35936)
自然(35502)
自然科(34778)
自然科学(34773)
自然科学基金(34121)
(33111)
资助(30771)
编号(30614)
成果(23881)
重点(22808)
(22136)
(21785)
(21155)
课题(20841)
国家社会(20817)
创新(20126)
教育部(19878)
人文(19696)
期刊
(60735)
经济(60735)
研究(40427)
中国(22687)
管理(21308)
(20592)
学报(19222)
科学(18563)
教育(16931)
(16276)
大学(15165)
学学(14306)
技术(12730)
统计(12245)
农业(11331)
财经(11011)
经济研究(10977)
业经(10950)
(10404)
(10062)
金融(10062)
(9567)
决策(9401)
问题(7580)
商业(7086)
技术经济(7055)
(6448)
现代(6183)
科技(6177)
(6093)
共检索到199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凯明  余靖雯  蒋承  
本文应用统计型歧视理论,提出不完全信息劳动力市场中男女劳动者体力劳动生产率差距将导致企业进行性别歧视,于是性别工资差距总是包含生产率差距和歧视两部分。雇佣合格劳动者的成本收益比的性别差距较大的职业,就业机会和工资的性别不平等程度也较高。结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的数值模拟表明,对于存在性别工资差距的职业,性别工资差距中歧视因素的影响程度均超过60%;男女就业机会差距较大的职业,工资性别歧视程度也较高。当政府为女性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提供补贴时,可以有效降低性别工资差距和工资性别歧视程度。本文不但为解释性别歧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而且为反性别歧视政策提供了定量化的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凯明  余靖雯  蒋承  
本文应用统计型歧视理论,提出不完全信息劳动力市场中男女劳动者体力劳动生产率差距将导致企业进行性别歧视,于是性别工资差距总是包含生产率差距和歧视两部分。雇佣合格劳动者的成本收益比的性别差距较大的职业,就业机会和工资的性别不平等程度也较高。结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的数值模拟表明,对于存在性别工资差距的职业,性别工资差距中歧视因素的影响程度均超过60%;男女就业机会差距较大的职业,工资性别歧视程度也较高。当政府为女性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提供补贴时,可以有效降低性别工资差距和工资性别歧视程度。本文不但为解释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宁光杰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6年的数据对劳动者的工资性别差距进行测度和分解,研究发现在控制个人特征和单位特征后,男性劳动者的小时收入比女性劳动者高23.8%,考虑就业选择偏差后的工资性别差距更大一些,达25.2%。由于劳动者特征差异形成的工资差异很小,而且往往是女性由于个人特征占优而有助于缩小差距。差异的更大部分是由收益率差异造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性别歧视的存在。主要表现在工龄方面受到歧视,女性的工龄收益率低或者为负值。进一步考虑选择性偏差和找到工作概率进行分解的结果说明,女性在就业获得方面受到歧视,这会严重影响其与男性劳动者的收入差距。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楚亮  滕阳川  李利英  
利用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1995年、2002年、2007年和2013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本文讨论了性别工资差距中的行业因素。本文发现,性别工资差距在2007~2013年间有所下降。对含有行业因素的性别工资函数进行Oaxaca-Blinder分解,2002年以来的结果表明,行业因素具有缩小性别工资差距的效应。从工资分布特征来看,行业分布对于工资分布低分位点上的性别差距具有更高的解释效应,但各分位点上性别工资差距的行业效应主要是由歧视因素所解释的。大多数行业内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性别歧视,行业内的歧视因素构成性别工资差距的主要解释因素,基于可观察特征的行业选择对于性别工资差距也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但不可观测因素所导致的行业选择对于女性工资是有利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晓宁  
文章通过"晒工资"网络平台提供的调查数据,利用Appleton分解方法对我国城镇职工的性别工资差距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等人力资本水平对男女工资差异有显著的影响,而且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定的职业性别分割。分解数据显示,职业内工资差异与职业间工资差异分别为22.5%和15.7%,即存在比较严重的纵向和横向性别职业隔离。此外,分析结果还揭示了职业性别歧视是导致城市男女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葛玉好  曾湘泉  
本文使用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反事实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城镇地区的性别工资差距问题,发现了以下三个结论:第一,性别工资差距在工资分布不同位置上存在不对称现象。从横截面数据来看,在工资分布顶端性别工资差距较小,在工资分布末端性别工资差距较大。从时序数据来看,在工资分布顶端性别工资差距越来越小,在工资分布末端性别工资差距越来越大。第二,性别工资差距在横截面数据上表现出不对称现象的原因是,女性在工资分布顶端受到的歧视程度低,在末端受到的歧视程度高。第三,性别工资差距在工资分布末端越来越大的原因是,女性受到的歧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工资分布顶端越来越小的原因是,男性和女性个人特征方面(如受教育水平)的差别越来越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皓星  
基于2011年CHFS数据库,本文研究了本地户口是否对工资产生影响问题,即外地户口工作者是否在工资上受到本地人1歧视的问题。结果表明,在控制工作经验、受教育年限、性别、省份等变量后,本地人比外地人工资高出46.8%。该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目前仍然存在着地域歧视现象,要实现就业平等,消除地域歧视是相当重要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本文将东北城市劳动力按受教育程度划分为三个群体,应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和反事实分析方法在个体水平上度量了每个群体中的工资性别歧视程度,并通过比较群体间和群体内部的工资歧视程度分析了教育对工资性别歧视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所有受教育群体中,均存在针对女性的工资歧视;随着个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工资性别歧视不断缩小;在所有受教育群体中,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工资性别歧视呈现出下降趋势。因此,政府在设计和实施公平的就业制度和工资制度的同时,通过发展教育提升女性人力资本水平,将有助于缓解工资性别歧视和缩小工资性别差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冬平  郭震  
利用2012年全国31个省的微观调查数据,在经济区域划分的基础上,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差距、歧视性工资结构进行了分析及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从与个人相关的户籍工资差距、性别工资差距、民族工资差距分析结果来看,劳动力市场的歧视仍是工资不平等的主要根源。教育在缩小户籍工资差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技术水平在缩小性别工资差异方面不容忽视,工作经验可以缩小民族工资差异。从歧视性工资结构来看,经济越发达的区域,流动人口在教育上的歧视、女性在年龄上的歧视、少数民族在教育和工作经验方面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芳  周兴  
文章利用非条件分位数回归的分解方法对2011年城市外来劳动力群体的性别工资差距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城市外来劳动力群体中,性别间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已经变得不太显著,但在职业方面针对女性外来劳动力的"粘性地板"现象仍然十分突出。(2)人力资本禀赋和就业职业特征对男性与女性外来劳动力工资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不同收入分位数上的影响系数也有明显的差异。(3)性别歧视是造成外来劳动力性别间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而男性与女性劳动者工作经验的差距以及工作经验收益率的差异已经取代教育因素成为了性别收入差距中的突出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海鸿  龚明越  
工资歧视与歧视工资是两个不同概念,但理论上至今未对二者进行清晰界定和区分,应还原工资歧视的经济学本意。目前学术界将不同群体的系统性工资差异普遍解释为歧视原因的观点是错误的,其中应包含无歧视倾向的工资歧视。对二者区分有助于寻求经济机制以减轻工资歧视、缩小收入差距和避免劳动者过度维权。本文用经济租金剖析了二者的经济原因,用Rubinstein模型分析了劳资双方经济租金分配中二者形成的经济机制。主要结论:二者的经济动因都是经济租金;工资歧视是企业利润最大化时自发经济行为和工资策略;歧视工资由歧视行为和经济租金双重引发;不同群体工资差异由工资歧视与歧视工资组成;应将工资出价而不是工资结果作为歧视的判别标准;应将经济租金纳入税基并实行累进税率以缩小工资差距。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海鸿  龚明越  
工资歧视与歧视工资是两个不同概念,但理论上至今未对二者进行清晰界定和区分,应还原工资歧视的经济学本意。目前学术界将不同群体的系统性工资差异普遍解释为歧视原因的观点是错误的,其中应包含无歧视倾向的工资歧视。对二者区分有助于寻求经济机制以减轻工资歧视、缩小收入差距和避免劳动者过度维权。本文用经济租金剖析了二者的经济原因,用Rubinstein模型分析了劳资双方经济租金分配中二者形成的经济机制。主要结论:二者的经济动因都是经济租金;工资歧视是企业利润最大化时自发经济行为和工资策略;歧视工资由歧视行为和经济租金双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卿石松  郑加梅  
本文利用2007届和2008届"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就业能力调查"数据,拓展平均工资差距的分解方法,从教育程度的差异转向侧重于考察同等教育程度上专业隔离对男女大学生起薪差距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尽管专业分布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男女大学生起薪差距主要来源于专业内部而非专业之间(专业分割的作用),且专业内起薪差距只有28.65%—43.16%能够被就业能力和实习经历等生产力特征变量的差异所解释。针对男女大学生起薪差距的分解,可以剥离市场工作经验、晋升和生育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控制前市场的专业选择差异后,专业内部依然有大部分起薪差距不能被生产力特征变量所解释,这为现有研究把性别收入差距的成因部分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金霞  吕康银  张丽  
性别歧视带来的性别收入差异一直备受关注。文章基于吉林省1990-2010年间三期妇女地位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吉林省的性别工资差异问题,并运用Oaxaca-Blinder对性别收入差距进行了分解。文章对20年间吉林省的性别收入差异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性别分割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一直存在的一种现象,性别收入差距总体趋势在扩大;个体特征差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性别收入差异,现阶段性别收入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劳动者本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引起的,是正常合理的范围;歧视仍然是造成性别收入差距的一个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万海远  李实  
本文侧重评估户籍歧视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为了克服个体户籍类型的自选择和样本偏差问题,本文重点考察了近年来户籍属性发生转换的群体,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的方法来构造反事实,从而在拟实验环境下去估计户籍歧视的价值。在2007年与2008年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面板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尽可能多地控制了可观测因素、随时间不变及随时间同步变化的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从而得到户籍歧视对个体收入的纯影响。结果表明,仅仅因为是户籍职业选择歧视,农户个体的收入将会减少3.5%。在剔除户籍歧视因素后,整体收入差距会明显下降,平均来看,基尼系数会从0.499下降为0.488,从而表明户籍歧视对我国收入差距有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