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6)
2023(5914)
2022(5362)
2021(4929)
2020(4450)
2019(10568)
2018(10579)
2017(20889)
2016(11733)
2015(13568)
2014(13899)
2013(13934)
2012(13389)
2011(12320)
2010(12708)
2009(12038)
2008(12398)
2007(11905)
2006(10260)
2005(9382)
作者
(36050)
(30509)
(30038)
(28897)
(19304)
(14688)
(13971)
(11810)
(11232)
(10985)
(10266)
(10032)
(9821)
(9749)
(9612)
(9485)
(9483)
(8932)
(8835)
(8724)
(7625)
(7602)
(7454)
(6958)
(6944)
(6926)
(6792)
(6772)
(6189)
(6072)
学科
(53664)
经济(53618)
(35446)
管理(34553)
(29498)
企业(29498)
方法(25857)
数学(21898)
数学方法(21680)
(14484)
中国(13687)
(13119)
(11780)
(11163)
贸易(11160)
业经(10926)
(10836)
地方(10785)
(10225)
农业(9463)
理论(9118)
(9022)
(8211)
银行(8191)
(8168)
财务(8140)
财务管理(8114)
(7764)
(7633)
企业财务(7598)
机构
大学(184751)
学院(183142)
(74978)
经济(73295)
管理(68508)
研究(60865)
理学(58092)
理学院(57401)
管理学(56417)
管理学院(56040)
中国(45688)
(39060)
科学(37662)
(35160)
(32090)
(31070)
(29179)
研究所(28995)
财经(28155)
中心(27734)
业大(26268)
(25742)
师范(25547)
(25085)
北京(24757)
农业(24532)
(23330)
经济学(22932)
(20820)
经济学院(20724)
基金
项目(111166)
科学(86183)
研究(82246)
基金(78852)
(67909)
国家(67315)
科学基金(56562)
社会(50546)
社会科(47835)
社会科学(47815)
(43885)
基金项目(41436)
教育(38878)
(37206)
自然(35841)
编号(35043)
自然科(34958)
自然科学(34946)
自然科学基金(34330)
资助(33114)
成果(29982)
重点(25348)
(25188)
课题(24489)
(24310)
(22462)
教育部(21489)
科研(21348)
(21176)
项目编号(21030)
期刊
(85220)
经济(85220)
研究(55457)
中国(33388)
学报(28965)
(28766)
(28022)
科学(26042)
管理(24012)
大学(21380)
教育(20959)
学学(19872)
农业(18345)
技术(16040)
(15758)
金融(15758)
财经(15129)
业经(14043)
(13000)
经济研究(12949)
统计(12093)
问题(12093)
(10619)
图书(10369)
(10142)
技术经济(10139)
(9898)
决策(9344)
(9287)
理论(9254)
共检索到275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郑家亨  
一、统计分析的意义和作用统计分析是以马列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统计资料和客观事实为依据,运用统计方法或技术,说明客观事物的运动过程和内在关系,揭示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性,提出解决问题或矛盾的办法。统计分析是统计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开展统计分析是提高整个统计工作水平的重要一环,是我国统计工作成功之路。(一)开展统计分析是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宏观经济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昆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一夫  
一、统计分析研究在整个统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通常人们把统计工作分成三个阶段,即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研究,是全部统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就等于没有完成统计工作的任务。只有做好统计分析研究,统计工作才能起到较好的服务和监督作用。统计分析研究的重要性和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寇玉关  
改革和加强统计分析,是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统计服务优质化的关键。统计分析的改革,要瞄准“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方向,扩大服务范围,改革服务方式,完善信息系统,提高统计资料的利用率,朝着服务优质化迈进。改革和加强的核心是扩充分析内容,提高分析质量。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广开信息渠道,建立富有的信息库,打好优质分析的基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肖会川  
加强地价统计分析肖会川加强地价统计分析,应当从坚持定期分析、多角度交叉分析、全方位对比分析、单项专题分析和预测分析入手。地价统计分析是研究地价变化、管理地价的重要方法。从现实情况看,地价统计分析落后于地产市场的发展。如何搞好地价统计分析,适应地产市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树颜  
实行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如何了解消费者欲望、需要、动向及其爱好,为制订产品决策和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已成为政府部门、工商企业经营者所关心的课题,“市场分析”在财经管理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也愈将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编写一本既从实际需要出发,又系统介绍市场分析方法的专著,已属当务之急。目前,有关市场分析的书籍,为数不多,且存在三个问题:多数书籍在介绍有关理论与方法时,把假设搞得过于简单,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缺乏实践意义;有些则方法陈旧,没有反映近几年现代应用数学,特别是统计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不能充分利用调查所得数据的信息,还有一些是西方国家“市场分析”的中译本,它们往往涉及较多的数学方法,或以西方经济现实为背景,不适合我国国情,凡此种种都不能适应广大学生和经济工作者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高兴地看到了杭州商学院教授钱尚璋所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春松  
统计数字与统计分析有着密切的关系。统计分析离不开统计数字,区别于工作报告、文件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统计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大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加工、整理、汇总、分析,没有统计数字也就不成为统计分析。而统计数字又是以它的综合性来反映客观经济、社会现象的,统计数字是客观现象的综合实体。如果我们对大量的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明  
When significance level α=0 01 ,this paper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quantity of theses authors of Statistical Research,which obey Lotka distribution f(y\-x)=0.6742/x\+ 2.2156 .At the same,the conclusion is shown statistical analysis.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田方斌  
本文试图从量的规定性对1981年以来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作一描述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俊顺  
工业产品成本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和销售一定数量产品所支付的费用总额。从产品价值的形成来看,成本是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从生产消费的角度来看,成本就是生产的消费。因此,工业产品成本是生产的实物耗费的表现,也是生产的资金耗费的表现。成本的高低(单位产品成本),既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又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对国家的贡献。显然,工业产品成本统计分析对于企业管理和国家计划监督是十分必要的,目的为了达到用较少的劳动支出或耗费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对于工业产品成本的统计分析可以依据不同的研究目的,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具体方法归结为下面几种形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启梓  
论多元函数全增量的统计分析杨启梓一、多元函数全增量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设S为一总指标,其值取决于n个因素指标X1,X2,…,Xn,或者从数学上说,已知S是以x1,x2,…,xn为自变量的多元函数S=f(X1,X2,…,Xn)=f(M)当诸自变量由原值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章铮  
在对农林牧渔业所需的劳动力与乡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估算的基础上 ,本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 ,分别从总量、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的角度 ,对民工供给量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表明 ,到2 0 0 3年年底 ,中国乡村尚有未达到城镇退休年龄的剩余劳动力 770 0万人 ;但 2 5岁以下民工存在着 70 0万人的供需缺口 ,主要是 2 5岁以下女工供不应求。因此 ,虽然目前总量上不存在“民工荒” ,但特定年龄和性别的乡村劳动力确实可能供不应求。今后 ,中国乡村有可能出现青年劳动力短缺与中老年劳动力过剩并存的局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