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28)
2023(8466)
2022(6858)
2021(6420)
2020(4985)
2019(11011)
2018(10851)
2017(19612)
2016(10486)
2015(11282)
2014(10987)
2013(10382)
2012(9523)
2011(8311)
2010(8420)
2009(7293)
2008(7206)
2007(6559)
2006(5366)
2005(4698)
作者
(28167)
(23936)
(23379)
(22288)
(15036)
(11350)
(10563)
(9032)
(8829)
(8605)
(7993)
(7911)
(7739)
(7410)
(7369)
(7270)
(7058)
(6984)
(6920)
(6657)
(5871)
(5815)
(5678)
(5450)
(5331)
(5310)
(5302)
(5212)
(4848)
(4802)
学科
(35160)
管理(34588)
(32726)
经济(32682)
(31409)
企业(31409)
技术(15753)
方法(14574)
数学(12161)
技术管理(11947)
数学方法(11937)
教学(10853)
中国(10570)
(10436)
理论(9988)
业经(9236)
(8065)
(7788)
(7223)
(7065)
财务(7037)
财务管理(7024)
学法(6882)
教学法(6882)
企业财务(6838)
(6672)
银行(6664)
教育(6561)
(6420)
(6315)
机构
学院(139540)
大学(138050)
(53515)
管理(52919)
经济(52333)
理学(46228)
理学院(45723)
管理学(44886)
管理学院(44599)
研究(44284)
中国(31978)
(27992)
科学(27119)
(25765)
(21984)
中心(20985)
(20848)
财经(20763)
(19721)
业大(19414)
(19246)
(19076)
研究所(19032)
师范(18966)
技术(18209)
(17317)
北京(17282)
(16950)
经济学(16801)
财经大学(15700)
基金
项目(98948)
科学(79273)
研究(74499)
基金(70797)
(62182)
国家(61638)
科学基金(54030)
社会(47120)
社会科(44814)
社会科学(44807)
(40956)
教育(37454)
基金项目(37126)
自然(34554)
自然科(33887)
自然科学(33878)
(33664)
自然科学基金(33355)
编号(28567)
(27406)
资助(27347)
创新(24474)
成果(23365)
重点(22826)
课题(21950)
(21843)
(20707)
(20048)
国家社会(19971)
(19933)
期刊
(55249)
经济(55249)
研究(41818)
中国(34453)
教育(29213)
管理(24115)
学报(21295)
(20854)
科学(20116)
(17161)
大学(17033)
技术(16486)
学学(15741)
(11830)
金融(11830)
农业(11606)
财经(10745)
科技(10067)
(9376)
职业(9309)
经济研究(9222)
业经(8693)
(7347)
(7310)
论坛(7310)
技术经济(7274)
问题(6528)
(6307)
技术教育(6092)
职业技术(6092)
共检索到206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良宏  李蓉荣  
统编教材教学的创造性转化是教师在正确领会统编教材负载的国家意志、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科化科学知识逻辑体系基础上,能动地将教材文本转化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文化心理等身心特征的动态教学活动过程。这既是教材的育人属性功能有效转化为学生素养的实践抓手,也是以教材使用作为解放教师教学创造力、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推力,亦是突破“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对立式论争的理论探求。教师对统编教材教学创造性转化的实践,一要提高其对统编教材适度二次开发的把控力;二要深挖教材育人元素并将重大主题教育融入教学;三要关注学生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并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四要充分认识统编教材的学科育人属性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结构意识和思维方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小鸥  李想  
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肩负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是促成国家文化认同的重要机制。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实质是引导中华文化身份意识觉醒和确立国家文化自信,是培育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强基石。中小学教材建设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利用现代装帧设计与可视化技术,鲜活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的形、意、神;建构品牌教材和专题系列,多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与时代意蕴。为此,需要健全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制度体系与组织机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统筹规划与具体实施;增强中小学教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学理支持和范式指导;建立中小学教材建设价值共创机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研发资源和共享平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安富海  
实践是一种人类特有的、能动性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过程是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的矛盾在不同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和解决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实践呈现出创造性和重复性的区别。教学实践是一种面向生命主体、体现生命意志、彰显生命本性、促进生命发展的创造性实践。这一命题使教学从其内在的、深层的精神方面摆脱了技术化和程序化的逻辑,成为一种处处体现尊重差异、张扬个性、关爱生命的多元范畴体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闫建敏  梁晨  
节气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反映节气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阐述了节气文化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呈现内容、呈现方式的创造性转化,其主要呈现于教科书的选文、练习、助读三个系统之中。此外,指出节气文化所含理念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创造性渗透,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重民爱民以民为本理念、以劳树德促人发展、中华文化认同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节气文化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教学路径的创造性转化,一是教学目标重视文化教育,科学定位板块,提出恰当的节气文化教学目标并合理落实;二是教学内容注重学科内部融合,加强学科之间链接,体现节气文化的系统性并注入外部活力;三是教学实施引导学生勤于诵读,激发学生实践精神,深化节气文化情感认同并注入生活体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洪席  
在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下,不同的教学与课程文化传统遭遇了根本性的冲击、消解和挑战。其中,源远流长的中国教学文化传统与灿如夏花的英美课程文化传统相遇,构成了当今世界教学与课程文化变革中的一大景观,并在中国这一特殊的教育改革场域中演绎出两种迥然有异的历史命运。在新时期,中国教学文化传统应与世界上所有优秀教育文化传统展开一种平等开放的对话,并在超越对话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创造性转化。惟有此,中国教学文化传统才能实现"脱胎换骨"或"涅磐重生",最终走向"文化自觉"意义上的自主、解放和新生。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赖慧  
演讲是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必备的一种能力。从入学开始,我们就面临很多需要公众表达的场景,在校园做自我介绍、竞职演讲、国旗下的讲话、回答问题、学术报告等,工作后做工作报告、职位竞选、就职演讲等。对于中学生来说,演说能力是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甚至可以说是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道:"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来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乐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非遗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是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在信息与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山西省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借助科技元素进行创造性转化。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文章总结了科技参与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的现实状况及问题,指出乡村非遗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不应局限于文化本身,还应当包括传承主体、实践技能和实践空间的多维度转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始发  
对五四文化精神进行概要的提炼,重点考察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对于五四文化精神的创造性实践情况,主要包括"从民主观的改造到新型民主的构建、从捍卫科学的价值观到培养科学精神与普及科学知识、从提倡文学革命到建设革命文学、从倡导妇女解放到解放妇女",最后分析了中央苏区文化的建设性、先进性与创新性特征及其时代价值。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健华  周勇  
创造性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重视以下四个方面:一、具有专业兴趣的学生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对象和前提。二、致力于发掘学生的潜能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三、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四、大师家授课是实现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刁维国  
教学的发展和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创造性教学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那么,什么是创造性教学?创造性教学具有哪些属性和特点?创造性教学在教育人、培养人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哪些独特的功能?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点粗浅的探讨。 一、创造性教学的概念 创造性教学概念的形成源远流长。从孔子、墨子到陶行知,从苏格拉底、夸美纽斯到布鲁纳,都曾在一定程度上实践和论述了教学的创造性。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虽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但他并不主张盲目信师泥古,提出“当仁,不让于师”,承认后生可畏,鼓励学生好古敏以求之。墨子更是反对那种消极保守的教学态度,提倡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章干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教师在开展创造性教学过程中,一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这是开展创造性教学的关键。二要认真指导学生研究问题,这是开展创造性教学的基本内容。三要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创造活动中的问题,在创造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造性教学对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祖绍萍  陈志科  
儿童具有创造力,但程度高低不同;创造力的高低是先天素质与后天开发的综合结果,创造力通过教育和训练是可以提高的。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创造性教学就是把儿童潜在的创造力解放出来的一种重要途径。它是根据创造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有关学科的基本原理,运用一套科学的、艺术性的教学方法,结合各门学科教学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所包含的创造性因素,在完成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等任务的同时,着重进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性个性、培养创造精神,从而造就大批创造型人才的教学。我校与天津市教科院合作开展的创造性教学实验取得了较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振宇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考核指标。将关键词教学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将导师和学生的位置互换,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团队的力量等,都是处理好课堂教学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钱颖一  
教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学生的知识掌握上,更体现在学生的思维发展上,其中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在理念上,批判性思维可分为能力(skillsets)和心智模式(mindsets)两个层次,而创造性思维可看做由知识、好奇心和想象力、价值取向三个因素决定。在实践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批判性思维教育的9年历程和清华x-lab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的5年探索,提供了从理念到行动的两个案例。本文还评述了技术进步的影响,并对在中国推动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峰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展现,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的建筑。在这些建筑中,传统民居建筑凭借亲切性、实用性和智慧性特点在建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同样在众多建筑装饰中独树一帜,对于了解社会民俗和文化有重要参考价值。一般来说,建筑装饰主要是为了展现建筑美感。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主要体现了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众精神寄托的一种展现形式。传统建筑发展至今,很多建筑已经消逝,建筑装饰已不健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