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89)
- 2023(6588)
- 2022(5134)
- 2021(4987)
- 2020(3763)
- 2019(8414)
- 2018(8332)
- 2017(15471)
- 2016(8548)
- 2015(9670)
- 2014(9575)
- 2013(9451)
- 2012(8891)
- 2011(8098)
- 2010(8391)
- 2009(7711)
- 2008(7475)
- 2007(7054)
- 2006(6368)
- 2005(5691)
- 学科
- 农(48920)
- 济(36934)
- 经济(36897)
- 农业(32719)
- 业(27360)
- 业经(16263)
- 管理(13672)
- 农业经济(12695)
- 中国(12351)
- 地方(12011)
- 发(10570)
- 村(9690)
- 农村(9669)
- 土地(8984)
- 发展(8969)
- 展(8955)
- 制(8387)
- 建设(8379)
- 方法(8102)
- 收入(7816)
- 教育(7658)
- 企(7372)
- 企业(7372)
- 及其(6765)
- 财(6762)
- 劳(6663)
- 劳动(6663)
- 策(6654)
- 人口(6390)
- 农业劳动(6371)
- 机构
- 学院(117857)
- 大学(110106)
- 济(46660)
- 经济(45498)
- 农(44686)
- 管理(42084)
- 研究(41988)
- 理学(35417)
- 理学院(35026)
- 管理学(34389)
- 管理学院(34188)
- 中国(33833)
- 农业(33289)
- 业大(25781)
- 科学(25710)
- 京(23697)
- 中心(21183)
- 江(21070)
- 所(20851)
- 农业大学(20371)
- 财(19572)
- 研究所(18589)
- 省(18336)
- 范(18315)
- 师范(18217)
- 州(16027)
- 业(15665)
- 发(15595)
- 经济管理(15045)
- 北京(14400)
- 基金
- 项目(76197)
- 研究(62330)
- 科学(59048)
- 基金(51683)
- 家(44540)
- 国家(43900)
- 社会(39351)
- 科学基金(36524)
- 社会科(36432)
- 社会科学(36424)
- 省(32968)
- 编号(28955)
- 基金项目(28029)
- 农(27294)
- 教育(26700)
- 划(25507)
- 成果(23450)
- 自然(20274)
- 自然科(19669)
- 自然科学(19667)
- 课题(19580)
- 自然科学基金(19293)
- 发(19217)
- 资助(18611)
- 重点(16878)
- 年(16668)
- 部(16559)
- 性(16412)
- 发展(16120)
- 展(15873)
共检索到195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贾瑞 戚晓思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其中,“铸魂”更多的是指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即加强先进思想文化建设是推动乡村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启迪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与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一定差距。问题集中表现在,
关键词:
思想文化阵地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小雁 周伟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生态文明为目标,加强农村绿水青山建设,不仅是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当前农村环境治理问题、促进“美丽农村”实现的重要途径。现阶段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着生态意识不足、组织实力不足,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足,工业化质量低,发展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必须推进“文化适应性”乡村战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从而全面塑造“美丽乡村”文化,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地区 生态文明 美丽乡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姚树荣 陈锴民
党的二十大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为乡村发展掀起新的高潮。从统筹发展和安全视角来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扩大内需、畅通经济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也是落实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等多维目标的基础支撑。当前,粮食安全面临着“无人种粮、无地种粮、无力种粮”的难题,生态安全面临着“农业发展、乡村建设、资金匮乏”的挑战,社会安全面临着“乡村危机、农民进城、改革冲击”的风险。基于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护发展:一是统筹推进粮食安全保障与农民收入提升,着力强化财政支农、耕地保护、产业强农等政策措施,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二是统筹推进生态安全保障与和美乡村建设,从技术、空间、制度等维度加快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是统筹推进社会安全保障与城乡融合发展,着力破除城乡融合制度障碍,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解睿 何燕 樊晓璐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传统家庭农业向新型现代农业的转换,乡村振兴的载体是传统自然村庄向新型田园社区的转换,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传统农耕农民向新型现代农人的转换。随着这种转换,农业的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农民物质生活得到提高。但是乡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乡村人居环境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现。文章分析了当前山西乡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乡村环境整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山西省 乡村振兴 生态宜居 环境整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生
农村公共服务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引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出台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的重大方针政策与重大举措。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从农村教育质量、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城乡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农村公共服务方面指明了乡村振兴建设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双翎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内涵,乡村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本文将从村民的切身利益入手,分别从历史困境和现实问题,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出发,分析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 困境与问题 建设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雅斐
本文重点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文化的建设研究工作,然后从城镇化方向去研究了农村文化的重要性和当下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如何突破现有情况下农村文化建设展开分析。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文化 文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传洲 李国辉 滕皓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有利于乡风和美,乡村和谐。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的关键时刻,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仍需要直面部分欠发达地区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总量有待补足、已有公共文化服务效果仍有改善空间、配套公共服务发展较缓等问题,通过扩宽公共文化产品增量渠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统筹各项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等方式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指南。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欣 杜敏
语言具有的多种属性与功能使语言能力的提升成为消除贫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在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国、实施乡村振兴背景下,推普工作仍然是农村语言能力建设的第一要务。不仅要持续提升村民的普通话习得能力、普通话交际能力,还要提高现代社会对村民更高层级语言能力的要求,即适应新业态的语言传播能力、语言信息处理能力、语言的自我管理能力。要将语言能力的提升与村民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注重结合大数据、智能化等在农牧业使用所形成的新业态,提升村民全面发展所需的各种语言能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信祥
长期以来,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新时代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措施和要求。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支付是农村金融的基础。开展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实现手段。多年来,人民银行围绕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支付需求,构建了广覆盖、多层次、安全可靠、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亚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我国新时代新征程的“三农”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农业强国的提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政策导向。农业强国建设需要通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来落实,并且对“五大振兴”提出内在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五大振兴”,要立足国情农情,完善城乡人口互动体制机制和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农业科技能力和强化现代科技支撑,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升我国全球农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期刊] 征信
[作者]
西南财经大学调研组 曾康霖 黄铁军 胡正
经过调研,我们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在于树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压舱石"在于产业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地"在于建设小镇。振兴乡村的核心人物是乡村企业家。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同时,也应注重农村人的成长和素质提高。要铸就乡村振兴的"压舱石",就要优化生产要素配置,要培育发展新型的农业产业经营主体,要建立线上线下为农业服务的产业体系等。打造小镇,要特色小镇与综合小镇建设并举,充分发挥特色小镇和综合小镇功能。建议建立科学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鼓励农村人口能够到城镇置业、就业,也激励企业家能够到农村置业、创业;变资源为资产,逐步推行城乡资源、资产共享;城乡融合,着力构建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城乡互动,以城镇为主导,改善农村的环保状况,提高农村、农民的文化生活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锡文
中国农业发展新年论坛每年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2018年的新年年会。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篇幅虽然不长,但是内容非常丰富、非常重要。我想借这个机会,就乡村振兴谈两点个人的认识,供大家参考。第一是为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解睿 何燕 潘晔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重点是农村产业振兴,关键是农村人才振兴,有什么样的农民,决定着有什么样的农业和什么样的农村。各地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结构上都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有些差距,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关键词:
山西 乡村振兴 农村 实用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尚巧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文章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由以及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重要性与作用;梳理了苍南县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归纳了六大薄弱环节,并就在推进苍南县《关于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18-2022)》中,如何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做了六个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