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97)
- 2023(7417)
- 2022(6381)
- 2021(5639)
- 2020(4503)
- 2019(10209)
- 2018(10062)
- 2017(18466)
- 2016(10276)
- 2015(11546)
- 2014(11714)
- 2013(11557)
- 2012(11419)
- 2011(10607)
- 2010(10994)
- 2009(10171)
- 2008(10133)
- 2007(9183)
- 2006(8753)
- 2005(8572)
- 学科
- 济(48559)
- 经济(48493)
- 管理(26087)
- 业(24769)
- 地方(20990)
- 中国(18281)
- 企(17553)
- 企业(17553)
- 农(15763)
- 业经(12410)
- 地方经济(11524)
- 农业(10973)
- 学(10635)
- 制(10592)
- 方法(10424)
- 银(10207)
- 银行(10192)
- 行(9993)
- 发(9977)
- 融(9811)
- 金融(9810)
- 财(9111)
- 贸(8745)
- 贸易(8727)
- 环境(8404)
- 数学(8376)
- 易(8278)
- 数学方法(8202)
- 发展(7381)
- 展(7348)
- 机构
- 学院(146424)
- 大学(144132)
- 研究(60267)
- 济(58627)
- 经济(57040)
- 管理(49378)
- 中国(47451)
- 理学(39403)
- 理学院(38812)
- 管理学(38073)
- 管理学院(37789)
- 科学(37005)
- 京(33680)
- 所(31916)
- 财(28626)
- 研究所(28355)
- 农(28263)
- 中心(27714)
- 江(27345)
- 范(23332)
- 师范(23115)
- 省(22861)
- 北京(22391)
- 州(22236)
- 院(21972)
- 农业(21477)
- 业大(20826)
- 财经(20330)
- 师范大学(18431)
- 科学院(18287)
- 基金
- 项目(87874)
- 科学(67961)
- 研究(66455)
- 基金(59615)
- 家(52435)
- 国家(51912)
- 科学基金(42873)
- 社会(40643)
- 社会科(38413)
- 社会科学(38408)
- 省(36402)
- 基金项目(30649)
- 划(30626)
- 教育(29467)
- 编号(27849)
- 自然(26161)
- 发(26100)
- 自然科(25421)
- 自然科学(25412)
- 自然科学基金(24884)
- 资助(24264)
- 成果(23963)
- 课题(21420)
- 发展(21024)
- 重点(20747)
- 展(20634)
- 创(17955)
- 部(17946)
- 年(17444)
- 创新(16872)
共检索到263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徐潇宇 杨建英 许强 徐开祥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快速发展,山区由于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不得已将一些老滑坡纳入了城镇化范围,但老常态下对滑坡的治理资金、工程技术以及管理的缺陷导致城镇化建设出现许多问题。为了解决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正规化、系统化等难题,以三峡库区为例总结分析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工程量增大、限制城镇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在新常态滑坡防治技术与资金有利条件下,应采取滑坡防灾性治理、滑坡土地开发及城镇规划建设相结合的思路,城镇规划建设应与防灾减灾统筹协调发展,并对其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实施的统筹协调发展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当前山
关键词:
老滑坡 城镇化 新常态 三峡库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徐潇宇 杨建英 许强 徐开祥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快速发展,山区由于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不得已将一些老滑坡纳入了城镇化范围,但老常态下对滑坡的治理资金、工程技术以及管理的缺陷导致城镇化建设出现许多问题。为了解决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正规化、系统化等难题,以三峡库区为例总结分析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工程量增大、限制城镇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在新常态滑坡防治技术与资金有利条件下,应采取滑坡防灾性治理、滑坡土地开发及城镇规划建设相结合的思路,城镇规划建设应与防灾减灾统筹协调发展,并对其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实施的统筹协调发展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当前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老滑坡 城镇化 新常态 三峡库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蒋昭侠
三峡水库位于长江上游下段,受回水影响的水库淹没区和移民安置涉及的县市称为库区。三峡库区属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的连片贫困地区之一。90年代以来,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库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发展中的经济、社会问题。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可持续发展 移民安置 环境保护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颜帮全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典型,资金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短缺,经济运行的体制成本高。实现三峡库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库区的产业扶持力度,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优化投资环境,重视培育库区腹地经济增长级。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经济发展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强
三峡库区受地理环境和其它各种社会不利因素的影响 ,其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诸多新的难题 ,因此 ,树立科学的农业发展观 ,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生态农业开发步伐、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创新体系、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法规和环境监控机制等具体的战略措施 ,是协调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 ,促进三峡库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农业 环境保护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滕新才
三峡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必须突破观光览胜的单一结构,树立市场导向机制,开辟专业旅游线,提高导游素质,开发旅游系列产品,发掘旅游文化遗产,谱写三峡旅游业的新篇章。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旅游资源 深度开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崇举
本文从长江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严峻挑战的现实出发,在研究了城镇功能与第三产业的关联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江三峡库区恢复、重建,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必须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思路与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芳 才惠莲
水环境生态补偿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水环境进行有效保护的手段之一。从三峡库区水环境生态补偿的立法原则和法律架构两方面对三峡库区水环境生态补偿立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补偿 立法原则 法律思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万民 李云燕
为提高三峡库区城镇后续规划和建设的科学性,在总结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库区面临的移民居住环境较差、库区生态环境恶化、地质灾害突出等问题,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内容,建立了"城镇总体空间格局优化—移民住区品质提升—城镇建设生态与安全保障"多层次性的库区人居环境建设思路。从"时间—空间—人文"三位一体的视角,探讨了库区人居环境变化的核心驱动力机制,为库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参考。
关键词:
后三峡时代 人居环境建设 思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文成 姚朝智 罗光富
本文认为,三峡库区以其特殊的经济区位优势,应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点发展区域之一,三峡库区移民开发应成为整个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而税收作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应当成为促进三峡库区移民开发的助推器。作者通过分析得出了现行税收政策与三峡库区移民开发不相适应的结论,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孝胜
三峡库区是贫困区县集中连片的重点地区,三峡库区的贫困与人力资源素质低下紧密相关。三峡库区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就要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三峡库区的整体人口素质。文章分析了贫困与人口素质的关系、三峡库区贫困的现状并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三峡库区 贫困 人力资源开发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朝霞 杨达源
坡地是三峡库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库区坡地资源的地表层质地、植被、气候、水文等环境特征决定了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坡地的开发利用关系到三峡库区是否可持续发展。由于人们需求的不断扩大,使坡地资源开发日益增加,文章从坡地系统的物质能量出发,针对稳定坡面、较稳定坡面、较不稳定坡面与强烈不稳定坡面提出四种开发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书良
三峡库区湖岸带是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交接地带 ,因此是十分重要的生态脆弱带。对库区湖岸带的经济开发 ,必须根据库区湖岸带的自然地理条件 ,加强湖岸带的生态稳定性建设和环境保护。对库区湖岸带的保护 ,就是对库区湖岸环境的保护和对库区水体的保护 ,也是对整个库区生态的保护。在库区湖岸带经济开发中 ,湖岸带保护应该十分重视。本文在分析三峡库区湖岸带经济开发条件的基础上 ,提出了生态保护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科 韩毅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的东中西三大部分,是全国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发展轴线。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上游,既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家级连片贫困地区。其如何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既关系到国家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开放战略的实施和重庆市、湖北省城乡统筹发展,也关系到库区能否就此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从而实现经济腾飞。但由于库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要素聚集能力不足、移民安稳致富压力较大,而且特殊的地理区位决定了其产业发展面临高于一般地区的生态环保要求,对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形成较大障碍。因此,应通过加强库区铁路、高速公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库区重要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