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29)
- 2023(6815)
- 2022(5544)
- 2021(5433)
- 2020(4387)
- 2019(10071)
- 2018(9677)
- 2017(17846)
- 2016(9942)
- 2015(11072)
- 2014(11007)
- 2013(10991)
- 2012(10388)
- 2011(9541)
- 2010(10011)
- 2009(9655)
- 2008(9722)
- 2007(9181)
- 2006(8476)
- 2005(7361)
- 学科
- 济(36070)
- 经济(36003)
- 业(34925)
- 管理(33764)
- 农(26751)
- 企(23945)
- 企业(23945)
- 农业(18962)
- 财(16077)
- 业经(12760)
- 方法(12539)
- 中国(11496)
- 制(11043)
- 数学(9889)
- 数学方法(9763)
- 收入(9014)
- 务(8787)
- 财务(8761)
- 财务管理(8734)
- 地方(8588)
- 学(8336)
- 企业财务(8330)
- 策(8228)
- 银(7969)
- 银行(7953)
- 行(7529)
- 发(7382)
- 农业经济(7366)
- 融(7075)
- 金融(7074)
- 机构
- 学院(141039)
- 大学(140812)
- 管理(54767)
- 济(53774)
- 经济(52248)
- 研究(48715)
- 理学(44811)
- 理学院(44210)
- 管理学(43508)
- 管理学院(43184)
- 中国(40581)
- 财(30336)
- 京(30186)
- 农(29841)
- 科学(29081)
- 所(24869)
- 江(24060)
- 中心(23593)
- 研究所(22271)
- 农业(22037)
- 财经(21790)
- 业大(20867)
- 范(20663)
- 师范(20495)
- 经(19738)
- 州(19032)
- 北京(18871)
- 省(18146)
- 院(16841)
- 师范大学(16356)
- 基金
- 项目(88241)
- 科学(69077)
- 研究(67424)
- 基金(63851)
- 家(55460)
- 国家(54877)
- 科学基金(46222)
- 社会(43362)
- 社会科(40587)
- 社会科学(40577)
- 省(34168)
- 基金项目(33634)
- 教育(29987)
- 划(28567)
- 编号(28278)
- 自然(27768)
- 自然科(27074)
- 自然科学(27063)
- 自然科学基金(26582)
- 成果(25427)
- 资助(25150)
- 部(19787)
- 重点(19586)
- 课题(19416)
- 发(19266)
- 国家社会(18207)
- 性(17866)
- 创(17605)
- 制(17430)
- 农(17156)
共检索到231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停 赵泽宇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消除绝对贫困基础性战略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综合性战略的转型阶段。“什么样的公共管理措施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困惑。从公共管理视角出发对中国脱贫攻坚经验的归纳分析发现,脱贫攻坚很好统筹了常规与非常规公共管理措施,既强化了既有反贫困规则制度、常设机构、财政预算等常规公共管理措施,也创设了脱贫攻坚任务第一责任人、驻村帮扶、跨科层协作、准军事化管理等非常规公共管理措施,为全面推进更长期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了公共管理理论和现实经验参考。以上发现对乡村振兴的延伸启迪包括:政府在乡村振兴阶段应把握好常规与非常规公共管理的关系,建立统筹思维,灵活选用恰当的公共管理措施;注重乡村振兴常态化长效机制建设,研究脱贫攻坚中非常规措施转向常规化的条件;通过创设新的非常规公共管理措施自造压力形成危机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应急管理意识和能力,防控市场风险、自然灾害和社会冲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停 赵泽宇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消除绝对贫困基础性战略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综合性战略的转型阶段。“什么样的公共管理措施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困惑。从公共管理视角出发对中国脱贫攻坚经验的归纳分析发现,脱贫攻坚很好统筹了常规与非常规公共管理措施,既强化了既有反贫困规则制度、常设机构、财政预算等常规公共管理措施,也创设了脱贫攻坚任务第一责任人、驻村帮扶、跨科层协作、准军事化管理等非常规公共管理措施,为全面推进更长期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了公共管理理论和现实经验参考。以上发现对乡村振兴的延伸启迪包括:政府在乡村振兴阶段应把握好常规与非常规公共管理的关系,建立统筹思维,灵活选用恰当的公共管理措施;注重乡村振兴常态化长效机制建设,研究脱贫攻坚中非常规措施转向常规化的条件;通过创设新的非常规公共管理措施自造压力形成危机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应急管理意识和能力,防控市场风险、自然灾害和社会冲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云华 伍振军 周群力 殷浩栋
贫困县脱贫出列是脱贫攻坚战的阶段性胜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起点,还不是脱贫攻坚战的全胜。根据对河北省大名县的跟踪调查与蹲点调查,贫困县脱贫出列后,扶贫防贫难题犹在,新题待解。应全面统筹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做好政策接续,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兜住脱贫攻坚"硬骨头",健全乡村振兴社会保障机制;全方位关注边缘群体的多维临界贫困问题,建立乡村振兴中多元化的低收入群体帮扶机制;脱贫攻坚战后期乃至胜利后,应将集中式重点扶贫并轨到普惠平等支持式乡村振兴;统筹衔接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政策,建立乡村产业振兴长效机制;注重扶志扶智,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统筹衔接 大名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荃
22年来,福田、和平两地干部携手并进、砥砺奋斗,创造了区域结对帮扶发展新局面,特别是“双精准”扶贫以来,两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造性地构建了党建引领、规划引导、创新驱动、长效稳定、协调联动“五位一体”全链条帮扶工作新机制,推动了区域对口帮扶和定点扶贫的有效衔接,取得了重大决定性成就。面向“十四五”,全面总结福田区对口帮扶和平县的成效与经验,对未来的乡村振兴工作有以下四点启示:一是把加强党对“三农”的领导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巩固拓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果;二是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巩固完善区域对口帮扶和党政机关定点帮扶的工作机制;三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以政策的精准和工作的精准全面提升乡村振兴工作实效;四是充分发挥乡村文化最基础最长久的作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
关键词:
对口帮扶 党建引领 乡村振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超峰 肖龙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需要总结脱贫攻坚中的实践创新案例。作为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实践创新典范,条块结对能够整合资源、调整科层流程,从而实现治理目标。采用无结构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对中部S省Q县的考察发现: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部门与村庄结对形成任务型行动共同体,以项目进村为工作核心,通过定目标、结对子、谈项目、抓落实来完成相应的脱贫任务。在部门进村过程中,条块结对利用资源整合与科层压缩两种机制,通过对项目的合成、借用与转化来回应脱贫任务下的压力考核。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继续发挥结对的治理优势,但面对整合与压缩后的基层治理场域,则需要关注因资源与权力过密可能存在的项目持续与治理内卷风险。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部门进村 条块结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超峰 肖龙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需要总结脱贫攻坚中的实践创新案例。作为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实践创新典范,条块结对能够整合资源、调整科层流程,从而实现治理目标。采用无结构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对中部S省Q县的考察发现: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部门与村庄结对形成任务型行动共同体,以项目进村为工作核心,通过定目标、结对子、谈项目、抓落实来完成相应的脱贫任务。在部门进村过程中,条块结对利用资源整合与科层压缩两种机制,通过对项目的合成、借用与转化来回应脱贫任务下的压力考核。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继续发挥结对的治理优势,但面对整合与压缩后的基层治理场域,则需要关注因资源与权力过密可能存在的项目持续与治理内卷风险。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部门进村 条块结对
[期刊] 改革
[作者]
豆书龙 叶敬忠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基层实践现实需要、制度衔接理论诉求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三个层面。以内容共融、作用互构和主体一致为表征的互涵式关系,为二者衔接奠定了理论可行性。实践可行性方面,乡村振兴可以借鉴脱贫攻坚的有效经验实现稳健推进,而脱贫攻坚亦能够利用乡村振兴机遇谋求纵深发展。虽然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在有机衔接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体制机制衔接不畅、产业发展升级困难和内生动力难以激发等问题。为此,应该着力在体制机制统筹落实、产业发展多元鼓励和主体意识积极培育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衔接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玮 秦国伟 于法稳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下简称有效衔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是新阶段落实"十四五"规划、推进共同富裕迈出实质性步伐的战略选择,科学精准的公共政策正是实现国家战略的基础载体和主要方式。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公共目标与公共政策,揭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中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研究促进二者有效衔接的公共政策转换机制,从产业政策、生态政策、文化政策、治理政策、"双基"建设政策等维度,提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公共政策调适路径。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公共政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亚玲 李雪蕾 郭忠兴
2019年6月15—16日,由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教中心和南京农业大学联合主办,《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善宝农业现代化研究院共同承办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来自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静 武彤 王志章
当前,中国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这与乡村振兴战略交汇叠加,深度贫困地区既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又要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向度探索统筹衔接的有效路径。本文利用凉山彝族自治州3个县的366份农户、36份村干部访谈文本,根据多维贫困理论、按照乡村振兴建设总要求,分别建立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指标体系,采用交互耦合的协调度模型实证检验两者统筹衔接现状。研究发现凉山州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但二者的统筹衔接处于低协同低发展水平下的低耦合状态,协调度落入0.10~0.19的严重失调区域。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衔接共识、制度设计、优势产业培育、人力建设四个维度提出了二者统筹衔接路径。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统筹衔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建军
认真谋划,积极布局,着力从四个关键环节入手,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数字金融银行,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经过8年持续奋斗,全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胜利。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作为定位于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莎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要实施的七项重点战略之一,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不仅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动力,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分析当前在我国乡村振兴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指出了当前乡村发展出现衰落趋势,人口数量减少,城乡不协调问题突出以及缺乏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因而结合问题进一步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融合、注重绿色农业、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科技支撑等方面探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脱贫攻坚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文洪武
紧密结合贵州省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工作部署,推动优化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全力支持贵州省在乡村振兴上起好步、开新局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充分发挥金融扶贫工作牵头职责,统筹做好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金融成为助推贵州省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不可缺少的关键力量。
关键词:
扶贫小额信贷 乡村振兴 金融服务水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学敏
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目前,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与窘境,如"空心村"和老龄化、扶贫产业缺乏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消费扶贫语境下有些产品质次价高、一些地方发展主导产业时忽视生态环境等问题。为此,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支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支撑农村和农业及非农产业发展,实现科技强农、科技助农、科技兴农和科技富农,推进传统资源依附型农业向智能依附型农业转变,打通科技创新助力实现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通道。通过制度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使人力资本向有条件的农村聚集,实现科技与产业、技术与农户的有效对接,最终以科技创新助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聂婷 蔡幸 王水莲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铺路石”作用。在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金融被赋予新的使命和要求,却也面临着挑战。加快畅通金融支农渠道,充分释放金融动能,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催生的巨大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推动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到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重大命题,也是巩固脱贫成果、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