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00)
2023(14507)
2022(12459)
2021(11743)
2020(9666)
2019(22376)
2018(22511)
2017(43075)
2016(23298)
2015(26183)
2014(25995)
2013(25460)
2012(22833)
2011(20551)
2010(20569)
2009(18900)
2008(17951)
2007(15517)
2006(13341)
2005(11342)
作者
(65293)
(54013)
(53848)
(51155)
(34365)
(25866)
(24367)
(21175)
(20479)
(19284)
(18493)
(18024)
(16941)
(16907)
(16667)
(16279)
(16143)
(16075)
(15356)
(15288)
(13337)
(13185)
(13024)
(12382)
(12079)
(11954)
(11926)
(11905)
(10773)
(10635)
学科
(94693)
经济(94594)
管理(64698)
(63242)
(52234)
企业(52234)
方法(44510)
数学(38834)
数学方法(38133)
(28313)
中国(23690)
业经(23184)
(22031)
地方(20058)
(19325)
农业(19140)
理论(16764)
(16188)
贸易(16179)
(15676)
(15482)
技术(14920)
(14756)
环境(13844)
产业(13500)
(13305)
财务(13224)
财务管理(13201)
(12488)
企业财务(12417)
机构
学院(324218)
大学(321825)
管理(131226)
(124855)
经济(122052)
理学(114679)
理学院(113483)
管理学(111151)
管理学院(110607)
研究(103002)
中国(74513)
(67818)
科学(65276)
(54621)
(50480)
(49803)
业大(48710)
中心(46751)
研究所(46223)
(45928)
财经(44371)
(43393)
师范(43027)
北京(42421)
(40232)
农业(38706)
(37957)
(37899)
经济学(36435)
技术(35255)
基金
项目(227083)
科学(178650)
研究(167321)
基金(163162)
(141254)
国家(140071)
科学基金(121205)
社会(104285)
社会科(98826)
社会科学(98797)
(90161)
基金项目(86624)
自然(79014)
教育(77413)
自然科(77189)
自然科学(77172)
自然科学基金(75721)
(75271)
编号(69797)
资助(67617)
成果(55544)
重点(50546)
(48939)
(48660)
课题(47788)
(47445)
创新(44055)
科研(43050)
项目编号(42929)
教育部(42188)
期刊
(135962)
经济(135962)
研究(90652)
中国(58089)
学报(49336)
管理(47340)
(47099)
科学(46479)
(40219)
教育(38375)
大学(37772)
学学(35584)
农业(33284)
技术(29866)
业经(25043)
(22594)
金融(22594)
经济研究(21822)
财经(20321)
(17395)
图书(17374)
问题(17221)
(16402)
科技(16363)
技术经济(15904)
(15176)
商业(15174)
统计(15149)
理论(15004)
现代(14608)
共检索到457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彭国川  
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背景下,重庆必须有效承接国际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以产业转移促进城乡产业统筹发展。要引导各地区承接不同梯度和类型的产业转移,形成城乡统筹的产业体系;要加快产业发展和升级,增强大城市带大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并推动大量的传统工业逐步向主城以外的区域转移。承接模式主要有要素注入式的直接投资模式、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以及"产业转移园区"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芳  
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版),湘南地区正面临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对接东盟的发展机遇。湘南作为湖南承接珠三角的前沿阵地,具有自身的特定情况,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对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实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承接产业转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红线视角重点对如何承接转移产业提出了一些对策,使各个区域、部门的联动协调实现更高的承接绩效,以促进大湘南地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利兵  
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皖江职业教育来需要在战略上落实优先地位、推进区域一体化、突出重点建设;在策略上转变发展方式、改革教育体制、创新运作机制;在政策上要加大经费投入、严格就业准入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改变人才的社会评价、增强政策的执行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龙斌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但也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了发展机遇。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沿海地区通过实施产业转移战略,不仅可以使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扩大国内消费市场,而且可以化解资源约束,实现区域产业升级。而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既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也有利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实现经济跨越发展。为此,中西部地区应该依托优势找准承接点,积极打造承接载体,优化承接环境,构筑产业集群,以确保顺利承接。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李健  邬晓鸥  
本文构建了城乡数字鸿沟的测度指标体系,对重庆市2003-2014年城乡数字鸿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重庆市的城乡数字鸿沟整体上呈现不断扩大趋势。经济因素、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以及地理、制度因素等是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峰  薛惠锋  
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区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的变迁规律,并通过测算农业、非农部门的要素错配系数和环境规制强度,实证分析要素错配与环境规制强度对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呈稳定攀升趋势,但存在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和劳动力供给质量偏低等约束,其空间特征以低高、低低集聚模式为主;在城乡部门要素错配问题突出、环境规制强度与潜力指数存在"U"型作用关系下,农业部门生产要素配置处于"劳动力配置较多而资本配置偏少"的状态,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对非农部门要素错配状态的改进作用效果显著,而农业部门对环境规制强度的适应调控能力相对偏弱。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杨玲  
"城中村"具有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同时又具有其他农村所没有的区位和经济优势;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城中村"是最有条件率先实现统筹的地区。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城中村"改造中尚存在一些不利于统筹的问题,应树立新的改造指导思想,创新改造模式和改造方式以及征地补偿制度,促进"城中村"融入城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春梅  李国璋  赵桂婷  
本文基于我国区际产业转移背景,以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为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测算甘肃省第二、三产业各行业产业梯度系数,甄别优势产业;再此基础上,选择第二产业中的9个主要优势产业作为承接备选产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排序;然后,综合考虑甘肃要素禀赋状况、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蓝图、甘肃省产业和区域发展规划等进行分析,确定了甘肃省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行业。通过分析认为,由于西部比较突出的资源禀赋优势和历史上沉淀的完整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工业体系,以及政府出于优化本地产业结构考虑的产业政策等原因,西部地区对承接重点产业的选择倾向于依托既有产业基础作强优势产业的发展路径,从而西部各主要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伟  王韶华  
本文将承接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纳入承接地产业间投入产出体系,确定承接产业与本土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而推导整体迁移模式下,承接产业与本土间融合互动关系式,并运用情景分析方法,模拟承接各产业后河北省本土产业以及所承接产业在不同时间的规模扩张情况。结果显示:短期内,承接不同产业会给河北省产业结构带来不同的变化,但是各产业规模变动不会因情景设定的不同而不同。综合来看,受产业转移影响河北省制造业规模扩张最大,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居民服务业规模扩张较小;中期来看,通过选择不同承接产业调整河北产业结构的作用减弱,但同一承接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作用增强,且各产业产出规模变动在不同情景下存在差异;长期来看,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有利于河北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较基准情景而言,当前的投资消费政策虽然能够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扩张作用的有效发挥,但是其促进河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更为微弱。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书芹  鲁布碧  
以重庆市中职教育为例,结合近年来中国教育经费统计情况以及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相关数据,分析重庆市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情况,发现重庆市存在整体公共财政教育支出机制有待优化,政府对于农村职教的重视程度不够,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负增长,经费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需要建立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的长效机制,健全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统筹机制,优化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结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亚运   胡宇晨   刘俊霞  
基于2003-2020年地级市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对承接地低碳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1)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承接地的低碳发展;(2)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的低碳发展效应在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城市和非老工业基地城市间存在异质性;(3)从作用渠道上看,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主要通过刺激绿色技术创新和提升政府环境关注程度来促进承接地低碳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友根  朱晓菱  
农民工问题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突破口之一,而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能否适应城乡统筹发展,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目前部分省市试行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封闭性和过渡性。为此,文章以城乡统筹为背景对现有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进行分析,然后在精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与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健敏  葛顺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产品内国际分工与服务外包为特征的国际产业转移对经济活动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国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严峻的结构性问题。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模式需要根据中国自身的结构性特点做出调整,由单纯的强调产业承接转向产业承接、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的政策目标组合。这种变化也要求形成组合式的政策环境与之适应,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彭建仿  
"村企互动"作为一种创新发展模式,对加快重庆新农村建设、促进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重庆的村企互动实践形成了"双溪村"、"美丽乡村"、"经济能人治村"、"企业+基地+农村"、"村企对接"、"村企联建"等模式,这些模式投资主体多元化、合作形式多样化,主要依靠特色产业和经济能人带动,同时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村企互动"模式的纵深推进,有赖于综合利用和开发农村资源,有赖于畅通村企之间的共生界面,有赖于营造村企互动的正向共生环境以及互动双方的合作能力的提高和利益协调机制的健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涛  邹双  
为研究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其适合模式,文章采取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我国2000-2011年间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对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即集群转入模式的内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研究表明中西部地区仅小规模承接了东部地区的边际产业,文章提出中西部地区应以集群优势吸引东部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以及选择关联产业进行产业转移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