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99)
2023(16247)
2022(14119)
2021(13167)
2020(10944)
2019(24797)
2018(24862)
2017(48098)
2016(26135)
2015(29366)
2014(28985)
2013(28688)
2012(26047)
2011(23370)
2010(23526)
2009(22085)
2008(21251)
2007(18954)
2006(17029)
2005(14945)
作者
(73414)
(61501)
(60944)
(57964)
(38740)
(29432)
(27444)
(23912)
(23185)
(21804)
(20771)
(20653)
(19267)
(19257)
(18931)
(18642)
(18312)
(17956)
(17496)
(17333)
(15226)
(15157)
(14763)
(14103)
(13794)
(13759)
(13639)
(13612)
(12400)
(12038)
学科
(105098)
经济(104914)
(78252)
管理(73962)
(56364)
企业(56364)
(51464)
方法(42987)
数学(37297)
数学方法(36899)
农业(34287)
(29339)
业经(28289)
中国(27686)
(24001)
地方(22189)
(20746)
(18205)
贸易(18195)
(17705)
(16987)
(16579)
财务(16487)
财务管理(16449)
(16171)
银行(16128)
环境(16005)
理论(15900)
技术(15690)
企业财务(15523)
机构
学院(366521)
大学(363371)
(147950)
经济(144738)
管理(144387)
理学(125072)
理学院(123765)
研究(121888)
管理学(121693)
管理学院(121053)
中国(91951)
(76540)
科学(74192)
(73473)
(69858)
(60710)
业大(58761)
农业(56230)
中心(56103)
(54865)
研究所(54750)
财经(54537)
(49517)
(47792)
北京(47605)
师范(47405)
(43769)
(43427)
经济学(43356)
财经大学(40040)
基金
项目(248428)
科学(195429)
研究(186261)
基金(179667)
(155288)
国家(153907)
科学基金(132429)
社会(117926)
社会科(111338)
社会科学(111311)
(97825)
基金项目(95585)
教育(84226)
自然(83813)
自然科(81784)
自然科学(81768)
(80860)
自然科学基金(80281)
编号(78175)
资助(72558)
成果(63614)
重点(55131)
(54946)
(53619)
课题(52570)
(51530)
(49160)
国家社会(48373)
创新(48052)
教育部(47094)
期刊
(170040)
经济(170040)
研究(110026)
(74902)
中国(73360)
学报(57397)
(53100)
科学(52868)
农业(50697)
管理(49888)
大学(44486)
学学(42153)
教育(39943)
(33745)
金融(33745)
业经(32497)
技术(30661)
财经(25928)
经济研究(25134)
(23722)
问题(22956)
(22069)
(19358)
科技(17511)
理论(17422)
图书(17326)
技术经济(17209)
现代(16862)
世界(16575)
农村(15886)
共检索到544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秋云  马红坤  
我国农村覆盖面广,人口比例大,加之经济结构的制约更使城乡发展失去均衡,因此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就是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收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该从提升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几方面入手,同时还要分析制约增收的因素,综合政府职能、劳动就业、产业结构、社会保障等多方面问题,建立农民增收保障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凡金  田书芹  王东强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经费连年增长,有效带动了各方面的资金投入,改善和加强了中、高等职业院校的整体实力。但目前职业教育经费仍显不足,因此,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具体措施是:建立职业教育经费增长的长效机制;健全以政府财政为主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职业教育经费统筹配置机制;完善职业院校社会捐赠激励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传强  张在金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建立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一宏伟战略目标,与此同时,工业开始反哺农业被中央政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这个背景下,“三农”问题成为全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博洋  耿平  张严冰  
城乡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措施。农民工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力军,解决好他们的权益保障问题,对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意义深远。本文在阐述农民工权益保障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及权益缺失的原因,提出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华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解决农村居民"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同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振平  
文章在首先描述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状及其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了解决五个方面问题以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辞  马永坤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关系到经济社会许多重要领域的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科学发展能否切实得到保障,然而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在其进程中有效保障农民的权益。本文在统筹城乡背景下,总结成都经验,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土地整理和耕地保护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杰  高君  夏丽霞  
城乡统筹背景下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城乡统筹为农民工进城提供了条件,农民工进城与农民工社会保障相互促进,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又是城乡统筹的应有之义。针对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参保率低、覆盖面小、项目少、转续难、立法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建立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关系转续机制及健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制度等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建飞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社会公共事业都有了显著进步,但农村明显滞后于城市。农民收入增长不理想是导致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社会公共事业滞后于城市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增加农民收入也就成为统筹城乡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叶佩娣  
目前,中国农村居民住房状况改善明显,但中低收入居民住房改善支付能力不足,住房问题不容忽视。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宅基地制度是一种普惠性质的住房保障,缺乏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调整和改革,没有体现对农村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的关注,危房改造工程实施力度及资金投入均有限,其他农村住房保障政策覆盖范围狭窄,现行的农村住房保障政策缺乏金融、保险等配套措施的支持,难以有效解决农村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中国农村住房保障政策重点应该从普惠性质住房保障政策逐渐向针对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保障政策转变,建立与完善农村住房保障制度,明确住房保障目标与政府的责任,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丰富住房保障方式,同时加大对农村住房金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加加  杨文杰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其市民化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工作重点。农民工市民化对农民工自身而言有利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实现其自身的现代化,同时对于提高城市化水平,拉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工市民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支点,即实现农民工向新市民转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不仅包含农民工自身因素,也包含外部制度性因素。本文从城乡分割户籍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制度五方面制度因素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并提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完善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元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而农村土地一直难以迈开市场化步伐。城乡土地的二元化体制导致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缺失。新土改为农村土地的物权化、资本化、市场化开启了闸门,将对城乡土地利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土地流转过程中,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前提是明晰土地产权,建立城乡统筹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加快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步伐,是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计的根本性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