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40)
2023(6239)
2022(5036)
2021(4814)
2020(3733)
2019(8464)
2018(7960)
2017(15237)
2016(8534)
2015(9504)
2014(9569)
2013(9460)
2012(8791)
2011(7680)
2010(8097)
2009(7510)
2008(7780)
2007(6908)
2006(6324)
2005(5631)
作者
(22283)
(18587)
(18396)
(17873)
(12040)
(8695)
(8400)
(7114)
(7029)
(7021)
(6298)
(6051)
(6024)
(5956)
(5828)
(5540)
(5536)
(5493)
(5388)
(5226)
(4670)
(4528)
(4472)
(4345)
(4283)
(4215)
(4163)
(4079)
(3739)
(3719)
学科
(31881)
经济(31844)
管理(30452)
(29146)
(25375)
(23029)
企业(23029)
(16287)
中国(13605)
财政(12672)
(10983)
财务(10970)
财务管理(10931)
农业(10920)
方法(10526)
企业财务(10429)
(10289)
(9922)
业经(9606)
数学(9355)
数学方法(9209)
地方(9171)
(8858)
(6806)
制度(6805)
及其(6611)
(6526)
银行(6526)
政策(6406)
(6251)
机构
学院(117885)
大学(113503)
(51064)
经济(49906)
管理(45237)
研究(38996)
理学(38246)
理学院(37907)
管理学(37424)
管理学院(37190)
(34555)
中国(31316)
(22865)
财经(22669)
科学(20803)
(20396)
(19604)
(19040)
中心(18135)
(16611)
研究所(16405)
财经大学(16165)
经济学(15535)
(14926)
(14859)
师范(14859)
北京(14543)
(14090)
经济学院(13925)
(13852)
基金
项目(70653)
研究(57275)
科学(55988)
基金(50342)
(41719)
国家(41257)
社会(36728)
科学基金(35958)
社会科(34723)
社会科学(34717)
(28001)
教育(26324)
基金项目(25342)
编号(24675)
(22554)
成果(21679)
资助(21107)
自然(20759)
自然科(20263)
自然科学(20259)
自然科学基金(19891)
课题(17562)
(16243)
(16119)
(15626)
重点(15557)
国家社会(14760)
(14727)
项目编号(14720)
(14682)
期刊
(63301)
经济(63301)
研究(40855)
(31405)
中国(26766)
(17975)
管理(16281)
(14540)
金融(14540)
教育(13871)
科学(13284)
学报(13069)
农业(12107)
财经(11573)
大学(11235)
业经(11205)
学学(10614)
经济研究(10171)
(9897)
技术(9481)
问题(7884)
(7876)
财政(7876)
会计(7340)
财会(7241)
(6962)
(6246)
(5842)
农业经济(5698)
现代(5604)
共检索到192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姚林香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说明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依然严重。而进一步改善城乡关系不仅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需要,也是构建全面和谐社会的要求。当前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最大的障碍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从根本上来说,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深层次原因是就业的不充分,农民增收的关键是劳动力充分就业问题。理论上在探讨的统筹城乡就业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农民增收的有力保证。只有农村劳动力全部发挥出其应有的生产力水平,城乡发展的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姚林香  王琴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其基础内容。由于历史因素和政策条件的制约,我国城市产业的二元性十分突出,城乡产业之间存在许多不协调的地方,究其根源,主要在于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而引起的工农业关系不和谐,现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还存在很多不足,建议从促进土地制度的完善、促进城乡资本双向流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业现代化等方面完善现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寇铁军  梅玉良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是由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城乡分离制度以及公共分配制度等多种因素相互耦合并经长期演化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历史逻辑性和刚性。运用恰当的财政政策,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广西城乡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从制度上实现了对全区城乡居民即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全覆盖。找准"十二五"时期广西财政支持切入点,推进以上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一体化,对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  
文章在放松时间假定的前提下,以时间序列作为分析对象对陕西省财政政策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其历史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显示:陕西省财政农业支出是农业GDP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城乡差距正处于缩小过程中;农业财政支出结构的五个变量中,农业贷款与农民人均收入及农业GDP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涧  
一直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分割的公共财政政策造成了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等发展滞后,资源要素向城市快速流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消费品市场份额持续萎缩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从建立规范的城乡统一税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快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兵  柳华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既是政府经济干预的重要工具,也是政府实施其他干预的重要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共财政是推动城乡统筹的经济体制基础和保障。本文从财政角度分析我国城乡分割的形成机理,通过实践反思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下,实施城乡统筹取向的财政政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勇  
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国家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安排在地区间的非均衡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有着十分突出的影响,而这又归结为国家在一定时期的财政政策选择。借鉴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调整财政投资的区域布局和区域性税收政策,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晓妹  尹音频  
1.支持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农民向城镇和县域集聚。首先,要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为进一步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建议增补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技术创新资金和地方税收返还等规定。其次,大力发展县域(乡镇)经济,就近(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财税政策上对县域(乡镇)企业新招收的农民从业者超过总职工人数30%以上的,可以在5年内享受一定比例的企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雷  张辉  
财政战略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要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的财政政策体系,加大政府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消费倾向,进而拉动总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一)城乡二元结构的财税政策仍然偏重城市轻视农村。2012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374694.74亿元,其中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仅为9840.59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燕凌  彭园媛  
城乡"二元结构"利益固化的财政政策,导致局部地区城乡公共服务差异大,且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因地而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根本目标在于实现公共服务城乡统筹发展,应加快扩大国家财政"三农"支出比重、明确地方财政承担"三农"支出的责任、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并同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剑君  叶青  
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是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增长,增长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的失业率也在不断的攀升。就业问题直接关系社会的稳定,成为政府关注的问题。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财政政策的取向和运用对就业的影响入手,探讨失业问题的解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星全  
采用成都市县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财政分权、统筹城乡对成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体系战略目标和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践能显著促进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但是财权与事权不匹配、重视经济绩效的政绩考核模式削弱了二者对公共服务供给的积极影响。成都各县级政府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主要凭借上级政府转移支付(外部激励)和单位供给的规模效应(内部激励),而不是本级可支配财政资金;处于第二、三群圈层的县级政府更偏好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因此,成都市县级政府现有的公共服务供给规模是政绩考核压力、寻求上级政府转移支付和规模效应的动力、统筹城乡一体化与推进公共服务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