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42)
2023(4449)
2022(3565)
2021(3417)
2020(2685)
2019(5896)
2018(5761)
2017(11413)
2016(6310)
2015(6867)
2014(6847)
2013(7072)
2012(6519)
2011(6104)
2010(6213)
2009(5904)
2008(5790)
2007(5457)
2006(4974)
2005(4280)
作者
(18004)
(16165)
(15248)
(14424)
(9358)
(7661)
(6678)
(6133)
(6014)
(5486)
(5467)
(5235)
(4889)
(4852)
(4678)
(4650)
(4588)
(4518)
(4262)
(4210)
(3975)
(3918)
(3848)
(3809)
(3657)
(3588)
(3511)
(3255)
(3241)
(3238)
学科
(47881)
(33340)
经济(33309)
农业(32146)
(26327)
业经(13812)
农业经济(12391)
土地(10979)
管理(10229)
(9818)
(9581)
农村(9570)
中国(8380)
地方(8353)
发展(8327)
(8326)
收入(7627)
(7156)
建设(7066)
方法(6947)
(6771)
(6586)
劳动(6586)
数学(6572)
数学方法(6532)
农业劳动(6351)
人口(6319)
及其(6150)
(6063)
(6030)
机构
学院(91904)
大学(84705)
(42816)
(40657)
经济(39831)
管理(35842)
研究(32315)
农业(32193)
理学(30942)
理学院(30662)
管理学(30227)
管理学院(30092)
中国(27534)
业大(23475)
科学(19931)
农业大学(19749)
(17926)
中心(16843)
(16688)
(15540)
(15506)
研究所(14963)
(14909)
(14632)
经济管理(13783)
(12990)
科学院(11879)
发展(11812)
(11799)
(11682)
基金
项目(61017)
研究(47744)
科学(47672)
基金(43224)
(37566)
国家(37063)
社会(31187)
科学基金(31051)
社会科(28940)
社会科学(28932)
(26668)
(26021)
基金项目(23631)
编号(21672)
(19966)
教育(18795)
自然(17993)
自然科(17453)
自然科学(17448)
自然科学基金(17102)
成果(16309)
资助(15925)
(15351)
(13770)
课题(13690)
(13382)
(13363)
重点(13147)
发展(12881)
(12865)
期刊
(55924)
经济(55924)
(52129)
农业(35317)
中国(25524)
研究(23890)
业经(17703)
科学(15939)
学报(15368)
(14868)
农业经济(14590)
农村(13939)
(13939)
大学(12662)
学学(12504)
(11967)
金融(11967)
(10285)
农村经济(9399)
问题(8915)
(8280)
世界(7597)
经济问题(7582)
资源(7360)
社会(7301)
社会科(6868)
社会科学(6868)
技术(6544)
业大(6413)
管理(6329)
共检索到144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池芳春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同步发展主要是人口与乡村建设用地指标的同步城镇化。乡村建设用地指标的城镇化,可通过地票等交易平台,帮助进城农民筹措定居资金,以弥补高房价拉动的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晨  吴克宁  刘新卫  
党的十八大将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就土地整治工作而言,即要进一步巩固以土地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发展平台,不断强化农业现代化基础、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土地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土地整治内涵、外延的深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玮  
统筹城乡是中国发展经济社会的必然选择。从中国当前的实际看,统筹城乡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此必须建立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农业生产发展激励机制、农村建设投入机制、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以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要加强城乡要素流动,但要素流动不应成为对农业削弱、对农村的蚕食、对农民的剥夺。城乡要素流动要坚决保护好耕地,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伟元  
研究目的:从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的视角,总结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针对中国当前城乡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对今后城乡土地利用多种情景分析基础上,提出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有关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情景分析法。研究结论: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发展还要占用大量土地包括耕地,新农村建设也需要占用土地,这是客观趋势,城乡发展一定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制订城乡统一的规划和政策,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借鉴欧美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等理念,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建设节地型城镇和新农村,同时加快土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等有关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社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俊荣  
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现象日益盛行、农村面临严峻养老保障问题的形势下,我们可以探索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来为转让经营权的农户养老提供部分养老保障资金。本文在分析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对于农村养老保障资金的筹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胆的设想和建议:通过某种制度安排让某一中介组织介入,代替那些转让经营权的农户做好长远的养老准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伟娜  徐祥临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土地整治作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手段,不仅是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佳切入点,而且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当前用于土地整治的财政投资规模呈现出不断缩小的态势。针对新形势下土地整治面临的资金问题,要科学地认识到农村土地整治并不缺乏资金,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土地整治资金筹措机制创新的方向,在优化政府资金投入的同时,注重发挥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绍史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工作。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就提出"积极推进土地整理,搞好土地建设。"1999年新修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贯成  
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促进要素在市场原则下的自由流动,以及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家庭财富,土地制度的改革成为当前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问题。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土地问题现代农业发展与农地经营规模狭小矛盾的普遍性。现代农业发展不仅意味着现代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更意味着要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但由于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难以实现,农村社会
[期刊] 改革  [作者] 雷晓宁  
我国长期实行的向城市和工业倾斜的宏观经济政策使城乡差别畸形扩大 ,形成城乡鸿沟。城乡鸿沟阻断了物品与资金在城乡两个市场之间的自动循环 ,使农业和农村失去了自我发展能力 ,农民持久贫困 ,农业、农村日渐边缘化 ,反过来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最终导致内需不足、失业严峻等宏观经济失衡现象。本文认为 ,“农民进城”的政策着力点在城市 ,“资金下乡”的政策着力点在农村 ,弥合鸿沟要靠激发落后地区的经济活力 ,因此 ,在解决农民增收和农村脱困问题上 ,“资金下乡”的政策优于“农民进城”的政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二尧  文放虎  
“经济腾飞,电力先行”这个道理已被人们所接受。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以致电力短缺,供需矛盾突出,国民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电力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则是电力投资不足,电力建设资金短缺,电力投资效益不高。本文就如何筹措和管理电力建设资金谈点肤浅认识。一、筹措电力建设资金应从开辟资金渠道、挖掘资金来源着手,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筹资体系。我国电力工业长期以来实行由国家财政统收统支的投资体制。近几年来,投资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国家统收统支的局面被打破。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源化的格局已开始形成。出现了国家、地方、部门、集体甚至个人多家办电的局面。...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甲雄  
日本交通建设的资金筹措国家计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张甲雄一、日本交通运输业发况战后,随着经济的逐渐恢复,050年代中期起,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就出现了经济活动与交通运输业之间的严重不平衡。如1955年前后,国铁的货运量已增长为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远索  
研究目的:在理论总结和政策解读的基础上,研究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土地市场统筹构建途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城市土地市场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相对完善,但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农村土地市场很不成熟,区域性交易需求强烈但受制度抑制;城乡两个土地市场之间连通不畅,城市用地现实需求与农村用地理论供给并存;新型城镇化为统筹城乡土地市场带来契机。研究结论:在完善城乡两个市场内部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应重点关注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方案设计,更应该借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乡镇级城镇化,以此在城乡两个市场之间修建镇域带,推动城乡土地市场的统筹发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朱莉芬  骆东奇  李颖慧  
在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创新及其具体模式的探索是重要的改革内容。对重庆市江北区农民土地流转意愿的调查表明:现在大部分农民都有土地转出和转入的意愿;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受到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在土地流转方式上倾向于通过区政府,而对中介机构却不是很信任。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但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要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广阔的就业途径和良好的就业环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元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而农村土地一直难以迈开市场化步伐。城乡土地的二元化体制导致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缺失。新土改为农村土地的物权化、资本化、市场化开启了闸门,将对城乡土地利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土地流转过程中,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前提是明晰土地产权,建立城乡统筹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加快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步伐,是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计的根本性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杰  高君  夏丽霞  
城乡统筹背景下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城乡统筹为农民工进城提供了条件,农民工进城与农民工社会保障相互促进,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又是城乡统筹的应有之义。针对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参保率低、覆盖面小、项目少、转续难、立法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建立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关系转续机制及健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制度等相应的对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