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1)
2023(12591)
2022(10508)
2021(9699)
2020(7839)
2019(18134)
2018(18121)
2017(34292)
2016(18610)
2015(21216)
2014(21481)
2013(20944)
2012(19333)
2011(17649)
2010(18050)
2009(16382)
2008(15957)
2007(14284)
2006(12877)
2005(11793)
作者
(53512)
(44470)
(43996)
(41865)
(28247)
(21243)
(20007)
(17195)
(17004)
(16183)
(15221)
(15182)
(14437)
(14036)
(13641)
(13503)
(13026)
(13015)
(12718)
(12668)
(11196)
(10966)
(10764)
(10329)
(10049)
(9977)
(9944)
(9776)
(9063)
(8769)
学科
(86586)
经济(86501)
管理(46015)
(45831)
(34485)
企业(34485)
方法(29735)
(27956)
地方(26305)
中国(26105)
数学(25735)
数学方法(25153)
业经(21533)
农业(18934)
(16666)
(15947)
(15551)
(14280)
地方经济(13695)
理论(13449)
(12948)
贸易(12933)
产业(12927)
技术(12774)
(12599)
银行(12584)
(12393)
金融(12390)
环境(12372)
(12370)
机构
学院(261820)
大学(255088)
(103083)
经济(100557)
管理(96392)
研究(90193)
理学(81204)
理学院(80185)
管理学(78395)
管理学院(77908)
中国(69977)
(56724)
科学(55871)
(46630)
(45800)
(44394)
(43268)
中心(42084)
研究所(40978)
(38230)
业大(38042)
师范(37895)
北京(36268)
财经(35599)
(35062)
农业(34032)
(33056)
(31894)
经济学(30726)
(30579)
基金
项目(167629)
科学(130913)
研究(127096)
基金(116354)
(100485)
国家(99553)
科学基金(84982)
社会(78468)
社会科(74247)
社会科学(74228)
(69559)
基金项目(61075)
教育(58135)
(56896)
编号(54372)
自然(52744)
自然科(51423)
自然科学(51415)
自然科学基金(50417)
资助(47468)
成果(43936)
(42393)
课题(39049)
重点(38048)
(34994)
(34954)
发展(34217)
(33652)
创新(32540)
(31986)
期刊
(128896)
经济(128896)
研究(79133)
中国(64401)
(43831)
科学(36957)
管理(36932)
学报(36637)
教育(36231)
(35928)
农业(30025)
大学(28270)
技术(26695)
学学(26050)
业经(24715)
(24705)
金融(24705)
经济研究(19378)
问题(16968)
财经(16503)
(15430)
图书(15393)
(14458)
资源(13981)
统计(13449)
技术经济(13283)
商业(12873)
(12634)
现代(12476)
(12456)
共检索到414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虎  刘彦随  
小城镇系统规模较小,外部的冲击对其发展往往会产生巨大影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产业发展的不稳定性、人口规模的不确定性限制了小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组团式土地利用结构可以有效地规避上述不确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小城镇的生态与环境质量。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区的乌审旗噶鲁图镇,通过推行土地弹性利用,有效地保护了土地资源,并实现了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其他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规划提供了借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段小梅  黄志亮  
对目前成渝两地已有的典型模式进行经验总结,对其问题进行探索和寻求解决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衍毓  刘彦随  
研究目的:系统诊断大城市边缘区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土地利用问题,提出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战略框架。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大城市边缘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土地利用形态变化急剧,土地利用中的矛盾十分突出,地域功能紊乱、土地配置失调、非农就业困难、土地利用粗放、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制约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结论:应通过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统筹城乡土地配置、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土地资源生态开发战略及相关保障措施构建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战略体系,推动土地宏观调控更加系统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晓旭  邹学勇  
在遥感与GIS技术支持下,以乌审旗1986-2005年5期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社会经济数据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人为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20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经历着"涨势"与"落势"的波动。从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方向来看,林地、草地和沙地相互转换频繁;耕地主要转变为林地、草地和沙地;水域主要向其他未利用地转换,其他未利用地主要向草地和沙地转换,工矿用地没有转出。从2005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来源看,耕地主要是由林地、沙地和草地转变而来;林地主要由沙地和草地转变而来;草地主要是由沙地和林地转变而来;水域主要是由沙地和耕地转变而来;居民地主要是由沙地、草地和林地转变而来;其他未利用地主要是由草地、水域和林地转变而来。(2)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特征表现为:除居民点外各类景观斑块形状指数都呈增加趋势;除水域外,各类景观斑块密度下降、分离度减少;全旗景观优势度下降、多样性升高。(3)人为因素中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工程的实施对土地利用变化起重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强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城乡二元体制弊端日益凸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显得尤为紧迫与重要。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广东省、山东省和陕西省近年来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验典型模式的分析发现,四省市的实践都包含了一体筹划、还权赋能、户改为要、优化布局等制度创新,但优选市民的户改方案、让农民退出土地的政策设计、二元体制下的土地补偿办法加剧了城乡新的不平等,未来城乡统筹改革试验面临一系列两难选择,因此必须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与目标、发展阶段和模式进行理论反思,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路径选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剑平  
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应该按功能划分而不应该按国有和集体所有的"身份"划分,使得同功能同权同地同价。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有助于城乡资本、技术、信息、土地要素的合理配置,为城市发展提供空间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真正达到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帕累托改进。论文还对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土地制度改进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伟元  
研究目的:从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的视角,总结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针对中国当前城乡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对今后城乡土地利用多种情景分析基础上,提出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有关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情景分析法。研究结论: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发展还要占用大量土地包括耕地,新农村建设也需要占用土地,这是客观趋势,城乡发展一定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制订城乡统一的规划和政策,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借鉴欧美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等理念,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建设节地型城镇和新农村,同时加快土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等有关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社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晴  高明杰  罗其友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县和县级市的产业竞争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特别是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但在看到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存在巨大的差异,县域内部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严重不平衡,与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文章以东部地区3个典型县为研究案例,通过定量分析和评价,提出了今后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向前  
在城乡统筹改革过程中,各地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重庆市作为改革的试验区之一,有自己的经济特点,同时形成了自己的典型模式。深入探析这些模式,我们会发现城乡二元结构对统筹发展造成了诸多障碍。比如农地承包经营权性质模糊、征用补偿费过低、相关中介组织和社会保障缺位等。加快农地流转,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比如强化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合理评定被征土地的使用价值、完善相关中介组织及社会保障体系、扶持失地农民就业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玉福  王业侨  姚德明  
土地利用是影响城乡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优化城乡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管理的角度,探讨统筹城乡发展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对海南省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揭示出城乡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城乡土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特征。提出海南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优化与管理创新策略是: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革新理念和管理体制,探索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创新途径;②通过完善土地市场配置机制,确立农民作为土地产权的主体身份,保证农民土地交易和经营的合法利益,提升农村生产力;③政府应通过加大农村土地整理力度,扶持农村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增芳  
土地是重要的天然实物资本,也是社会财富之母。我国城乡土地资源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生产资料,又是改善和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基本消费资料。改善和加强我国城乡土地利用及其宏观调控的实质,就是依据时代要求,合理开发利用城乡土地,使之与资本、劳动相结合,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本文依据这一思想探讨我国城乡土地利用的战略思想、原则、模式及其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飞  
由于政府一元主导的封闭决策管理体制、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的运行机制、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非制衡配置以及土地制度与其他制度间不协调等原因,导致土地利用的静态效率与城镇化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拮抗效应、土地利用的动态效率提升有限、纵向政府间土地利用不公平和横向政府间土地利用低效率等问题。为此,应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机制,改革落后的土地制度与管理体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文周  王良永  
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建设现代农业,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应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着力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建设农业特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走出一条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邓锋  
城乡统筹背景下土地利用政策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城市用地扩张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通过分析城乡土地利用中的三类外部性和现有城乡挂钩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在大区域和都市区内进行土地发展权转移,使市场机制和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的策略。在大区域层次上,主要是进行地区间城乡挂钩指标或有关用地指标的交易;在都市区内,则是以农民集体组织为单位进行土地发展权转移的交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樊高源  杨俊孝  
[目的]在测算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基础上,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经济发展与土地碳排放间的关联效应,为乌鲁木齐市低碳土地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改进型灰色关联度模型、环境EKC模型。[结果](1)土地利用净碳排放总量递增趋势,净碳放量的持续上升显著地受建设用地碳排放增长的影响;(2)不同地类结构变化对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效应呈现不同特点,建设用地对碳排放影响效应呈下降趋势,而耕地则在上升;(3)经济发展促进了碳排放增长,但在20142015年之间达到拐点,验证了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的存在。[结论](1)推动增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