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5)
2023(1783)
2022(1348)
2021(962)
2020(700)
2019(1502)
2018(1311)
2017(2441)
2016(1272)
2015(1407)
2014(1455)
2013(1529)
2012(1641)
2011(1654)
2010(1687)
2009(1514)
2008(1351)
2007(1320)
2006(1309)
2005(1175)
作者
(4479)
(3889)
(3835)
(3564)
(2362)
(1764)
(1697)
(1494)
(1449)
(1442)
(1280)
(1250)
(1220)
(1174)
(1169)
(1159)
(1146)
(1054)
(1042)
(988)
(946)
(893)
(880)
(862)
(855)
(850)
(780)
(771)
(759)
(759)
学科
(16736)
经济(16731)
地方(8658)
地方经济(6469)
业经(3473)
(3384)
管理(3347)
中国(3270)
(2964)
农业(2612)
环境(2530)
方法(2334)
发展(2175)
(2173)
(2171)
数学(2164)
数学方法(2162)
资源(2078)
(1942)
金融(1942)
产业(1933)
农业经济(1863)
(1761)
(1738)
总论(1695)
信息(1649)
信息产业(1576)
经济学(1530)
生态(1440)
(1340)
机构
学院(23835)
大学(22226)
(13280)
经济(13055)
研究(9807)
管理(8079)
中国(6932)
理学(6783)
理学院(6674)
管理学(6584)
管理学院(6531)
科学(5486)
(4920)
(4852)
(4481)
经济学(4393)
研究所(4350)
中心(4219)
(3900)
经济学院(3860)
财经(3828)
(3524)
(3505)
师范(3498)
(3471)
(3402)
科学院(3382)
(3353)
(3262)
(3243)
基金
项目(14643)
科学(11850)
研究(11531)
基金(10293)
(8688)
国家(8596)
社会(8353)
社会科(7930)
社会科学(7929)
科学基金(7427)
(6328)
基金项目(5271)
(5265)
(4742)
发展(4740)
(4666)
教育(4471)
编号(4416)
(3869)
经济(3845)
资助(3797)
国家社会(3650)
自然(3600)
自然科(3487)
自然科学(3487)
成果(3415)
自然科学基金(3402)
课题(3365)
重点(3333)
(2967)
期刊
(18959)
经济(18959)
研究(8630)
中国(4403)
(3909)
管理(3460)
业经(3337)
经济研究(3241)
(3131)
科学(2848)
农业(2700)
(2414)
金融(2414)
学报(2386)
问题(2361)
技术(2096)
财经(2030)
大学(1963)
学学(1961)
经济问题(1814)
(1807)
改革(1794)
(1794)
商业(1609)
技术经济(1608)
经济管理(1523)
农业经济(1475)
统计(1433)
(1402)
资源(1363)
共检索到39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延宏  
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因为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操作台、着力点、突破口。壮大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现代农业为基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经勇  
2002年以前,人们根本没有"县域经济"这个概念。发展县域经济,是反思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严重失衡而得出的正确结论。县域经济是城乡融合的区域性经济,要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必然要求把统筹城乡发展与壮大县域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而政府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逐步扩大县级政府的自主权,乃至最终向省直接管县转变,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内生性条件。非公有制企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因势利导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环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澄  
文章认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只有正确把握县域经济的内涵 ,着眼工农业协调发展、城乡共同繁荣、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才能不断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壮大县域经济”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针对我国县域人口基数庞大、县域国土面积广阔的特殊国情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新思路,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据统计,截止到2002年底,列入我国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2070个行政单位中,有1643个县、377个市级县、50个区。目前,我国县域单位的国土面积为91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5%;人口总数为9.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4%;县域经济的GDP约为6.1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9%;人均GDP为6439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戴巍  赵玉龙  
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始终是县域经济的根,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9.2亿农业人口中至少还有一多半得在农村。因此,壮大县域经济,就是要繁荣农村经济,解决县域经济中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在我国加入WTO后充满竞争性的新环境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政府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施汉飞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而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宾阳县的特色经济,优势经济。但由于宾阳县民营经济受到内外因素影响,还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县域经济的壮大。从宾阳县民营经济在宾阳县域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出发,探求把宾阳县民营经济做大做强以发展壮大宾阳县域经济的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志军  
河南有7000多万农民,“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河南经济发展的瓶颈。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根本出路,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基础和保证。实现中原崛起关键是发展县域经济,从培育特色经济、强力推进“三化”、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寻求外部带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坚持科学发展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袁之应  
近几年,虽然各商业银行都相继开发了一些金融服务新产品,但是这些产品设计的出发点脱离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大都是对大城市、大企业等高端客户设计的,未能根据县域中小企业和普通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制约了县域金融服务的拓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激宇  叶依广  许多  
本文在分析传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其非均衡发展战略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区域集群战略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了通过区域集群战略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思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自成立以来,江西省玉山县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玉山县联社)以服务"三农"、勇担社会责任为坐标,以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城乡金融一体化的崭新面貌,通过不懈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越来越便捷安全的银行服务。目前.玉山县联社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过程中的"主引擎"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名副其实的"服务县域经济的主力银行"、"玉山人民自己的银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梦奎  
一、关系中国现代化前途的两个大问题 (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比温饱阶段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为逐步满足这种要求提供了可能性,过去那种基于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代价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观念需要有相应的转变;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观念,经济改革初始阶段所产生的发展观念,需要有相应的转变;社会经济发展中实际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要求发展观的转变。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世界潮流,也是我国推进社会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胜会  
根据现阶段我国城乡统筹的迫切要求 ,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城乡统筹中出现的问题 ,该文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城乡统筹的关节点 ,以及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注重制度创新与合适的模式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党明确提出加大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以此加快推进现代化。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其关键和突破口在于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的城乡统筹发展。本文以A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A县城乡发展差距现状,剖析城乡二元结构条件下金融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探求金融支持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潮  刘科伟  马宏贤  
相关指标表明我国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也是解决我国"城乡对立"、"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县域作为城乡联系的纽带,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国内外学者对城乡统筹的研究为基础,对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框架体系和编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经验总结,以便为县域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