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8)
2023(6233)
2022(5070)
2021(4439)
2020(3211)
2019(7309)
2018(7014)
2017(12435)
2016(6698)
2015(7298)
2014(7405)
2013(7468)
2012(7411)
2011(7026)
2010(7228)
2009(6582)
2008(6439)
2007(5886)
2006(5549)
2005(5332)
作者
(20943)
(17472)
(17429)
(16237)
(11134)
(8346)
(7783)
(6775)
(6701)
(6318)
(6051)
(5792)
(5709)
(5626)
(5468)
(5361)
(5108)
(5018)
(4994)
(4981)
(4552)
(4352)
(4240)
(4104)
(4035)
(3971)
(3891)
(3868)
(3628)
(3496)
学科
(38463)
经济(38432)
(17349)
地方(17031)
(15814)
管理(15191)
中国(14837)
业经(11850)
农业(11392)
(10619)
企业(10619)
(10083)
地方经济(9318)
发展(7897)
(7878)
(7606)
金融(7606)
(7302)
银行(7294)
(7237)
农业经济(7026)
方法(6787)
环境(6359)
(6032)
(6013)
贸易(6002)
(5912)
(5697)
技术(5638)
数学(5418)
机构
学院(101241)
大学(97013)
(42836)
经济(41850)
研究(41426)
管理(34310)
中国(31887)
理学(27886)
理学院(27477)
管理学(27070)
管理学院(26871)
科学(24545)
(22274)
(21490)
(19384)
(19161)
研究所(19146)
中心(18385)
(17171)
(16242)
师范(16093)
(14942)
北京(14830)
农业(14534)
(14435)
(14110)
财经(13974)
业大(13831)
(13090)
科学院(12801)
基金
项目(61143)
研究(48310)
科学(47846)
基金(41186)
(35380)
国家(34977)
社会(30618)
科学基金(29332)
社会科(28955)
社会科学(28952)
(26193)
基金项目(21274)
(21110)
(20889)
教育(20780)
编号(20303)
发展(17265)
(16922)
成果(16889)
自然(16146)
资助(15993)
自然科(15715)
自然科学(15713)
课题(15539)
自然科学基金(15400)
重点(14156)
(12988)
(12747)
国家社会(12384)
(12379)
期刊
(60784)
经济(60784)
研究(35259)
中国(28297)
(21851)
农业(15422)
教育(15081)
科学(14544)
学报(14282)
管理(14261)
(13477)
金融(13477)
(12918)
业经(12733)
大学(11180)
学学(10402)
技术(9523)
经济研究(9266)
问题(7646)
(7119)
财经(6634)
农业经济(6052)
(5790)
世界(5736)
商业(5711)
(5660)
(5369)
论坛(5369)
经济问题(5354)
(5317)
共检索到175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欧书阳  吴江  
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农民的素质必须依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跳出农村的局限,拓展视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城乡产业调整升级联动、城乡市场统一协调、城乡文化交流融合,才能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坚实持久的基础。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评生  
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发挥好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应坚持以城带乡,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建立健全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的有效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敏华  马永耀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直接实践者,农民素质直接影响我省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质量和速度。为此本文在对河北农村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矛盾,提出了加快河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素质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瑶奇  
长期以来的城乡分割加深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城乡发展。由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制度设计、市场作用,使资源、资金、技术在城乡之间、在不同产业之间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城乡经济持续发展。并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这是本文一再强调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玉松  
本文在介绍并比较美、德、日等发达国家政府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一些行为偏差,提出我国政府应积极借鉴国外经验,从政策制定、机制建构、制度创新等方面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的有效形成,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温晶  
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中,城乡统筹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难以得到合理开发,也没有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唯有通过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强农民素质素养,农民才能够运用政策、市场、科学技术等因素来提高经济收入,所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这是消除城乡差异,促进城乡协调稳定发展的强有力对策。基于此,本文指出了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可以解决好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问题,解决好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一现实问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蔡敏  
本文从发展乡村社会林业的角度,论述了乡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分析了闽北农村 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发展乡村社会林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提出了乡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梦奎  
一、关系中国现代化前途的两个大问题 (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比温饱阶段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为逐步满足这种要求提供了可能性,过去那种基于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代价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观念需要有相应的转变;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观念,经济改革初始阶段所产生的发展观念,需要有相应的转变;社会经济发展中实际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要求发展观的转变。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世界潮流,也是我国推进社会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佐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虽然取得了高速发展,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从1985年的1.7倍扩大到2002年的3.1倍;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现金消费支出差距从1985年的2.2倍,扩大到2002年的4.1倍。如果将农民的实物收入、生产性投入和市民的非货币收入等因素考虑进来,则差距达到惊人的6倍。而农业滞后于工商业发展、农村滞后于城市发展、农民与市民相比生活相对贫困的"三农"问题,也已成为当前各种矛盾的焦点,必须尽快予以解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胜良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是一个事关长远发展的大战略。随着广西近年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同步跟进,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统筹城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客观地看到,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广西最大的发展差距仍然是城乡差距,最大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是城乡二元结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蔡珂  杨勇  
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的安全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的落实,是审计工作的题中之意,也是审计监督的职责所在。邛崃市审计局围绕城乡统筹找准工作重点,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突破传统思维习惯,不断探索审计方法,突出效益审计思路,正确把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振平  
文章在首先描述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状及其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了解决五个方面问题以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