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71)
2023(18399)
2022(15595)
2021(14506)
2020(12050)
2019(27701)
2018(27593)
2017(51900)
2016(28538)
2015(32583)
2014(32547)
2013(31866)
2012(30071)
2011(27264)
2010(28057)
2009(26204)
2008(26457)
2007(24311)
2006(21548)
2005(19789)
作者
(84079)
(70259)
(70213)
(66745)
(44871)
(33822)
(31924)
(27387)
(26704)
(25444)
(23993)
(23980)
(22719)
(22661)
(21943)
(21806)
(21134)
(20896)
(20421)
(20313)
(18010)
(17474)
(17195)
(16119)
(16094)
(15887)
(15740)
(15646)
(14328)
(14171)
学科
(119826)
经济(119671)
管理(86088)
(82500)
(68238)
企业(68238)
方法(48754)
数学(41860)
数学方法(41088)
中国(35625)
(35317)
(31393)
业经(29017)
地方(28416)
(27110)
(24731)
农业(23423)
技术(23049)
(21541)
银行(21495)
(21400)
贸易(21378)
理论(20946)
(20668)
(20624)
(20622)
金融(20620)
(18244)
(18011)
财务(17936)
机构
学院(411814)
大学(410729)
(164596)
经济(160743)
管理(153982)
研究(141930)
理学(130466)
理学院(128900)
管理学(126295)
管理学院(125507)
中国(109792)
(88765)
科学(87182)
(79846)
(73236)
(70248)
(66679)
研究所(65675)
中心(65587)
财经(61014)
业大(60049)
北京(56863)
(56351)
师范(55746)
(54897)
农业(54607)
(53265)
(51149)
经济学(49634)
技术(46501)
基金
项目(262613)
科学(205516)
研究(194159)
基金(186202)
(161993)
国家(160538)
科学基金(137029)
社会(120857)
社会科(114356)
社会科学(114324)
(105768)
基金项目(97297)
教育(91413)
(88186)
自然(87112)
自然科(85136)
自然科学(85114)
自然科学基金(83580)
编号(80055)
资助(76946)
成果(67162)
重点(59747)
(59644)
(57702)
课题(57617)
(57243)
创新(53355)
(49630)
科研(49600)
国家社会(49200)
期刊
(194446)
经济(194446)
研究(125507)
中国(95931)
(66429)
学报(64388)
(63986)
管理(61270)
科学(59641)
教育(56148)
大学(49421)
学学(46002)
农业(44733)
(41822)
金融(41822)
技术(40367)
业经(32688)
财经(30429)
经济研究(30134)
(26241)
问题(24878)
(24447)
技术经济(21590)
图书(21353)
统计(21042)
(20777)
科技(20208)
(19905)
(19737)
理论(18591)
共检索到646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永辉  谭正  
中国城乡分立的二元化住宅建设用地制度已经不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发展目标,有必要进行改革。依据区位理论和宅基地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将宅基地分为三类,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践也因其所处的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体现出了不同的特征。通过比较,我们认为要因地制宜,选取不同模式对宅基地进行整理,在此过程中市场主导、节余土地保留集体所有权、允许宅基地使用权跨区流转的模式更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利益,同时,土地收益的分配也要考虑保护农民权益。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培原  曹荣林  何为  
本文对中国农村宅基地的制度特征进行了阐述,梳理了关于农村宅基地的政策演变,并对城乡宅基地制度差异做了深刻比较,提出城乡统筹发展要求。根据级差地租理论、区位理论和宅基地空间分布特征将农村宅基地划分为城区内宅基地、城乡结合部宅基地和城市规划范围以外的宅基地三种类型,然后对相应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与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文末提出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相关建议和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晓玲  
构建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是新医改的重要任务之一,广东省湛江市积极探索将商业保险引入城乡社会医疗保险的新模式,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建立了湛江实践的理论分析模型,其实质是通过增值再保险的方式,将医保基金部分支付和管理职能外包给商业保险机构,形成了"一次投保+二次分保+第三方协同管理"的城乡一体化健康保障模式。与其他地区实践相比较,湛江以较小的成本和代价确保了制度平稳衔接,提高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但也存在合法性争议、管理外包风险、经营目标冲突等局限性,能否实现突破是该模式可持续的关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守英  熊雪锋  
作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和全国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四川省泸县通过宅基地取得和成员权保障、宅基地有偿退出及使用、节余宅基地的市场化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为探索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民财产性权益的实现、城乡融合、乡村产业发展和村庄转型提供了一定的制度推动力。制度创新改革宅基地取得方式。村民申请使用宅基地,严格按照"定人定面积"原则,即3人及以下户按3人,4人户按4人,5人及以上户按5人。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龚涛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是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现行的涉及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有关政策和法律,与农业用地、其他非农建设用地相比显得较为薄弱,甚至还自相矛盾。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根本问题是制约经济结构转型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对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的创新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明华  李德燊  
本文通过对直接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二元体制的分析,提出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对户籍、就业、保障、土地、行政管理等制度进行创新,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和城乡融通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并建立起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土地流转机制和廉洁高效的城镇管理体制,以彻底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作培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和实际情况表明 ,制度创新是决定城乡统筹发展进程、发展水平和质量的关键所在。根据目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当务之急是必须进行一场制度革命 ,大力推进我国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税费制度、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江丕贤  
当前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农村经济社会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具有阶段性特征的重大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在此过程中农村金融需求出现的变化和特点,农村金融供给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金融服务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莹  张丽娟  
"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结构的现状,在我国主要的是建国后通过一系列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而形成的人为的"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社会结构是当代中国不同于任何发展中国家的显著特征,是有中国特色的"三农问题"的要害和根源。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打破以"二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城乡分治格局,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最后建立起城乡互补互促、共同进步,平等和谐的经济发展新格局。这必然要进行制度创新,文章分析影响"二元"经济的制度原因,探讨城乡统筹中的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姚如青  朱明芬  
研究目的:探讨源于中国推进工业化目的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在城镇化中演化的特征和原因。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法和经济学与产权博弈论。研究结果:近年来行政配置取向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得到固化和强化,既是由于中央政府基于耕地保护的政策目的,也是由于这种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能让地方政府获得城镇化收益。但是,随着城乡人口流动和城镇化持续推进,使得农村地区的宅基地利用越来越需要市场配置取向。研究结论:当前阶段推进市场配置取向代替行政配置取向,可以结合区域特点实施双轨化配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智利  先静  
为避免进一步加重我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的现象,结合我国目前的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增减挂钩"政策以及户籍制度,创新性地设计出农村宅基地置换住房券制度,并提出实施该制度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梦琳  
本文通过横向对比解读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的制度特征以及纵向总结考察模式的整体演化或变迁路径,认为各地因采取的方法与路径不同所产生的效应及其显著程度不同。其中,市场主导、宅基地跨区域流转更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农民利益维护,但目前尚没有一种模式已经完全具备上述特征。因此,未来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应强调以农民为交易主体的市场竞争性原则,突出远距离的跨区域流转,注重政府的引导与规范,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同时还应协同相关制度的建设与改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小  
农村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规定了农民宅基地所有权的集体属性,而在具体的产权实践中,农民对宅基地的产权认知越来越趋向于私有化。宅基地产权的地方性建构意味着对土地产权的讨论必须进行"在地化"的理解,S村宅基地制度的在地化实践以及土地管理权的上收为农民提供了富有弹性的私人化实践空间。同时,基于地方性共识的农民宅基地需求同该制度空间相耦合,共同形塑了农民对宅基地属性的私化认知。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袁铖  
现行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存在着宅基地使用权不可转让性与农村住房所有权可转让性、农村宅基地物权与政府公权的矛盾。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缺失严重制约经济结构转型。实行农村宅基地立法理念转变,制定农地分区法,进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是化解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的现实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馨  邱骏  林超  
由于我国各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状况差异巨大,宅基地制度改革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差异明显。为全面考察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分化规律和系统总结评价宅基地制度改革成果,本文从政策环境视角构建了"人地关系—产业发展"分析框架,尝试厘清人地关系、产业发展与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互动机理。根据人地关系和产业发展两个维度提出功能统筹型、集约优先型、以地兴业型、资产激活型四种改革模式。利用2015年中央授权的15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的改革政策和实践效果进行验证分析,探究人地关系和产业发展程度对宅基地居住功能保障和财产功能显化的实际作用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类型地区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建议,强调宅基地制度改革应重视改革前的政策环境,坚持差异化的改革导向,因地制宜制定改革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