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7)
2023(10500)
2022(8823)
2021(8018)
2020(6324)
2019(14371)
2018(13972)
2017(26285)
2016(14273)
2015(15674)
2014(15762)
2013(15516)
2012(15024)
2011(13851)
2010(14326)
2009(13108)
2008(12879)
2007(11663)
2006(10964)
2005(10272)
作者
(41483)
(34496)
(34454)
(32594)
(22389)
(16514)
(15488)
(13425)
(13291)
(12709)
(11995)
(11557)
(11391)
(11124)
(11122)
(10732)
(10245)
(10068)
(9999)
(9910)
(8885)
(8570)
(8386)
(8094)
(7833)
(7830)
(7780)
(7741)
(7122)
(6889)
学科
(65474)
经济(65402)
管理(38876)
(38627)
(28161)
企业(28161)
(24404)
中国(23470)
地方(22588)
方法(18378)
业经(17148)
农业(16648)
(15808)
数学(15714)
数学方法(15460)
(13285)
(12893)
(12679)
银行(12664)
(12373)
(12123)
金融(12123)
(12060)
地方经济(11943)
(11817)
贸易(11798)
(11621)
(11368)
环境(10331)
发展(9988)
机构
学院(202983)
大学(199418)
(87401)
经济(85362)
研究(78151)
管理(74015)
理学(61358)
中国(61331)
理学院(60588)
管理学(59641)
管理学院(59219)
科学(45166)
(43981)
(42384)
(39733)
中心(35758)
研究所(35408)
(35299)
(34670)
财经(31047)
(29817)
师范(29575)
北京(28495)
(28363)
(28007)
(27481)
业大(27128)
农业(26659)
经济学(26292)
(25875)
基金
项目(126258)
科学(99762)
研究(97557)
基金(89154)
(77106)
国家(76352)
科学基金(64612)
社会(62079)
社会科(58799)
社会科学(58788)
(50455)
基金项目(45675)
教育(43829)
(42364)
编号(40322)
自然(38589)
自然科(37671)
自然科学(37661)
自然科学基金(36961)
资助(36232)
成果(34294)
(33903)
课题(29777)
重点(28869)
发展(27922)
(27681)
(27429)
(26419)
国家社会(25347)
(24758)
期刊
(112264)
经济(112264)
研究(69348)
中国(51568)
(36222)
(31490)
管理(30359)
学报(28340)
教育(28326)
科学(28159)
(26977)
金融(26977)
农业(24482)
大学(22500)
学学(20883)
业经(20261)
技术(18460)
经济研究(17483)
财经(15530)
问题(14372)
(13565)
(12130)
(11679)
世界(10469)
国际(10424)
图书(9909)
技术经济(9890)
(9882)
论坛(9882)
(9867)
共检索到342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进祥  
本文从空间、产业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分析了城乡经济和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内涵,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取向,即实现城乡平等和增加农民收入、制度创新和调整分配格局,建立城乡联盟的统一战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柯春晖  
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教育政策在价值取向和目标上长期带有城市倾向,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政策议程和博弈机制缺乏,政策不稳定、效果差。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政策应确立起以人为本、公平均衡、质量效益、政府责任等新的价值取向。在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确保农村教育及时进入公共政策议程,建立起有效的教育政策评估和反馈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锡良  齐稚平  
本文对城乡统筹建设中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思路进行了总结。从如何实现金融业的城乡统筹发展、金融如何促进经济的城乡统筹、如何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三个问题着手提出三个研究视角,简要分析城乡统筹建设中金融发展问题,为后续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长云  
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之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的重要内容,使其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分。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统筹城乡发展越来越成为相关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自觉行动。但是,要真正将统筹城乡发展落到实处,需要协调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晓理  
先进生产方式及相应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弘扬先进的人文精神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以这一思路制定方针政策,加强宏观调控,才能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大发展,才有人类美好的未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华鸣  施建刚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价了我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对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各省级地方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明显低于东中部,纯技术效率低下是造成其综合技术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需要从投入的管理水平和利用的合理性上加以改进;东部地区的纯技术效率虽高,但规模效率较其他两个地区要低,因而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合理调整投入规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卢中原  侯永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中国至202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去年十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内容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诸多领域。其中,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可以理解为,要保持发展的连贯性,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中国将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两大关键举措,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佐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虽然取得了高速发展,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从1985年的1.7倍扩大到2002年的3.1倍;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现金消费支出差距从1985年的2.2倍,扩大到2002年的4.1倍。如果将农民的实物收入、生产性投入和市民的非货币收入等因素考虑进来,则差距达到惊人的6倍。而农业滞后于工商业发展、农村滞后于城市发展、农民与市民相比生活相对贫困的"三农"问题,也已成为当前各种矛盾的焦点,必须尽快予以解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娟  
现阶段体制和政策障碍极大地制约着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城乡二元体制和政策缺陷是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镇化率较快提升,但仍明显落后于东中部甚至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二元体制与政策缺陷更为明显和突出。本文首先分析目前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接着梳理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的体制和政策成因,进而在借鉴成都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现代田园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创新和政策措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重庆市税务学会课题组  许大卫  廖兵  
本文从分析统筹城乡发展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入手,梳理了重庆市在建设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过程中,财税政策发挥作用的着力点,进一步提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寇铁军  梅玉良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是由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城乡分离制度以及公共分配制度等多种因素相互耦合并经长期演化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历史逻辑性和刚性。运用恰当的财政政策,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冠豪  
新中国成立以来,非均衡发展的战略使我国形成了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本文对二元经济理论的演进路径进行了梳理,提出我国财税政策要从保障城乡公民基本权利、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农村专业化水平与分工等方面支持统筹城乡发展,并对财税体制进行相应变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华东  
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下,西部工业发展面临新的战略调整,其中主要是工业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工业空间组织结构三大调整。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主要应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主要应注重发展龙头型工业企业尤其是县域龙头型工业企业。调整工业空间组织结构,则主要应突出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尤其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同时,推进工业园区化和园区产业化。重视和解决好这三大结构调整,是现阶段西部地区进一步统筹城乡工业发展的深层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