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7)
- 2023(10256)
- 2022(8370)
- 2021(7497)
- 2020(5815)
- 2019(13341)
- 2018(13122)
- 2017(23874)
- 2016(13031)
- 2015(14674)
- 2014(15154)
- 2013(14853)
- 2012(14186)
- 2011(13182)
- 2010(13897)
- 2009(12951)
- 2008(12831)
- 2007(12002)
- 2006(11209)
- 2005(10462)
- 学科
- 济(61951)
- 经济(61863)
- 业(34258)
- 管理(31918)
- 农(30010)
- 中国(24530)
- 地方(23271)
- 企(21921)
- 企业(21921)
- 农业(20347)
- 业经(18271)
- 方法(14752)
- 发(14616)
- 制(13465)
- 财(12650)
- 银(12245)
- 银行(12237)
- 融(12044)
- 金融(12043)
- 行(11973)
- 学(11790)
- 发展(11678)
- 展(11641)
- 数学(11288)
- 数学方法(11132)
- 地方经济(11018)
- 理论(10050)
- 教育(9514)
- 农业经济(9472)
- 环境(9439)
- 机构
- 学院(189629)
- 大学(185682)
- 济(77446)
- 经济(75355)
- 研究(70880)
- 管理(66797)
- 中国(56009)
- 理学(54518)
- 理学院(53813)
- 管理学(52971)
- 管理学院(52594)
- 京(41551)
- 科学(40607)
- 财(38040)
- 所(35349)
- 农(34862)
- 江(33563)
- 中心(33513)
- 研究所(31149)
- 范(30088)
- 师范(29854)
- 财经(27611)
- 州(27265)
- 北京(27172)
- 省(25711)
- 农业(25458)
- 院(25398)
- 业大(25327)
- 经(24731)
- 师范大学(23552)
- 基金
- 项目(113186)
- 研究(90978)
- 科学(88628)
- 基金(77442)
- 家(65689)
- 国家(64889)
- 社会(57889)
- 科学基金(55024)
- 社会科(54310)
- 社会科学(54303)
- 省(47182)
- 教育(41284)
- 基金项目(39952)
- 编号(39337)
- 划(38054)
- 成果(34293)
- 发(31452)
- 自然(30588)
- 资助(30544)
- 自然科(29786)
- 自然科学(29779)
- 课题(29439)
- 自然科学基金(29194)
- 发展(26181)
- 重点(25847)
- 展(25708)
- 年(24485)
- 部(24204)
- 性(23374)
- 创(23266)
- 期刊
- 济(109184)
- 经济(109184)
- 研究(66076)
- 中国(54010)
- 农(39569)
- 教育(32162)
- 财(28248)
- 管理(26269)
- 学报(25853)
- 农业(25826)
- 科学(25798)
- 融(24720)
- 金融(24720)
- 业经(21181)
- 大学(21002)
- 学学(18919)
- 技术(18206)
- 经济研究(15286)
- 问题(14008)
- 财经(13765)
- 图书(12849)
- 经(12024)
- 业(11026)
- 农业经济(10972)
- 农村(10818)
- 村(10818)
- 发(10327)
- 版(10065)
- 书馆(10049)
- 图书馆(10049)
共检索到328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克帅 刘彦随
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为促进乡村空间重构、优化城乡格局提出了新要求。中心村镇是连接城市和散乱村庄建设的纽带,通过推进一定乡村地域的组织、产业和空间"三整合",可以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与健康发展,中心村镇建设的科学规划与决策也亟需相关理论支撑。以乡村地理学、乡村规划学和乡村社会学等领域为背景,着眼于空间、时间和主体3个维度,对增长极理论、中心地理论、农业区位论、经济成长阶段论、空心村生命周期理论、社区(公众)参与等中心村镇建设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分析,探讨了这些理论在我国中心村镇建设与规划中的应用,认为中心村镇建设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分类指导我国中心村镇建设的实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伟 王芬
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农业低碳绿色转型的必然之选。城乡融合发展将实现城市、农村行政区划的合二为一,优化要素配置、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村产业链升级优化,以此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可加速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助推农村能源结构的现代化转变,并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加速村镇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推广。未来应进一步以盘活农村“地、人、物”为前提,通过制度变革有效消除城乡资源充分、全面、平等流动的行政障碍、经济障碍与技术障碍,将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更彻底的贯彻于农村农业生产运营过程中,推动科技创新在农业农村得以更全面的利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晓冰
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决策的基本要求是城乡互通、城乡协作、城乡协调、城乡融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具有特点不尽相同的阶段性,困难点在农村社会,根本在于体制和机制,最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本文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城乡劳动就业与人口布局等问题作一些思考。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新农村建设 城乡社会和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受祜
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从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农业部门本身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历史任务,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三农”问题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全局上来统筹和解决。城乡一体化准确地反映城市和乡村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在城乡联系的层面上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城市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使之成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改变二...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现代化 城市化 统筹城乡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燕
当前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大,统筹城乡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2010年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延安率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决策,延安率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应以城镇发展为重心,这是缩小延安城乡差距,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统筹城乡发展中城镇化建设问题进行一些理性探讨。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城镇化 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金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破除公共产品城乡二元供给体制,把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纳入到城乡一体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中来,在统筹城乡发展中逐步构建起完整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农村公共产品 公共财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耀
当前,我们应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将小城镇的功能特性定位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使小城镇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介质,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目标。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城镇化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工程。
关键词:
小城镇 统筹城乡 协调发展 介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元元 杨刚强 江洪
城乡统筹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又在于小城镇的发展。只有小城镇的发展才能真正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以及大城市的"城市病"和农村"空心化"等问题。加快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进程,已经成为中部地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城乡统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肖飞
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通过乡村游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已成共识,但各地产品形态却基本雷同。这些产品的投入者和经营者大多并非来自农村,农民并没有成为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旅游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中还没有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林 王雅琳
城乡发展是当前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重大举措。大力发展功能城市化、规模小型化且与农村经济紧密相联的小城镇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以最小成本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最佳载体和重要支撑。借鉴国际小城镇发展经验,剖析青岛小城镇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建立功能清晰,衔接协调的城乡规划体系、加强综合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务实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承载力及重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小城镇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协调等是实现青岛跨越式发展之良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彭京华
实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是我国根据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突出矛盾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对统筹制度保障机制提出了政策性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统筹城乡 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隗玮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的要求和部署,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五个“统筹”,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客观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必须抓好着力点,使城市和乡村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本文结合安徽省的实际,分析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因,探讨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思路,为制定有关政策措施提供有益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统筹 城市 农村 经济 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寇铁军 梅玉良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是由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城乡分离制度以及公共分配制度等多种因素相互耦合并经长期演化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历史逻辑性和刚性。运用恰当的财政政策,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梦熊
文章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质和目的、动力和主体,以及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是对城乡分割发展方式的根本否定。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尊重农民的利益,尊重农民的权利,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必须摒弃传统道路,走出一条农民作为主体主动参与的工业化城镇化新路。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改革,核心是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改革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发展 一体化 体制改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景明
随着城市扩张和城乡统筹的开展,乡村旅游作为"统筹"的手段之一,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各级政府及民众对发展旅游热情不断升温,乡村观光、度假和节庆受到普遍追捧。与此同时,新的乡村旅游模式也不断涌现,例如游客与当地村民集资修建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