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2)
- 2023(9892)
- 2022(8361)
- 2021(7555)
- 2020(5867)
- 2019(13174)
- 2018(12811)
- 2017(23755)
- 2016(12702)
- 2015(14201)
- 2014(14098)
- 2013(13740)
- 2012(13191)
- 2011(12139)
- 2010(12632)
- 2009(11447)
- 2008(11357)
- 2007(10716)
- 2006(9903)
- 2005(8921)
- 学科
- 济(58567)
- 经济(58401)
- 业(36786)
- 管理(33574)
- 企(29542)
- 企业(29542)
- 中国(22324)
- 农(22110)
- 地方(20151)
- 业经(18487)
- 方法(15543)
- 农业(14950)
- 财(12231)
- 发(12135)
- 制(11150)
- 和(11050)
- 银(10785)
- 银行(10775)
- 地方经济(10707)
- 融(10638)
- 金融(10636)
- 行(10567)
- 数学(10552)
- 理论(10485)
- 数学方法(10423)
- 学(10054)
- 贸(9702)
- 贸易(9688)
- 发展(9477)
- 展(9454)
- 机构
- 学院(182803)
- 大学(177896)
- 济(74238)
- 经济(72461)
- 研究(67952)
- 管理(66831)
- 理学(55686)
- 理学院(54944)
- 管理学(54123)
- 管理学院(53738)
- 中国(51281)
- 科学(39514)
- 京(39149)
- 财(35130)
- 所(34221)
- 研究所(30520)
- 中心(30502)
- 江(30232)
- 农(29742)
- 范(28217)
- 师范(28005)
- 财经(26382)
- 北京(25432)
- 州(24628)
- 院(24337)
- 经(23621)
- 业大(23373)
- 农业(22225)
- 师范大学(22111)
- 省(21559)
- 基金
- 项目(113853)
- 科学(89905)
- 研究(89741)
- 基金(79312)
- 家(68385)
- 国家(67283)
- 社会(58602)
- 科学基金(57048)
- 社会科(54323)
- 社会科学(54305)
- 省(46529)
- 基金项目(41035)
- 教育(40639)
- 编号(38408)
- 划(38260)
- 成果(32851)
- 自然(32618)
- 自然科(31804)
- 自然科学(31797)
- 自然科学基金(31220)
- 资助(30926)
- 发(30787)
- 课题(27892)
- 重点(25818)
- 发展(25331)
- 展(24856)
- 部(24240)
- 创(23832)
- 国家社会(23250)
- 年(23086)
共检索到303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唐晓平
统筹城乡发展之所以在"五个统筹"中位居首位,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我国建设和谐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只有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我国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战略,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在重庆和成都市,是我国改革推进模式的重大转变,标志着西部地区已具备进行先试先行的条件和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铁明太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统筹城乡发展进程当中所存在的矛盾,提出了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统筹 城乡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顾馨梅 苏君阳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应坚持主导性、渐进性、发展性、系统性原则,要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配套制度、城乡合作机制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保障。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统筹 城乡:职业教育 发展战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颜新长 侯沛
社会和谐是一个多层次的总体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基础和前提。自然是人类存续和发展的首要条件。重建人与自然平衡,走向和谐发展之路,要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先进的社会制度为保证。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和谐社会 发展观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庆刚
城乡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当前城乡关系问题的焦点则在于当代的户籍管理制度。本文运用新制度主义的方法,剖析了该户籍制度的基本特征,进而指出了它在各时期对城乡关系的不同影响。目前它与市场化改革总方向是不相适应的,但仍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改革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户籍制度,改革的重难点则集中在公共品供求紧张、本地人和外来人矛盾尖锐的一些城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端计
和谐社会的构建不可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之上。中国剩余城乡贫困问题大量存在的现状特征既是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之一,又凸现了中国目前城乡反贫困政策中"双轨制"模式的局限性。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城乡反贫困模式的并轨。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贫困 反贫困 双轨制 并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明智 肖翠云
统筹城乡反贫困模式是目前城乡贫困人口此消彼长现状的必然需求、是现行反贫困政策的边际效益递减的内在要求;统筹城乡反贫困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的损失,更好的体现社会公平;统筹城乡反贫困模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统筹 城乡 反贫困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振国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社会差距拉大,发展不均衡,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最突出的矛盾。教育差距是社会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的研究表明,教育差距的程度和拉大的速度在许多方面比经济更严重。缩小教育差距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保障。消除教育贫困,逐步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要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道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关键时期的客观需要,也是解决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不协调、不和谐因素的迫切要求。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但必须明确的是,并非所有的发展都必然能带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只有公平的发展才能带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发展,而且需要公平,二者缺一不可。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发展 公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伟 杨建伟
本文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层面上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从长远来看,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表现,也是实现“五个统筹”的必然途径。文章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现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都要求我们彻底摒弃“末端治理”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建立循环经济范式,积极进行循环经济的实践,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蓝梅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新命题。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和谐、全面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创造的丰厚的物质财富,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一个和谐社会必定是人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和民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任务。今年7月-8月,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五部委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第五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全国高校十余位教育学科的教师参加了该期研修班。研修期间,大家围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撰写了相关研究论文。本刊特刊发有关学员的研究成果,以推进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