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07)
- 2023(21444)
- 2022(17961)
- 2021(16768)
- 2020(13975)
- 2019(31900)
- 2018(31543)
- 2017(60233)
- 2016(32422)
- 2015(36484)
- 2014(36151)
- 2013(35992)
- 2012(33481)
- 2011(30183)
- 2010(30795)
- 2009(29230)
- 2008(28719)
- 2007(26130)
- 2006(23133)
- 2005(21160)
- 学科
- 济(141273)
- 经济(141082)
- 业(114903)
- 管理(103737)
- 企(93843)
- 企业(93843)
- 方法(56579)
- 农(54118)
- 数学(46235)
- 数学方法(45697)
- 财(41406)
- 业经(40241)
- 中国(39825)
- 农业(36325)
- 地方(32602)
- 制(31733)
- 务(26518)
- 财务(26452)
- 财务管理(26395)
- 技术(25642)
- 企业财务(25021)
- 贸(24568)
- 贸易(24545)
- 学(24208)
- 易(23789)
- 理论(23681)
- 银(23587)
- 银行(23547)
- 融(22899)
- 金融(22894)
- 机构
- 学院(465904)
- 大学(459397)
- 济(195246)
- 经济(191158)
- 管理(182002)
- 研究(154955)
- 理学(154862)
- 理学院(153222)
- 管理学(150782)
- 管理学院(149898)
- 中国(122328)
- 京(97399)
- 财(93122)
- 科学(91387)
- 农(83726)
- 所(77574)
- 江(74464)
- 中心(73372)
- 财经(71849)
- 研究所(69242)
- 业大(68189)
- 经(65014)
- 农业(64213)
- 北京(61381)
- 范(59728)
- 师范(59160)
- 州(58858)
- 经济学(58577)
- 院(55537)
- 经济学院(52750)
- 基金
- 项目(300431)
- 科学(237868)
- 研究(224255)
- 基金(216562)
- 家(186561)
- 国家(184807)
- 科学基金(160300)
- 社会(143739)
- 社会科(136019)
- 社会科学(135984)
- 省(120454)
- 基金项目(114546)
- 教育(103009)
- 自然(101203)
- 划(99111)
- 自然科(98857)
- 自然科学(98827)
- 自然科学基金(97092)
- 编号(92109)
- 资助(87163)
- 成果(74516)
- 发(68171)
- 重点(67196)
- 部(66244)
- 创(65874)
- 课题(63927)
- 创新(61015)
- 国家社会(59050)
- 制(58389)
- 教育部(57121)
- 期刊
- 济(230361)
- 经济(230361)
- 研究(138865)
- 中国(102855)
- 农(81981)
- 财(75909)
- 管理(72206)
- 学报(66780)
- 科学(64830)
- 农业(55266)
- 大学(52677)
- 教育(51994)
- 学学(49678)
- 融(49370)
- 金融(49370)
- 技术(44955)
- 业经(41725)
- 财经(36021)
- 经济研究(34326)
- 经(31095)
- 问题(30566)
- 业(30006)
- 技术经济(25071)
- 版(23039)
- 贸(22244)
- 世界(22092)
- 现代(21859)
- 科技(21726)
- 统计(21703)
- 商业(21685)
共检索到723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承伟 覃志敏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村市场化的产物,其组织形式的发展、演进与外部制度环境紧密相关。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建设缺位下的城乡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和农业发展资源(农村精英、资金等)迅速流入城市,农业粗放化经营、土地撂荒,农业产业化扶贫遭遇困境。本文对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下的涪陵区园区产业扶贫案例研究表明,新阶段的城乡统筹发展系列制度安排,促进了生产诸要素资源向农村和农业的回流与聚集,是我国产业扶贫走出困境、实现组织形式创新的重要契机。而涪陵区园区农业产业扶贫机制既形成了城乡农业产业化发展诸要素资源的优化整合,又实现了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和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承伟 覃志敏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市场化的产物,其组织形式的发展、演进与外部制度环境紧密相关。本文深度分析了重庆市涪陵区农民创业园产业化扶贫案例,阐述了该案例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具体运作组织架构、运作模式和过程,提出了以农民创业园区为平台、以扶贫责任书为纽带的贫困农民自我发展扶贫机制。本文并讨论了城乡统筹发展下政府在贫困地区产业化扶贫机制中的角色和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同全 杜晓山
金融扶贫是解决农村欠发达地区中低收入人口发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近年来在农村金融市场有许多积极发展的情况下,农村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扶贫问题普遍尚未找到良好解决对策。重庆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是在扶贫小额信贷项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取股份合作制形式,建立了会员互助、信用小贷、方便快捷、内部管控和精准扶贫等机制,有效地解决了金融扶贫的"市场失灵"、资金短缺、"公益失灵"、激励不足和风险难以把控等难题。这种新型的农村合作金融形式得到了重庆市和开县两级党和政府的支持,可以在重庆及全国范围内借鉴和推广,并应支持大中型金融机构与这样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合作,增强金融扶贫的力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彦明
重庆市石柱县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探索出以股权收益扶贫、基金收益扶贫、信贷收益扶贫为基本内容的扶贫发展模式,论文在分析总结这一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将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和金融支持有机结合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彦明
重庆市石柱县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探索出以股权收益扶贫、基金收益扶贫、信贷收益扶贫为基本内容的扶贫发展模式,论文在分析总结这一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将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和金融支持有机结合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关键词:
银行 金融机构 贫困户 石柱 产业 重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元春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带动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实现就业增收、脱贫致富的"助推器"。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要发挥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助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脱贫富民融合发展,还需要重点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中面临的政策、融资、人才科技支撑等难题。重庆市按照国家精准扶贫的要求,立足区域实践,通过"强技能、促创业、带就业、助增收"策略,助力农民工返乡创业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人社部门服务农民工返乡创业来落实扶贫工作提供地方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
农民工 返乡创业 脱贫攻坚 精准扶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丽
城乡统筹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城乡产业的现状以及城乡产业分割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乡产业关联度,以政府为主体、以深化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推动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城乡统筹 产业融合 城乡产业分割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治伟
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40个区县中超过三分之一为贫困县,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从长远发展看,要振兴重庆的产业发展,实现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统筹发展,应以主导产业培育为核心,以中心城市和次级中心城市为依托,借助城镇网络的渗透,以产业带形成为途径,来推进重庆产业集聚的发展。
关键词:
城乡统筹 产业集聚 主导产业 产业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巫昊燕
[目的]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研究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以期为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也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方法]以重庆市14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为研究区域,系统分析该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模式,采用平均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平均分布密度,探究境内194个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1)重庆市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发展模式主要有高科技农业园、农家乐、乡村自然景观和乡村人文景观,其中农家乐是数目最多的类型。(2)各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ANN值均小于1,说明这些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均呈集聚分布。(3)各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乡村旅游资源分布密度差异较大,其中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平均分布密度最高,为61.15个/万km~2,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平均分布密度最低,仅为27.09个/万km~2。[结论]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乡村旅游资源数目还比较少,各地之间存在差异,今后应从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开拓发展模式、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桂君 孙畅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分配结构及其发展进程和水平。分析发现,万州区与涪陵区在产业结构上都存在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与其吸纳劳动力的比重不一致的现象,其中,涪陵区第二产业比重较大但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弱,而万州区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要弱于涪陵区。两地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改善就业结构,充分吸纳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
关键词:
万州区 涪陵区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会战
在我国的精准扶贫实践中,旅游扶贫作为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贫困问题的复杂性与长期性,巩固拓展旅游脱贫攻坚的成果仍任重而道远。后扶贫时代,如何通过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的创新,实现脱贫的可持续性,对于具备一定旅游发展基础与条件的乡村来说至关重要。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张琦等编著的《扶贫机制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全面阐述了扶贫攻坚机制创新的目标任务,对于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启示意义和实践启发价值。笔者在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增权视角下我国革命老区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创新与路径优化研究"(16XGL008)的研究过程中,结合该书关于扶贫机制创新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尝试基于增权视角创新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韦惠兰,白建明
妇女参与发展是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作为甘肃省扶贫攻坚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扶贫开发式移民工作,就不能不重视妇女的参与作用。如果对扶贫开发移民过程中妇女的参与作用认识不足,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是无形的,却会成为移民工作实施难以逾越的障碍,甚至会给移民工作带来难以逆转的严重后果,从而影响脱贫目标的实现。因此对迁出区与迁入区妇女现状的分析、对移民过程中妇女参与作用的研究、对存在问题的探寻,以及提出妇女参与发展的相应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金彦海 王俊霞 张海英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开发式扶贫的核心内容,是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资产收益扶贫是产业扶贫的重要制度创新,能够有效解决贫困户劳动能力不足、不具有市场意识、资产不足等问题,政府通过多种途径赋予贫困户资产,增加其资产收益,能够有效提升脱贫效率。在调研组对辽西北地区开展资产收益扶贫调研基础上,本文总结了辽西北地区开展资产收益扶贫的主要模式、资产来源、收益分配等基本情况,就开展资产收益的参与主体、利益联结机制、收益分配、资产整合、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八个方面完善举措和审慎推进的意见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谭淑豪 李旭然 廖贝妮
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是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龙头。本文运用DEA方法测算了重庆市涪陵区21家榨菜生产加工企业2006~2008年间的技术效率,并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这些企业技术效率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榨菜生产加工企业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1。影响技术效率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研发投入规模过小以及生产用工规模不合理;此外,购入原材料的价格成本也是影响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技术企业效率的关键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宾 于法稳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实施进入了关键期,尤其是对广大的山区,作为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实现精准脱贫任务重、时间紧。在此背景下,山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更关注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问题,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没有给予关注,由此可能会带来生态环境的安全隐患。为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可持续的成效,亟需以绿色发展理念,来引领未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基于此,本文在对重庆市武隆区和石柱县调研的基础上,剖析了山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实现山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目标,就必须坚持以绿色发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山区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