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18)
2023(7529)
2022(6245)
2021(6168)
2020(4950)
2019(11483)
2018(11552)
2017(19878)
2016(12353)
2015(14114)
2014(14382)
2013(13608)
2012(13308)
2011(12220)
2010(12561)
2009(11424)
2008(11584)
2007(10876)
2006(10016)
2005(9497)
作者
(36015)
(30091)
(29917)
(28636)
(19365)
(14714)
(13647)
(12061)
(11678)
(11302)
(10564)
(10300)
(9753)
(9692)
(9620)
(9537)
(9320)
(8992)
(8981)
(8882)
(7773)
(7551)
(7462)
(7201)
(7184)
(6824)
(6683)
(6655)
(6400)
(6347)
学科
(40196)
经济(40128)
管理(27295)
(25839)
教育(20324)
(18937)
企业(18937)
(18900)
中国(18811)
方法(13272)
(13069)
(12863)
农业(12817)
数学(11063)
业经(11007)
地方(10882)
数学方法(10708)
理论(10166)
(10068)
(8985)
教学(7903)
发展(7758)
(7635)
技术(6794)
(6791)
银行(6763)
(6575)
贸易(6568)
(6465)
(6347)
机构
大学(169801)
学院(165009)
研究(67677)
(55029)
经济(53216)
管理(50789)
中国(47339)
科学(42713)
理学(41521)
(41252)
理学院(40817)
管理学(39543)
管理学院(39236)
(36323)
(34619)
(33712)
师范(33399)
教育(33129)
研究所(32297)
中心(30888)
(30436)
(28526)
北京(27746)
师范大学(27181)
农业(26794)
业大(26016)
(24464)
(23944)
(23607)
技术(23128)
基金
项目(99922)
研究(77521)
科学(77483)
基金(66660)
(59151)
国家(58411)
科学基金(46971)
社会(44065)
教育(43252)
社会科(40945)
社会科学(40930)
(40573)
(37188)
编号(34425)
基金项目(33637)
成果(32374)
自然(30016)
自然科(29274)
自然科学(29261)
自然科学基金(28698)
课题(28557)
资助(28454)
重点(24474)
(23736)
(23201)
(23146)
(20783)
规划(20461)
(20002)
教育部(19511)
期刊
(73942)
经济(73942)
研究(63762)
教育(53832)
中国(52083)
(34562)
学报(30550)
科学(26407)
大学(23775)
农业(23272)
(23138)
学学(20737)
管理(19403)
技术(17410)
(17124)
金融(17124)
职业(13091)
业经(12079)
(10932)
财经(10459)
经济研究(10096)
(9635)
问题(9452)
图书(9437)
(9199)
(9042)
(9004)
论坛(9004)
技术教育(8485)
职业技术(8485)
共检索到289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立峰  
目前城乡义务教育投入的差距,一方面体现在当年的投入上,另一方面更重要地表现在累积投入的差距上,也就是说长期的非均等化投入造成的城与乡、中心城区与县镇之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上的差距。"新机制"是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新尝试,还需要不断完善,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已经或者可能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没有差异化的投入,即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倾斜投入,就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上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会继续扩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沈百福  
对我国经济指标的城乡差异分析表明 ,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略大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乡差异最大。而且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异有扩大的趋势 ,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然高于城市居民。对我国教育投入指标的城乡差异分析表明 ,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城乡差异远远大于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 ;小学生均经费的城乡差异是东部地区最大 ,而初中生均经费则是中部地区的城乡差异最大。根据上述分析结果 ,作者提出缩小中小学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 ,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等教育投入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元京  胡凯  张榉成  高振华  
本文通过测算1993~2007年城乡义务教育综合发展指数,得出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尚未实现均等化,并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投入战略、主体、方式三大转变,构造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投入新模式,争取在2020年战略机遇期内加速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元京  崔盛  
本文试图从城乡义务教育投入与服务之间的内在关系入手,研究从城乡分割条件下的逆向投入方式转向城乡统筹条件下的正向非均等投入方式,推动城乡义务教育由低水平普及阶段向高水平均等化阶段跨越的客观必然性。形成的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与不同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相适应,存在四种投入分配方式;评价了实施逆向投入方式造成了先进的城市教育与落后的乡村教育相并存的"二元结构"差别状况;提出了在2020年战略机遇期内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目标与彻底转变城乡投入分配方式的客观必然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袁连生  
教育投入和义务教育收费是涉及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大政策问题,也是公众多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对这些问题,人们有见仁见智的观点,笔者在此谈几点看法。 一、关于财政性教育投入的界定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称《纲要》)中,对财政性教育投人的内容规定为四个部分: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用于举办中小学的经费、校办产业税收减免。在国家教委财务司的教育经费统计中,将财政性教育投入增加了“其它财政性支出”,“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及社会服务收入中用于教育的支出”,但没有明确“校办产业减免税收”的具体数据。按1994年出版的《中国教育经费年度发展报告沪统计,199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桂华  
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但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为了有效地解决此问题,我们必须依靠政府行为,通过财政制度的安排,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杜文静  葛新斌  
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是我国城镇化的伴生现象和重要推动力。农村学龄儿童接受优质教育的诉求与规模化的向城流动,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态势。统筹城乡义务教育面临户籍制度藩篱、低重心配置格局、低层级投入主体三重困境。从根源上看,城乡教育发展困境是在公共福利与户籍捆绑、学校布局调整非科学、非常态和教育投入体变迁交叠作用下产生的。公民教育权益与户籍脱钩、资源布局重心提高、投入主体上移等是促进教育主动适应并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庞丽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所作出的重大时代性战略部署。2020年4月,在陕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宋乃庆  朱亚丽  
通过与全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重庆在2008年统筹城乡教育以来,1.师生比城乡差距在缩小但仍大于全国,城乡差距变化率高于全国(如小学段重庆为8.1%,全国为1.9%);教师中高级职称和提高学历城乡差距大于全国,且城乡差距变化率仍低于全国(如教师提高学历比,小学段重庆为0.2%,全国为3.6%;初中段重庆为1.9%,全国为3.1%);2.教育经费投入和办学条件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多数指标城乡差距变化率高于全国(如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段重庆为10%,全国为6.7%),但城乡差距仍然存在。为此,对该市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出了有关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龚锋  卢洪友  卢盛峰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受益"的三维视角,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城乡义务教育服务投入差距、产出差距和受益非均衡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城乡地区普通初中和小学师资力量的差距以及义务教育服务的生产效率差距,是导致城乡义务教育服务产出差距的重要原因;而城乡义务教育服务的产出差距以及城乡居民义务教育服务的偏好差异,又是导致城乡义务教育服务受益非均衡的重要原因。据此,本文认为,应着力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人才充实农村地区的师资队伍;同时,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增强农村居民对义务教育服务的偏好强度,最终实现从多维的角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服务的统筹和均等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建华  徐伟明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彭永渭  
九年义务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必须重视教材建设。人教社适应了这一客观要求,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编写出版了新教材。这套新教材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了三年之久。笔者从1996年春季开始,对辽宁省部分地区使用新教材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现将调查的情况归纳总结于下。 一、新教材富有时代的新特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使用新教材的教师们普遍反映,新教材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套基础教育教材。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编排和表述上,都富有时代的新特色,很好地贯彻和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被调查的399名初中教师和校领导评价新教材贯彻和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从很好、较好、一般、差、很差五个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水根  涂序洪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为给读者提供信息,本刊在信息之窗栏目分两期刊登2004年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有关数据资料。随着学龄人口下降与布局结构调整,全国小学学校数与在校生规模均呈下降趋势。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小学39.4万所,比上年减少3.2万所;招生1747.0万人,比上年减少82.4万人;毕业生2135.2万人,比上年减少132.7万人;在校学生11246.2万人,比上年减少443.5万人。本期刊登的小学事业数据均来源于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信息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