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08)
2023(4172)
2022(3231)
2021(3082)
2020(2193)
2019(4844)
2018(4725)
2017(9021)
2016(4832)
2015(5239)
2014(4898)
2013(4681)
2012(4267)
2011(3834)
2010(3784)
2009(3335)
2008(3205)
2007(2664)
2006(2373)
2005(2050)
作者
(13563)
(11904)
(11378)
(11155)
(7213)
(5781)
(5065)
(4607)
(4433)
(4145)
(4095)
(3990)
(3830)
(3669)
(3598)
(3510)
(3448)
(3390)
(3281)
(3195)
(2963)
(2819)
(2735)
(2673)
(2658)
(2627)
(2577)
(2418)
(2314)
(2297)
学科
(17155)
经济(17140)
土地(10755)
管理(9614)
(8624)
(7893)
(7071)
(5679)
企业(5679)
中国(5068)
农业(4889)
问题(4795)
经济学(4360)
业经(4152)
地方(4055)
环境(3762)
方法(3759)
(3709)
(3544)
(3510)
资源(3341)
(3320)
税收(3311)
(3269)
数学(3076)
数学方法(3017)
生态(2396)
(2293)
(2288)
贸易(2285)
机构
学院(62790)
大学(60613)
研究(24747)
管理(21723)
(20783)
经济(20184)
中国(19220)
理学(18313)
理学院(18032)
管理学(17627)
管理学院(17529)
科学(17498)
(14767)
(13744)
(12858)
研究所(11962)
业大(11892)
中心(11719)
农业(11619)
(10483)
(10198)
(10072)
(9994)
师范(9910)
(9250)
资源(8803)
北京(8315)
师范大学(8028)
科学院(7945)
农业大学(7919)
基金
项目(46906)
科学(37063)
研究(33620)
基金(33584)
(31074)
国家(30831)
科学基金(25331)
社会(20798)
社会科(19557)
社会科学(19552)
(18406)
基金项目(18301)
自然(16888)
(16491)
自然科(16353)
自然科学(16350)
自然科学基金(16014)
教育(14555)
编号(14064)
资助(11941)
重点(11412)
(11294)
成果(10616)
课题(10132)
(9943)
(9643)
计划(9430)
(9075)
创新(9064)
科研(9011)
期刊
(25759)
经济(25759)
中国(17370)
研究(16198)
(14002)
科学(12913)
学报(11788)
农业(9395)
大学(8419)
学学(8156)
(6947)
教育(6907)
资源(6716)
管理(6022)
国土(5822)
土地(5413)
业经(5366)
(4616)
(4313)
金融(4313)
技术(3936)
(3814)
科技(3408)
经济研究(3364)
林业(3289)
问题(3281)
业大(3255)
财经(3070)
农业经济(3049)
(2778)
共检索到94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春秋  许新国  吴文卫  余强毅  
[目的]从土地管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系统的文献综述与土地管理政策文件学习,发现当前我国土地管理信息化水平低,尤其是农村土地确权、农用地分等定级、征地补偿等工作的目标与实践并未完整统一。例如,当前农用地分等定级并未充分考虑土地的社会功能;此外农村土地确权暂时仅针对"土地承包权",这可能影响"三权分置"的深入实施;进而征地补偿"补多少"、"补给谁"的问题仍然无法彻底解决。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管理工作的条块分割,大量基础数据获取有限,网络化的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等。[方法]《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基于国土资源"一张图"发展土地管理"大数据"的战略构想,为统筹农村土地确权、农用地分等定级、征地补偿等工作提供了可行路径。[结果]从智慧农业观测与国土资源"一张图"相整合的思路出发,该文详细论述了构建以土地承包权为基础的土地管理"大数据系统"的可行方案。[结论]通过获取地块尺度、实时更新的"土地质量—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综合信息,提高土地管理数据获取能力和信息服务能力,更好服务我国土地管理与科学研究各项工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永芳  艾少伟  
研究目的:建立合理、完全、正当的土地补偿机制。研究方法:资料分析,理论分析。研究结果:在土地征收补偿中,不仅要对土地的资产价值进行补偿,而且要对土地的生态价值进行补偿,现行补偿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生态补偿缺失有着内在联系。研究结论:应从观念、制度、方法等层面完善和确立土地补偿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建春  
按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征收土地的补偿依原用途补偿,其补偿标准是依征收耕地为基准,其余参照补偿耕地执行。补偿耕地的标准分为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三个部分;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安置补助费依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志雄  张银银  丁士军  
补偿安置是征地政策的重中之重,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是解决当前征地矛盾高发态势的关键。通过对1949年以来我国征地补偿安置政策4个阶段和当前政策重点的阐释,有助于科学把握补偿安置政策的发展路径,以及揭示当前补偿安置政策的各种不足,如缺乏支持农民生计转型的长远思维、独立的养老保险资金安排、支持就业的可操作性措施、生计转型成本和城市融入成本的核算、平等协商机制等。当前征地补偿安置矛盾的本质是被征地农民生计转型需求与地方政府目标的冲突,试点"整村推进"的征地模式、逐步取消强制征地制度、尝试征地收益按比例分成、坚持就业支持与社会保障两手抓、适时出台《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条例》是下一步的政策选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明月  江华  
现行征地补偿标准严重偏低,亟待改革。在下一步改革中,要较大幅度提高征地补偿,已成为各方共识。是骤然提高还是逐步提高,需要审慎选择。骤然提高征地补偿将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应借鉴公房提租思路,逐步到位,方能避免诸多矛盾,减轻社会震荡,保证改革成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健  李珍贵  王庆宾  王柏源  
留地安置,即政府在征收土地时,根据征收规模,将部分农转用土地(一般为10%~15%)直接安排给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经营、使用,鼓励和扶持其兴办产业,以期通过发展二、三产业为失地农民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作为征地补偿安置方式的一种新探索,留地安置模式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深圳市政府为更好地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尝试了一项新政策,即规定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划出被征土地的5%作为留用土地,由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冯广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元庆  张嘉  
我国目前实行的征地补偿制度是一种效率较低,致使社会总福利损失的补偿制度,究其原因,是建国初期不健全的初始制度安排制约了后来制度变迁的路径,甚至在某个时期倾向于"锁定",导致很多合理的制度安排无法出台,造成众多农民利益受损,这种对已有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已经严重束缚了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妍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低,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而且影响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根据"特别牺牲说",在征地中应当确立按照"所有权人所失去的,而不是征收者所得到的"作为补偿原则。在我国特定的土地制度下,农村土地的市场价值不是征地中"所有权人所失去的",因而不应成为补偿的标准。农民在拥有土地时享受到的利益才是土地被征收后"失去的"内容。因此,需要正确评估失地农民的利益损失,按照农民在征地中"所失去的"为依据制定补偿标准和范围,才是保护农民利益的适合国情的有效方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润森  施国庆  乔祥利  曾雪婷  
在分析传统征地补偿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市的具体调查数据,指出传统思路的缺陷和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以土地保障功能为导向的征地补偿新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延强  岳永兵  
本文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梳理了承包经营土地的类型,对征地时定量定位和定量不定位承包经营土地的补偿安置方式进行了剖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雪峰  王冬艳  宋福春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土地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其中,土地征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即从被征用土地的权能构成出发,探讨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被征用土地的合理补偿标准,为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提供了一些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贾敬轩  郭丽华  郭宇  
由于我国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尚不完善、征地补偿方式单一等原因,农民土地利益受损严重。论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地方政府常用的四种征地补偿方式进行绩效评价及对比分析,并提出地方政府应基于地区发展现状和区位条件,采用适宜的补偿方式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使集体土地征地收益分配改革达到一个合理的利益平衡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术环  
征地补偿和生态补偿分别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要求,二者的依据表明,对被征土地必须进行生态补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