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1)
2023(10146)
2022(8530)
2021(7693)
2020(6217)
2019(14240)
2018(14024)
2017(26168)
2016(14160)
2015(15563)
2014(15495)
2013(15346)
2012(14921)
2011(13815)
2010(13806)
2009(12662)
2008(12772)
2007(11475)
2006(10341)
2005(9760)
作者
(44420)
(37115)
(36850)
(34883)
(23705)
(18037)
(16613)
(14324)
(14103)
(13372)
(12889)
(12356)
(12221)
(12034)
(11869)
(11410)
(11104)
(10935)
(10810)
(10693)
(9452)
(9353)
(9068)
(8600)
(8427)
(8366)
(8287)
(8114)
(7741)
(7470)
学科
(64125)
经济(64052)
管理(38332)
(36614)
(27793)
企业(27793)
中国(21010)
方法(20628)
地方(20315)
(17752)
数学(17439)
数学方法(17253)
(14868)
环境(14529)
业经(14461)
(13951)
(12749)
金融(12749)
(12318)
银行(12280)
农业(12228)
(12011)
(11865)
(11711)
贸易(11699)
(11447)
地方经济(11434)
(11272)
技术(10165)
(9464)
机构
学院(205057)
大学(204703)
(84800)
经济(82946)
研究(81532)
管理(71084)
中国(61465)
理学(59822)
理学院(59020)
管理学(57883)
管理学院(57530)
科学(51788)
(45795)
(43594)
(41753)
研究所(39564)
(39049)
中心(36145)
(33003)
农业(32926)
业大(32198)
财经(29937)
(29749)
北京(29454)
(28787)
师范(28373)
(27169)
(26795)
(26778)
经济学(26217)
基金
项目(134943)
科学(105146)
基金(96328)
研究(95549)
(86892)
国家(86139)
科学基金(71546)
社会(60544)
社会科(57364)
社会科学(57349)
(53831)
基金项目(49911)
自然(46368)
(45896)
自然科(45252)
自然科学(45235)
自然科学基金(44422)
教育(42382)
资助(39919)
编号(37027)
(35371)
重点(31648)
成果(30781)
(28971)
(28116)
发展(27793)
课题(27587)
(27331)
创新(26383)
计划(26103)
期刊
(101267)
经济(101267)
研究(64603)
中国(49363)
(39414)
学报(38027)
科学(33730)
(29330)
管理(28146)
大学(27865)
农业(26965)
学学(26318)
教育(24498)
(23825)
金融(23825)
业经(17053)
经济研究(16899)
技术(16360)
财经(14992)
(14365)
问题(13294)
(12968)
(11274)
国际(10942)
图书(10339)
世界(10338)
(10266)
科技(10209)
业大(9786)
资源(9484)
共检索到330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静  张力  谢丽君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阐述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内源性的基础上,从经济安全与对外开放、内需与外需、内资与外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等关系层面上探究了实现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均衡的环境支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梁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全面把握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将内外经济政策统一于国家的战略利益。目前国内发展的中心问题,是转变片面的GDP导向思路,确立国家竞争力导向原则。要以我为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处理好对外开放、独立自主和经济安全的关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邦君  
本文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以及更好地处理内需与外需、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关系等角度论述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蕴涵,并从发展国民经济全局和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出发提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应采取"4个相结合"的对策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松涛  
2003年11月底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正确判断和把握经济形势,提出200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着重强调做好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重要原则和重大问题。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金卓  孟昭名  
集中连片特困区受地理、气候、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经济发展落后,基础条件差,致贫原因复杂。贫困人员在地区环境影响下,处于人力、物质、社会资本负向叠加的困境中,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对区域和贫困人员进行干预要注重内源性发展动能的培育,消除对土地的严重依赖,破解产业发展的困境,不断提高地区和贫困人员对外交流的能力与意识,破除贫困人员"等、靠、要"思想。从产业规划、政策推动和文化助力等方面入手;重视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进,保证贫困人员积极参与,实现自我能力稳步提升。使贫困人员实现真脱贫,集中连片特困区实现真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杜曙光  李亚男  刘刚  
在要素无限供给的条件下,用动态分析重构杨格定理模型,以解答"封闭等于落后"的发展命题。把这个模型推广到开放条件下,可以准确地说明如何发挥国际贸易的作用,推动发展中国家走出产业结构僵化的困境。通过对产业间动态比较优势的分析,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由出口导向战略到进口替代战略转化的路径和逻辑过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长锁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发展与对外开放前景展望宋长锁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发展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个会议上,党中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尽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领导全中国人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裴长洪  
当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如何既通过对外开放走向世界市场和现代化,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地回答了这个时代命题,从而使中国的对外开放经验具有了世界性的开创性意义。中国的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统一是世人公认的事实。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探索自主渐进式开放规律、利用外资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更重视激发内生动力、以开放促进其他国家发展,是这个事实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强政治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以实体经济为中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是中国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理论启示。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通过实践来实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锦华  
对外开放是新中国60年,是中华民族近500年历史教训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治国理念。现在对开放讲得不够。开放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课题,世界在变,中国在变,开放的内容和形式都在变。但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开放是国家强盛之道的必由之路没有变。要看到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在继续开放中追求改革、完善,应对开放带来的各种挑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金清  刘庆富  张健  
银行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协调性一直是理论界和实业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在界定银行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性的基础上,系统给出了银行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性的判别方法,并对我国银行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协调性进行了判断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入世之前,银行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是协调的;在入世过渡期及过渡期结束后,银行业均表现为国内发展的相对不足;且与过渡期相比,过渡期结束后的协调性水平虽有所改善,但距离协调的开放状态仍有较大差距。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燕生  
30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其中一条重要经验,是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引入外来竞争压力,改变经济激励导向,促进了体制转轨大国和发展中大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今天,中国再次站到了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相对劳动力成本持续大幅上升,巨额外汇储备资产带来的宏观调整压力,说明出口导向和招商引资引领经济发展的外向型战略也到了需要转换的转折点。这个战略、体制和机制的调整,将改变过去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的基本格局,用内需、金融和技术创新引领未来的发展。开放将赋予新的内涵,用未来20年的时间构建中国的全球生产体系,将是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关键一步。全球引智、开放竞争、要素创新、国际合作,将是中国新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史丁莎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PPP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参与度仍然较低。由于中国PPP市场在制度建设、市场主体竞争力、市场准入等方面与其他国家PPP市场存在一定差距。与中国对外开放历程一样,PPP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应选择适合国情的PPP市场开放模式。文章在总结中国PPP市场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中国PPP市场应采用分阶段、渐进式的对外开放模式,并慎重选择PPP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实施策略,为PPP市场主体在部分领域融入国际竞争环境争取过渡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飞翔  
论对外开放与民族工业的发展·陈飞翔·当今时代总的趋势是经济生活日益走向全球化,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愈来愈广泛和深刻。与此同时,不同国家之间在经济领域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并没有缩小而是在相对地扩大。现实生活中这种全球化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梦奎  
一、关系中国现代化前途的两个大问题 (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比温饱阶段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为逐步满足这种要求提供了可能性,过去那种基于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代价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观念需要有相应的转变;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观念,经济改革初始阶段所产生的发展观念,需要有相应的转变;社会经济发展中实际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要求发展观的转变。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世界潮流,也是我国推进社会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