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2)
- 2023(324)
- 2022(288)
- 2021(301)
- 2020(252)
- 2019(509)
- 2018(528)
- 2017(979)
- 2016(589)
- 2015(609)
- 2014(654)
- 2013(665)
- 2012(587)
- 2011(521)
- 2010(523)
- 2009(512)
- 2008(541)
- 2007(466)
- 2006(414)
- 2005(346)
- 学科
- 农(3286)
- 财(2239)
- 业(2112)
- 济(1996)
- 经济(1994)
- 财政(1792)
- 农业(1756)
- 管理(1654)
- 政(1625)
- 农村(1368)
- 村(1368)
- 制(1082)
- 企(931)
- 企业(931)
- 制度(820)
- 度(820)
- 地方(736)
- 业经(690)
- 银(643)
- 银行(643)
- 行(614)
- 中国(606)
- 体(579)
- 策(569)
- 收入(541)
- 农业经济(535)
- 及其(500)
- 方针(482)
- 业务(478)
- 政策(475)
- 机构
- 学院(6671)
- 大学(6107)
- 济(3010)
- 经济(2930)
- 农(2817)
- 管理(2670)
- 中国(2259)
- 财(2209)
- 研究(2208)
- 理学(2193)
- 理学院(2171)
- 管理学(2145)
- 管理学院(2130)
- 农业(2083)
- 省(1344)
- 业大(1327)
- 江(1317)
- 中心(1290)
- 科学(1262)
- 京(1213)
- 业(1178)
- 所(1138)
- 财经(1136)
- 农业大学(1081)
- 经(1033)
- 银(997)
- 财政(987)
- 银行(967)
- 州(954)
- 研究所(954)
共检索到12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谭建立
至今20年中央关于我国三农问题发布13个"一号文件",说明其重要。国家在支持三农方面给予巨大财力拨付,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剖析这些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提出统筹各项三农资金,统一于财政拨付程序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谷有利
近年来,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中央及地方政府新增财力向"三农"倾斜的力度逐步提高,财政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对农业的账面投入绝对量增加幅度很大。据权威部门统计",十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达1.13万亿元,年均递增17%,是改革开放以来投入增加最多、增长速度最快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鸣骥
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安排,加强涉农资金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大举措,也是做好新形势下农业财政工作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涉农资金特别是支持农业生产类资金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益 屈君桥
我国于2022年1月启动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在基金统支环节,待遇资金拨付存在“逐级拨付”和“直接拨付”至县级专户两种模式,两者不同点在于中央政府拨付至县级专户的资金是否经由各省级和各市级专户,理论上对省市县三级政府的保费征缴行为与财政负担有不同程度影响。本文通过构建计量与精算模型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如果仍实行省际余缺调剂的全国统筹模式,2023—2050年累计财政负担为734万亿元;第二,“逐级拨付”模式不会改变征缴率,但累计财政负担较余缺调剂模式略微降低;第三,受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委托—代理”关系影响,在“直接拨付”模式下,省级和市级政府产生消极征缴保费的道德风险,累计财政负担较余缺调剂模式和“逐级拨付”模式均有所增加;第四,引入激励相容机制或延退政策均会降低“逐级拨付”和“直接拨付”模式下的累计财政负担,对“逐级拨付”模式的影响程度更大。因此,在全国统筹进程中应首选“逐级拨付”模式,如果选择“直接拨付”模式,应激励地方政府征缴保费并适时引入参量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传丽
一、引言伴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我国公办高等院校的办学体制正在悄然发生着实质性的转变:一是高校由政府统一管理的公益性事业单位逐渐转变成为面向竞争环境、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万明义
贫困县推进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既是提高财政涉农及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又是中央和省市相关涉农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投资体制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贫困县在推进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政策、脱贫攻坚规
关键词:
涉农资金 统筹整合 预算指标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潘新洲 李建坤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核省
足额征收按时拨付严格管理搞好行业劳保统筹●王核省延安市建筑行业劳保统筹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在全体统筹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下,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目前全市统筹工作已经形成制度化,程序化的管理体系,征收力度进一步加大,拨付工作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彩 张贵益 沈军 赵蕾
目前,我国财政支农与农村金融之间呈现的是分割和扭曲关系,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相互脱节影响了强农惠农富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金融支农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整合,构建强农惠农富农资金整合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金融支农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战略意义,构建了金融支农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推进金融支农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琪
目前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管理和使用上还存在一些值 得关注的问题:财政支农政策出现偏差,农业投入不足,比例失调;政 府财政用于农村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财政支农的财 权和事权界定不清,政府投资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挤占和挪用财政 支农资金;财政支农资金效益低等。应完善财政支农措施,加强财政 理财、用财、管财的职业意识和监管力度,加快公共财政支农体系建设。
关键词:
财政支农资金 问题 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萍
近年来,广西各级财政部门为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稳步推进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积极创新涉农资金整合方式,以搭建项目建设平台为突破口,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分别以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重大专项等多种平台,对涉农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涉农资金管理部门多的现状仍没有根本改变,导致资金统筹协调难、项目资金管理方式多样。因此,应进一步创新支农资金分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倪慎军 卫东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韶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农业和农村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要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农力度,在我国目前财政收入和支出规模相对较小的情况下,短期内难以实现。因而加强支农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比单纯强调扩大投入性支持更具有意义。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二是支农资金结构不合理。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益,成为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财政支农 财政资金 管理行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何宁伶 吴佶楠 高志刚 刘刚
随着经济的长足发展和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财政涉农专项资金规模日益扩大,资金管理使用显得越发重要。当前,在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完善。一是部门职责交叉不清,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有效协调机制,造成专项资金项目过多,相互协调沟通不够,导致项目综合效益偏低。二是专项资金使用分散,资金导向功能不强,严重弱化了涉农专项资金相对集中的优势,降低了统筹安排的能力,无法有效形成合力。三是专项资金管理滞后,跟踪问效机制不畅,缺乏与之相适应的绩效评价机制。一些地方疏于管理,监管手段不得力,监管力度不到位,整改措施不落实,致使监管工作流于形式,收效甚微。为了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必...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地方财政收入总量达到8827.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7倍。尽管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但财政收支矛盾始终十分突出。一方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北京市财政收入增速趋缓;另一方面,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各方面支出需求多,需要不断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