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13)
- 2023(19551)
- 2022(16741)
- 2021(15709)
- 2020(12947)
- 2019(29490)
- 2018(28976)
- 2017(55325)
- 2016(30341)
- 2015(33775)
- 2014(33710)
- 2013(32988)
- 2012(30742)
- 2011(27522)
- 2010(27488)
- 2009(24939)
- 2008(24479)
- 2007(21253)
- 2006(18585)
- 2005(16482)
- 学科
- 济(121416)
- 经济(121284)
- 管理(88377)
- 业(82301)
- 企(67567)
- 企业(67567)
- 方法(52290)
- 数学(45260)
- 数学方法(44659)
- 财(39022)
- 中国(35389)
- 农(33586)
- 地方(30478)
- 业经(27479)
- 学(27394)
- 制(23748)
- 农业(22495)
- 务(21962)
- 财务(21880)
- 财务管理(21819)
- 企业财务(20827)
- 贸(20513)
- 贸易(20499)
- 易(19815)
- 理论(19792)
- 银(19534)
- 银行(19469)
- 环境(19406)
- 和(18867)
- 技术(18791)
- 机构
- 大学(420597)
- 学院(420027)
- 济(164613)
- 管理(161763)
- 经济(161000)
- 研究(146887)
- 理学(139734)
- 理学院(138124)
- 管理学(135438)
- 管理学院(134709)
- 中国(109280)
- 科学(93551)
- 京(90605)
- 财(81562)
- 所(74883)
- 农(73785)
- 研究所(68095)
- 中心(66457)
- 业大(64958)
- 江(62715)
- 财经(62087)
- 农业(57859)
- 北京(57058)
- 经(56562)
- 范(56435)
- 师范(55778)
- 院(54157)
- 州(50570)
- 经济学(49364)
- 财经大学(46242)
- 基金
- 项目(290602)
- 科学(227521)
- 基金(209728)
- 研究(209211)
- 家(185101)
- 国家(183556)
- 科学基金(156314)
- 社会(130829)
- 社会科(123853)
- 社会科学(123821)
- 省(114248)
- 基金项目(110679)
- 自然(102941)
- 自然科(100524)
- 自然科学(100494)
- 自然科学基金(98638)
- 划(96754)
- 教育(96246)
- 资助(86524)
- 编号(84470)
- 成果(68430)
- 重点(66078)
- 发(64596)
- 部(63421)
- 创(60143)
- 课题(59071)
- 创新(56223)
- 科研(56045)
- 国家社会(53869)
- 教育部(53832)
- 期刊
- 济(182112)
- 经济(182112)
- 研究(124045)
- 中国(85175)
- 学报(71902)
- 农(67035)
- 财(65521)
- 科学(64755)
- 管理(59887)
- 大学(54173)
- 学学(51159)
- 教育(48397)
- 农业(46591)
- 融(36856)
- 金融(36856)
- 技术(36598)
- 业经(30327)
- 财经(30294)
- 经济研究(29197)
- 经(25946)
- 业(23984)
- 问题(23418)
- 版(21186)
- 图书(21064)
- 科技(20439)
- 技术经济(19418)
- 理论(18928)
- 资源(18664)
- 业大(18453)
- 现代(18065)
共检索到625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许玉久 李光龙 王登宝
近年来一系列突发风险灾害事件给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和重要部署,财政韧性是财政系统抵御风险冲击、稳定恢复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机能。本文引入财政韧性的治理思路,围绕“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体制”三元结构和“预防预警准备—应急救援响应—恢复重建评估”三重阶段的整体框架,从词源辨析、内涵概念、治理架构等层面阐释财政韧性的实现机理;从作用逻辑和现实困境两方面,分析财政韧性以财政应急治理为实践表征的行为过程;从构建更为安全高效的财政应急治理制度的分析角度,为强化财政韧性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金洲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红玲 刘长庚
财政作为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调节地区收入差距、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稳定经济等方面应有更大的作为。本文主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公共财政制度特别是德国通过横向转移支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作法,提出将中国经济区由现有东、中、西“三大部”的纵向划分,改为横向划分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财政经济区,构建区域经济竞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勇
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国家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安排在地区间的非均衡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有着十分突出的影响,而这又归结为国家在一定时期的财政政策选择。借鉴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调整财政投资的区域布局和区域性税收政策,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财政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寇铁军 梅玉良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是由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城乡分离制度以及公共分配制度等多种因素相互耦合并经长期演化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历史逻辑性和刚性。运用恰当的财政政策,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今年3月初,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整合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要求中央与地方上下联动,协调配合,通过支持关键环节,促进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整合统筹的资金量达到40.11亿元。在中央财政层面,财政部采取了多种措施,确保资金落实。初步统计,中央财政的整合统筹资金量达到了26.15亿元,比年初预计数超出6.15亿元。首先,在分配林木良种补贴试点资金、造林补贴试点资金、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林 李延敏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从公共财政的视角看,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失灵、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因此,修正政府干预、矫正市场失灵、通过制度创新纠正政府失灵、重塑环境伦理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制度创新 财税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丁国光 吴孔凡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积极完善财政体制,统筹运用财力,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村级运转和现代农业等方面舍得花真金白银,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一)积极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成都市不断完善市对区县的财政体制,对经济相对发达的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阳军 孟卫东 黄森
文章在构建财政结构及城乡统筹指数基础上,从空间角度对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机理进程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我国31省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集群特性;财政支出总体表现为促进经济发展,其中非生产性支出作用较为明显,生产性支出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城乡差异在一定层度上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遏制作用。另外,空间修正收敛模型显示,1994—2009年我国经济整体呈现明显收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光彬 陶然
韧性在财政学领域的应用催生出“财政韧性”这一新概念。文章从韧性概念出发,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对财政韧性的概念和内涵作出界定,提出财政韧性是一个符合当前国内外环境、用于评价财政系统是否健康运行的指标。但是,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仍存在概念与内涵模糊、测算方法与结果有偏、政策建议不够全面等问题。为推进财政韧性研究进路,文章提出几点未来研究展望:一是从财政制度自身看,财政韧性应分别考察财政收入韧性和财政支出韧性;二是从冲击看,财政韧性作为一个动态演化的概念,需要构建反事实的参照系来捕捉外部冲击对财政韧性的影响;三是从韧性内涵看,财政韧性测度应把握抵抗性、恢复性、适应性和成长性四个方面;四是从财政和经济的源和流的关系看,良好的产业发展战略、合理的财政收支管理结构与有效的政府间层级治理有利于增强事前、事中和事后财政韧性。
关键词:
韧性 财政韧性 冲击 概念辨析 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应急管理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应急管理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边组建、边应急、边建设,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建立完善财政应急管理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应急管理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谷彦芳 胡欣蕊 张航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形态,极大促进了经济增长和技术革新,有助于财政收入与治理能力的双重提升,对增强地方财政韧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测度地方财政韧性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检验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提升地方财政韧性,且在一系列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韧性的影响存在非线性递增效应,且由于地区间缺乏统筹协调,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对邻近地区财政韧性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鉴于此,需要多措并举发展数字经济,增强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韧性提升的促进作用;处理好数字经济发展与协调的关系,助力地区间财政韧性协同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地方财政韧性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洁
近年来,国内外各种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引起了各国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应对问题的高度关注,也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我国从2003年"非典"后更加重视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成熟完善的财政应急管理机制。本文结合我国转轨时期经济社会的特征,通过对我国财政应急管理机制的现状分析,比较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推进机制、调控机制、效率提升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等方面来构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财政应急管理机制。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财政应急管理机制 应急预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强 刘玮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财政涉灾预算在灾后救援、恢复和重建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新兴风险以及灾害风险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给传统的财政体系带来了严峻的风险挑战。新安全格局对自然灾害治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优化财政涉灾预算结构来增强财政抗灾韧性。要从总体性、人民性和创新性三个维度统筹考虑,进一步加强财政抗灾韧性建设,基于资金或有程度匹配灾害风险频率和强度的原则对财政涉灾预算结构进行优化,有针对性地应用灾害金融工具以减轻灾害损失后果,前瞻性地保障经济与社会的平稳发展。要持续推进灾害治理体系的制度创新,不断提升自然灾害应急综合保障能力,实现财政安全与韧性治理良性互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