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3)
2023(8948)
2022(7486)
2021(6889)
2020(5440)
2019(12125)
2018(11757)
2017(22200)
2016(12311)
2015(13896)
2014(14131)
2013(14158)
2012(13722)
2011(12191)
2010(12731)
2009(11724)
2008(12153)
2007(10884)
2006(10066)
2005(9556)
作者
(36149)
(30026)
(30013)
(28467)
(19180)
(14335)
(13608)
(11608)
(11415)
(11013)
(10314)
(10112)
(9746)
(9656)
(9567)
(9146)
(8924)
(8665)
(8613)
(8510)
(7762)
(7499)
(7213)
(6971)
(6754)
(6722)
(6720)
(6701)
(6187)
(6035)
学科
(58385)
经济(58313)
管理(37822)
(34395)
(26105)
企业(26105)
(25670)
地方(23264)
中国(21961)
(17886)
方法(15271)
业经(13687)
(13546)
财政(13120)
地方经济(12905)
数学(12896)
数学方法(12698)
农业(12119)
(11564)
银行(11553)
(11364)
财务(11335)
财务管理(11284)
(11085)
(11018)
金融(11017)
(10908)
企业财务(10740)
(10701)
(10548)
机构
学院(176408)
大学(172683)
(73840)
经济(72078)
研究(67374)
管理(61679)
中国(53790)
理学(50450)
理学院(49765)
管理学(48952)
管理学院(48610)
(43713)
科学(40154)
(38626)
(35589)
研究所(31077)
中心(30363)
(30210)
财经(29387)
(27795)
(26285)
(26253)
师范(26092)
北京(25717)
(24284)
(24235)
(23860)
经济学(22327)
业大(21804)
农业(20962)
基金
项目(105037)
科学(82378)
研究(81612)
基金(72642)
(62205)
国家(61606)
科学基金(52168)
社会(51412)
社会科(48699)
社会科学(48689)
(43121)
基金项目(37549)
教育(36397)
(35562)
编号(34204)
自然(30487)
资助(29696)
自然科(29690)
自然科学(29684)
成果(29618)
(29540)
自然科学基金(29083)
课题(25304)
重点(24601)
发展(24285)
(23867)
(22361)
(21564)
(21159)
国家社会(20857)
期刊
(98501)
经济(98501)
研究(63378)
中国(45163)
(37965)
(27622)
管理(24667)
教育(23708)
学报(23701)
科学(22723)
(22365)
金融(22365)
农业(18636)
大学(18228)
业经(16902)
学学(16795)
技术(15734)
经济研究(15546)
财经(15025)
(12992)
问题(12800)
(10071)
会计(9892)
(9102)
图书(8824)
资源(8627)
技术经济(8559)
国际(8540)
(8533)
财政(8533)
共检索到305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红玲  刘长庚  
财政作为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调节地区收入差距、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稳定经济等方面应有更大的作为。本文主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公共财政制度特别是德国通过横向转移支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作法,提出将中国经济区由现有东、中、西“三大部”的纵向划分,改为横向划分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财政经济区,构建区域经济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红玲  
认为全面深化改革仍需从财政体制上取得新突破。主张对中国经济区合纵连横,即将东、中、西"三大部"纵向区域调整为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横向区域,依托这一天然的均衡性区域平台在介于国家与省级之间实施区域财政横向均衡制度,以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又不损坏财政经济增长的效率机制;并通过对常住人口统计中创造财富外溢或享有公共服务外溢等非真实因素剔除后"标准人"的假定与论证,解决了政府间财力均衡公式化分配的难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红玲  刘长庚  
本文基于区域协调发展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主张将东、中、西“三大部”纵向区域,转变为横向划分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区域财政横向均衡制度。依托“三大块”财政经济规模基本相当、发展条件基本均衡的区域平台,做到区域平等竞争的起点公平,实行“取之同等、予之等同”的区域政策确保竞争过程的公平与结果公平,从而形成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公平的区域发展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红玲  
基于政府间财政均衡而又不损坏区域竞争的财源动力机制的要求,在主张中国经济区由东、中、西"三大部"合纵连横为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区域,构建均衡性横向区域公平竞争机制与区域财政横向均衡的预算分配机制的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常住人口统计中非真实因素剔除后标准人的假定与论证,试图为政府间人均财力均衡设计一种简便可行的均等化分配模型,做到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培寅  
随着取消农业税后县乡基层财政困难的增加,欠发达地区县乡公共产品供给日见萎缩,而作为重要均衡手段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又过分注重"效率优先",对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和财政能力的平衡重视不够,从而严重制约了贫困地区的健康发展。为实现全国不同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必须改革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构建公平合理的横向均衡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红玲  
本文认为中国已形成东部制造业与服务业带和中西部农业与矿业带状、点状分布的纵向产业集聚格局,这与其资源禀赋和生产力布局是相适应的;但这种产业集聚还处在高集聚、低专业、强政区、弱市场的低端时期,为促进产业集聚专业化发展和解决其财富不均的问题,必须重构区域协调互动的发展机制。主张对东中西纵向区域合纵连横,形成沿海帮助内地共同发展,中西部农业、矿业与生态"贡献区"和东部制造业及服务业"反馈区"协调互动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财政横向均衡区,以区域一体化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主要依靠市场效应来推动产业集聚走向高端专业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红玲  
一、区域财政横向均衡的制度设计政府间财政均衡或均等制度起源于分权体制。1886年英国的高森公式作为财政均衡最早的操作方式,首次提出了人均税收分配的观点,并在澳大利亚形成了最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祝小芳  
一般来说,在分权的模式下,横向财政均衡主要通过中央或联邦政府向下提供具有均衡功能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实现,以使各级政府具有较均衡的财政能力(一般指单纯的财政收入能力或考虑地区间公共服务成本差异后的财政收入能力),为本地区间提供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中央或联邦政府向下提供转移支付的前提条件之一是财政收入适度向上集中,许多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均如此。但德国较特殊,虽然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颖  
德国的财政平衡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马颖人们公认,在发达国家当中,战后以来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相对来说较为平稳而均衡,究其原因,除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市场经济的框架条件和推行以过程政策和秩序政策为主体的稳定政策以及社会政策等具有德国特色的经济政策之外,还由...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顺明  杨清源  唐世芳  葛琳玲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针对我国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国情,不仅要积极支持交通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创新联动和对口帮扶等方面的探索,也要通过鼓励探索区域间财政收益分成机制、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和合理推行税收优惠等措施,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步伐。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伍文中  张杨  刘晓萍  
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横向财政转移支付雏形,尽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其缺陷仍十分明显。应该基于国家财政均衡体系建设的需要,将我国的对口支援进行归并、划转、改造:一部分归并到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归属于国家财政均衡体系;一部分划转到市场体系;一部分进行功能再造归属于国家应急动员体系。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对口支援所存不足及其原因,进而立足我国财政均衡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探讨了对口支援改进为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实现机制、推进路径等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开  沈安媛  
在现行的经济质量水平和财政体制下,为了分析横向财政差异对经济质量提升的影响,本文收集了2003—2017年30个省份财政收支420个有效样本,选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横向财政差异对经济高质量水平的影响效果为正,即在短期内地方政府间横向财政差异的存在有利于地区经济质量的提升;但将模型进行空间效应分解后,从长期来看,横向财政差异对地区经济质量提升的作用为负,即横向财政差异的长期存在会阻滞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本文基于现行财政体制和经济发展事实,结合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小宁  刘浩武  邹海双  
财政扶贫与精准扶贫目标一致,即为改善基础设施生活条件、扶持发展种养殖业和提高贫困农民自身素质等。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竭力开展扶贫工作,但受区域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扶贫效益究竟如何?经济是否得到均衡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文章结合实际,选择国家重点扶贫革命老区——庆阳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庆阳市不同投向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实证分析,进而了解庆阳市财政扶贫和经济均衡发展状况,为再次攻坚扶贫提供有力的理论决策依据,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以财政融资为发展动力的革命老区经济均衡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小宁  刘浩武  邹海双  
财政扶贫与精准扶贫目标一致,即为改善基础设施生活条件、扶持发展种养殖业和提高贫困农民自身素质等。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竭力开展扶贫工作,但受区域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扶贫效益究竟如何?经济是否得到均衡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文章结合实际,选择国家重点扶贫革命老区——庆阳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庆阳市不同投向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实证分析,进而了解庆阳市财政扶贫和经济均衡发展状况,为再次攻坚扶贫提供有力的理论决策依据,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以财政融资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达  田文  
区域经济:适度非均衡发展及其财政金融政策杨晓达田文一、为什么要提出“适度非均衡发展”战略(一)均衡发展的形成与危害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是个生产力落后的农业大国。由于历史、地缘、人文多方面原因,生产力的地区分布还极不平衡,东部地区与广大地域的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