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2)
2023(6765)
2022(4845)
2021(4434)
2020(3313)
2019(7192)
2018(7328)
2017(13980)
2016(7666)
2015(8412)
2014(8528)
2013(8268)
2012(7283)
2011(6632)
2010(6748)
2009(6352)
2008(6243)
2007(5897)
2006(5508)
2005(4985)
作者
(21621)
(18940)
(18211)
(17406)
(11277)
(8905)
(8094)
(7246)
(7076)
(6389)
(6367)
(5971)
(5749)
(5725)
(5590)
(5504)
(5476)
(5333)
(5202)
(5100)
(4686)
(4662)
(4572)
(4420)
(4293)
(4287)
(4223)
(3868)
(3804)
(3782)
学科
(47986)
(37316)
经济(37282)
农业(32078)
(29010)
业经(16797)
管理(13134)
农业经济(12323)
中国(11562)
(11268)
发展(10157)
(10152)
地方(9975)
(9380)
农村(9362)
(8256)
企业(8256)
(7891)
方法(7759)
建设(7404)
土地(7367)
人口(6993)
(6888)
数学(6829)
数学方法(6795)
(6646)
收入(6646)
(6641)
劳动(6641)
及其(6370)
机构
学院(111835)
大学(104650)
(48955)
经济(48048)
(43600)
管理(41524)
研究(39091)
理学(36034)
理学院(35734)
管理学(35136)
管理学院(34968)
农业(32627)
中国(31713)
业大(24819)
科学(23422)
(21374)
农业大学(19860)
(19653)
中心(19364)
(18377)
(18105)
研究所(17755)
(15488)
经济管理(15383)
(15058)
师范(14945)
(14612)
(14523)
财经(14268)
(13998)
基金
项目(74575)
科学(58935)
研究(58719)
基金(53160)
(45917)
国家(45368)
社会(38849)
科学基金(38712)
社会科(36272)
社会科学(36264)
(31467)
基金项目(28642)
(27217)
编号(26240)
教育(24249)
(24132)
自然(22036)
自然科(21487)
自然科学(21484)
自然科学基金(21096)
成果(20228)
资助(19133)
(18817)
课题(16823)
国家社会(16351)
重点(16275)
(16256)
(15927)
发展(15841)
(15598)
期刊
(64674)
经济(64674)
(53008)
农业(36029)
研究(30127)
中国(26630)
业经(19101)
学报(18607)
科学(17962)
(15638)
大学(15499)
学学(15008)
农业经济(14485)
(14147)
金融(14147)
农村(13744)
(13744)
(11653)
问题(10358)
管理(10212)
教育(9877)
农村经济(9148)
(9106)
技术(8852)
世界(8752)
经济问题(8194)
社会(8054)
社会科(7497)
社会科学(7497)
业大(7151)
共检索到171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素玲  
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协调发展过程。但在经济发展中,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协调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树立统筹"三化"发展的理念,建立统筹协调发展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以产业集聚区为中心,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晓河  
农业强国建设与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互为内涵、互为促进的关系,农业现代化具有客观认定特点,农业强国概念具有主观认同特征。建设农业强国是一个比农业现代化要求更高、更全面的发展行动。从国际经验看,凡是进入发达的高收入国家行列的经济体,其农业农村都实现了现代化,但只有少数国家发展为农业强国。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条件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在我国迈上中高收入阶段后,特别是2015年以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外生拉力强度开始变弱,农村内生动力系统性支撑也表现不足。为此,论文提出围绕三个提高、强化外生拉力、激活内生动力,构建一批优先发展的机制,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小平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村庄建设的程度、水平很重要,因为无论是加速城市化,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发展农村服务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还是进行农村社会、经济组织和体制创新,都需要农民具有现代素质、现代化思想意识观念,需要农民生活、生长环境的现代化。现代村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础环节,现代村庄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内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明  
从世界经验看,农业农村现代化通常会表现出“同步性、异步性、专业化、可达性、一体化”等标志性特征,但各个国家选择的发展道路却不尽一致。对比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发现不同国家在各自的约束条件、制度环境乃至历史机缘下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还进一步反映出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的相对性关系、城市化中后期的城乡人口波动与逆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后乡村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特征化事实。开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中国道路,必须处理好农业农村现代化“交叠界面”上的若干重大问题,即解决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的“差速问题”,构建更为完整的乡村建设行动约束框架,稳步推进乡村空间秩序与治理秩序重构,并为农政体制改革选取适当的参照标准。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丁兴富  
基于信息技术的农村远程教育应该是21世纪初叶我国教育投资的战略方面之一。新一届国务院及科教兴国领导小组已经做出启动我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决策。本文在论述世界各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发展,加快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把多勋  王冬兰  
论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本投资把多勋,王冬兰据测算,1972-1980年,中国农业总产值的增量中。科技进步作用所占比重为27%,"六五"期间升至35%,"七五"期间又达40%左右,但同时,发达国家的平均值已达80%以上。中国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刚  曲铁华  
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村教育出现了两种价值取向的嬗变,即以农村为中心的农本主义和以城市为中心的城本主义。时至今日,两种价值选择已经成为农村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悖论,农村教育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陷入片面性和工具性。重构的理路在于将城乡教育发展纳入一体化发展格局,走"和而不同"的发展道路;同时回归教育的本体价值,促进乡村少年全面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殷志扬  田春霞  傅进  
当前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流通主体多元化发展以及流通模式的不断创新,都使得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提升和规模增加有巨大潜力。但是,我国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分化明显,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商贸流通业依然与我国商贸流通业整体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尤其是现代化进程推进中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当地的商贸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分析我国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业现代化进程现状以及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电子商务作为突破口,提出推动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业现代化的发展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殷志扬  田春霞  傅进  
当前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流通主体多元化发展以及流通模式的不断创新,都使得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提升和规模增加有巨大潜力。但是,我国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分化明显,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商贸流通业依然与我国商贸流通业整体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尤其是现代化进程推进中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当地的商贸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分析我国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业现代化进程现状以及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电子商务作为突破口,提出推动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业现代化的发展思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增元  尹延君  
作为广大居民日常生活居住、生产发展的重要载体,农村社区是各种风险的频发地和聚集地。在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实践探索过程中,居民生存发展、社会稳定、经济运行、权力运行、财务运行、突发性公共事件等都给广大社会居民带来各种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制约着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同时也影响基层社会和谐与基层政权稳定,阻碍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总体上来看,传统经济发展统辖社会治理的理念、"应付"治理思维逻辑与事权下放和财权收紧的制度设计、市场优化配置资源与特殊性社会生产要素的运行制度、强化治理理念与外强中干的基层政权运转制度是农村社区多重风险并存的重要原因,深层次原因体现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中长期存在偏差的"理念—制度"治理逻辑。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如何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基础,保持基层社会稳定与有效治理,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乡村善治目标,需要转变治理理念,重构现代新型农村基层治理体系,从而有效规避农村社区风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霓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定位在农民小康生活和农业现代化小康社会的基点之上,这将真正触及到农村封建落后性之根本,最大限度地解放农业生产力和改善农村社会存在方式,大踏步地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迅速提高农民生活方式和文化思想素质,从而达到国家现代化必须是城市、农村总体现代化,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现代化。这取决于我们必须在三个方面有大的突破,其一是在决策层面的突破,其二是农民自身的突破,其三是全社会合力上的突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永实  
福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面临着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不协调问题。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在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关系紧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三化"有机结合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最后提出创建"三化"有机结合的发展平台、编制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规划等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艳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有转包、股份合作、土地银行三种典型模式,分别以浙江温州、山东宁阳、宁夏平罗为代表,三种模式各有利弊。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要建立现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赋予农民稳定的土地使用权,保障土地处分权和收益权的实现;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好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程序,规范管理;培育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加强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市场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生存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海华  王德成  
社会转型是利益结构调整、重构和稀缺资源的再配置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机制及组织形式发生着变革。当前,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释放农村资源的潜力,进行科技和制度创新,寻求劳动力转移与土地资源效益、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平衡,以及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平衡,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