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01)
2023(14408)
2022(12492)
2021(11696)
2020(9657)
2019(22183)
2018(22217)
2017(42344)
2016(23152)
2015(25999)
2014(26128)
2013(25894)
2012(24290)
2011(22061)
2010(22060)
2009(19859)
2008(19232)
2007(16724)
2006(14954)
2005(13336)
作者
(68901)
(57255)
(56645)
(53752)
(36415)
(27506)
(25746)
(22525)
(21940)
(20554)
(19595)
(19348)
(18338)
(18282)
(17629)
(17523)
(17013)
(16796)
(16314)
(16132)
(14328)
(14205)
(13775)
(13094)
(12873)
(12837)
(12808)
(12628)
(11567)
(11307)
学科
(97657)
经济(97555)
管理(61685)
(59756)
(46778)
企业(46778)
方法(37676)
数学(32131)
数学方法(31749)
(28784)
地方(28519)
中国(28396)
(23164)
业经(22492)
(20695)
农业(19801)
环境(16806)
(16515)
贸易(16498)
(16405)
(15896)
(15732)
理论(14954)
技术(14921)
地方经济(14794)
(14644)
(14552)
(14521)
金融(14519)
银行(14508)
机构
学院(323743)
大学(323226)
管理(126442)
(125224)
经济(122223)
研究(116200)
理学(108399)
理学院(107093)
管理学(105193)
管理学院(104618)
中国(85748)
科学(74857)
(71153)
(59804)
(59332)
(55665)
研究所(54591)
中心(52519)
业大(52053)
(49212)
农业(46241)
(45710)
北京(45518)
师范(45280)
财经(43726)
(42563)
(40325)
(39680)
(38236)
师范大学(36555)
基金
项目(222808)
科学(173517)
研究(162354)
基金(158067)
(139042)
国家(137808)
科学基金(116902)
社会(99425)
社会科(93999)
社会科学(93970)
(90183)
基金项目(84879)
自然(76958)
(75125)
自然科(75027)
自然科学(75008)
自然科学基金(73587)
教育(73395)
编号(67357)
资助(64492)
成果(54121)
(51911)
重点(50424)
(47670)
课题(47337)
(45877)
创新(42807)
科研(42289)
计划(40994)
发展(40899)
期刊
(146052)
经济(146052)
研究(96684)
中国(70637)
(55227)
学报(54003)
科学(50475)
管理(46395)
大学(39921)
(39799)
教育(39638)
农业(38541)
学学(37387)
技术(28665)
(28377)
金融(28377)
业经(25650)
经济研究(21759)
财经(19926)
(19790)
图书(18979)
问题(18939)
资源(17327)
科技(16953)
(16931)
理论(15733)
技术经济(15379)
(15156)
现代(14858)
实践(14457)
共检索到491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磊  张洪  包广静  张静  
立足于云南省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类型区的划分,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厘清各地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方法,结合云南省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规划,将全省划分为城市经济圈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城镇经济带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社会经济限制型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生态经济制约型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4个一级和九个二级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类型区,并根据不同类型区低丘缓坡土地禀赋与社会经济情况,具体阐述了其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利用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华  
泸西县隶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距昆明市200公里左右,是省会的东大门。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6.44万公顷,其中耕地6.1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57%,山地和丘陵13.4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1.97%,平坝仅占18.03%。全县可利用的平地资源相当有限,因此,城镇向山坡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山华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用地日益紧张,发展空间逐步缩小,土地开发和保护问题已成为浙江省丽水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事关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丽水市,地处浙江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超  曹磊  
利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分析方法科学分析了中部低山丘陵缓坡区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中部低丘缓坡区存在着开发利用方式简单、开发目标单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交通条件差、工程性缺水普遍、工程后期管护乏力的问题。因此,中部低丘缓坡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应统筹规划、合理选择开发利用模式,在开发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蓄引水设施和对外通道建设,发展节水型农业,改良土壤,强化工程管护工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浙江是全国首批开展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的试点省份之一,作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省份,落实占优补优、占水补水的政策,必须搞好"补改结合"试点,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城乡建设则要充分利用低丘缓坡资源,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事实上,即使在近期整体经济下行的形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玉香  
近年来,浙江省为缓解工业用地瓶颈,选择了"人往高处走,工业梯田上山坡"的方式,向低丘缓坡要地,拓展山坡工业空间。这既有效保护了耕地,又保障了工业发展的用地需求,实现了双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晓平  何昌明  胡紫红  聂佳  
摸清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多宜性是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该资源的基础。以抚州市临川区为研究区,构建了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和矩阵匹配方法,评价了研究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单目标适宜性及综合适宜性。从单目标适宜性来看,临川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耕地适宜性及建设用地适宜性程度不高,两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从综合适宜性来看,多宜性占比高,开发利用时应依据其适宜程度选择开发方向,并考虑其空间聚集情况,从区域尺度统筹规划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楚亮  
近年来,地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江西省共青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保护耕地和生态资源的压力日渐增大,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出路在于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总体思路是,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结合实地测绘,摸清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杉  陈前虎  梁影君  姚宏平  
研究目的:探索浙江省开化县城关工业区低丘缓坡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的思路与方法体系。研究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用综合指数评价法、GIS和土地整理工程计算法则进行测度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低丘缓坡开发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体系,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策略。宏观层面建立用地选择评价基准模型和用地可建评价修正模型,确定低丘缓坡开发的用地评价分区;微观层面采用工程精算的方法,精确修正边界,控制时序容量,把握建设细节。研究结论:必须将用地选择评价和用地可建评价相结合,宏观策略与微观策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才能实现基于生态安全、工程经济与社会和谐价值目标的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和利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家志  
建设用地需求是中国城镇化中的重大问题,在严控耕地红线的背景下,利用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建设山地城镇是一条可探索的途径。低丘缓坡的利用并非简单的规划问题,受到国土、林业、环保等多个部门的政策与规划制约。要保证规划方案的可实施性,规划师必须在把握合理需求的条件下,熟悉相关法规的政策边界,统筹各项规划、制定规划方案的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雅杰  刘小芳  崔晶  
低丘缓坡土地合理开发利用能有效保护优质耕地、缓解用地矛盾,但作为开发项目,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故研究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松滋市2012年度低丘缓坡开发项目的生态足迹进行核算,定量反映开发过程各个方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生态足迹为97 962.63hm2,占总生态足迹的98.12%,是影响低丘缓坡土地开发消耗的关键因素;机械、占地、废弃物的生态足迹分别为1 082.7hm2、790.11hm2、3.00hm2。据此提出减少材料消耗、降低能耗等减少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合理对策和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项国荣  王克林  谭云峰  陶云虹  刘新平  
本文分析了湖南省丘岗地资源环境特征、利用现状及其地域差异,提出了综合利用,治用结合,以短养中,中短养长,倾斜开发的指导思想,并对全省及不同类型丘陵岗地农业开发利用方向、模式及对策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晓波  王海燕  王云美  杨红钧  陈蕊  鄢文光  袁媛  李学林  
【目的】进一步找到云南省精准扶贫新动能和关键点。【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选取88个共性县(市、区)并按照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进行划分,对云南省精准扶贫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贫困地区资源环境是建设绿水青山的天然"本底";贫困地区农村和少数民族人口是精准脱贫的"聚焦点";贫困地区具有将优势和潜在劣势转化成经济发展后发优势的"闪光点";贫困地区农业和科技是精准脱贫的"着力点"。【结论】研究结果为云南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红波  张慧  赵俊三  袁磊  
研究目的:评价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研究方法:以GIS为系统环境,通过元胞自动机模拟地理空间过程,"生态位"确定元胞邻域之间的转换规则,构建元胞自动机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研究结果:模型运行得出了安宁市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的等级图谱,适宜建设区域主要分布在低丘缓坡区域的东北部,模型运行有效。研究结论:元胞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运行结果生态意义明确,适用于生态保护为目的的同质性区域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为评价、优化和编制低丘缓坡专项规划方案奠定了很好基础,也为类似的山地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提供了方法借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叶敏婷  王仰麟  彭建  吴健生  
土地利用程度研究是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尝试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作为土地利用程度类型划分工作的理论支撑,构建了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网络,在分类过程中同时考虑土地利用程度现状情况和影响土地利用程度的社会经济因素,最终将云南省土地利用程度分成高土地利用程度-高人口压力-高经济压力区等六种类型,以为区域土地管理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