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87)
- 2023(15511)
- 2022(13347)
- 2021(12718)
- 2020(10350)
- 2019(24042)
- 2018(23811)
- 2017(45356)
- 2016(24694)
- 2015(27992)
- 2014(28002)
- 2013(27950)
- 2012(26184)
- 2011(23914)
- 2010(24010)
- 2009(21899)
- 2008(21547)
- 2007(18803)
- 2006(16927)
- 2005(15494)
- 学科
- 济(108239)
- 经济(108120)
- 管理(67652)
- 业(64125)
- 企(50705)
- 企业(50705)
- 方法(42878)
- 数学(37076)
- 数学方法(36669)
- 中国(34000)
- 农(29506)
- 地方(27641)
- 财(23723)
- 业经(23616)
- 学(22039)
- 贸(21308)
- 贸易(21292)
- 易(20650)
- 制(19844)
- 农业(19829)
- 银(17915)
- 银行(17875)
- 环境(17403)
- 行(17245)
- 融(17084)
- 金融(17082)
- 和(16727)
- 技术(15772)
- 发(15702)
- 理论(15566)
- 机构
- 大学(354464)
- 学院(352311)
- 济(146832)
- 经济(143707)
- 管理(136309)
- 研究(128440)
- 理学(116375)
- 理学院(114978)
- 管理学(113166)
- 管理学院(112522)
- 中国(98321)
- 京(78284)
- 科学(78190)
- 财(66034)
- 所(65652)
- 研究所(59466)
- 中心(56991)
- 农(56280)
- 江(52147)
- 财经(51983)
- 北京(51041)
- 业大(49818)
- 范(49513)
- 师范(49103)
- 经(47302)
- 院(46571)
- 经济学(44154)
- 农业(43621)
- 州(42665)
- 师范大学(39906)
- 基金
- 项目(234760)
- 科学(184762)
- 研究(174667)
- 基金(169533)
- 家(147691)
- 国家(146438)
- 科学基金(124651)
- 社会(110167)
- 社会科(104324)
- 社会科学(104298)
- 省(89834)
- 基金项目(89536)
- 教育(79278)
- 自然(79126)
- 自然科(77244)
- 自然科学(77226)
- 划(76666)
- 自然科学基金(75808)
- 编号(71131)
- 资助(70250)
- 成果(59039)
- 发(54189)
- 重点(52998)
- 部(52392)
- 课题(49902)
- 创(48212)
- 国家社会(45355)
- 创新(45026)
- 教育部(44797)
- 科研(44177)
- 期刊
- 济(168978)
- 经济(168978)
- 研究(112350)
- 中国(73202)
- 学报(53595)
- 农(52541)
- 管理(51385)
- 科学(51333)
- 财(47969)
- 教育(43158)
- 大学(40416)
- 学学(37544)
- 农业(36809)
- 融(34550)
- 金融(34550)
- 技术(30223)
- 业经(27297)
- 经济研究(26960)
- 财经(25273)
- 问题(22277)
- 经(21696)
- 图书(20098)
- 业(19148)
- 贸(18393)
- 理论(17351)
- 技术经济(17227)
- 世界(16947)
- 科技(16737)
- 资源(16605)
- 国际(16307)
共检索到542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胡乃武 张可云
统筹区域发展是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一项核心要求,这一要求的提出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充分的现实依据。未来统筹区域发展应该以明确的区域战略为依据,逐步完善区域管理的制度基础,制定合理的区域政策,统一安排解决各种问题,将治疗已经存在的落后病、衰退病和防治潜在的膨胀与萧条病结合起来,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关键词:
统筹区域发展 区域管理制度基础 区域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梦奎
一、关系中国现代化前途的两个大问题 (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比温饱阶段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为逐步满足这种要求提供了可能性,过去那种基于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代价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观念需要有相应的转变;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观念,经济改革初始阶段所产生的发展观念,需要有相应的转变;社会经济发展中实际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要求发展观的转变。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世界潮流,也是我国推进社会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董晶
本文从"扼制"问题出发,构建了关于区域合作选择的博弈模型,论证了完全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区域合作不能自动实现和维持,会陷入"囚徒困境",导致区域产业同构现象;进而分析了扩展模型以及相关经济区域收益效用的变动和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变化;为推动区域合作,从理论上提出了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中央区域经济管理机构和法规专司区域利益协同,培育微观经济主体并支持企业跨区域联合与重组这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扼制”问题 区域合作 博弈论 囚徒困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东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提出来的。统筹区域发展是五大统筹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理解和实现这一目标,人们有不同的认识,现将有关观点做一综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泽强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通过加强区域宏观调控,加大了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的继续扩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统筹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在"更大程度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红玲 刘长庚
财政作为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调节地区收入差距、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稳定经济等方面应有更大的作为。本文主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公共财政制度特别是德国通过横向转移支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作法,提出将中国经济区由现有东、中、西“三大部”的纵向划分,改为横向划分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财政经济区,构建区域经济竞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文镝 王素芳
以东莞图书馆集群管理模式为案例,阐述"技术+管理"综合统筹发展模式的具体实现、成效及在全国的辐射情况。"技术+管理"的图书馆集群发展路径的易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表明"技术+管理"的综合统筹发展具有普遍的示范意义和辐射效应,是我国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一种现实选择。
关键词:
区域图书馆 协同发展 技术 管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晔 吴殿廷 杨欢 岳晓燕
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是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关系随时间变化依次经历效率优先阶段、效率-公平兼顾阶段、公平优先阶段,协调发展的本质特征就是达到城乡效率与公平最大化。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需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特征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通过效率-公平协调度计算,以我国五个代表性区域为例,归纳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同类型,并分别对每种类型的城乡发展现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各类型城乡统筹的战略重点。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协调度 区域模式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钟城 吴振华
区域发展不协调本质上是城乡发展不协调。基于我国八大经济区域的划分,对其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显示:八大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变化较为平稳,2004年后出现比较一致的上升趋势,但城乡统筹与经济发展不成一致正相关,各大区域的差异性明显。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季剑军 李大伟
截至2021年,中国共有168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中6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位于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成为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另一方面,自贸试验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地理空间和功能承载方面的关系十分复杂,面临诸多问题,例如,自贸试验区中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难以协调,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缺乏足够贸易自由化政策支持,相当一部分高水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未纳入所在地自贸试验区。未来应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自身整合,大幅提升其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并推动部分制度创新向自贸试验区内的其他区域辐射,有效提升自贸试验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的协同性。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统筹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波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央针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发展的差异、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文化发展的不均衡等问题所提出的战略性决策。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需要完善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机制,平衡区域间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形成区域间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和跨区域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此外,还需要在东部地区的带动和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崛起过程中,实现不同区域间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现状分析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可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省份来进行比较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方维慰
信息化是新一轮区域发展的机遇,为了让不同的地域共享信息化的福祉,必须统筹信息化的区域建设。本文论述的区域信息化的统筹发展就是以公平高效、地区协调、城乡互动为宗旨,遵照市场配置与政府管理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利用规划、政策、法规、金融等手段,扶持信息化的重点地区、影响信息要素的区位决策、平衡区域的信息关系,以推动区域信息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 信息化 统筹 发展原则 举措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颖 尹昌斌 程磊磊
统筹城乡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借鉴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在深入剖析统筹城乡发展五大动力因素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不同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典型模式,并归纳了现阶段各地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重点,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的相关政策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成岳冲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大力倡导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以快速发展。宁波曾是一个高等教育长期偏弱的地区,改革开放前只有一所高等院校。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进程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