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41)
2023(18353)
2022(15808)
2021(14961)
2020(12459)
2019(28329)
2018(27889)
2017(53638)
2016(29019)
2015(32339)
2014(31453)
2013(30526)
2012(27816)
2011(24887)
2010(24820)
2009(22678)
2008(21898)
2007(19056)
2006(16627)
2005(14508)
作者
(78751)
(65855)
(65211)
(62000)
(41904)
(31600)
(29561)
(25598)
(25029)
(23180)
(22518)
(22039)
(20842)
(20591)
(20293)
(20045)
(19435)
(19244)
(18844)
(18771)
(16116)
(15943)
(15760)
(15032)
(14629)
(14536)
(14472)
(14373)
(13096)
(12936)
学科
(111699)
经济(111546)
管理(89310)
(84579)
(70880)
企业(70880)
方法(50035)
数学(43287)
数学方法(42711)
(32047)
(31882)
中国(29798)
业经(26591)
地方(24991)
(24746)
(22391)
农业(21802)
技术(21722)
(19895)
财务(19819)
财务管理(19774)
企业财务(18789)
理论(18769)
(18288)
贸易(18274)
环境(18123)
(17912)
银行(17869)
(17695)
(17676)
机构
大学(394551)
学院(393708)
管理(158875)
(156730)
经济(153385)
理学(138223)
理学院(136719)
管理学(134305)
管理学院(133565)
研究(128102)
中国(96015)
(82522)
科学(77910)
(74577)
(61689)
中心(59235)
财经(59225)
(58915)
(57687)
业大(56633)
研究所(56060)
(53958)
(52022)
师范(51565)
北京(51428)
(48461)
(47623)
经济学(47533)
农业(45492)
财经大学(44352)
基金
项目(276347)
科学(219553)
研究(204904)
基金(201717)
(174720)
国家(173235)
科学基金(150652)
社会(130853)
社会科(123952)
社会科学(123923)
(108171)
基金项目(107079)
自然(96949)
自然科(94686)
自然科学(94664)
教育(94614)
自然科学基金(92949)
(90451)
编号(83153)
资助(81464)
成果(66976)
重点(61720)
(61128)
(60444)
(58648)
课题(57111)
创新(55948)
国家社会(54171)
(53724)
教育部(53052)
期刊
(169343)
经济(169343)
研究(114965)
中国(77242)
管理(59316)
学报(59242)
(58008)
科学(55632)
(53881)
教育(46508)
大学(46334)
学学(43567)
农业(37083)
技术(35395)
(34307)
金融(34307)
财经(28737)
业经(28144)
经济研究(26457)
(24525)
问题(21655)
科技(20088)
图书(19379)
(19094)
技术经济(18600)
(18491)
理论(18478)
现代(17322)
实践(16835)
(16835)
共检索到571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飞  陆汉文  
既有研究多探讨外部环境如何塑造脱贫攻坚及其动员机制,却没有深入解释脱贫攻坚本身的治理特征和运行机制。本文基于贵州T县的脱贫攻坚实践,将脱贫攻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定义为统合治理,认为其是在党政体制基础上,通过党的领导实现对原有科层制的组织重构和多元治理主体的有效统合,在治理结构上形成了“一轴多元”的治理体系,构建了能最大程度激活体制内外力量参与贫困治理的有效模式。统合治理是有助于汲取运动式治理和科层治理优势的组织基础,其通过组织统合、行动统合和督战统合等治理策略,既强调了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度,又突出了治理权力集中的可能性,使脱贫攻坚更好地发挥了整体动员、协作执行和治理效能提升的作用。统合治理不仅呈现了党委和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统合功能与重要价值,更凸显出社会、市场和群众等力量在社会治理中的潜能,为县域超常规治理的动力结构和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飞  陆汉文  
既有研究多探讨外部环境如何塑造脱贫攻坚及其动员机制,却没有深入解释脱贫攻坚本身的治理特征和运行机制。本文基于贵州T县的脱贫攻坚实践,将脱贫攻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定义为统合治理,认为其是在党政体制基础上,通过党的领导实现对原有科层制的组织重构和多元治理主体的有效统合,在治理结构上形成了“一轴多元”的治理体系,构建了能最大程度激活体制内外力量参与贫困治理的有效模式。统合治理是有助于汲取运动式治理和科层治理优势的组织基础,其通过组织统合、行动统合和督战统合等治理策略,既强调了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度,又突出了治理权力集中的可能性,使脱贫攻坚更好地发挥了整体动员、协作执行和治理效能提升的作用。统合治理不仅呈现了党委和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统合功能与重要价值,更凸显出社会、市场和群众等力量在社会治理中的潜能,为县域超常规治理的动力结构和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国斌  马嘉爽  
2015年中共中央做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党的十九大对该项工作又做出了进一步的具体安排。2017年是推进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年,党中央提出了创新脱贫攻坚体制机制,激发脱贫攻坚新活力的工作要求。我国当前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中,精准识别机制、考核问责激励机制、贫困退出机制以及扶贫开发管理体制还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以问题为导向的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创新应聚焦在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准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为此,本文提出了脱贫攻坚体制机制的创新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志乐  张琦  
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县考核机制作为顺利实现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经历了贫困人口从收入考核到以"两不愁三保障"为主的考核,党政领导干部从以GDP为主转向注重脱贫实绩的考核,考核机制从单一式、独立式考核到全程式、参与式考核的转变。目前在顶层设计上形成了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的四梁八柱体制机制建设,在制度安排上实现了考核主体、考核内容、考核程序的综合布局,在政策实践上构建了以第三方评估为特点的上下联动考核体系。但是贫困县考核机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多重考核检查互补性有待加强,交叉重叠性需要尽量克服,尤为重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德全  
脱贫攻坚是缩小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各地方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不过,扶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三年脱贫攻坚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需要在现有扶贫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扶贫长效机制建设,为扶贫法规的出台创造条件、积累经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课题组  凌经球  
少数民族聚居贫困县是广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贫困的主要原因为生存条件比较恶劣,发展生产比较困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比较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近年来,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在发展经济"保脱贫"、搞好保障"助脱贫"、产业扶贫"解穷困"、易地搬迁"挪穷窝"、基础建设"通富路"、教育发展"拔穷根"、医疗保障"防返贫"等方面综合精准施策,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但仍存在贫困发生率依然较高的主要困难,以及面临部分贫困群众可持续增收仍然比较困难、一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易地移民搬迁工作仍需加强、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部分乡村"控辍保学"难度极大和一些特殊困难亟待解决等突出问题。因此,站在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的新起点上,必须通过精准对标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各项指标要求,以"补短板""强弱项"为指向,重点抓好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增收、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的巩固发展、村级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县特殊困难的解决,更加扎实有力地把广西脱贫攻坚工作向前推进,才能确保到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虞洪  林冬生  
在众多脱贫攻坚实践中,四川省通江县根据自身作为国贫县且减贫任务重、致贫因素多、返贫风险高的特征,以破解脱贫攻坚中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为导向,探索形成了农村主体利益均衡机制、产业发展多元带动机制、发展要素系统整合机制、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机制等四大具有区域特征的脱贫攻坚长效机制,为当前形势下贫困地区提高扶贫绩效提供了极具借鉴价值的实践样本。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迫切需要提高扶贫资源整合性、金融保险覆盖面、贫困主体参与度和政策措施引导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虞洪  林冬生  
在众多脱贫攻坚实践中,四川省通江县根据自身作为国贫县且减贫任务重、致贫因素多、返贫风险高的特征,以破解脱贫攻坚中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为导向,探索形成了农村主体利益均衡机制、产业发展多元带动机制、发展要素系统整合机制、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机制等四大具有区域特征的脱贫攻坚长效机制,为当前形势下贫困地区提高扶贫绩效提供了极具借鉴价值的实践样本。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迫切需要提高扶贫资源整合性、金融保险覆盖面、贫困主体参与度和政策措施引导力。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启铭  
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两项重大战略,它们在县级这一行政单位和县域这一区域范围内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继起性特征。连续性是时序上的重叠关系和整体性,强调一致性,通过战略思想、战略安排和支持政策的一致性表现出来;继起性是时序上的错位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关系,强调差异性,通过两大战略的时间安排、战略目标、战略地位和战略内容上的递进性表现出来。县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和正确处理两大战略的关系,坚持远近结合,既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又要积极谋划和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玉华  
2019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农业银行作为涉农金融机构,在对扶贫工作认识上坚持"五个度"、充分发挥好"五个力"、探索出"十个模式",充分利用科技赋能,坚持业技融合,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出"惠农e通"平台,创新推出"惠农e商、惠农e付、惠农e贷"三大数据线上产品,有效地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培峰  
贫困地区经济基础普遍薄弱,发展水平极不均衡,很难有适用全国的扶贫政策产品,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精准开展政策产品创新中国农业银行是国家控股、面向"三农"的大型商业银行,作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多年来在金融扶贫方面积极探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印发以来,农业银行在832个扶贫重点县累计投放贷款12851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瑞怀  
2019年是贵州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党中央对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高度重视,将其作为重要战略部署之一。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金融扶贫是扶贫工作体系的重要助力和关键支撑,决战脱贫攻坚对金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按照人民银行总行党委部署要求,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下称"人民银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学敏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主题词"。国家通过"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使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芸  吕开宇  张姝  
做好产业扶贫贡献的识别和测算,既是脱贫攻坚成效总结的重要部分,也是稳步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需要。在界定产业扶贫贡献范围、明晰产业扶贫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2020年7省28个贫困县的抽样调查数据,对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期间的产业扶贫贡献率进行分析和测算。结果发现,(1)产业扶贫对贫困县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13.3%、17.1%,对贫困人口下降贡献率为37.6%。(2)行政村支柱产业发展有起色,带贫能力明显提高。2019年的样本村村支柱产业年度产值比2015年提高了95%,产业扶贫对村集体经济收入的贡献率从18.7%提高到28.2%。(3)产业扶贫主要通过增加农户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实现收入增长,其对2019年贫困户、非贫困户人均收入的贡献率分别为37%、33%,对2015—2019年间贫困户、非贫困户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7.6%、52.3%。因此,本文建议以壮大产业、提升价值及带贫能力为重点,推动乡村特色产业为脱贫地区群众增收持续做出贡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述云  
贵州县域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研究陈述云改革15年来,贵州农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稳定增加,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正迈向小康目标.贵州是一个农业人口占87%以上的农业省,实现小康的重点和关键在县域农村.分析评价县域农村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