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2(4)
2021(4)
2019(9)
2018(6)
2017(21)
2016(14)
2015(4)
2014(6)
2013(4)
2012(6)
2011(7)
2010(5)
2009(6)
2008(4)
2007(5)
2006(7)
2005(5)
2004(5)
2002(6)
2001(3)
作者
(26)
(21)
(18)
(16)
(12)
(12)
(10)
(9)
(9)
(8)
(8)
(7)
(7)
(7)
(7)
(6)
(6)
(6)
(6)
(6)
(5)
(5)
(5)
(5)
(5)
(5)
(5)
(5)
(5)
(5)
学科
(35)
(33)
企业(33)
(33)
经济(33)
管理(23)
(19)
(18)
业经(14)
(13)
农业(13)
方法(13)
体制(12)
组织(11)
技术(10)
(9)
数学(9)
数学方法(9)
理论(9)
(9)
土地(8)
教学(8)
社会(8)
经营(8)
中国(7)
农村(7)
制度(7)
(7)
技术管理(7)
(7)
机构
学院(102)
大学(82)
(43)
研究(43)
经济(43)
管理(39)
理学(35)
理学院(35)
管理学(34)
管理学院(34)
中国(32)
(29)
(28)
(27)
(22)
科学(21)
农业(20)
(20)
研究所(19)
业大(18)
(18)
中心(17)
职业(17)
(16)
技术(16)
(15)
社会(15)
科学院(15)
(14)
(13)
基金
项目(74)
研究(67)
科学(63)
基金(50)
(42)
国家(40)
社会(40)
科学基金(39)
社会科(36)
社会科学(36)
教育(33)
(33)
编号(30)
基金项目(27)
课题(24)
(23)
自然(23)
自然科(23)
自然科学(23)
自然科学基金(23)
(22)
(22)
(22)
(21)
成果(21)
中国(19)
(19)
规划(17)
(16)
大学(16)
期刊
(61)
经济(61)
研究(42)
(35)
(32)
中国(27)
管理(23)
农业(21)
科学(21)
教育(18)
财经(18)
学报(17)
大学(16)
学学(16)
改革(16)
(16)
(15)
金融(15)
技术(14)
(14)
业经(13)
农村(13)
(13)
现代(10)
社会(10)
农业经济(9)
(9)
社会科(9)
社会科学(9)
战略(8)
共检索到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传基  张少刚  
1.研究中国农业银行的体制改革和完善经济机制,总是离不开对它的总体组织体系框架的设定。比如说,有些人坚持把农业银行从系统整体上当作一家独立的国营大型金融企业来研究,另一些人意欲将其“再构造”为众多的单元制商业银行来对待,则两者探讨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不尽一致。考察农业银行恢复成立以来十多年的改革历程,撇开学术界观点纷呈的见解主张,就其实际操作内容而言,已经先后实行过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财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经勇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0多年来,自始至终面临着如何协调农户家庭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以及发展家庭经济与发展集体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在这段期间,党中央的一系列有关文件也多次强调,要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邓乾秋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当前农村中占主体地位的一种基本经济体制。这些年来,对统与分、集体统一经营与家庭经营之间的关系有了许多的研究,但是,对另一个重要问题,即“统分结合”与“双层经营”的关系问题,却很少有人去深究,而成为一个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问题。当前的一种普遍认识是,“统”,就是集体统一经营;“分”,就是家庭经营,把“统分结合”与“双层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振  张琛  钟真  
本文基于河南省荥阳市新田地农民合作社的实践,从合作社组织结构和制度设计的角度,解释了该合作社何以在当前"地价上升、粮价低迷"时期仍能保持经营规模不缩减、经营绩效不下滑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该合作社成功的关键经验是处理好了"统"与"分"的关系,探索出了一种与传统农业经营方式不同的统分结合新形式:合作社通过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统一组织管理,收获了规模收益;并在统一服务的框架内设计出了数个"分"的机制,降低了规模化经营成本,较好地解决了国内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统’得较多、‘分’得不够"所导致的生产成本较高的弊端。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如何在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进一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苑鹏  
习近平总书记发展和丰富党的十八大精神,从战略高度系统而深刻地论述了稳定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若干重要问题。他强调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坚持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要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土地的"三权分置",丰富了我国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内涵。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苑鹏  
习近平总书记发展和丰富党的十八大精神,从战略高度系统而深刻地论述了稳定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若干重要问题。他强调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坚持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要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土地的"三权分置",丰富了我国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内涵。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振  
农业经营体制是关系到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制度安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近年来派生出了许多创新形式。本文通过对新型统分结合发展类型、形成逻辑、现实意义等的分析,形成以下研究结论:理论层面,新型统分结合更契合农业生产"统分结合"的需要;实践层面,新型统分结合解决了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服务供给不足、适度规模经营不够、规模经济效果不佳等痛点问题;意义层面,新型统分结合依托不同类型农业组织,以不同"统"的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小农生产"模式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巩固和完善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在此基础上鼓励形成多种类型的"统分结合"经营形式,应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完善的方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道建  
能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有度,共同发展──移植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实行“分厂制”的实践思考吴道建如皋市现有国营、大集体企业130家、从1992年开始,在国营大集体企业中摸索移植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实行“总厂统一经营与分厂专业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兴华  刘光烈  李小笔  
中国农村金融学会体制改革与企业化研究会于1991年6月26日至29日在湖南召开了第五次理论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研究人员及特邀作者共34人,收到论文35篇。这次讨论会是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坚持军民结合、转换运行机制是军工研究所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中物辽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我所是一个以从事核物理、核化学与等离子体物理为主要学科,集军品科研、应用基础研究和民品开发、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所。承担着繁重的国防科研任务,在三十多年的艰苦岁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兴林  梁业森  任天志  周旭英  谢承陶  林治安  杨守信  
本文就我国农区农牧结合在稳定我国粮食生产及挖掘农田生产潜力中的作用、畜牧业生产出的有机肥的有效利用及其与化肥的合理配施问题,怎样才能搞好农牧结合,农牧结合与食物生产的关系,与农牧结合有关的种植业三元结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万良勇  饶静  万良涛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并阐述了产融结合具体的实现形式。本文还对我国产融结合的正面效应及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最后,我们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银行体制改革必须正确认识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的关系,并坚持两者的有机结合。一、坚持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计划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国家运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对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进行自觉的调节,因而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只能实行计划经济,而不能实行市场经济,这是由社会
[期刊] 征信  [作者] 胡林峰  朱新昌  侯剑伟  李志蓬  
结合儒家"五常"理论对基层人民银行征信工作实践进行梳理,分析目前我国基层人民银行征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工作向合理合法保护信息主体权益、依法规范促进机构合规发展、互补共享应用征信业务成果等方面推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征信管理工作保障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基本理念。同时对征信业务采集、管理和使用征信信息的目标进行了思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贾正  
"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系统性金融动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对自身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运用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理论,从内部环境与目标确定、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控制、信息沟通、监督机制这五个方面对瑞银集团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产生巨额损失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从中引发了对我国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