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83)
2023(19193)
2022(16282)
2021(15002)
2020(12844)
2019(29267)
2018(28671)
2017(55967)
2016(30150)
2015(33748)
2014(33687)
2013(33248)
2012(30792)
2011(27814)
2010(28065)
2009(26492)
2008(25775)
2007(23012)
2006(20010)
2005(18274)
作者
(84849)
(71237)
(70658)
(67801)
(45625)
(34291)
(32613)
(27425)
(27109)
(25592)
(24106)
(24091)
(22673)
(22641)
(22288)
(22268)
(21222)
(20958)
(20720)
(20522)
(17736)
(17377)
(17361)
(16356)
(16094)
(16023)
(15911)
(15653)
(14390)
(14031)
学科
(125013)
经济(124858)
管理(91554)
(86671)
(72665)
企业(72665)
方法(56979)
数学(50621)
数学方法(49980)
(38349)
中国(35810)
(32866)
(31134)
金融(31129)
(30266)
银行(30233)
(30109)
(28991)
地方(26891)
业经(26842)
(24340)
财务(24262)
财务管理(24208)
(24164)
贸易(24149)
(23498)
(23292)
企业财务(23088)
农业(21542)
理论(19453)
机构
学院(424800)
大学(424386)
(178782)
经济(175055)
管理(164119)
研究(141532)
理学(140724)
理学院(139221)
管理学(136789)
管理学院(135983)
中国(114572)
(88961)
(87988)
科学(83208)
(70783)
财经(69405)
中心(68037)
(67617)
(64977)
研究所(63627)
(62884)
业大(59606)
经济学(55920)
北京(55066)
(53394)
农业(52874)
师范(52859)
(51751)
财经大学(51539)
(51229)
基金
项目(280216)
科学(222344)
基金(205595)
研究(205348)
(177869)
国家(176427)
科学基金(152742)
社会(131596)
社会科(125023)
社会科学(124992)
(109009)
基金项目(107670)
自然(98461)
自然科(96188)
自然科学(96160)
教育(95695)
自然科学基金(94475)
(91770)
资助(85325)
编号(83005)
成果(68426)
重点(63282)
(63203)
(59863)
(58522)
课题(57783)
创新(54795)
国家社会(54736)
教育部(54707)
科研(54019)
期刊
(193476)
经济(193476)
研究(126721)
中国(84847)
(71487)
学报(62878)
管理(61047)
(60640)
科学(58249)
(56398)
金融(56398)
大学(48733)
学学(46023)
教育(43098)
农业(39858)
技术(37292)
财经(35006)
经济研究(31828)
业经(30306)
(29943)
问题(25013)
(22068)
统计(21324)
(21182)
理论(20830)
技术经济(20361)
(19700)
(19665)
国际(18969)
实践(18703)
共检索到642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范祚军  洪菲  
本文在梳理前期有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剖析统一货币政策执行与区域性政策扶持的两难选择出发,运用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有关数据实证研究,得出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在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并提出通过完善货币政策工具,优化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完善货币传导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云生  
近年来,针对日益显现的通货膨胀压力,央行实施了一系列基于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但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本文认为区域差异性和经济结构性矛盾是导致这一状况形成的重要原因,而实施差别性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是改善宏观调控效果的有效路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丽娜  
我国外汇资产迅速扩张,外汇占款取代再贷款成为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经济开放程度高的发达区域不仅基础货币投放量远远超过其他区域,其区域货币乘数也高于其他区域,导致货币政策内部传导的区域效应非对称性。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基础货币变化对开放程度最高的东部发达区域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经济不发达的中部区域,对开放程度低的西部不发达区域的影响最小。建议采取适度差别的区域货币政策,缓解区域货币供给的非均衡性,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内部传导的整体效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本文将金融稳定因素纳入货币政策框架,对基于稳定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表明,相比传统仅仅盯住产出和通胀缺口的利率规则,纳入金融稳定考虑后的货币政策需要一个相对更高的利率规则值来抑制金融体系的过度风险承担。实证分析也发现,危机前的货币政策利率通常存在着系统性低估,这种低估主要源于紧盯价格稳定的货币政策忽略了低利率政策对系统性风险的诱导作用。本文结论对货币政策框架的基本启示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取向会影响宏观经济大环境和市场主体(尤其是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倾向,因而有着确切的金融稳定内涵,适宜的货币政策需要充分考虑这种内涵,并对金融体系的风险承担做出必要的反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峻  
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在根据逆周期的宏观审慎原则制定统一的货币政策大框架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探索和运用更多差别性的货币政策,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的客观现实。1.在政策调整的方向上,扩张性货币政策应更多着眼于江西等中西部地区。以浙江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外贸依存度较高,经济增速的变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杜建华  
本文基于银行业竞争差异的视角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紧缩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区域调控效果。研究发现:在货币紧缩之后,银行业竞争程度较低区域的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对货币政策的变动更敏感,而且这种效应在非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中更显著,但是在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中则不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货币紧缩导致银行业竞争程度较低区域的非国有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下降的幅度更大,而在银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区域则不存在这种效应。研究结论表明,银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助于非国有上市公司抑制货币紧缩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范祚军  
本文在梳理前期有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剖析统一货币政策执行与区域性政策扶持的两难选择出发,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在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的结论,并提出通过完善货币政策工具,优化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完善货币传导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益民  陈璋  
本文运用SVAR模型及其脉冲响应函数对八大经济区的实证检验表明,存在明显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区域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是影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长期因素。生产力水平越高的区域,可能受到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越大。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金融结构都是影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重要因素,相对而言,区域金融结构对削弱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更具实际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常海滨  徐成贤  
本文在系统阐述西方区域金融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证研究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在我国黄河中游、西北、长江中游等三个区域共计13个省份不具有有效传导机制,利率政策的区域传导效应时滞为一年。本文认为,区域贸易和资金流动影响货币政策区域传导效应,区域金融资源外流和金融结构失衡相互影响,是造成货币政策传导区域失效的主要原因。本文建议建立综合政策调控机制和区域货币政策体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文乐  王彬  王继晖  
本文首先在新凯恩斯垄断竞争模型框架基础上,建立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校准、冲击因素脉冲影响的识别,较为详细地考察了国内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控和汇率波动都会对产出、通货膨胀产生明显的冲击效应,同时货币政策与汇率波动之间也存在着显著作用。而后,基于均值与波动方程的相关计量模型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均值与波动溢出效应。考虑到我国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资本逐步对外开放,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联系更加密切,在存在升值预期的时候,单一的货币政策或是汇率政策无法实现经济均衡增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骆祚炎  罗亚南  
由于需要同时兼顾实体经济平衡和金融平衡,货币政策调控需要从单一通胀目标制转向多目标制。在货币政策多目标制框架下,既需要注重信贷调控,也要加强流动性管理。本文基于六部门一般均衡DSGE模型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检验论证了此观点。金融加速器效应检验表明,信贷对产出等变量的冲击效果明显,货币供给对其他变量具有一定的冲击作用。由此得到的政策涵义是,在货币政策多目标制框架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信贷资源应该更多地向高效率企业和民营经济倾斜,并充分考虑产业差异和地区差异,从而实施差异化的信贷调控。在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传统的报表分析和统计分析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发展,要充分使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浩东  
文章利用加入资产价格的泰勒规则,对1996年到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货币政策通过关注资产价格,能提高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但是在实际政策执行中,货币政策选择"关注"而不是"盯住"资产价格;从长期来看,加入资产价格的泰勒规则所体现的宏观变量之间的关系在中国是存在的,并且引入资产价格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效率与稳定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卫东  
文章从金融资产结构、市场结构、融资结构等方面详细描述了当前中国金融结构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了中国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选取信贷量与各个宏观经济变量建立了VEC模型,得到了信贷、货币供应量、固定资产投资与GDP之间的协整关系,运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信贷量与国民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弘  李义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去杠杆"是各国化解金融风险、恢复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由于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改革的转折期,同时金融风险集聚,为防范金融风险,中国已初步构建了宏观审慎框架并不断丰富。理论上货币政策调整可以直接影响流动性,因此在控制杠杆率背景下需要货币政策发力,中央银行应谨慎地调整货币政策避免杠杆的快速上升,防止系统性风险的累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飞鸣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这轮全球性金融危机凸显了以美国为核心的"金融资本主义模式"和以美元为核心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制度性缺陷,改革现行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势在必行,建立货币区是较为现实的选择。但在现行货币政策框架下,货币区建设不可避免会陷入"三元悖论"困境。本文提出在贷款准备金政策框架下,货币区能在保证其内在要求的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基本前提下,区内各个成员仍能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