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92)
- 2023(6377)
- 2022(5349)
- 2021(5272)
- 2020(4793)
- 2019(11538)
- 2018(11818)
- 2017(23979)
- 2016(12445)
- 2015(14465)
- 2014(14151)
- 2013(14391)
- 2012(13229)
- 2011(11978)
- 2010(12709)
- 2009(12004)
- 2008(11828)
- 2007(10600)
- 2006(9720)
- 2005(8927)
- 学科
- 济(52711)
- 经济(52663)
- 管理(34979)
- 业(32433)
- 方法(26575)
- 企(26439)
- 企业(26439)
- 数学(24296)
- 数学方法(23750)
- 中国(16377)
- 制(15115)
- 农(13281)
- 财(12738)
- 银(11900)
- 银行(11890)
- 行(11448)
- 贸(10938)
- 贸易(10929)
- 易(10701)
- 融(10138)
- 金融(10137)
- 业经(9813)
- 理论(9011)
- 体(8866)
- 学(8563)
- 度(8216)
- 制度(8205)
- 教育(8159)
- 农业(7878)
- 策(7632)
- 机构
- 大学(183178)
- 学院(180333)
- 济(75795)
- 经济(73951)
- 管理(70296)
- 理学(59730)
- 研究(59546)
- 理学院(59154)
- 管理学(57817)
- 管理学院(57496)
- 中国(48133)
- 京(39829)
- 财(38685)
- 科学(32978)
- 财经(29962)
- 所(29453)
- 江(27278)
- 经(27075)
- 中心(26841)
- 北京(26119)
- 研究所(26057)
- 农(24921)
- 业大(23757)
- 经济学(23143)
- 范(22652)
- 师范(22456)
- 财经大学(22287)
- 州(22073)
- 院(21862)
- 经济学院(20765)
- 基金
- 项目(110097)
- 科学(86019)
- 研究(82346)
- 基金(79281)
- 家(68140)
- 国家(67630)
- 科学基金(57694)
- 社会(50965)
- 社会科(48380)
- 社会科学(48367)
- 省(42265)
- 基金项目(40719)
- 教育(40287)
- 自然(36863)
- 自然科(36056)
- 自然科学(36047)
- 划(35788)
- 自然科学基金(35389)
- 资助(34905)
- 编号(34707)
- 成果(29264)
- 部(25419)
- 重点(24766)
- 课题(24578)
- 发(22810)
- 创(22463)
- 教育部(22162)
- 大学(21370)
- 项目编号(21167)
- 人文(21083)
共检索到280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国华 陈炳辉
本文基于国际场内衍生品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的场内衍生品监管模式应有利于提升衍生品交易所竞争力、鼓励场内衍生品市场创新、控制金融风险、提高监管效率和避免监管冲突与遗漏,从这些标准出发,本文对不同监管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场内衍生品监管应选择统一监管模式。
关键词:
场内衍生品 监管模式 统一监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胜 朱新蓉
在信用衍生工具交易中,信用保护购买者在降低信用风险的同时会增加流动性风险、定价风险等多种风险以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的巨大风险,随时可能造成金融机构危机,或者破产而导致金融恐慌。当前信用衍生品的市场统一监管模式应是中间型监管模式,即以政府的行政监管和交易市场的自我监管相结合的形式。信用衍生工具的监管主要问题是信用事件的界定、资本保证金要求及监管归类问题。建立中国信用衍生工具监管体系应从加强相关的立法工作、市场准入监管和资本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内容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信用衍生品 监管模式 监管体系 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力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对于完善金融市场整体的风险管理和资产定价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统计,全球金融衍生品的名义本金规模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达到约18万亿美元,其中场外衍生品名义本金约10万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遭受重创,过度复杂的产品、过高的交易杠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因此,控制市场系统性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君光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场外(OTC)衍生品市场备受争议。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球场外衍生品名义本金总额高达633万亿美元。另外,根据国际互换与衍生品协会(ISDA)统计,全球500强企业中有94%的企业使用场外衍生品市场进行交易。市场繁荣的背后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巨额场外衍生品交易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为此,国际社会纷纷积极推进场外衍生品监管改革。国际社会场外衍生品改革情况2009年9月,二十国集团(G20)匹兹堡峰会发起了旨在减少场外衍生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猛
金融衍生产品可谓此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监管当局都在探索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加强监管。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各国衍生品监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了各国监管当局提出的衍生品监管改进措施,并分析了这些措施的改革效果。
关键词:
金融市场 金融衍生品 风险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力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对于完善金融市场整体的风险管理和资产定价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统计,全球金融衍生品的名义本金规模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达到约18万亿美元,其中场外衍生品名义本金约10万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遭受重创,过度复杂的产品、过高的交易杠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因此,控制市场系统性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武佳薇 卢边静子
伴随金融科技发展,虚拟货币与传统金融市场可能加速融合,如何加强监管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难题。2017年12月,美国比特币期货在巨大的市场争议中上市交易。本文从美国比特币期货的上市为背景入手,分析比特币期货宽松的上市条件、有限监管与风险对冲功能发挥不足等问题带来的市场挑战,以及美国两大金融监管机构对虚拟货币及其衍生品监管差异的原因机理,最后结合我国国情给出相关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
虚拟货币 比特币期货 金融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成 蔡达建 张炜
文章依据逆向选择理论构建模型对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金融衍生品OTC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在OTC市场不是以优质产品退出市场的形式直接表现,而是以低质量产品大量进入高质量产品"蜕变"为低质量产品的隐蔽形式来完成,是引发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针对金融衍生品市场逆向选择问题,需要加强对金融衍生品OTC市场的制度约束,提高市场的准入标准,精细金融衍生品的标准化程度,加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卢向前
印度外汇和衍生品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该文首先从市场环境和监管的视角对目前印度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框架进行简要介绍,进而从汇率衍生产品和卢比利率衍生品两个方面对外汇和利率衍生产品交易的一些特别规定作了详细解释.
关键词:
汇率衍生品 利率衍生品 市场监管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莹 荣艺华
本轮金融危机充分证明:衍生产品的过度创新和滥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为避免危机重演,重振市场信心,美国、泛欧及主要国际组织纷纷就变革金融监管体系出台具体改革方案和监管建议。该文就当前国际场外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新动向进行了整理,并针对我国场外衍生产品监管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场外衍生品市场 监管变革 信用违约互换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凤元
随着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逐渐兴起,发生在现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操纵更加难以发现,这种操纵对市场的危害性更大。本文通过研究现货和衍生品跨市场价格操纵现象,并借鉴成熟市场的监管措施,从法律法规、合约设计、日常监管、跨市场信息共享和联合监管、跨市场危机处理程序等角度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对国内跨市场监管提供借鉴。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斯文
金融危机用事实说明,场外衍生品的高杠杆性、低透明度、主体集中化和风险多元化等特征容易诱发并扩大系统性风险,产生严重的外部负效应;同时,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交易活动涉及全球各经济体,迫切要求各国加强监管合作,共同规范场外衍生品市场的运行。理论分析证明,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国际监管合作要显著优于监管竞争。加强场外衍生品市场国际监管合作是解决"市场全球化"与"监管地区化"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雯 谭燕芝
本文拟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监督博弈,分析各种博弈均衡的约束条件,针对性地调整相关变量大小,从而提高金融监管机构的可置信的监管威胁,有效降低银行违规操作概率,扩大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合法参与衍生品投资的范围,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关键词: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金融衍生品 监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晗 王玮
本文阐述了美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体制,介绍了与外汇衍生品监管相关的法案和判例,对场外和场内外汇衍生产品监管的区别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开展外汇衍生品及其监管现状。本文建议,未来我国货币衍生产品的监管要注意从国家层次立法和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划分。
关键词:
货币衍生产品 期货交易 衍生市场监管
[期刊] 征信
[作者]
殷林森 汤偲仪
信用衍生品是商业银行转移信用风险的重要风险管理工具,但在信用风险转移过程中易导致商业银行弱化贷款审查监督力度,形成道德风险。通过构建商业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与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行为间的博弈均衡状态以及影响该状态的因素,建议监管机构应加大对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行为的惩罚力度,并视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行为产生超额收益的大小合理调整其监管频次。
关键词:
信用衍生品 博弈均衡 金融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