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13)
- 2023(4013)
- 2022(3278)
- 2021(3098)
- 2020(2448)
- 2019(5984)
- 2018(5519)
- 2017(10591)
- 2016(5413)
- 2015(6028)
- 2014(5993)
- 2013(6112)
- 2012(5672)
- 2011(5206)
- 2010(5465)
- 2009(5083)
- 2008(5170)
- 2007(5102)
- 2006(4688)
- 2005(4247)
- 学科
- 济(25352)
- 经济(25333)
- 管理(14204)
- 业(11619)
- 企(9682)
- 企业(9682)
- 方法(8512)
- 中国(8411)
- 数学(7166)
- 数学方法(7080)
- 农(6592)
- 地方(6292)
- 融(5322)
- 金融(5322)
- 制(5215)
- 财(5199)
- 业经(5037)
- 银(4566)
- 银行(4554)
- 贸(4541)
- 贸易(4532)
- 行(4446)
- 易(4342)
- 学(4227)
- 理论(4195)
- 市场(3983)
- 关系(3836)
- 教育(3779)
- 农业(3672)
- 策(3450)
- 机构
- 大学(76301)
- 学院(74917)
- 济(32959)
- 经济(32200)
- 研究(28579)
- 管理(27254)
- 中国(24096)
- 理学(21835)
- 理学院(21540)
- 管理学(21117)
- 管理学院(20947)
- 财(17545)
- 京(17453)
- 科学(14441)
- 所(13996)
- 中心(13406)
- 江(13190)
- 财经(12756)
- 研究所(11972)
- 北京(11700)
- 经(11623)
- 农(10866)
- 院(10488)
- 州(10482)
- 范(10439)
- 经济学(10401)
- 师范(10357)
- 财经大学(9510)
- 经济学院(9166)
- 省(9048)
- 基金
- 项目(43144)
- 研究(34421)
- 科学(33778)
- 基金(30485)
- 家(26098)
- 国家(25838)
- 科学基金(22112)
- 社会(21442)
- 社会科(20212)
- 社会科学(20203)
- 教育(16480)
- 省(16192)
- 基金项目(15328)
- 编号(14343)
- 划(13677)
- 自然(13210)
- 资助(12929)
- 自然科(12923)
- 自然科学(12919)
- 成果(12693)
- 自然科学基金(12690)
- 课题(10928)
- 重点(9940)
- 部(9904)
- 发(9355)
- 年(9165)
- 性(8988)
- 大学(8827)
- 教育部(8781)
- 国家社会(8770)
共检索到139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康
2022年4月10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下称《意见》),该文件具有十分重要和丰富的内容,其主旨和中央历次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权威性指导文件,特别是与2020年3月30日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及2020年4月10日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的关于构建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方针一脉相承、相互呼应、紧密联系。学习领会好这一重要文件精神,对于我们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改革深水区攻坚克难,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来落实新时代“新的两步走”现代化战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统一大市场 法治化 精神实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刘莹
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全国统一的消费大市场(如农产品和工业品等各类商品大市场)、投资与金融大市场、要素与资源品大市场以及物流大市场等。从需求动力来讲,最主要的是建设消费大市场,只要巨大的消费潜能被释放,便能促进我国其他市场进一步繁荣。所以,建设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是基础,而形成强大的消费市场是关键,根本目标是加快促进制造强国与消费强国建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安和芬
欧共体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实力,扭转高科技的被动局面,以对付美、日的挑战,决定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目前,大市场的建设在解决各成员国的财政分摊额度和农业的巨额支出、开放公共采购市场、资本自由流动、经济货币联盟、提高经济活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到1992年底可完成统一大市场的基本框架。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欧共体在保护区内市场的同时,仍要发展同区外的经济关系,它的保护壁垒将是有一定限度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骥如
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诞生,同年11月1日,随着《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正式生效,欧洲共同体更名为欧洲联盟。1995年,随着奥地利、芬兰和瑞典的加入,欧盟成员国已增加到15个。当前,欧盟15国拥有约3.7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近7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约3万亿美元,其经济规模与美国相当,而国际贸易则远远超过了美国。今天,在欧盟统一大市场上,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实现了自由流通,像在一个国家一样,欧洲人声称,15国之间已经取消了经济边界。本文就欧盟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借鉴作用,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莹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市场分割的税收因素表现,主要包括增值税收入分享坚持生产地原则引发的增值税跨区域转移、税收选择性激励政策、区域性税收优惠“洼地”与税收征管空间以及税收政策对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合作缺乏足够支持等。为此,税收可从逐步探索增值税收入分享原则由生产地原则转变为消费地原则、推动政策实践方式由产业性向功能性转变、严格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和提高税收征管智能化、对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合作给予更大力度支持等方面加以优化完善,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昕
信用要素具有非稀缺性、非竞争性、强依附性、广渗透性和可识别性等特征,能够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拓展市场规模、降低交易成本、深化市场分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资源配置。面对信用要素数据不完善、共享不充分、应用场景不丰富、价值实现机制不健全等困境,需要以信用要素赋能企业生产、居民消费、政府治理为基本路径,搭建一体化信用要素集聚平台、创新开放化的信用要素共享机制、拓展多元化的信用要素应用场景、完善包容性的信用要素价值实现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统一大市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优化配置、推动增长,是关乎国家命运与安全的大战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解决当前存在的五方面问题:一是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缺少顶层设计与精准施策;二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受到体制性、制度性约束,政府与市场间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三是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还存在明显的短板、缺陷、堵点;四是在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对出现的教训没有足够重视,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把控存在不足,扭曲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五是就市场谈市场,未把市场放入国民经济全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全面正确理解全国统一大市场,明确市场、市场体系、市场经济三个概念的内涵。其中,市场是商品交易场所,是资源配置方式,是商品交易关系的总和;市场体系是由不同市场要素构成的组织结构、运作结构与协同结构;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制度,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间关系是运作好市场经济的核心。正确认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运作好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篇大文章。必须认识到,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统一大市场和开放大市场,是多元化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供应链模式下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精准施策,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二是市场与企业的关系;三是市场与“三驾马车”的关系;四是市场与中介组织的关系;五是市场与创新的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成龙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体现对社会主义市场认识的新高度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明确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需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见》反映了对社会主义市场认识的深化,表明我国将更好发挥政府建设市场的作用。
关键词:
统一大市场 开发性金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光远
行政垄断是市场经济的最大障碍,对竞争的损害要大于市场垄断。反行政垄断执法打破行政垄断效果明显,但由于属事后监管,案件发生时已经对竞争造成损害,防止行政垄断效果有限。公平竞争审查属事前监管,可以将大部分行政垄断防范于萌芽状态,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保障。
关键词:
行政垄断 公平竞争审查 统一大市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志彪
“同产业”平等,既是现代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基础,也可以用来作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工作抓手。可据此推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公平和公正,消除过去按企业类别尤其是按所有制性质进行产业政策管理的诸多弊端。作者认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破除按照所有制、规模、隶属关系、地区等标准分类管理企业的传统做法,平等企业间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平等性既是市场规则统一性的基础,也是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前提。根据现代产业组织运行及其竞争政策运作的原理,作者在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上独辟蹊径地提出按“同产业”平等这个基本政策主张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按“同产业”平等的政策内容以及可能产生的积极效应,并从现阶段我国市场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若干具体建议。
关键词:
同产业平等 全国统一大市场 产业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志成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一种高级形态,涉及时间、空间等不同维度,关系到制度规则、市场监管、商贸流通、城乡区域、基础设施等不同领域。当前,我国统一市场建设在基础制度、经济政策、要素市场、流通体系、市场监管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障碍。相关问题产生有央地财政关系未理顺、政绩考核制度不合理、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重点领域改革进程慢等原因。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做好统一和统筹、协同和共享、培育和畅通、清理和破除、规范和整顿五方面的重点工作,确立公平竞争审查、现代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要素市场化改革、区域协同发展、市场交易平台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五大政策支柱,落实好建章立制和破除壁垒两方面政策,不断提高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执行的协同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吴华强 才国伟 何婧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文章利用相对价格方差均值方法测度了全国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发现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在逐渐上升,但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并未呈同样上升趋势。地方竞争导致的地方保护和分割负面现象、要素市场流动管制行政色彩较重、基础设施缺乏互联互通、疫情冲击是造成我国现在市场分割的直接原因。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内涵。当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为市场提供统一的基础性制度供给,统筹好安全和发展、全国和地方、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单一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
统一大市场 市场分割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淑梅 王瓅苑
从历史维度看,中国对外开放总体经历了从选择性对外开放、全方位对外开放,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演变进程。制度型开放聚焦于加速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国内制度安排与国际高标准对接、融合、创新,既对外部机制表达一定程度的制度约束,又促进国内制度改革,具有双向性、诱致性和正外部性特征,是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目标。目前,我国制度型开放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扩大市场、完善机制、统一规则、促进公平,为制度型开放提供基础支撑。标准是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载体,要将标准制度型开放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对标对表发达经济体高标准,完善与国际兼容的标准体系,通过制度输出参与全球治理,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园玲 李金梅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要素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动,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通过选取2009-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了供应链韧性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供应链韧性的提升积极推动了我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其次,相较于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供应链韧性的提高对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促进作用较为薄弱。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和创新水平在供应链韧性对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促进作用中均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中祥
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市场作为建立全国统一的能源和生态环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关键引擎。对碳市场建设而言,统一大市场的“统”意味着建立全国统一的制度规则,意味着电力和碳相关市场的协同发展,意味着全国碳市场建设不断扩容,交易主体不断多元化、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不断丰富,意味着即使在全国性碳市场起步和区域性碳市场试点共存的阶段,地方碳市场与全国碳市场仍能形成协同增效。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对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成以全国碳市场为主、有鲜明特点的区域碳市场为辅的中国碳市场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