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61)
- 2023(11985)
- 2022(9911)
- 2021(9445)
- 2020(7511)
- 2019(17517)
- 2018(16724)
- 2017(32913)
- 2016(16704)
- 2015(18446)
- 2014(17904)
- 2013(17383)
- 2012(15277)
- 2011(13396)
- 2010(12918)
- 2009(11567)
- 2008(10831)
- 2007(9265)
- 2006(7441)
- 2005(6482)
- 学科
- 济(69572)
- 经济(69505)
- 管理(49893)
- 业(47142)
- 企(39627)
- 企业(39627)
- 方法(33165)
- 数学(29517)
- 数学方法(29106)
- 财(18601)
- 农(18337)
- 中国(17899)
- 业经(15289)
- 贸(13164)
- 贸易(13152)
- 易(12765)
- 地方(12395)
- 务(12257)
- 财务(12216)
- 财务管理(12191)
- 制(11955)
- 农业(11941)
- 企业财务(11350)
- 融(10934)
- 金融(10932)
- 学(10632)
- 理论(10466)
- 技术(10395)
- 银(10279)
- 银行(10263)
- 机构
- 学院(222068)
- 大学(221770)
- 济(96672)
- 经济(94994)
- 管理(92516)
- 理学(80884)
- 理学院(80141)
- 管理学(78870)
- 管理学院(78447)
- 研究(68050)
- 中国(53157)
- 财(45134)
- 京(44003)
- 科学(37013)
- 财经(36473)
- 经(33473)
- 中心(33446)
- 江(31114)
- 经济学(30595)
- 所(30266)
- 业大(29410)
- 农(28889)
- 经济学院(27695)
- 财经大学(27616)
- 范(27293)
- 研究所(27166)
- 师范(27047)
- 北京(26766)
- 院(25469)
- 商学(25228)
- 基金
- 项目(158017)
- 科学(127974)
- 研究(119227)
- 基金(118497)
- 家(101568)
- 国家(100749)
- 科学基金(89495)
- 社会(79081)
- 社会科(75239)
- 社会科学(75221)
- 基金项目(62657)
- 省(60497)
- 自然(56526)
- 教育(55439)
- 自然科(55339)
- 自然科学(55326)
- 自然科学基金(54330)
- 划(50832)
- 编号(47938)
- 资助(46694)
- 成果(37178)
- 部(36014)
- 重点(35247)
- 创(34479)
- 发(34045)
- 国家社会(33809)
- 教育部(32214)
- 创新(32087)
- 人文(31805)
- 课题(31653)
共检索到318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合良 李晓婉 王春娟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统一大市场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举措,降低交易成本是建设统一大市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关键。为此,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分别从促进市场流通、交易环节精简、交易基础制度规则保障与多地域文化认同四个方面剖析建设统一大市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机理,进而提出其实现路径: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促进流通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交易平台共享,打造全国统一交易平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实现全国产权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强化文化认同,形成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共有理念。
关键词:
统一大市场 强大国内市场 交易成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小芳 卢现祥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整体收益远大于地方保护及市场分割的局部收益之和。地方保护及市场分割实质上是特殊制度的产物。地方政府在通过特殊制度将市场外部性内在化的同时,引致了全国市场中较高的交易成本。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将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交汇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规模优势、资源优化配置的大国空间优势和数字经济的新优势。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在于用普遍制度取代特殊制度,也就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使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益处在各地方公平地内在化。这就涉及从特殊的财税制度转到普遍的财税制度、从人格化交易的特殊制度转到非人格化交易的普遍制度、从特殊要素市场制度转到普遍要素市场制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亚琼
在“三期叠加”背景下,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成为破局之选,而数字经济的产业赋能作用正逐渐成为最受关注的议题。本文在梳理数字经济赋能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机理上,选取2016-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港澳台地区除外),采用熵值法量化测度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内统一大市场水平,并采用动态面板GMM模型,测算了数字经济与国内统一大市场的量化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从具体实现路径来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信息成本和创新发展驱动三类渠道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从区域异质性角度来看,凭借更为坚实的经济、产业、资金基础,我国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赋能效应更强,影响更为突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海涛 孟晓雨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还存在以生产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影响市场配置资源、区域性税收优惠不利于建立公平竞争环境、税收收入与税源背离增加制度性交易成本等诸多问题,从扭曲市场主体竞争和形成地方行政壁垒两大方面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和欧盟的经验,从以下方面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税制结构,进一步推进增值税改革;规范税收优惠,建立税收环境评估指标引导地方政府行为;完善跨区域税收分享机制建设;加强横向税收协调统一与征管合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荆林波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9年要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再次重申: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如何理解、如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呢?笔者认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义重大。中国经济摆脱传统的动能,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过去多年来,我国主要依靠"三驾马车"、大规模要素粗放投入、GDP导向的激励制度等传统动能拉动经济增长。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经济逐步走向依靠新动能推动经济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
关键词:
国内市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阳昕 黄漫宇
利用2004—2019年省级数据构建数字经济指数,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指数测度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程度,进而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国统一大市场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促进了中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同时该影响在不同数字经济维度及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流通效率提升和营商环境优化是数字经济影响统一大市场形成的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密 刘晓璇
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是新时期我国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双循环关键堵点表现为:消费市场相对收缩导致双循环的核心驱动力不足;市场供需相对低效导致“消费—生产”环节的适配性不足;市场收入均衡性欠佳导致“分配—消费”环节的激励性不足;市场二重分割尚存导致“流通—消费”环节的联动性不足。通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双循环的逻辑框架为:构建强大内需市场,实现市场“活跃化”;培育竞争性市场主体,实现市场“高效化”;建立共同富裕的发展机制,实现市场“平衡化”;保障商品要素自由流动和价格信号自由传递,实现市场“一体化”。具体实现路径包括:提高市场活跃性,全方位激活强大的国内消费;把握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关系,提高市场竞争性,畅通“以生产促消费”循环链条;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提高收入公平性,畅通“以分配促消费”循环链条;打破市场分割和封闭小循环,提高市场一体性,畅通“以流通促消费”循环链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静梅 李钰琪 钟浩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国内市场统一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国内市场统一程度也越高。从省际贸易成本角度切入的机制分析发现,信息搜寻成本越高、物流运输成本越高的省份,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时,其市场统一程度的提升幅度也越大,说明成本优化是数字经济推动市场统一的作用渠道。门槛回归结果显示,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省际贸易成本的降低,数字经济推动国内市场统一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的特征。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中西部地区而言,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市场统一,而这一效应在东部地区并不显著,说明数字经济能够缩小区域间市场统一性的差距。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国统一大市场 成本优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贺唯唯 侯俊军
把握数字经济与劳动力配置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中国加快经济转型、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议题。本文阐释了数字经济促进劳动力统一大市场形成的理论机理,构建城市层面的劳动力统一大市场指数,利用2011—2019年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劳动力统一大市场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劳动力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提升了城乡劳动力市场发展水平,同时降低了区域劳动力配置的均衡偏离程度。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劳动力统一大市场形成的原因在于:数字经济能够降低就业转移成本、增加部门就业需求,扩大就业;数字经济有利于改善创业环境,鼓励居民创业;数字经济可以减少政府治理劳动力流动成本,提升政府公共治理效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城市劳动力统一大市场形成均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中西部地区的作用不明显。本研究对各地更好地理解劳动力统一大市场形成的影响机制,对于更科学地制定和调整治理策略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关利欣 郑思思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美国国内市场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了要素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大市场逐步统一、产业竞争力保持优势、自主创新动能强劲、与海外市场联系紧密等显著特征。消费在美国国内市场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发挥着推动市场规模扩张、促进生产流通方式变革、激发产品服务创新、增强市场吸引力等作用。借鉴美国消费促进国内市场发展壮大的经验,我国亟需从市场制度、市场环境、产业结构、业态模式、对外开放等方面入手,推动消费全面发展,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从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
美国 消费 国内市场 经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丹
竞争中性制度的实施能够提升市场建设的活跃度、连通性和开放性。我国在推进竞争中性制度过程中还存在市场规则约束不强、与产业政策不协调、配套制度不完善、公平竞争文化需培育等方面的问题。突破这一格局需从法律约束、机构职能、实施效率和配套机制多个层面入手,加快竞争中性制度落实,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夯实微观基础。
关键词:
竞争中性 扩大内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合良 李晓婉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之举。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数字经济驱动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举措。从机理和现实看,数字经济可以突破时空和信息非对称性限制,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重构实体经济,加速实现供需平衡,畅通国内大循环,进而驱动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建设。由于各地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不同,地区间出现了数字鸿沟。同时,“大数据杀熟”“竞价排名”等新型垄断手段对价格机制具有破坏性,会弱化数字经济的驱动作用。基于2016—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能显著驱动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建设。数字经济驱动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实现路径有三:一是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数字鸿沟;二是加快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流通体系支撑作用;三是提升政府数字经济治理能力,提高数字经济规制效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兰 刘慧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载体,而新发展格局是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目标。构建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新发展格局要遵循要素资源与环节衔接畅通无阻为基础、技术的自强自立为关键以及产业链内外联动为牵引等基本逻辑机理。针对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包括市场机制尚未形成,限制要素自由流动;“行政区”经济盛行,影响区域协同发展;产业链牵引不足,内外联动范围较窄;市场制度建设滞后,贸易摩擦频发等。通过明确政府与市场边界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调整央地政策范畴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构建创新引领产业链以推进内外深度开放;建设标准市场机制以保障治理水平提升等渠道,最终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新发展格局 市场机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莹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市场分割的税收因素表现,主要包括增值税收入分享坚持生产地原则引发的增值税跨区域转移、税收选择性激励政策、区域性税收优惠“洼地”与税收征管空间以及税收政策对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合作缺乏足够支持等。为此,税收可从逐步探索增值税收入分享原则由生产地原则转变为消费地原则、推动政策实践方式由产业性向功能性转变、严格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和提高税收征管智能化、对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合作给予更大力度支持等方面加以优化完善,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军 郑毓铭
基于统一大市场的视角,从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分割的角度研究市场分割影响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机理发现: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分割对于地区间收入差距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三种市场分割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稳健性检验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地区异质性的结论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三种市场分割对收入差距有不同的影响。有必要构建统一、有序、开放的全国大市场,消除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和商品市场的地区分割。消除各种制度性的物流障碍,畅通国内大循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