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650)
2022(600)
2021(523)
2020(522)
2019(1187)
2018(1126)
2017(2045)
2016(1275)
2015(1479)
2014(1483)
2013(1570)
2012(1426)
2011(1279)
2010(1354)
2009(1169)
2008(1330)
2007(1255)
2006(1180)
2005(1036)
2004(898)
作者
(4384)
(3644)
(3476)
(3283)
(2316)
(1717)
(1579)
(1409)
(1348)
(1304)
(1234)
(1209)
(1192)
(1186)
(1159)
(1149)
(1079)
(1077)
(1062)
(1022)
(999)
(944)
(891)
(848)
(842)
(804)
(792)
(792)
(791)
(769)
学科
(4509)
经济(4497)
管理(3153)
(2651)
(2139)
企业(2139)
(1996)
方法(1569)
(1439)
中国(1344)
(1269)
数学(1263)
数学方法(1240)
(1142)
理论(1049)
(1001)
银行(994)
(963)
教育(947)
(923)
税收(877)
(869)
(803)
(802)
贸易(802)
财务(799)
业经(794)
财务管理(791)
(778)
制度(757)
机构
大学(18264)
学院(17906)
研究(6895)
(5972)
经济(5785)
中国(5566)
管理(5304)
科学(5254)
(4836)
理学(4256)
理学院(4194)
(4121)
管理学(4045)
管理学院(4018)
(3976)
农业(3886)
研究所(3732)
业大(3533)
(3488)
(3397)
(3264)
中心(3159)
(2708)
(2674)
师范(2656)
北京(2558)
(2549)
财经(2540)
农业大学(2483)
(2359)
基金
项目(10934)
科学(7836)
基金(7374)
(6995)
国家(6937)
研究(6896)
科学基金(5342)
(4361)
自然(3885)
社会(3862)
(3840)
自然科(3789)
自然科学(3786)
自然科学基金(3713)
基金项目(3698)
社会科(3602)
社会科学(3601)
资助(3532)
教育(3345)
重点(2640)
计划(2557)
编号(2546)
成果(2513)
科技(2393)
(2343)
(2283)
科研(2171)
课题(2101)
(1986)
大学(1962)
期刊
(7962)
经济(7962)
研究(5662)
中国(5003)
学报(4917)
(4199)
科学(3572)
大学(3408)
学学(3279)
(3267)
农业(2697)
教育(2585)
(2390)
金融(2390)
管理(1897)
财经(1455)
业大(1415)
(1394)
(1248)
(1243)
经济研究(1229)
农业大学(1198)
图书(1151)
技术(1118)
问题(1060)
业经(1020)
(1015)
(970)
书馆(931)
图书馆(931)
共检索到31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尹云松  
绝对地租:有条件存在的地租的特殊形态─—与黄贤金同志商榷尹云松读了贵刊今年第3期《绝对地租:理论的赘瘤》以下简称《绝对地租》)一文,很受启发。该文作者大胆设想:“地租就是级差地租,而不存在绝对地租这一问题。”笔者不赞同这一观点,并认为这一观点的产生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举  
绝对地租:科学的地租理论之精髓──与黄贤金同志商榷王文举贵刊在今年第三期上发表了黄贤金同志的论文《绝对对租:理论的赘瘤》。文章中完全否认了绝对地租的存在,武断地把地租的三种形式合并为级差地租一种,完全承袭了西方庸俗经济学家的观点,偏离了科学的地租理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乔志敏  
我国经济学界在80年代初,曾围绕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等于或超过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后农业绝对地租的存在及其来源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关于农产品价值和生产价格差额构成的绝对地租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是否还存在,有两种观点:一是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二是有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贤金  
绝对地租:理论的赘瘤黄贤金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理论家,其理论赋予人们无限的思想和启迪,但有的理论是灰色的,并非明澈。因而,也留给后人难以评判的理论纠纷和论争。对于政治经济学中地租论这一基本理论问题也是这样。尤其是对于绝对地租问题,更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剑平  
绝对地租:包容颇多误区的科学理论─—兼与王文举等商榷孙剑平长时期以来中国流行的绝对地租理论,其基本理论是正确的,但确实包容着相当多的误区或不周全之处。因此,在本文的作者看来,黄贤金:《绝对地租:理论的赘瘤》“和王文举:《绝对地租:科学的地租理论之精髓...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袁迎珍  
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建立有效的价格机制是农地流转的前提,而承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并运用其基本原理是建立合理地价的理论依据。把土地作为一种金融性资产、建立股份合作制是完善农地流转制度的两种方案和措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裴宏  
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以19世纪的土地为研究对象,具有十分典型的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特征和时代特征。在当代资本主义中,资产市场的发展和土地的资产化导致绝对地租以新的"金融租金"形式表现出来。在质上,仍然如马克思所主张的,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对社会总剩余价值的一种再分配和占有;在量上,绝对地租不再表现为超额利润形式,而是表现为一般性的金融资本收益形式。这一收益将与其它资本收益服从相同的规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大雨  
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说明,绝对地租来自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即超额利润。农产品价值之所以高于生产价格,在于农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部门,等量资本雇佣的劳动相对较多,创造的价值量较大,同时由于土地所有权的私人垄断占有,这部分超额价值被稳定地留在农业作为绝对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这一理论可概括为:土地所有权的资本主义垄断要求取得绝对地租;绝对地租产生的物质基础或条件在于农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大雨  
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说明,绝对地租来自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即超额利润。农产品价值之所以高于生产价格,在于农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部门,等量资本雇佣的劳动相对较多,创造的价值量较大,同时由于土地所有权的私人垄断占有,这部分超额价值被稳定地留在农业作为绝对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这一理论可概括为:土地所有权的资本主义垄断要求取得绝对地租;绝对地租产生的物质基础或条件在于农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奕山  
结合人情社会的交换特征和差序格局下的交换媒介,指出亲友之间的人情是中国的一种农地租金形态,农户在人情租和货币(或实物)租之间进行选择,无偿流转的实质是农户采用隐性的人情租替代显性的货币或实物租。通过将人情租引入农户决策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户选择租金形态的四个影响因素:货币的边际效用、人情的边际效用、货币租金率、人情租金率,并将分析结论应用于解释为何20世纪初没有广泛存在无偿流转现象、而现阶段却广泛存在,进而判断未来的租金形态演变。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农地流转的主要租金形态演变次序可归纳为:实物、货币→人情、货币→货币。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于新国  
本文对八分法、双位法、上借法、下借法和同借法等五种特殊编号方法进行分析。提出存在特殊八分法;否定B232/249采用双位法;给出上借法、下借法和同借法的定义;指出下借法与八分法和双位法的最明显区别是倒序配号规律,并认为同借法应及早选入图书分类教材,完善分类理论体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际平  
宋代租佃关系十分发达。但在当时各类田土中,何种地租形态占主导地位,史学界的意见很不一致。一种颇看影响韵意见是:“对分制在宋代以及以后租佃制时期都占统治地位”,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与之密切相关。笔者以为,在宋代,无论是官田出租或是民田出租,定额租都古主导地位。关于宋代官田的地租形态,笔者已有专文论列,本文则着重探讨民田租佃中各种地租形态所占的比重。一、劳役地租与贷币地租都比较少见宋代一些地旷人稀、生产落后的山区,人身依附关系还很强。如钱若水《太宗皇帝实录》卷78至道二年(999)8月28日条记;“巴蜀民以财力相君,每富人家役属至数千户,小民岁输租庸。”《宋史》卷304《刘师道传》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喆  彭阳  
在国家严控超大、特大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背景下,上海、深圳率先进入城市更新阶段,广州、武汉等城市也越来越多地通过存量用地挖潜获得发展新空间。城市更新俨然成为超大、特大城市国土、住建部门工作的重点之一。相对于已广泛开展的城市更新实践,其理论探讨则相对滞后。现有研究更多是遵循西方原理研究框架,从社会学角度解释我国城市更新的动力机制。但考虑到当下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要形式的城市更新,本质上是通过"产权归零+空间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行  
在封建制度下,封建地主凭借土地所有权,向农民收取地租。封建地租是封建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体现着封建地主剥削农民的关系。封建地租的剥削程度,通常是以地租率,即转化为地租的那部分产品同土地生产品之间的比率来表示的。中国地主制经济建立的初期,就形成了封建地主与佃农对半分成的封建地租率,即佃农以土地主要农作物收获量的一半交纳地租。历史文献中,往往把这种对半分成叫做“均分”、“中分”、“对分”等等,我们不妨把这个封建地租率叫做均分地租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行  
本文提出了清代前期货币地租与非典型货币地租的区别问题,并对清代前期货币地租发展的相对滞后作了初步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