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72)
- 2023(2861)
- 2022(2315)
- 2021(2288)
- 2020(1845)
- 2019(4001)
- 2018(4092)
- 2017(8250)
- 2016(4512)
- 2015(4885)
- 2014(4834)
- 2013(4940)
- 2012(4557)
- 2011(4303)
- 2010(4415)
- 2009(4180)
- 2008(4066)
- 2007(3920)
- 2006(3651)
- 2005(3169)
- 学科
- 农(42969)
- 农业(28580)
- 济(22733)
- 经济(22714)
- 业(22410)
- 业经(10450)
- 农业经济(9504)
- 村(8766)
- 农村(8762)
- 发(6888)
- 土地(6568)
- 劳(6562)
- 劳动(6562)
- 农业劳动(6312)
- 发展(6119)
- 展(6118)
- 人口(6032)
- 收入(5797)
- 动力(5781)
- 劳动力(5764)
- 农业人口(5713)
- 制(5609)
- 分配(5474)
- 管理(5472)
- 中国(5387)
- 地方(5385)
- 建设(5291)
- 方针(5251)
- 及其(5192)
- 策(5046)
- 机构
- 学院(66697)
- 大学(59982)
- 农(36713)
- 济(31896)
- 经济(31409)
- 农业(27526)
- 管理(26621)
- 理学(23549)
- 理学院(23398)
- 管理学(23119)
- 管理学院(23024)
- 研究(22510)
- 中国(19182)
- 业大(18804)
- 农业大学(16531)
- 科学(13325)
- 业(12780)
- 中心(11865)
- 经济管理(11821)
- 所(11627)
- 京(11583)
- 江(10817)
- 财(10491)
- 研究所(10408)
- 发(10034)
- 省(9822)
- 发展(9336)
- 展(9325)
- 科学院(8817)
- 财经(8162)
- 基金
- 项目(44287)
- 研究(35726)
- 科学(34961)
- 基金(31721)
- 家(27048)
- 国家(26660)
- 农(23820)
- 社会(23580)
- 科学基金(22767)
- 社会科(21828)
- 社会科学(21822)
- 省(19329)
- 基金项目(17496)
- 编号(16813)
- 划(14162)
- 教育(14003)
- 自然(12886)
- 自然科(12545)
- 自然科学(12542)
- 成果(12369)
- 自然科学基金(12319)
- 资助(11435)
- 业(11403)
- 发(11403)
- 村(10707)
- 农业(10624)
- 部(10247)
- 制(10002)
- 课题(9804)
- 发展(9764)
共检索到101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发礼 张瑛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动力,而推动城镇化建设,核心是推进人的市民化。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在顶层设计、具体规划、户籍政策、土地流转政策等方面都有具体落实或正处于试点阶段,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利益也在更大程度上得到维护,但一些核心制约因素依然存在。本文依据帕累托最优原则,站在农耕文化及精神需求层面的视角,认为消除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各种担忧的办法是在不影响其农民身份和利益的同时,给予其市民待遇,即给予进城农民工双重身份待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嘉革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流动过程中,由于历史和政策性原因,造成他们同时拥有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双重身份"。而这种"双重身份"一方面影响了农业自身的规模发展,为制定农村政策提供虚假依据,另一方面也使相应的城市发展战略得不到人口的补充动力。通过分析结论是要尽快打破城市壁垒,使农民工能顺利实现自由流动,尽快取消"双重身份"。
关键词:
农民 农村 劳动力 双重身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崇举
现阶段农民工在向城市转移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不能享受同工同酬,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不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城市福利和服务;进城农民工土地权益相关问题,等等。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在于:城市管理者需及时转变观念,制定强制性政策,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经济、社会、资源三大系统,推进城市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工作;努力改善农民工福利、待遇;研讨和制定相关政策,保障转户入城农民工土地权益;引导农民工向大、中、小城市(镇)有序转移。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转移 现状 解决思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祝仲坤 冷晨昕 陶建平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组织载体与空间场域。本文依托布迪厄提出的场域理论,基于社区场域这一独特视角,解析社区影响农民工城市身份认同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利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的2014年社会融合与心理专项调查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社区状况是影响农民工城市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居住在高端社区、社区内邻居以本地市民为主、社区内已建立健康档案有助于农民工认同城市身份。在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逆向概率加权法纠正潜在的选择性偏误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来讲,社区状况对农民工城市身份认同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社区类型、邻居构成情况对老一代农民工影响更大,健康档案、社区文体活动则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明显。这表明,老一代农民工更加关注社区类型、邻居构成情况等社区的基础条件,新生代农民工则更加关注公共服务资源等社区软环境。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柯子刊
林少华既是一名翻译家,又是一名作家。两种身份之间的互动频繁默契,其翻译与创作共用一套思维方式,文学观、文学翻译观、文学创作和翻译实践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一套循环系统。文学观、文学创作在先,对翻译观、翻译实践产生深刻影响,翻译实践影响文学创作的主题倾向,文学创作再进一步巩固并强化文学观,文学观继而影响翻译观,如此循环反复。
关键词:
林少华 翻译家 作家 翻译观 文学观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少军
国际体系作为行为体的互动所形成的整体结构,是中国实施对外政策的环境与舞台。在国际体系中,身份是决定中国的利益、立场和实现利益之途径的一个基本因素。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强调自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随着国力的增强,在当今正日益被视为一个"大国"。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大国参与国际互动有迥异的机制与结果,因此中国面对着双重身份的困境。要破解这一困境,中国一方面需要从主观上认清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不同互动机制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需要恰当解决客观上两种机制并存所带来的困扰。在对外关系中,中国需要应对国际体系所内含的权力政治、国际制度与观念建构等主要影响机制,适宜地开展实力外交、制度外交和公共外交。中国只有利用体系的系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丽娜 曹广伟
中国式农民工有着"半结构化"的身份,他们是农民,却从事着工人的工作。以"挣钱"、"过日子"等本土概念进行测量分析,试图呈现出中国式农民工身份转换的困境,以此为基础来展开对于农民工社会性质的讨论。结论是,工业文明想要把农民工规训为"结构人",而工业文明却没有给与农民工相应的权利意识和社会保障基础,农民工在承受工业风险的时候退回到了小农逻辑。最终,农民工无法完成身份转化,他们还要固守着以小农逻辑为基础的"过日子":在小农生产与工业生产之间寻找到最有利于自身的结合点,以完成小农家庭的再生产。中国式农民工特殊的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驹 汪锐 杨继瑞
全面实现农民工"市民待遇",是以人为本,维护公平正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当前,不少城市和地区的农民工在经济地位、社会环境、受教育机会、身份等多方面仍然存在着被边缘化的情况。全面实现农民工"市民待遇",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重庆市在全面实现农民工"市民待遇"上大胆创新,特别是在农民工户籍、住房、教育、社保、医疗、文化、民主权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是全面实现农民工"市民待遇"的实践与成功范例。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待遇 新型城市化 重庆实践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召勇 张广宇 李德洗
本文基于河南省569份城镇务工农民工调查数据,全面系统分析了农民工在市民化待遇期盼、市民化意愿和定居城镇类型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由此得出教育、就业和医疗保险是进城农民工最希望获得的市民化待遇,在城镇务工时间较长、文化程度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有更强烈的市民化意愿,他们最希望定居的城镇类型是县城或县级市。据此,笔者提出了尊重农民工需求和市民化意愿,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重点加强中小城镇建设,完善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就近就地市民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意愿 城镇类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薛选登
长期以来,农民工“市民待遇”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生存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本文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待遇”缺失的表现和给予农民工“市民待遇”的原因,提出赋予农民工“市民待遇”,促进农民工和城市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待遇 和谐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慧娟 孔令兵
农民工国民待遇问题已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根源在于一些行政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背离了平等对待的宪法原则而设置的歧视性制度,或者说关怀性制度的供给不足。农民工因歧视性制度的设置而遭遇的不公平,需要国家或各级政府对农民工作出制度性补偿,甚至对农民工的需要实行特别的政策倾斜。
关键词:
农民工 国民待遇 制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淮成
农民工国民待遇问题的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机制以及行政管理手段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是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在经济条件和经济运行机制未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解决这一矛盾必须致力于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
农民工 国民待遇 问题 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虹 叶迎
本文将结合罗尔斯的正义论,并运用本课题调研资料,从就业机会、就业收入,就业权益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来分析进城农民工的就业待遇不公的现象和原因,并从制度层面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
正义论 农民工 就业待遇 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