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2)
2023(7033)
2022(5652)
2021(5518)
2020(4321)
2019(10303)
2018(10122)
2017(17224)
2016(10060)
2015(11246)
2014(11085)
2013(10360)
2012(9655)
2011(9126)
2010(9436)
2009(8321)
2008(7911)
2007(7106)
2006(6622)
2005(5568)
作者
(24342)
(20357)
(19781)
(19286)
(12725)
(9792)
(9352)
(8117)
(7637)
(7369)
(6981)
(6695)
(6414)
(6335)
(6249)
(6147)
(5898)
(5867)
(5809)
(5746)
(5277)
(4942)
(4918)
(4805)
(4686)
(4518)
(4432)
(4401)
(4069)
(4044)
学科
(33154)
经济(33120)
(24206)
教育(19539)
(18584)
农业(16345)
中国(15804)
管理(15155)
地方(10551)
业经(10313)
(9179)
企业(9179)
(8990)
理论(8493)
方法(8229)
(8170)
发展(8153)
(8030)
农业经济(7314)
(7309)
教学(7200)
数学(7087)
数学方法(6917)
(6792)
收入(5931)
工作(5171)
(5082)
(5013)
农村(4990)
土地(4854)
机构
大学(126522)
学院(124501)
研究(47582)
(41416)
经济(40028)
管理(39049)
理学(33195)
理学院(32623)
管理学(31799)
管理学院(31506)
中国(30563)
(29979)
师范(29888)
教育(29704)
(29118)
科学(27189)
师范大学(24535)
(22941)
(22845)
(21645)
中心(21555)
研究所(20419)
(19574)
北京(19060)
(17037)
(16968)
业大(16921)
职业(16907)
技术(16748)
农业(16374)
基金
项目(79471)
研究(69409)
科学(63793)
基金(52919)
(44160)
国家(43498)
社会(41606)
教育(39019)
社会科(38640)
社会科学(38632)
科学基金(36648)
(33540)
编号(32647)
成果(29682)
(29263)
基金项目(27797)
课题(25591)
(22273)
自然(20105)
资助(19814)
(19573)
自然科(19551)
自然科学(19548)
规划(19349)
自然科学基金(19149)
重点(18930)
(18667)
(18632)
项目编号(17831)
教育部(16715)
期刊
(55872)
经济(55872)
教育(50454)
研究(49327)
中国(40771)
(27911)
农业(18348)
学报(16148)
科学(16086)
大学(14497)
(14492)
技术(13985)
职业(12487)
业经(12354)
管理(11595)
学学(11577)
(10551)
金融(10551)
(8659)
技术教育(8517)
职业技术(8517)
职业技术教育(8517)
农村(8075)
(8075)
农业经济(8014)
(7407)
(7340)
论坛(7340)
图书(7278)
(7254)
共检索到209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洪宇  王配  
教育世界是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随着学界对人类情感及感性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世界的情感研究也应时而生。在中国近代教育大变革时期,乡村塾师的教育情感经历了一个起伏、冲突和变化的过程,这深深影响着他们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教育情感影响教育行为的取向和方式,是教育信仰的有力支撑,体现教师个体对人生意义的追寻,还体现教育情感本身所具有的时间性、空间性、层次性和超越性。从教育情感的视角切入教育转型时期乡村塾师的研究,为探析近代史上教师的情感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将成为人们探索"教育情感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晞  
曾有一次与大学同班的老大姐聊起当年报考北大图书馆学系的情景,她半开玩笑地对我说:"那时我老大不小了,又是女的,这才报了图书馆学系,你怎么也学了图书馆学?"我们是"文革"后恢复高考时入学的,同班同学的年龄差距很大,这位大姐上大学时已经年届三十了。此前我还真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当年报考北大图书馆学系,后来又当了图书馆员,纯属误打误撞,懵懵懂懂,犹如错误地推开了一扇门,然而却将错就错,还由此喜爱上了门后的风景,为此流连忘返,徜徉一生,痴迷一生。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蒋纯焦  
19世纪末,中国传统教育遭遇新教育的挑战;20世纪初,清廷颁行学制,废除科举,全方位、大规模地加快中国教育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进程。教育转型急剧地影响到学生学业的变化和教师职业的更易、徐特立早年读私塾、做塾师,在新政兴学之初告别塾师职业,接受师范教育,从旧式士子转变为现代知识分子,走上做新式教员、创办新式学堂之路,成为近代中国基础教育变革在地方社会强有力的推动者。本文通过探究徐特立早年的人生经历与职业转换,反映了中国基础教育现代转型为教师职业和人才流动所带来的变化,折射出教育转型中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玲洲  
近代以来,传统社会中的城乡关系在工业化过程中逐渐演化为一种新型关系。乡村在以农业资源支持城市发展的同时,城市也在以不同的方式促成了乡村的变迁。高阳织布业依靠天津提供的技术和棉纱,实现了"技术革命"和"原料革命",依靠天津提供的市场与金融服务构建起产销体系,而得以兴盛和发展。这表明良性互动的城乡关系以及城乡间产业结构的重塑是乡村工业变迁的动力所在。从城乡关系变动的角度思考近代乡村工业的变迁,探索其内在逻辑,对当今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京彪  
2021年10月,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主编的《金融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蓝皮书2021》(以下简称《蓝皮书》),该书是金融领域首本全面系统介绍如何开展金融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的专业参考书。自出版以来,该书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并成为年度畅销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何雪锋  李大帅  
破窗理论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过这样一项试验: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放在某市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则停在杂乱的贫民街区。他把停在贫民街区的那辆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车在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煜  
塾师培训是清末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第一次有组织、大规模的教师继续教育活动。此项工作的有效实施,不仅促进传统的民办教育向新式教育转变,而且作为现代教师培训的滥觞,其在培训组织、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均为后来的教师培训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它还为我们深入认识和把握当代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专业自主性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重要启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闻洁  
本文探讨了塾师整体经济待遇的种类 ,并撇开地域因素探究了其个体经济待遇存在的具体差别及其原因 ,认为私塾的级别、类别不同、塾师自身素质的不同 ,塾师的经济待遇也不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申国昌  
明清塾师是一支不容忽视的活跃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师资力量,他们在接受生存挑战的艰难生活境遇中承载着为无数城乡幼童发蒙、为乡民义务服务以及传播文明与传承文化的历史重任。明清塾师既是一个处于文化教育领域底层而发挥着巨大文化教育作用的阶层,也是一个生活落魄、穷困潦倒的群体。塾师的入职活动、日常生活、教学活动、业余活动呈现了明清私学教育的"原生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杰翔  朱健刚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城市中产阶层出于各种原因进入乡村,带来了乡村的“士绅化”现象。本文以华南地区的T村为例,考察发生在乡村的以教育为主导的“士绅化”现象。研究发现:对“好的教育”的重新认知,使得城市中产家庭进入乡村追寻另类教育模式,他们将自己称作“新村民”,并通过物质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双重生产在乡村形成了一个对内有归属感、对外有边界感的教育士绅化社区。与一般认为的乡村士绅化会促进乡村振兴的观点不同,本文认为教育士绅化社区与当地原有社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区隔和张力,即使部分行动者试图促进“新村民”和当地原住居民的融合,但这种融合也只是短暂的。士绅化社区与当地农民社区的融合仍需要有组织的制度化建设,才能使外来的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群体成为虽不是传统社会的“乡绅”,却能发挥传统“乡绅”功能的积极“新村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杰翔  朱健刚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城市中产阶层出于各种原因进入乡村,带来了乡村的“士绅化”现象。本文以华南地区的T村为例,考察发生在乡村的以教育为主导的“士绅化”现象。研究发现:对“好的教育”的重新认知,使得城市中产家庭进入乡村追寻另类教育模式,他们将自己称作“新村民”,并通过物质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双重生产在乡村形成了一个对内有归属感、对外有边界感的教育士绅化社区。与一般认为的乡村士绅化会促进乡村振兴的观点不同,本文认为教育士绅化社区与当地原有社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区隔和张力,即使部分行动者试图促进“新村民”和当地原住居民的融合,但这种融合也只是短暂的。士绅化社区与当地农民社区的融合仍需要有组织的制度化建设,才能使外来的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群体成为虽不是传统社会的“乡绅”,却能发挥传统“乡绅”功能的积极“新村民”。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沈丽云  
引论:文化全球化的时代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今天,纵然各种保护主义的沟壑密布在充满猜疑的经济实体之间;纵然民族国家的边界依旧高高耸立,世界的各个角落仍然被空前的联系在一起。通信和交通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这种联系不断地向更深层次发展。文化全球化的大幕被缓缓拉开了。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申国昌  邓一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清末民初以民族资本发展起来的公司,该公司注重出资兴学,投资教育。其中资助优秀学生出国深造是出资兴教的重点,这一点在普通民众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亦给企业塑造了良好的形象,使其在与资本强大的英美烟草公司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促进南洋烟草公司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选派方法对现今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俊明  陕劲松  
近代的阳泉是在大阳泉和小阳泉两个村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能在半个世纪中实现跨越,一举成为晋东地区屈指可数的经济中枢和山西省的经济和军事中心之一,这与其便捷的交通区位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